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丸联合信必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信必可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冬病夏治丸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情况。结果:2组CAT评分、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冬病夏治丸联合信必可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指标和肺功能,优于单纯应用信必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贴敷1个三伏(初伏、中伏、末伏)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2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mMRC评分及CA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减少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提高COPD患者的活动耐受力,改善其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证患者73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 例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37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和治疗后呼吸疾病问卷(SGRD)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59%(35/37),对照组为72.22%(2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GR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证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同伴支持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依从性及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69 例由COPD急性加重进入稳定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 例)和对照组(34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肺康复指导及发放康复处方执行记录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八段锦运动训练,建立同伴支持管理微信群随访干预。比较2组患者肺康复依从性和BODE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肺康复量表各项指标(除BMI)评分及总分、BODE指数各项指标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在肺康复过程中应用八段锦联合同伴支持管理,能激发患者康复依从性,改善BODE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自拟方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评分、FEV1%、FEV1/FV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好疗效,能改善肺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阴两虚型)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丸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评分、CAT评分、半年内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2%,对照组为85.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CAT评分、半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阴两虚型)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痰浊阻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寒饮停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寒饮停肺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寒饮停肺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8 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规范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生活质量。结果:2组PEF、FEVsub>1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阴益肺方治疗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稳定期COPD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阴益肺方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FEVl/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量(PEF)]的变化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EVl、FEVl/FVC、PEF水平及IL-8、TNF-α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益肺方可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运动耐力,降低血清IL-8和TNF-α水平。养阴益肺方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疗法结合口服加味金水六君煎及穴位贴敷治疗肺肾气虚型肺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 例肺肾气虚型肺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加味金水六君煎及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1%(20/22),对照组为68.18%(15/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EV1、CAT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肾气虚型肺胀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兜金汤联合西药治疗风痰阻肺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 例风痰阻肺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 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兜金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 d。治疗结束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咳嗽、咳痰、胸闷、气促、气短、自汗、易感冒)积分、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功能残气量(FRC)]。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00%(44/55),总有效率为96.36%(53/55);对照组分别为49.09%(27/55)、76.36%(42/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各项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结论:西医常规疗法联合兜金汤可以显著提高风痰阻肺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疏肝健脾之中药方口服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SP水平,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脓灸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稳定期COPD患者8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化脓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以及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的急性加重人均次数。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37/40),对照组为62.50%(25/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FEV1、FVC、FEV1/FVC、PaO22、PaCO2治疗前后组内组间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随访1年急性发作人均次数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灸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COPD,能缓解中医症状,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对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 例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衰弱状况。结果:治疗组无脱落,对照组脱落3 例。治疗后,2组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衰弱率治疗组为36.36%(12/33),对照组为56.67%(1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AECOPD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衰弱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效果。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比较2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随访6个月,比较2组的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1%(77/81),对照组为85.2%(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GRQ的症状、日常活动和心理状态等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COPD稳定期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效果,增强患者的肺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冬病夏治对吴地人群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寒湿痹型KOA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并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WOMAC)评分的变化。结果:2组WOMAC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冬病夏治对吴地人群风寒湿痹型膝KOA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神阙穴敷贴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慢性肾脏病(CK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6 例MHD CKD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 例)和对照组(42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神阙穴敷贴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GB)水平及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组IL-6、TNF-α、CRP、HGB水平及SF-36、SAS、SD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穴敷贴能降低MHD CKD伴焦虑抑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玉女煎灌肠治疗阴虚内热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运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女煎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3%,优于对照组的78.57%(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VC、FEV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女煎灌肠对阴虚内热型AECOPD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牛角地黄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阴虚火旺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阴虚火旺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8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 例。对照组接受CHOP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牛角地黄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组实体瘤疗效和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27/29),对照组为72.4%(2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发生率治疗组为13.7%(4/29),对照组为37.9%(1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角地黄汤联合穴位敷贴能够有效降低阴虚火旺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发生率,并提高实体瘤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