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建立填海造地用海定级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加权法对江苏示范区进行海域定级。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全海域填海造地用海共划定了9个级别,面积最大的2级海域占20.35%;海洋功能区划中填海造地海域划分出7个级别;方差分析检验两次级别划分合理。2全海域定级结果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偏南部和偏北部海域级别较高,中部海域级别较低;定级单元尺度大小、定级指标权重和海域级别划分方法对定级结果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3"多因素—限制因子"定级方法凸显了毗邻地价限制因子的重要性,定级结果显示等外级面积比例偏大,相较而言多因素综合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定级类型、定级方法、原则、权重确定、海域级别划分、定级指标选择和指标体系、指标标准化方法、定级单元划分、定级资料与数据获取等几个方面对海域使用定级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归纳出已有研究的几个特点:①对定级类型的划分还存在分歧;②对土地分等定级研究方法借鉴较多;③不同研究在定级指标的选择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且已有研究指标选择方面还不太注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问题,部分研究过于强调海域所在辖区的经济指标;④海域定级单元的划分方面以行政单位作为定级单元的方法是在已有研究中占据主要地位;⑤在定级资料获取方面,还主要依靠相关的统计资料;⑥关注海域使用定级研究的人员和单位还非常有限。最后探讨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定级类型、定级方法、原则、权重确定、海域级别划分、定级指标选择和指标体系、指标标准化方法、定级单元划分、定级资料与数据获取等几个方面对海域使用定级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归纳出已有研究的几个特点:①对定级类型的划分还存在分歧;②对土地分等定级研究方法借鉴较多;③不同研究在定级指标的选择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且已有研究指标选择方面还不太注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问题,部分研究过于强调海域所在辖区的经济指标;④海域定级单元的划分方面以行政单位作为定级单元的方法是在已有研究中占据主要地位;⑤在定级资料获取方面,还主要依靠相关的统计资料;⑥关注海域使用定级研究的人员和单位还非常有限。最后探讨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海域定级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的精度与质量,在海域定级原理研究的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了海域定级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因素因子体系的建立;语言型、域值型、数值型、点扩散型和线扩散型影响因子的量化方法;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因素因子权重值;海域定级及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5.
海域分等定级制度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胥宁 《海洋通报》2003,22(5):44-49
建立海域分等定级制度是完善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举措。本文参考其他行业的分等定级制度,对我国海域的分等定级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海域分等定级程序:在海域分等定级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研究了海域分等定级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尤其对海域分等定级的因素、因子体系的建立作了详细的探讨;并讨论了海域分等定级制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崔东阳  彭蓉  陈沛歆  唐琳 《海洋科学》2021,45(7):121-126
借鉴《海域定级技术指引(试行)》,本研究构建了深圳市填海类用海的海域定级指标体系,创新性地引入一票否决机制,并将工业、交通运输、渔业基础设施等填海用海和城镇建设填海用海合并,统一为填海类用海进行定级。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定级因素和评价因子及其权重,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和变异系数(CV)来校核级别,将填海类用海划分为4个级别。该研究为沿海地区开展填海类用海定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域分等定级是制定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和开展海域资产价格评估的前提和依据。借鉴《海域定级技术指引(试行)》,遵循资源禀赋差异、收益差异、节约利用和生态用海的原则选取海域自然条件和海域区位条件2个定级因素及海水质量、海洋自然灾害等10个评价因子,构建深圳市浴场用海定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出207个评价单元的得分情况,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和变异系数(CV)来校核级别,最终将浴场用海的海域划分为Ⅰ级(22.22%)、Ⅱ级(33.82%)和Ⅲ级(43.96%)3个级别。研究成果为海洋管理部门制定浴场用海不同级别的基准价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域定级是海域评估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对完善我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统筹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海域定级指标体系构建是海域定级工作的核心环节。文章从指标体系评价因子自身属性特性、数据获取及处理难易程度、评价单元赋值合理性角度出发,对海域定级指标体系构建涉及的指标数据进行分类,按类型梳理各类指标数据的处理及赋值方法,并以广州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以期为海域定级指标体系数据处理的规范化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Visual Studio 2012为平台,利用ArcGIS Engine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以C#为开发语言结合第三方插件设计开发海域定级决策子系统,实现了不同用海方式海域的自动化定级,对海域定级基础数据、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进行综合管理,构建了一个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海域定级信息管理系统原型;此外,利用WebGIS将海域定级决策子系统分析生成的结果数据发布成服务,实现海域定级信息共享子系统。本研究为海域定级提供智能化平台,提高对海域定级及评估效率,有利于海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海域定级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将同一类型用海划分为不同级别,是海域管理最基础性的工作,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岸带资源至关重要。本研究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结合嵌入式ArcEngine组件库,集成设计实现海洋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海域定级系统。该系统采用海洋公益领域专家制定的指标体系,通过数据的管理、集成和分析,实现了海域定级相关方面的功能。该系统将海域定级原理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相结合,为海域基层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海岸带资源科学有效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海洋资源资产定价的研究方法及工作流程,构建了海洋资源资产分类定级评估指标并进行了实证研究,针对分类定级结果采用收益定价模型对2014年海域资源资产进行定价评估。结果表明海域资源资产定价受到资源资产级别、纯收益和还原利率等多因素影响,海域资源资产在类型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并且资源资产价格随级别降低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海域资源资产在类型和级别等方面的差别性定价亟须通过精细化调控来实现海域资源资产化管理,以进一步丰富海域综合管理手段,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统筹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分区理论和海域分等定级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归纳演绎、实证分析等方法,探索在全民所有海域资源资产核算中衔接并应用国土空间规划和分等定级。经研究可知,在海域资源资产核算中进行质量均质化和功能均质化应用主要通过识别海域功能区划定情况及等(级)划定范围,筛选合理样本以及按面积加权等步骤来计算均质区域平均价格。同时经实证演算,本文认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和分等定级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实全民所有海域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弥补其中薄弱环节,提高资源资产核算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3.
海域使用基准价是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科学制定的基础.以广东省各地级市海域作为研究对象,以实例方式详细阐述了海域分等的工作程序、技术方法,在借鉴土地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海域使用基准价的组成、计算思路和方法,初步建立了不同海域类型的海域使用基准价评估方法体系,这对完善海域分等定级与海域基准价评估理论、科学制定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近岸海域环境演变与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岸海域环境演变及其发展趋势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的选择要求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作者以连云港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在对连云港近岸海域进行综合性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因果链分析法,阐述了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影响近岸海域环境变化的主要因子,对造成这些因子变化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驱动因素和涉及主体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生态修复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海域使用综合管理的海岸线划定与分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依据海陆分界线的影响因素,对海岸线的划定与分类进行探讨。从海域使用和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测的角度,将海陆分界线界定为6条;基于海域使用角度,将海岸线划分为9个一级类型,29个二级类型;基于生态演替角度,将海岸线划分为原生自然岸线、伴生自然岸线、人工岸线、再生自然岸线4个类型;并就两个分类进行了关联关系分析,提出自然岸线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础理论,以期为海域使用动态监测中海岸线分类体系的建立提供思路指引。  相似文献   

16.
对采自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29个表层沉积物中的31个元素(或氧化物)的含量进行了富集因子和变异系数分析,探讨了元素的来源和分布特征,结合沉积环境和沉积物分布特征,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可划分为五大沉积地球化学区,相关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揭示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Ecology of macrobenthos in the south of Zhejiang coastal wat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浙江南部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009年4月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的12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的研究.应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和多维尺度排序,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群落划分;采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法分析群落的稳定性;并研究了对大型底栖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次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109种,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构成主要类群.平均生物量为23.38g/m^2,平均丰度为335.5ind/m^2,平均生物多样性指数为2.69.数量组成: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居首(13.29g/m^2),鱼类次之(3.68g/m^2);丰度以多毛类居首(268.0ind/m^2),软体动物次之(51.7ind/m^2).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可划分为3个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污染含量、深度、溶解氧含量、盐度和悬浮物含量是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总体上,除了瓯江口和乐清湾海域受到一定扰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环境质量较好,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在大连、烟台、盐城、深圳和惠州等地区开展的旅游用海定级试点,讨论了旅游用海定级的因素和权重的确定原则、方法及各指标的量化方法,最后对试点定级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加快,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高,海域招拍挂即将成为海域使用权出让的主要方式。对海域基准价格进行研究,可以科学确定海域使用权的价格,为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建立了海域定级和海域基准价格评估方法,并利用建立的方法评估了厦门市货运港口用海、客运港口用海、游乐场用海和游艇泊位用海的海域基准价格。结果显示,厦门市各级各类海域基准价格差异很大,各地区各类用海的海域基准价格在11.04~89.32万元/公顷之间。从区域看,同一区域不同用海类型的海域基准价格相差很大,厦门岛周边海域基准价格普遍较高,与陆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一致;从用途看,同级别海域游艇泊位用海年均海域基准价格最高,货运港口用海最低。  相似文献   

20.
用有限差分法,根据实测资料建立石岛湾海域大潮期间的潮流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选COD作为污染因子,建立平流——扩散输运模型,通过总量控制计算对石岛湾海域的水质进行预测。据此探讨石岛湾海域环境功能区的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