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J2EE平台技术在气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气象信息系统在整合现有数据资源,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时的要求,分析了J2EE对于开发多层结构气象信息系统的适应性,搭建了基于J2EE的气象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利用JD-BC技术对异构、分散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并运用JAAS和数字加密技术加强了信息共享过程中系统和数据信息的安全,讨论了J2EE在建立分布、动态的气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义豪 《山东气象》2015,35(3):63-66
针对阳谷县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依托阳谷县气象局官方网站,基于气象观测和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利用MySQL数据库,通过J2EE开发平台和MVC框架,研发了“阳谷县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可实现中短期天气预报、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等信息的实时发布,同时具有气象科普和政策法规宣传,以及需求信息反馈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阳谷县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依托阳谷县气象局官方网站,基于气象观测和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利用MySQL数据库,通过J2EE开发平台和的MVC框架,研发了“阳谷县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可实现中短期天气预报、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等信息的实时发布,同时具有气象科普和政策法规宣传,以及需求信息反馈等功能,为农业生产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精细化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王英  常骏  李永利  康利  温建伟  张立  张德龙 《气象》2010,36(4):80-84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气象综合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方式。系统通过应用目前流行且成熟的系统开发技术,将现有业务应用系统所包括的数据格式,如Lotus数据库格式、Word等文本格式、图形图像格式以及其他应用系统自定义格式等进行了合理转换和显示,实现了基于现有网络环境和现有业务应用系统的统一平台,从而解决了信息共享和发布渠道不统一,格式不一致等问题;同时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环境,采用Web技术,基本解决了管理和考核手段较落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陕西气象》2016,(2):38-41
基于J2EE开发技术和现有数据库环境,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开发自动站数据查询系统,实现了以网页方式为用户提供汉中市各县区温度、降水量数据查询及图形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应用Java开发语言、B/S的Web开发模式和oracle10g数据库,根据防雷减灾基本业务流程,结合J2EE体系架构标准,设计和开发一个Web模式的系统平台。该平台将内部管理与防雷业务办理进行统一管理,消除因人员短缺、业务量大等原因造成的数据不规范、资料查找困难、工作效率低等现实难题。同时实现了数据集中存储,为将来省级业务的统一管理提供了标准的数据集。  相似文献   

7.
依据广西公众气象服务产品、行业气象服务产品精细化、集约化及智能化业务发展需求,基于智能网格产品及CIMISS基础数据平台,实现气象数据的汇聚、分发、共享及存储。依托J2EE、GIS及分布式技术,对现有的电力气象、旅游气象、交通气象等业务系统进行整合,构建基于B/S与C/S混合架构的广西行业气象服务集约化系统,形成基于广域网络、上下一体、统筹集约的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布局,为公众、行业用户提供更精细、更实时的预报、实况和预警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8.
梅州市公共气象服务素材资料库主要是根据梅州市公共气象服务历史资料,结合梅州市气候特点、地理位置、人文因素等,采用J2EE SSH(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整合架构而成。该库集存储、管理、检索、统计、数据交换、归档以及自动更新、维护、共享等功能于一体,填补了梅州市公共气象服务素材资料数字化管理的空白,实现了素材资料增文因素等,采用J2EE SSH(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整合架构而成。该库集存储、管理、检索、统计、数据交换、归档以及自动更新、维护、共享等功能于一体,填补了梅州市公共气象服务素材资料数字化管理的空白,实现了素材资料增值和公共气象服务精细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架构设计技术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是依托天气雷达数据共享平台工程项目建成的国省统一数据环境,实现各类气象数据的规范管理,直接支撑气象业务应用。该文介绍了CIMISS架构设计及核心内容,结合业务应用效果的实例分析,阐述架构设计如何有效提升数据和应用的集约高效。借鉴企业架构(EA)方法,建立了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和标准规范体系。采用一系列架构优化设计,包括实现元数据统一管理同步、数据质量控制、统一业务监控、异构数据库统一数据服务、优化信息流程、分层设计和集群技术应用等,满足CIMISS标准性、扩展性、稳定性等需求,获得良好的全流程数据服务时效,核心资料接收入库总耗时均小于3 min,数据访问效率较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提升2~5倍。继承现有CIMISS架构设计成果,正在设计中的气象大数据平台整体技术架构将向云平台、分布式存储等新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凌  马渝勇杨东 《四川气象》2006,26(4):43-44,46
气象信息共享系统是气象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本文从新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对省级气象信息系统的要求出发,结合我省实际,围绕四川省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构建,对全省信息网络系统的组成和构架、信息收集传输系统和流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气象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提出初步设想,旨在为我省气象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一个探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气象资料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系统是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为主要数据源建立的数据库系统,主要工作是编制入库程序和常用气象资料统计程序。目前的。主要功能有:①将数据文件的完整信息录入数据库;②实现了批量入库、实时入库、数据维护;③实现了常用的统计功能。  相似文献   

12.
We have compiled a meteorological database over the world's oceans by digitizing data from European ship logbooks of voyages in the period 1750–1854. The observations are carefully reviewed and transformed into quantitative data. The chief contents of the database are wind direction and wind force information, from a period without standardized scales. It is found that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these so-called non-instrumental data is much higher than previously believed. The 105-year CLIWOC database extends existing meteorological world ocean databases like ICOADS back in time by a full century.  相似文献   

13.
农业灾害历史资源可用于灾荒历史、农业灾害风险评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项目研究中,其开发和信息化利用是农业灾害研究和农业减灾实践领域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历史灾荒资料具有数量多、分布广、连续性强、记录信息全面等特点,据此可以建立3种自然灾害历史资源数据库,面对灾害研究和减灾实践工作者开放,实现自然灾害资源共享,彻底解决我国历史灾荒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利用的问题。(1)通过对自然灾害史料的全面普查和评估,按照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生物灾害、农业环境灾害和农业减灾防灾四项确立自然灾害历史文献数据库。(2)以此为基础对所能利用的灾害史料进行信息化处理,依据灾期、灾区、灾种、灾情四大要素分类编排,建立自然灾害历史信息数据库。(3)借鉴历史灾荒资料灾度等级量化方法,开展历史灾荒评估工作,对灾害信息数据库中的全部资料分等定级,建立历史自然灾害量化数据库。利用这三种数据库建立研究平台,开展历史农业灾害时空分布、农业灾害风险评价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业灾害历史资源可用于灾荒历史、农业灾害风险评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项目研究中,其开发和信息化利用是农业灾害研究和农业减灾实践领域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历史灾荒资料具有数量多、分布广、连续性强、记录信息全面等特点,据此可以建立3种自然灾害历史资源数据库,面对灾害研究和减灾实践工作者开放,实现自然灾害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5.
地基微波辐射计网络资料处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项目利用三台地基微波辐射计(12~20通道)用于人工增雨工程,为了有助于在增雨作业过程中快速、直观、准确掌握整个区域内天气状况,设计了微波辐射计网络资料处理系统。整个系统包括观测站以及中心站数据库设计、观测数据上传和入库以及用户查询显示终端程序。该系统的建立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便后续功能扩展,用DELPHI 7作为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用Microsoft SQL 2000做数据库,已实现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资料的实时传输、自动入库、原始数据及气象产品的查询、输出及单站产品多方式显示等功能。经过半年多软件测试实验,系统整体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6.
新型台风海洋网络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将时空数据模型的概念引入台风海洋网络气象信息系统,旨在构建一个多源、异构气象服务产品与数据按照统一的时空数据模型进行组织、集成和融合,并在互联网上实时展现的信息系统平台。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框架,同时分析了该系统中引入时空数据模型的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重点展示了系统构建成型后能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台风路径信息与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场等多种气象信息的叠加显示;多功能历史台风路径信息查询;台风实况路径信息与城市风雨监测实况、卫星云图、雷达图的同步动画显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资讯、城市天气实况及预报等内容的集成发布等。该研究成果已在中国天气台风网(typhoon.weather.com.cn)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卫星应用需求分析是气象卫星规划和研制十分关键的第一步。为了搞好21世纪的全球气象卫星发展规划,WMO和CEOS从1996年开始征集全球对地观测卫星的应用需求和建立卫星需求数据库,创立了国际通行的RRR程序方法,建立了全球对地观测卫星应用需求数据库。文章介绍了WMO/CEOS卫星应用需求数据库的RRR程序方法和数据库的部分内容,着重介绍和评述了建立卫星应用需求数据库以及基于卫星需求数据库进行卫星观测能力定量评估的方法,为中国气象卫星应用需求数据库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乌兰察布市气象资料应用处理与共享系统,以该市已经建成的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数据为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信息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库存储与查询、分析、统计技术,实现全市气象部门自动气象站资料的整合与管理。通过气象资料应用处理与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气象资料在全市气象部门内的高效共享,并提高了气象资料在业务领域和服务领域的使用率和共享率。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