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寿王坟铜矿黄铜矿铷锶同位素年龄测定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张瑞斌  刘建明  叶杰  陈福坤 《岩石学报》2008,24(6):1353-1358
本文以黄铜矿及其共生矿物为定年对象,采用亚样品取样和铷锶等时线定年方法测定了寿王坟铜矿的成矿时代.分析测试获得黄铜矿 黄铁矿单矿物组合的等时线年龄113.6Ma,黄铜矿 夕卡岩组合的等时线年龄112.3Ma和黄铜矿 黄铁矿 夕卡岩组合的等时线年龄115.0Ma.对比同一矿石亚样品,认为河北寿王坟夕卡岩型铜矿成矿时代为111.0Ma.实验表明,采用矿石亚样品取样方法和直接测定金属硫化物单矿物铷-锶同位素年龄可以有效地确定矿床成矿时代.  相似文献   

2.
甲马矿床是西藏腹地冈底斯带已投入开采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有关其成因的研究直接影响着该带多金属矿床的区域找矿方向及对冈底斯带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成矿效应研究.目前对该矿床成因尚无统一的认识,关键在于未获得成矿年龄的可靠结果.本文比较了前人和本文获得的Rb-Sr(260Ma和54Ma)、裂变径迹(>25~22Ma)和Re-Os(模式年龄15.4~15.5Ma,等时线年龄15.18Ma和模式年龄15.23~15.62Ma,等时线年龄15.41Ma)等年龄数据,认为Re-Os同位素年龄数据最为可靠,应作为矿床的成矿年龄.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与矿区外围花岗闪长斑岩全岩K-Ar同位素年龄一致,显示甲马夕卡岩及其中的多金属矿床为斑岩-多底沟组灰岩接触带岩浆热液交代-充填成因,该矿床属冈底斯中段的后碰撞岩浆热液成矿系统.预计该区深部及外围存在斑岩型-夕卡岩型-脉型含金多金属矿化.  相似文献   

3.
湖北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西段鄂东南矿集区一个大型夕卡岩矿床.围岩为三叠系大理岩及白云质大理岩,决定了其发育丰富的钙镁质复合夕卡岩矿物组合,包括石榴子石、辉石、角闪石、绿帘石、金云母、绿泥石等.本文详细描述了夕卡岩不同阶段矿物的特征,并对矿物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EPMA)及碳、氧、硫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石榴子石形成于三期,成分上属于钙铝—钙铁系列,且从早到晚具有从钙铝向钙铁榴石演化趋势,反映出成矿溶液由酸性向碱性演化.环带结构的石榴子石和绿帘石从核部到边部Fe含量增高,说明磁铁矿是在Fe浓度升高的碱性溶液中沉淀.辉石为透辉石.角闪石属于单斜角闪石中的钙质角闪石,包括透闪石,韭闪石和少量阳起石.矿物成分分析表明辉石和石榴子石的Mn/Fe值与矿化金属元素存在一定的联系.相对于钙质夕卡岩,镁质或含镁质夕卡岩是铜铁矿体交代的更有利岩石.矿床硫化物的δ34 SV-CDT均为正值且变化范围较窄,介于0.6‰~3.8‰.成矿阶段方解石δ13CV-PDB变化于-2.9‰~6.3‰,δ18OV-SMOW变化于9.6‰ ~ 12.6‰,成矿后方解石的同位素值明显增大,δ13CV-PDB为-0.9‰ ~ 1.3‰,δ18OV-SMOW为15.2‰ ~ 17.3‰,趋向于围岩的同位素值.研究结果说明成矿阶段的硫和碳来自于深源或地幔,而成矿后期碳与地层发生明显的同位素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4.
西天山备战铁矿成岩年代厘定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同位素定年技术厘定西天山备战铁矿成岩年代,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矿床成因.通过对备战铁矿矿带南侧花岗斑岩样品中分选出的锆石单矿物颗粒进行锆石U-Pb法同位素定年,获得谐和年龄为(301.36±0.39)Ma.初步认为备战铁矿成岩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备战铁矿成矿环境为晚石炭世裂谷闭合环境,成矿岩浆形成于海陆交互相.矿石与围岩在成因上有联系,来自富集地幔,喷发过程中含矿岩浆与陆壳物质或花岗岩发生混染,形成铁矿床.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为火山沉积后期矽卡岩化改造富集型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5.
安庆夕卡岩型铁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铁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安庆夕卡岩型铁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铁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岩成矿特征与典型的夕卡岩矿床有明显差别。本文通过对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月山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以及夕卡岩分带特征与夕卡岩矿物学研究,指出岩体具高碱低铁的特征,夕卡岩矿物(石榴子石和透辉石)具富铁的特征,并有明显的逆向分带规律。并据此提出了铁质来源与磁铁矿的成矿作用的新观点,指出Fe质源自于形成岩体的富钠高铁的玄武岩浆;由于AFC作用,使FeNa分离,形成了富铁的成矿流体。而夕卡岩矿物的逆向分带和富铁夕卡岩矿物的广泛存在则是富铁流体参与夕卡岩成岩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丹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准确的成岩成矿年代数据报道.本文采用Rb-8r等时线法和单颗粒锆石U-Pb法分别测出了丹东三股流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31±5 Ma和129±3 Ma,因此三股流花岗岩综合同位素年龄定为130 Ma.五龙金矿主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20±3 Ma.这一组年龄数据理顺了该地区构造-岩浆-成矿的时序关系,对中国东部金矿成矿对比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年龄数据.8r、Nd同位素的示踪结果表明三股流花岗岩的成岩物质与下地壳物质有关.三股流花岗岩和矿体(含金石英脉)相似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说明成矿和成岩物质可能来自深部同一岩浆源区.  相似文献   

7.
王林  柳忠杰 《地质与资源》2014,23(6):564-566
安昌岘钼矿为隐伏矿床.矿体产于夕卡岩中,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大致平行分布.钼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钼矿,其次为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榴石、透辉石、符山石、透闪石、阳起石、石英.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夕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阳起石化.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夕卡岩化.侏罗纪钢屯超单元花岗岩是主要含钼矿源岩.安昌岘钼矿属夕卡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8.
湖北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西段鄂东南矿集区一个大型夕卡岩矿床。围岩为三叠系大理岩及白云质大理岩,决定了其发育丰富的钙镁质复合夕卡岩矿物组合,包括石榴子石、辉石、角闪石、绿帘石、金云母、绿泥石等。本文详细描述了夕卡岩不同阶段矿物的特征,并对矿物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EPMA)及碳、氧、硫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石榴子石形成于三期,成分上属于钙铝—钙铁系列,且从早到晚具有从钙铝向钙铁榴石演化趋势,反映出成矿溶液由酸性向碱性演化。环带结构的石榴子石和绿帘石从核部到边部Fe含量增高,说明磁铁矿是在Fe浓度升高的碱性溶液中沉淀。辉石为透辉石。角闪石属于单斜角闪石中的钙质角闪石,包括透闪石,韭闪石和少量阳起石。矿物成分分析表明辉石和石榴子石的Mn/Fe值与矿化金属元素存在一定的联系。相对于钙质夕卡岩,镁质或含镁质夕卡岩是铜铁矿体交代的更有利岩石。矿床硫化物的δ34SV-CDT均为正值且变化范围较窄,介于0.6‰~3.8‰。成矿阶段方解石δ13CV-PDB变化于-2.9‰~6.3‰,δ18OV-SMOW变化于9.6‰~12.6‰,成矿后方解石的同位素值明显增大,δ13CV-PDB为-0.9‰~1.3‰,δ18OV-SMOW为15.2‰~17.3‰,趋向于围岩的同位素值。研究结果说明成矿阶段的硫和碳来自于深源或地幔,而成矿后期碳与地层发生明显的同位素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9.
利用锆石LA-ICPMS U-Pb法测定了西藏冈底斯带冲木达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的年龄.获得冲木达与夕卡岩矿化有关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7.7±1.1)Ma(MSWD=2.6).冲木达岩体锆石U-Pb年龄表明,冲木达夕卡岩型铜-金(钼)矿床主要是晚碰撞期形成的.冲木达岩体形成时代明显早于冈底斯成矿带后碰撞期伸展环境的含铜斑岩体的形成时代(12~18 Ma),说明在冈底斯矿带除发育后碰撞期斑岩型铜矿成矿作用外.还发育晚碰撞期夕卡岩型铜矿成矿作用.这一年龄的厘定为深入探讨克鲁-冲木达成矿带成岩成矿机理乃至分析整个冈底斯成矿带成矿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甲马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富液相、富气相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三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变化大,从240℃到>500℃.矿床形成早期干夕卡岩阶段,矿物形成温度大于500℃,湿夕卡岩阶段均一温度区间集中在270℃~360℃之间,该时期为硫化物矿物形成的主要沉淀阶段.矿床的矿物组合、包裹体类型及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以高盐度、富含Na、K、Ca、Si、Cl-、SO42-、CO32-等成分为特点,流体来源以岩浆作用为主.甲马矿床属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典型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根据甲马矿床与附近驱龙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特征对比分析,提出二者应属于同一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1.
同位素地质在鄂东南铜铁矿床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同位素地质在鄂东南铜铁矿床研究中,提供了地质年龄、硫同位素组成及硫同位素测温资料,为长江中下游鄂东南地区铜铁矿床的岩浆活动、成岩成矿规律、时代划分,以及矿床成因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鲁西沂南金场夕卡岩型金铜矿床矿化时代与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芳芳  王永  范宏瑞  郑小礼  焦鹏 《岩石学报》2010,26(5):1503-1511
沂南金场金铜矿床是鲁西地区夕卡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产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与新太古界-寒武系地层的内外接触带附近,受岩浆岩、地层岩性以及构造的复合控制。由石榴子石和透辉石构成了早夕卡岩阶段矿物组合,而绿帘石+磁铁矿+镜铁矿±透闪石±阳起石±石英构成了晚夕卡岩-磁铁矿阶段矿物组合。利用早夕卡岩期黑云母以及晚夕卡岩期与碳酸盐伴生的黑云母样品进行单颗粒云母超低本底Rb-Sr等时线测试,分别获得了133±6Ma和128±2Ma年龄数据,它们与金场岩体的形成时间十分一致,说明该矿床与侵入体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沂南金场金铜矿床各成矿阶段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四种类型: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富气包裹体、H2O-CO2包裹体和气液两相包裹体。从早夕卡岩阶段石榴石捕获的含子矿物包裹体中获得了很高的均一温度(530~570℃)和盐度(39.9%~60.4%)值,而晚夕卡岩阶段透辉石中含子矿物包裹体也显示较高的均一温度(451~580℃)和盐度(39.3%~60.7%)值。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分为两个区间,分别为320~450℃和108~291℃。石榴石内含子矿物包裹体,其子矿物可能为赤铁矿或磁铁矿,结合该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特征,沂南金场为岩浆热液流体形成的氧化型夕卡岩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邯邢地区夕卡岩型铁矿的成因,本次研究运用成因矿物学方法,通过对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标识性矿物的成分、结构、年龄等特征的系统解析,研究了成矿过程中Fe质富集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邯邢式铁矿的成矿过程模型。结果显示,本区的岩浆存在两种演化方式,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成矿系统。在角闪闪长岩-闪长岩成矿系统中,基性岩浆主要通过高氧逸度条件下富镁角闪石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高镁闪长岩和富铁的成矿流体;在闪长岩-二长岩成矿系统中,2.5Ga的富铁变质基底被同化进入岩浆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在高氧逸度的成矿流体交代富Ca的碳酸盐围岩形成以钙铁榴石为代表的夕卡岩,消耗了大量的Fe质,不利于成矿;交代富Mg的碳酸盐围岩形成以透辉石为代表的夕卡岩,消耗Fe质较少,有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14.
卡门铁矿床位于智利著名的中生代铁-铜-金成矿带内,本文根据矿石组构和矿物共生特征将卡门铁矿床成矿期次划分为硅化阶段、磁铁矿阶段、黄铜矿阶段和晚期热液脉阶段4个阶段。卡门铁矿床磁铁矿有两种类型:含硫化物块状磁铁矿、与阳起石共生磁铁矿,以含硫化物块状磁铁矿为主。电子探针研究表明,该矿床与阳起石共生磁铁矿的Fe O_T含量略高于含硫化物块状磁铁矿;整体上来看,磁铁矿的Fe O_T与Si O_2、Al_2O_3、Mg O呈负相关关系。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量元素成分分析表明,卡门磁铁矿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富集且分馏程度相对较大;Co、Ni元素含量高,与夕卡岩型磁铁矿较为接近,但Ni/Co比值变化较大,与夕卡岩型有明显差异,说明卡门磁铁矿与典型夕卡岩成因的磁铁矿存在一定差别,同时较高的Ni/Co比值反映了其成因与深源物质有关。卡门铁矿床磁铁矿Ti O_2-Al_2O_3-(Mg O+Mn O)三角图表明该矿床具有热液交代特征,与夕卡岩相关;(Ca+Al+Mn)-(Ti+V)成因判别图也显示该矿床有夕卡岩型铁矿特征,但同时也与IOCG型矿床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进一步证明卡门铁矿床可能并非典型的夕卡岩矿床,其成矿可能与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成矿过程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这与卡门铁矿床处于智利IOCG成矿带的地质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15.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马关县境内,是中国已探明的第三大锡矿床。本文在野外系统观测基础上,对该矿床金属矿化分带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矿化分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有体现,具典型夕卡岩矿床分带特征。选取了该矿床矿石矿物、花岗斑岩长石、大理岩、片岩和基底片麻岩,进行铅同位素示踪研究,结果显示矿石矿物铅同位素组成分布集中,具有均一的较浅源区,与老君山花岗岩长石铅同位素组成一致,而与基底片麻岩长石铅同位素组成有一定差异,表明该矿床的Pb主要来源于老君山花岗岩,基底片麻岩对Pb贡献很小;片岩和大理岩分布分散,明显偏离矿石矿物铅同位素组成,基本对该矿床的铅来源没有贡献。结合前人对该矿床所做成岩-成矿年龄和近期本项目组所做S-C-O同位素分析结果,认为该矿床与老君山花岗岩关系密切,属于典型的夕卡岩矿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大量资料阐述了王浩铁矿床在矿石结构、构造、类型,矿物成分,矿区岩石地球化学以及蚀变、矿化等方面的特征.认为王浩铁矿属夕卡岩型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基本上揭示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提出了有关地层、构造、岩浆岩,矿物共生组合及蚀变、磁异常等方面的找矿标志,为今后寻找同类型的铁矿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疆伊吾县宝山铁矿地质特征、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宝山铁矿位于新疆东准噶尔晚古生代岛弧岩浆-构造成矿带东部,位于琼河坝铁铜多金属矿集区.宝山铁矿为由热液交代成因夕卡岩型磁铁矿矿体和黄铜矿-磁铁矿矿体、贯入成因夕卡岩型磁铁矿矿体和热液充填型黄铜矿矿脉构成的铁矿床,目前开采的主要为磁铁矿型铁矿.矿区岩浆岩类型多样,主要有花岗岩、辉长岩和辉绿玢岩.从矿体被花岗岩穿插及贯入型磁铁矿中含Co高等特征推断,主成矿岩体可能为隐伏的辉长岩.矿区深部存在规模较大的含矿夕卡岩质成矿流体"生产车间",含矿夕卡岩质流体的形成与迁移是脉动的,成矿后期以铜的成矿为主.宝山铁矿下步的找矿重点应放在对露天采坑深部隐伏铁矿和矿区深部隐伏铜矿的预测与探查.  相似文献   

18.
可克萨拉艾木斯呆依铁铜矿床是新疆西天山北缘博罗科努多金属成矿带上的一个典型夕卡岩矿床,产于海西期呼斯特中酸性侵入体与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其成岩成矿时代此前尚无确切的年代学资料。文中通过对矿区呼斯特岩体二长花岗岩中锆石的LA ICP MS U Pb同位素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为(368.0±3.6) Ma,加权平均年龄为(365.6±3.2) Ma,表明其侵入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代表了晚古生代北天山洋向南俯冲于伊犁板块之下诱发的岩浆作用产物。夕卡岩矿石中辉钼矿Re 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95±11)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88.3±1.5) Ma,指示矿化作用可能发生于早二叠世早期碰撞后的陆内伸展构造背景。成岩、成矿的时间跨度大,约为80 Ma,可能的原因包括:(1)呼斯特岩体是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辉钼矿化和夕卡岩型铁铜矿化均与该杂岩体于早二叠世的一次岩浆侵入和接触交代作用有关;(2)两期成矿作用叠加,即在早期(晚泥盆世)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有关的夕卡岩型铁铜矿化基础上,后期(早二叠世)又叠加了一次钼的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夕卡岩矿床研究的某些重要新进展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赵一鸣 《矿床地质》2002,21(2):113-120
夕卡岩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矿床类型,是世界上富铁矿,钨、锡、铋、铅锌,金和金云母,透辉石,硅灰石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重要来源。这类矿床不仅分布广泛,矿物组合特殊,而且包含有内生成矿作用许多复杂的成因信息。因此,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上对夕卡岩矿床的研究长盛不衰,不断有所创新,文章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在成矿的构造背景,矿床的多成因性,岩浆期和岩浆夕卡岩,碱交代与成矿,交代分带,含银铅锌锰质夕卡岩,含金夕卡岩和夕卡岩含矿性评价标志等方面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宁芜盆地闪长玢岩的形成时代及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40,自引:24,他引:16  
范裕  周涛发  袁峰  张乐骏  钱兵  马良 《岩石学报》2010,26(9):2715-2728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玢岩型铁矿床的主要产地,盆地内广泛产出闪长玢岩,这类岩体与铁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但其精确的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形成构造背景的研究仍十分薄弱。本次工作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盆地内与铁矿床有关的7个闪长玢岩体的年代学研究,通过对闪长玢岩锆石LA-ICP-MS同位素定年方法,确定了盆地内主要闪长玢岩体,凹山岩体、陶村岩体、和尚桥岩体、东山岩体、白象山岩体、和睦山岩体和姑山岩体的成岩时代分别为130.2±2.0Ma、130.7±1.8Ma、131.1±1.5Ma、131.1±3.1Ma、130.0±1.4Ma、131.1±1.9Ma和129.2±1.7Ma。定年结果表明盆地内闪长玢岩成岩年龄均为130Ma左右,其成岩年龄可以近似代表铁矿床的成矿年龄。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145~136Ma、135~127Ma、126~123Ma三期成岩(成矿)作用,宁芜盆地内闪长玢岩是第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其形成时代明显晚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断隆区内与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有关的高钾钙碱性岩体。宁芜盆地内闪长玢岩及玢岩型铁矿床形成于区域岩石圈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