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自动气象站管理 发挥现代化建设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探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微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气象要素自动观测技术日趋成熟,大气监测的自动化需求日趋迫切。  相似文献   

2.
利用历史资料对比分析了博罗站建站以来探测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及探测环境的变化对各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所造成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探测环境的严重破坏,各气象要素的值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观测的记录虽然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但是并不能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因此观测记录也就失去了代表性.此外,探测环境的改变也影响了观测资料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高空气象探测宣传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贵州省高空气象探测发展史,高空气象知识,其它高空气象探测以及高空气象探测发展的趋势等方面介绍如何进行贵州省高空气象探测宣传。  相似文献   

4.
鹤岗自动站与人工站压、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YYZ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站,是现有气象要素的器测项目,以自动采集为主,目测项目人工键盘录入,人机交换的新一代计算机实时地面观测、处理系统。2004年1月1日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台站正式与人工站并轨运行,因此,分析研究自动站与人工站主要气象要素气温、气压的差值变化特点,对自动气象探测设备能否有效地投入运用及探测数据是否准确可靠有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 我们作为气象探测的主人 ,应该带头保护气象探测环境气象观测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 ,气象探测环境的破坏 ,使气象资料失去“三性”,这直接影响着气象产品的质量 ,影响着我们气象部门的社会声誉 ,更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经济效益。各级气象台站的基础建设等行为必须严格执行《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上级气象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下级气象台站的监督力度 ,将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我们自己为保护气象探测环境起表率作用 ,才能有效地制止他人或其他单位破坏气象探测环境。2 加强宣传 ,使气象工作尽快、真正地纳入法…  相似文献   

6.
稿约     
《气象科技》2015,(2):349
《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是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包括: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天气气  相似文献   

7.
联系目前各地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的现实,结合全国16起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执法案例,对现阶段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中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思考。文章指出,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行政执法过程中,一要将行政监督和行政指导作为主要执法方式,二要有效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调解作用,三要将行政合同作为主要的参照结案模式,四要正确对待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8.
冯慧  曹梅  周林  张彬 《陕西气象》2015,(1):18-21
为全面掌握和科学评估陕西省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现状,2013年按照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探测环境评估工作。由于城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全省地面站探测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各级气象部门应高度重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建立探测环境分类保护措施。在做好气象探测环境长期保护专项规划工作的同时,科学有序地做好迁站工作。  相似文献   

9.
气象探测数据质量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探测数据质量是影响预报预测准确率的关键向题,探测数据质量问题受到各级领导与用户的高度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观测环境保护与探测设备影响探测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立分级负责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分工,严格规章制度,开展探测数据质量评估工作,并针对气象设备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稿约     
《气象科技》2014,42(5):F0003-F0003
<正>《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図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倍息中心联合主办.是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包括: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天气气候与数值预报、应用气象与科学试验、台站实用技术等。欢迎从事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科研、业务、教  相似文献   

11.
稿约     
《气象科技》2016,(4):516
正《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是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包括: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天气气候与数值预报、应用气象与科学试验、台站实用技术等。欢迎从事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科研、业务、教学人员投稿和订阅。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2015,(3):379
《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报道大气科学和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刊载反映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主要栏目: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天气气候与数值预报,应用气象与科学试验,台站实用技术等。欢迎气象部门和相关学科的业务、科研、技术开发人员以及相关院校师生投稿和订阅。《气象科技》为大16开本双月刊,全年定价:120元,全年随时订阅。  相似文献   

13.
深入研究大气边界层气象现象的发生、发展、消散机制,需要获取三维同步气象要素数据,而现有探测技术与手段难以提供.因此,提出利用多旋翼无人机群进行自主探测大气边界层气象要素的探测模式,并就探测模式的背景与意义、特点与优势、流程与可行性,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多旋翼无人机群自主探测大气边界层气象要素的探测模式针对性、灵活性、机动性、可操作性强,并具有自主动态同步探测、自主智能追踪探测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2015,(2):342
《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报道大气科学和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刊载反映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主要栏目: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天气气候与数值预报,应用气象与科学试验,台站实用技术等。欢迎气象部门和相关学科的业务、科研、技术开发人员以及相关院校师生投稿和订阅。《气象科技》为大16开本双月刊,全年定价:120元,全年随时订阅。  相似文献   

15.
稿约     
《气象科技》2009,37(6):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包括:动力气象与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6.
稿约     
《气象科技》2009,37(3):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7.
稿约     
《气象科技》2010,38(1):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8.
稿约     
《气象科技》2010,38(3):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9.
<正>《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报道大气科学和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刊载反映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主要栏目: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天气气候与数值预报,应用气象与科学试验,台站实用技术等。欢迎气象部门和相关学科的业务、科研、技术开发人员以及相关院校师生投稿和订阅。  相似文献   

20.
稿约     
《气象科技》2009,37(2):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