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工程环境地质效应是随着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的一种自然与人为作用下的新型地质作用,这种作用的持续发展,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即质变为城市地质灾害。随着上海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成为上海城市工程环境地质效应的关键问题;上海地铁M4号线建设重大事故发生后,对地下工程潜在的环境地质作用的研究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在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快速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工程环境地质灾害,采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方法,剖析了上海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的主要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引起的工程环境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潜在性、隐蔽性、社会性的特点.归纳出城市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提出防治对策;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2004年以后的远景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整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环境地质效应的基本对策与管理措施.为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远景规划和奋斗目标提供基本思路。这对深化地下工程环境地质问题的认识,推动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及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化全球规模的历史趋势和中国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历程及其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城市岩土工程与地质环境系统,讨论了地质环境与城市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城市生态与环境安全等领域工程地质研究发展的思路,强调了地质基础研究与多学科多源知识融合、多种技术集成的创新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针对城市岩土工程建设重大国家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岩土工程人才,凝练城市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方向,拟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浙江大学召开"城市岩土工程前沿"研讨会,会议将围绕城市岩土工程特殊环境与科技创新重大任务,开展城市岩土工程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的研讨,为提升我国城市岩土工程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做出努力。会议主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地下交通工程,城市地下水控制,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城市地面沉降控制,城  相似文献   

4.
地下工程建筑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岩土工程问题、供水问题、水化学问题、对植物的影响等。为了避免地下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在工程的规划、建设和运行期间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下工程建筑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岩土工程问题,供水问题,水化学问题,对植物的影响等。为了避免地下工程对环境影响,在工程的规划,建设和运行期间庆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 ,又是我国进入WTO、经济建设将进一步飞跃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历史条件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 ,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企业、非赢利性的新型科研机构杭州地下工程研究中心于最近组建成立。杭州地下工程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各类地下工程的环境岩土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咨询等业务 ,以及各种危难岩土工程案例的处理 ;外商、台商、港商资金与技术的引进 ;国内国际技术合作 ;学术技术交流 ;人才培训、组织会议展览等业务。该中心下设科研、开发、咨询 3个职能部 ,以及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刘干斌  郑荣跃 《岩土力学》2006,27(Z1):218-221
岩土介质的热水力耦合效应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等诸多领域,是岩土力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成果显著。笔者就岩土热水力耦合动力响应及波的传播理论等问题,较为全面地论述国内外考虑多场耦合条件下土体波动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并对热水力耦合作用机理以及今后研究方向等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基坑开挖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坑工程是一涉及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众多学科领域的综合工程,基坑工程往往是在城市中心地带建筑密集区进行,基坑工程的建设,不仅受周围环境的限制,也对周围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基坑开挖中环境岩土工程地质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基坑开挖中环境岩土工程地质现象的主要类型,探讨了这些类型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环境岩土工程地质现象变异的危害,并提出了基坑开挖中预防环境岩土工程地质现象发生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岩土力学》2011,(6):1724
为促进本重点实验室"土体渐进破坏理论与软土工程"、"土体宏细观理论与环境土工灾变防治"、"岩土多场耦合理论与灾害控制"、"地下工程安全理论与风险控制"、"城市地下空间与岩体地下工程"研究方向的对外开放、合作与交流,特设立2011年度专项开放研究基金,资助国内外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工程的规模日益扩大,浙江省建筑业协会地下工程分会经过半年的筹备,于2002年12月9日正式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以地下工程命名的行业组织。它由浙江省范围内从事各类地下工程(含地基基础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地铁隧道、人防等地下建构筑物等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日趋受到重视,工程抗浮问题成为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建筑物整个使用期的抗浮研究相对深入,但往往对于由工程施工本身引起的、改变水文地质条件后可能存在的抗浮问题不够重视。近年来,信阳市垄岗地貌分布区高层建筑及整体地下车库建设规模较大。由于垄岗地形地貌的岩土体渗透性较差,同时该地区5—8月份暴雨较为集中,地表水通过肥槽等薄弱环节进入基础底板以下,易造成地下结构破坏。结合具体案例,研究地表水入渗引起工程抗浮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工程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Urban, industrial, and tourist developments are considered of high priority in Egypt.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the site suitability investigation for rating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and geotechnical conditions facing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s were assessed using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multi-criteria approach. The study area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reas for urban and touristic as well 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s in Egypt,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NW coast of the Gulf of Suez. This area may face several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will limit its suitability for civil projects. Weighted GIS model, which integrates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sources, such as land use/cover, geological, geomorphological, geophysical, environmental, remote sensing, and field data, can be achieved to create a site suitability map.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pproach has been used to develop the weighted model for different factors. As a result of this study, areas of potential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hazards that could impact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ivil projects were identified. Therefore, changes can be made early in the design process before significant design efforts are being invested.  相似文献   

13.
以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详细分析在复杂工程环境下进行浅埋暗挖施工对既有工程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及关键控制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暗挖施工对既有环境影响的措施,如初期支护方案的勘测设计方法、施工控制监测措施、监测控制效果分析检验等。实践证明,既使是在复杂的工程环境下,地下岩土工程开挖影响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中,堆山造景工程越来越多,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堆山造景工程多是利用工程弃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填筑在不能用于城市工程建设的废弃土地上.这样既能使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废弃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又能很好地美化城市环境.因此,堆山工程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美化居住环境的一种新时尚.然而这些不适官作为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
通过50年来的工程地质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形成了一个研究模式——优势面分析观点。优势面观点是建立在岩体结构控制论基础上的创新,在认识深化并立足于学科交叉上的综合发现,因此能较系统地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优势面理论在水电、桥梁、矿山和地下工程等大型工程中取得了很多应用成果和新进展。工程地质环境岩土工程学科,强调地质、力学、工程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作为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的结合,优势面研究有利于解决本学科的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通过“二环,二悬,三基,一优势面”的观点、思路和方法,去研究城市环境土工安全问题,促进学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福州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福州盆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在福州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将遇到大量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主要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有:(1)隧道掘进范围内的承压含水层。承压含水层富水性、透水性强,由于开挖深度大,必须考虑下部承压水的影响,避免产生基坑突涌问题。砂砾卵石层直接覆盖于基岩裂隙热水上,受热水构造带高温热水的直接补给以及热传导,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对地热场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地热对轨道交通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2)软土的大变形与低强度。导致地基失稳与土体结构强度破坏。(3)深大基坑开挖施工引发的可能灾变。基坑开挖易产生滑塌、流泥、突水(涌)、地表沉陷等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避免基坑失稳而影响工程安全及周边环境。对这些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应加强勘察新技术的应用,查明建设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采用人工地层冻结法、桩基托换技术进行施工;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区岩土条件的新技术、新工艺,如新型桩、新的止水、降水措施等基坑支护新技术,以及采用信息化施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平 《江苏地质》2005,29(1):46-49
介绍了国内外和南京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情况,阐述了南京市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灾害现状。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中应重视和加强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建设中为了节约土地资源,缓解城市生活和交通拥挤状况,高层建筑的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同时城市地铁结点工程(车站、特别是换乘站)建设也多采用深基坑施工方法,而且呈现多层开发的趋势,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然而这一地区广泛分布全新世新近沉积的淤泥质软土,由于其土体的性质软弱,在基坑施工中难度很大,易发生基坑边坡失稳、坑底隆起、突泥突水和支护结构失效等工程地质问题,诱发基坑周围地面沉陷、不均沉降及相邻建筑物开裂、破坏等不良环境效应。本文针对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及不良环境效应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基坑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具体处置方案和防治措施,通过软土区实际基坑施工验证,是成功有效的,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面对环境破环时出现的,在第九届国际土力学会议上首次提出,并逐渐被各国接受和完善。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建筑业飞速发展,开始对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从地下开挖、建(构)筑物承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地下水、固体废弃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