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启蒙者。他对我国农业气象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农业气象工作的开展与普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一向重视气象工作为农业服务和农业气象工作。早在1916年,在他的第一篇气象论文中就体现了这一思想;1921年,他在建议“我国应多设气象台”时,首先讨论的是“气象台与农业”;1922年,又指出“气象与农业之关系,至重且要。……气象在农业上实占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就是建立在气象科学基础上的农业适用技术,只要用好它就能取得效益。因此,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在哪里一出现就受到那里领导和农民的高度重视与欢迎。为了使我区气象与农业部门进一步了解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我们开辟了《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园地》专栏,向大家介绍区内外有参考价值的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欢迎大家积极投稿。昆山地处太湖下游,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60年代起试种双季稻,到70年代全市双、三熟制曾一度发展到38-4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50%左右,对粮…  相似文献   

3.
农业气象年景预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农业气象年景的概念和农业气象年景预报的意义,并以江苏省昆山县1981年早稻农业气象年景为例,就如何编制农业气象年景预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逐步判别和模糊识别等两种可行的农业气象年景预报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农业气象年景的概念和农业气象年景预报的意义,并以江苏省昆山县1981年早稻农业气象年景为例,就如何编制农业气象年景预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逐步判别和模糊识别等两种可行的农业气象年景预报方案。  相似文献   

5.
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启蒙者。他对我国农业气象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农业气象工作的开展与普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一向重视气象工作为农业服务和农业气象工作。早在1916年,在他的第一篇气象论文中[1]就体现了这一思想;1921年,他在建议“我国应多设气象台”[2]时,首先讨论的是“气象台与农业”;1922年,又指出“气象与农业之关系,至重且要。  相似文献   

6.
关于气象为农业服务问题,实际上我在第二篇中,从气候资源的利用上,已谈了一些。气象为农业服务,远远不只是气候资源的利用问题。农业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运用气象的问题。自觉运用、运用得好,农业就增产。不自觉,不会运用,那只好碰运气,碰对了,就增  相似文献   

7.
农业气象作为气象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在农业生产和人们对自然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早在1872年美国就开始编发《每周天气纪事》,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二十年代世界第一本《农业气象学》问世,建立了农业气象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后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气象问题随之变得非常突出,三十年代日本的大  相似文献   

8.
由于日本的农业生产受各种不利天气条件如低温冷害、风害、旱害等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农业气象工作比较重视。日本的农业气象工作主要集中在农业部门和有关高等院校,气象厅负责业务技术管理和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工作。一、农业气象观测早在1930年,东京中央观象台就设立了农业气象科,1940年把农业气象科扩大为产业气象部,1942年成立了农业气象学会。但是直至1959年以前,没有设立正规的农业气象站网。自1959年起,日本气象厅对农业气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首先把全国划分为15至16个农业气候区,然后要求在每一个区内建立1—2个农业气象试验站,以形成基本的农业气象站网。到1970年底,日本有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约700个。按网的布局来看,本州的密度最大,平均每280平方公里一个点,北海道平均每464平方公里一个点。  相似文献   

9.
连山 《气象科技》1982,(2):61-65
农业是露天作业,受天气、气候的影响极大。即使在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下,每一项农业技术措施的采用还都直接或间接与之有关。例如,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作物合理布局、新品种的引进、病虫害的防治、合理灌溉、科学施肥、农机有效工作等等都要考虑当时当地的天气气候条件。因此,因时因地制宜采用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就成为栽培管理技术现代化中的至关重要的课题。农业栽培水平愈高,愈需要气象科学的保证,趋利避害,确保农业高产稳产和降低成本! 苏联农业气象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全苏农业气象科学研究所专门成立了农业技术农业气象论证处。在菲道谢耶夫教授指导下就确定合理播种期和播种量、科学施肥和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的农业气象依据方面进行了25项技术方法性的研究。现将其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60年代后,苏联放牧畜牧业的农业气象服务和研究工作逐步进入了有计划的发展阶段。在第11个五年(1981—1985年)计划期间,加强了北方养鹿业地区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整个畜牧气象工作有了新进展,进一步完善畜牧业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现就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各行各业日益重视经济效益评价工作.如何评价农业气象工作的经济效益?也引起了农业气象工作者的重视.在国内,1982年江苏省气象学会进行过讨论,国家气象局情报室也曾做过专题研究.1984年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曾召开全国农业气象工作经济效益讨论会.在国外,开展研究就更早一些.在我区,随着农业气候区划和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工作的开展,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评价和估算受到普通重视.本文想通过介绍,使大家对农业气象经济效益问题的理解、评价方法等有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并希望对今后开展气象服务和农业气象工作经济效益的估算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1978年12月中国气象学会在河北省邯郸地区召开了年会,总结交流了1970年以来我国气象学术论文情况。年会结束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又在同一地区召开了全国农业气象科学技术规划会。会议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农业气象的发展情况,找了我国的差距,在此基础上讨论和落实了我国1978—1985年农业气象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这两次会议对发展我国农业气象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现就会上收集到的论文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气象是应用气象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为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农业高产和稳产方面起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世界上人们常把粮食生产的波动归咎于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鉴于此,各国都相应地加强了农业气象的研究工作。本文试就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的最近活动及各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气象发展现况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6,(6):19-21
一、国际农业气象组织早在1912年国际气象组织内便成立了农业气象天气和气候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地区的气候异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对农业气象工作都十分重视,农业气象工作发展很快。一、国际农业气象组织早在1912年国际气象组织内便成立了农业气象  相似文献   

15.
杨继武 《气象》1986,12(12):40-45
农业生产受气象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如果气象条件超出了农业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和农业技术措施的能力,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危害,致使产品数量和质量严重下降。这种由于气象条件异常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通称农业气象灾害,它们是很主要的一类农业自然灾害。我国较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有农业干旱、作物冷害、霜冻、作物和经济林木的越冬冻害、小麦干热风危害等。它们是造成我国农业收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抗御农业气象灾害是我国农业生产上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搞好抗灾防灾的农业气象服务是广大农业气象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农业气象服务与时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某一农业气象服务项目都有与它对应的时间指标,它的所有时间指标的集中反映就构成了这一服务项目的时间观念。在制作某项农业气象服务项目时,必须首先具备该服务项目的时间观念,保证服务的时效和技术方法的  相似文献   

17.
“把气象服务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宗旨;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这是全国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指导方针之重点内容。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立业之本,脱离服务的基石,气象事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作为气象业务分支之一的农业气象,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农业生产对象逐步转向多元化、产业化和科学化发展,传统农业体制下的农业气象业务体系,服务于当前农业生产的不适宜性,表现较为突出,农业气象业务体制必将面临较大的调整。1 优化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制,为农业发展保驾护…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认识气象服务以农业为重点,和深化为农业服务为着力点,探讨了在市场经济中气象服务面临的饥迂和挑战。就如何推动气象服务向新阶段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和发展自身,用市场经济规律和认识论观点探讨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气象局农业气象研究工作是由农业气象研究所(FIA)负责的。该所同气象局其它部门紧密协作,并代表气象局各部负责协调气象和农业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在农业气象研究所各研究单位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农科院的研究之间始终存在着协作关系,这可以通过过去若干年里在有效地解决作物、果树栽培、温室和仓库气候等研究任务的事实中得到证明。与农业气象研究所长年协作的单位是农科院及其土壤肥力研究中心。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以来气象局的一个研究小组同该研究中心协作已就植物生长与天气的关系问题和评价土壤水份含量的方法问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后者还被苏联用来解决乌克兰地区土壤水分含量的评价问题。五十年代初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农业气象研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平,即可编制、发布重要的农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当前正在探讨的一些新技术,并就今后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指出①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基本以数理统计模型为主。近年来在多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气候模式与农业气象模式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上说,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研究还不很成熟。②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应在指标的针对性,统计模型因子的物理概念和生物物理机理、数学模型和资料处理方法以及基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等方面加强研究。③多学科交叉、多种预报方法结合、长中短期预报相结合、动态预报和补充订正相结合、卫星遥感动态监测信息与预警模式相结合是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有效途径。建立预警业务系统,开展预警服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