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碳纤维布用于砖砌体抗震加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通过4片碳纤维布加固砖砌体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了粘贴碳纤维布来增强砖砌体抗震能力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砖砌体的受力特性,分析了碳纤维布的用量以及贴布方式等因素对砖砌体抗震加固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砖砌体抗剪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可以满足实际工程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应用简便、可靠的震害预测方法对我国大量存在的砌体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举措。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理论提出了砌体结构震害预测新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基于SVM的砌体结构震害预测新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其次,确定了砌体结构的震害影响因子及量化值,建立了震害样本数据库及预测模型;最后,将SVM预测结果分别与实际震害结果和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VM模型的砌体结构震害预测方法步骤简单。结果可靠,在样本数据有限的情况下相对BP神经网络算法有较大的优势,可以用于砌体结构的震害预测。  相似文献   

3.
根据砖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的特点,采用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技术配筋砌体记房屋结构进行了抗震试验研究。可以改善砖砌体结构在极限荷载后的性能,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使国内同行了解国际砌体结构抗震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介绍了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砌体结构的2个专题:无筋砌体结构(URM)和约束砌体结构(CM)。总结了相关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改造、砌体结构数值分析方法、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约束砌体结构规范编制及评估方法、约束砌体结构的工程应用等。指出了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及评估方法、砌体结构简化数值分析模型、既有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等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CFRP对砖墙抗震加固对比试验研究与计算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结合一工程实践的需要,通过5片碳纤维布加固的新建墙体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及砌砌体在碳纤维布加固后的受力特性,比较了不同加固方案对砖砌体加固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碳纤维布加固砖墙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并提出了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园南小区配筋砌块砌体高层住宅作为原型结构,通过变化结构的一些基本参数,模拟成一系列新的结构,对模拟结构进行了抗震分析,研究了结构参数对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结构设计规范中有关单向偏心受压砌体构件的计算方法和材料力学的一般原理,对任意形状面双向偏心、受压砌体构件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两个砌体结构模型在三向地震作用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参数识别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参数识别计算,最后,分析了三向地震作用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砌体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对实际工程遴选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引入加固效费比模型,以效费比值为定量指标,以施工工期、施工技术、效果、整体效应4个因素作为定性指标,建立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优选方案指标体系。以某教学楼为例,运用G1-COWA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求出该结构最佳加固方案为板墙加固方案。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选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也适用于一般砌体加固改造工程;优选方法能根据既有结构的基本信息,科学便捷地决策出最佳方案,为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实施提供更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老旧砌体房屋,由于建造年代久远,房屋大多缺乏抗震设计,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应用外套预制装配技术对上海市某6层砌体结构进行加固改造,并应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进行砌体结构弹塑性分析。通过加固前后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原结构,加固后砌体部分承担基底剪力小震和大震分别减小51.21%和13.70%,原砌体结构承担剪力得到有效削弱。原结构小震层间位移角大于1/2 000,可能发生轻微破坏,大震层间位移角大于1/250,存在倒塌风险。加固后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小震层间位移角小于1/3 500,大震层间位移角小于1/600,小震下可保证结构基本完好,大震下不致结构发生严重破坏,有效地提高了原结构抗震能力。加固后砌体结构峰值位移平均降幅在40%~90%之间,在小震作用下,加速度减小,而大震作用下则反向增大。  相似文献   

11.
大开间约束砖砌体横墙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在开间砖砌体结构在大开间两则模墙采取在砖砌体中增设钢筋混凝土墙中柱和水平条带的加强措施。在大比例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约束砌体横墙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论证了采取此项加强措施后可满足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提出一种改进的约束砖砌横墙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华冠  刘锐 《华南地震》2003,23(1):87-92
对砌体结构房屋常用的加固技术手段进行了探讨。结合茂名石化公司抗震加固设计与施工经验,提出了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与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砌体结构损伤检测的脉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脉动法测到的信号分析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利用作者提出的改进的单纯形法来识别结构刚度。根据识别的刚度矩阵,利用结构刚度与层间抗压抗剪强度、砂浆强度之间的关系,则可求得砌体的强度,从而达到对砌体结构进行损伤检测和安全性评定的目的。对某七层砌体结构进行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对砌体结构进行损伤检测和安全性评定。  相似文献   

14.
对砌块砌体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其结果准确与否和结构的极限性态目标位移的可靠确定关系很大。本文基于大量的配筋砌块砌体墙片试验结果,对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法进行改进,使之能够用于砌块砌体结构的极限性态目标位移的确定。用改进的方法求解一座1/4比例的10层砌块砌体模型结构的极限性态目标位移,并与该模型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是可以应用于求解砌块砌体结构的极限性态目标位移的。  相似文献   

15.
对1/4比例的9层组合砌体房屋模型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得到此类结构的有关抗震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对试验模型和原型房屋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探讨了此类房屋的动力反应特性,对组合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作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并对应采取的抗震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再生混凝土砖砌体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混凝土砖是利用废弃混凝土作为骨料制作的一种砖,作为再生混凝土砖砌体抗震性能研究的基础,文中进行了18个不同砂浆强度的再生混凝土砖砌体的抗压性能试验。测试分析了各试件的承载力、变形和破坏过程,得到了再生混凝土砖砌体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砖砌体与普通黏土砖砌体相比,承载力略低,抗压强度退化略快,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接近;随着砌筑砂浆强度的提高,再生混凝土砖砌体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提高,弹性模量增大。再生混凝土砖砌体可用于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7.
抗震拟动力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全面论述拟动力试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刚度多自由度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拟动力试验技术新方法,即以力控制方式为基础的力-位移混合控制方法,这种方法能实现大刚度多自由度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拟动力试验。  相似文献   

18.
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影响区域内有大量的砌体结构房屋,既有未采取任何抗震构造措施的非约束砌体结构,也有设置了圈梁和构造柱的约束砌体结构.文中首先简要讨论了本次地震强震动特性,表明其高频成分丰富,反应谱中低频部分衰减较快,是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地震破坏表现差别较大的原因之一;继而论文重点以现场震害调查资料为基础,总结了不同烈度区、不同类型砌体结构的震害特征;高烈度区不同类型砌体结构的震害程度和破坏比对比表明,约束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非约束砌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研究了新型空腔结构材料钢结构住宅体系中空腔结构砌体复合填充墙与钢框架的屈服准则、破坏机构以及极限承载力计算,同时分析了空腔结构砌体复合填充墙钢框架水平地震力的计算与分配以及相应的变形,最后研究了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填充墙墙体开裂后对填充墙框架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软土地基上带圈梁构造柱的砌墙体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全过程分析。根据砌体、混凝土和钢筋各自的本构关系,采用八结点等参元有限元进行求解。在分析过程中,考虑砌体出现的开裂与开裂过程中的应力迁移,讨论了各种工况对墙体的内力分布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