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揖沱崩滑体是三峡工程库区重点勘察研究的崩滑体之一,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楠木园乡长江南岸,距三峡工程坝址83km作揖沱崩滑体东西宽为540-720米,南北长为280-400米,前缘高程为20米(水下),后缘高程为280米,体积淡413.32万立方米,作揖沱崩滑体的组成物质为碎块石夹土,块石成分复杂,局部还保存变位岩体作损沱崩滑体的形成经历了崩塌,滑移,如载和变形滑动等阶段,是一个典型的崩滑复合体,近代以来,作揖沱崩滑体曾发生多次变形复活,是一个不稳定的崩滑体。  相似文献   

2.
重庆瀼渡场北崩滑体主要由松散及透水性好的崩塌堆积物质组成,滑体沿堆积层和基岩接触面滑动。通过监测分析发现,滑体不同位置的变形速率和累积位移量存在差异性。崩滑体变形主要集中在汛期雨季,枯水期旱季变形较小,滑坡后缘位移发生的时间较前缘略显滞后性。崩滑体发生变形破坏的内因是组成滑体的松散物质工程地质性质差,透水性好,滑移带土体在水的浸泡软化作用下,强度大幅下降,导致崩滑体失稳移动。崩滑体发生变形破坏的外因是降雨和库水位变化的联合作用,导致崩滑体自重增加、潜蚀破坏、产生动静水压力。  相似文献   

3.
巴东作揖沱崩滑体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揖沱崩滑体是三峡工程库区重点勘察研究的崩滑体之一 ,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楠木园乡长江南岸 ,距三峡工程坝址 83km,作揖沱崩滑体东西宽为 5 40~ 72 0 m,南北长为 2 80~ 40 0 m,前缘高程为 2 0 m(水下 ) ,后缘高程为 2 80 m,体积为 413.32万m3。作揖沱崩滑体的组成物质为碎块石夹土 ,块石成分复杂 ,局部还保存有变位岩体。作揖沱崩滑体的形成经历了崩塌、滑移、加载和变形滑动等阶段 ,是一个典型的崩滑复合体。近代以来 ,作揖沱崩滑体曾发生多次变形复活 ,是一个不稳定的崩滑体  相似文献   

4.
周青春  余仁强  袁卫兵 《岩土力学》2005,26(Z2):163-166
崩滑体是三峡库区奉节、巫山、巴东等地较为普遍的地质现象,具有厚度大、风化破碎等特征,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的主要对象, 锚固是崩滑体治理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崩滑体的地质特征及全长粘结锚杆的作用机理,结合三峡库区一大型崩滑体治理工程,说明采用全长粘结锚杆不仅增加了坡体的抗滑力,而且通过锚杆的植入改善了坡体的结构性,从而提高崩滑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映秀—北川断裂带沿线崩滑体分布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大规模次生地质灾害主要以崩滑体的形式表现。选取地震发生的映秀—北川断裂带沿线的崩滑体进行分析。根据地震影响的强弱、崩滑体分布的规模、大小及地形等因子,把映秀—北川断裂带沿线分为3个区域,分析崩滑体分布的微观规律。在震中,崩滑体的分布与地震释放能量大小正相关;在距震中稍远的地区,崩滑体的分布主要受岩石能干性及地形的控制。崩滑体的分布与地震影响强弱、岩性及地形相关的这一规律,对于防止类似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转化以及灾后重建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许江  李克钢  陈萍  刘玉洪 《岩土力学》2004,25(11):1819-1822
以丰都名山崩滑体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对该崩滑体失稳破坏过程的离散元模拟分析,达到对该崩滑体的稳定性进行有效分析评价的目的。研究结果发现,崩滑体的滑移崩塌过程及散落情况与其坡脚是否风化剥蚀相关,且不论坡脚是否风化剥蚀,其上部块体的运动轨迹与中下部块体的运动轨迹存在着明显差异。分析结果同时还表明,丰都名山崩滑体的确存在滑移崩塌危险,应积极采取适当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把握黄土坡临江I号崩滑体在水库运营期间的变形及稳定性演化动态,采用试验隧洞群的形式充分揭露崩滑体的地质结构及空间形态,并构建崩滑体双层滑带地质模型。采用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算法获取其在水库运营期间地下水渗流场的动态变化过程,以此为基础研究崩滑体的变形和稳定性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崩滑体的变形主要发生在库水位下降期间,且呈明显的牵引式运动特征,变形演化规律与GPS监测点实测数据相符;崩滑体的浅层滑坡在演化过程中受地下水渗流场动态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其稳定性系数的波动幅值也较大,其临界失稳水位下降速度为2.0 m/d。综合分析认为,黄土坡临江I号崩滑体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好,但浅层滑坡在降雨和库水位下降过程中存在局部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研究滑坡体在发生前后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进行了无线传输技术和自动化监测技术的研究,开发了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所需的BH-1型崩滑体多参数自动化监测仪。通过对整个崩滑体的物理性能、位移形态变化的实时监测,研究自动化监测技术,实现对崩滑体多种物理、位移形态参数的全程实时监测。通过对多种参数的分析,实现对崩滑体变化规律的预判,推动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泥石流灾害表现活跃,至今经历了多个暴雨过程,那么如何才能较为准确地分析泥石流源区演变特征。首要是确定泥石流源区崩滑体体积。本文选择映秀镇附近,岷江沿岸的5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针对泥石流源区崩滑体体积难以确定的问题,野外调查研究区内167个崩滑体点,建立崩滑体体积与面积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野外调查研究区内48个崩滑点进行验证。定量解译研究区3期航空影像的物源面积,利用崩滑体体积估算模型,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泥石流物源的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0.
黄河尖扎县境内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使沿岸原有的崩滑体前缘大多数被淹没,处于回水变动带的崩滑体稳定性有所降低,产生一些新的崩滑体,给当地人民造成经济损失.研究工作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快速地调查该地区现有的地质灾害类型、数量及表现形式,以及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在该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滑坡风险评价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滑坡研究的热点,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滑坡风险管理体系。国内的滑坡风险研究则起步较晚,滑坡风险评价的关键支撑技术体系尚未建立。本文对滑坡风险评价中的关键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阐述了国际滑坡风险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流程,介绍了国内外滑坡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评价的最新进展,评述了滑坡易发性评价、扩展范围预测、频率分析以及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的主要方法,阐明了现阶段滑坡风险评价的重点领域和前沿科学问题,并对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价提出了三点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高桥乡窑厂坪滑坡进行的钻孔勘探、水文调查以及滑坡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分析,查明该滑坡为岩质滑坡。通过滑坡体的变形破坏迹象、运动特征,将滑坡划分为Ⅰ(剧滑区)、Ⅱ(沉陷下错解体变形区)、Ⅲ(拉裂破坏变形区)、Ⅳ(拉裂沉陷变形区)、Ⅴ(滑覆区)5个区,并判别窑厂坪滑坡开始发育时具有推移式的特点,变形启动后则逐渐转变成以牵引式为主的变形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3.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滑动推力的计算评价是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论证的重要基础,郴州市裕后街滑坡运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其稳定系数可知,在天然状态下,稳定系数为1.16-1.23,饱水状态下,稳定系数为0.89-0.98,说明在降水条件下不稳定,建议采用削方减载和挡墙抗滑的综合治理方案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宝塔滑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塔滑坡群是由多个滑体组成,本文着重阐述滑坡群中的主体─—宝塔滑坡的稳定性计算与评价。通过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对宝塔滑坡各个可能滑动的滑动面进行多种方案的计算,以及长江库区水位对宝塔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而对宝塔滑坡作出了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同时也阐明了宝塔滑坡所采用的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切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5.
藤州中学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藤州中学滑坡地质环境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学校1#、2#、3#滑坡的形态特征及分布范围,用改进传递系数法和Morgenstern-Price法分别对这3组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滑坡区由于1#、3#滑坡的滑动牵引2#滑坡滑动,形成了独特的牵引式滑坡。(2)2#滑坡在枯水季节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在常水、丰水季节处于欠稳定状态;1#、3#滑坡在枯水、常水和丰水季节均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黄土滑坡发育类型及其空间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场调查了黄土地区的大量滑坡,按运动方式将其分成错落式滑坡、高速远程滑坡、低速缓动滑坡和滑坡泥流四种类型,并以4个典型滑坡为例,分析了各类滑坡的形成条件和运动学特征。提出了在各类运动方式下黄土滑坡的空间预测指标、影响因子和建模思想。为黄土地区的滑坡灾害空间预测提供了整体思路,为滑坡的预测理论建模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宝鸡渭河北岸大型深层黄土滑坡基本特征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宝鸡渭河北岸杨家村大型深层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野外地质详细调查、工程地质勘察和高密度直流电阻率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基本查明了杨家村滑坡的特征和稳定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杨家村滑坡属于深层多级旋转型黄土滑坡,滑面总体呈圆弧形,渭河北缘断裂从杨家村滑坡滑体中部通过,对滑坡结构具有控制性作用,新近纪三门组粘土层的变形破坏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内因。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杨家村滑坡目前总体处于稳定状态,需关注前缘局部失稳,研究结果可为杨家村滑坡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陶家坝滑坡基本特征显示,滑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质环境因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质结构)、外界影响因素(降水因素、洪水因素、人为因素、新构造及地震),以及滑坡近期变形特征,通过剖面递推系数法计算,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为滑坡机制分析和优化整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滑坡定量预测的非线性理论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滑坡时空预测是当前滑坡研究中的难题,特别是滑坡时间预测工作,其进展缓慢。本文基于非线性科学理论,分析了滑坡活动的分形特征及时间分形预测方法,研究了滑坡空间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特征,系统介绍了滑坡时间预测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滑坡定量预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滑坡风险研究具有目标性和层次性,不局限于一种形式和内容。现有的滑坡风险研究大都缺少类型划分和层次比较,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含混。随着我国的滑坡风险研究不断深入,有必要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滑坡风险研究的类型和定义作进一步探讨,便于规范滑坡风险研究的内容和形式。作者通过本文对滑坡风险研究的类型按照目标分类法将滑坡风险划分为5种类型:即滑坡风险评价、区划、风险分析、风险概率、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根据滑坡风险类型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了滑坡风险层次链和实际应用的方法。不同滑坡风险类型之间具有层次链的相互关系,不同层次的功能不一样,但相互之间互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