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前,国内不少单位在电铸金刚石钻头(或扩孔器)时,采用镍或镍合金为胎体,所用镀液是一种光亮镀镍液,镀液配方中多含有糖精(多为食用糖精),其用量一般在0.5—1克/升不等。关于糖精对镀层(就电铸钻头和扩孔器而言镀层即是胎体)性能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是不够的。在普通镀镍中,认为糖精是作为一种有机添加剂加入到镀液中的,由于它在电镀时的吸附作用,而使得镀层致密光亮。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在普通镀镍溶液中加入铵离子后,电镀液成分和电镀工艺条件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种用于钻进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岩层的优化配方及工艺条件,讨论了铵离子引起的络合作用.实验表明,当氯化铵的质量浓度为18 g/L时可细化镀层晶粒,提高胎体的硬度和脆性,改变胎体与金刚石的包镶程度,从而改变电镀金刚石钻头的性能,得到一种能有效钻进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岩石的新性能电镀金刚石钻头.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能很好适应电镀金刚石钻头要求的新型胎体材料即镍钴锰三元合金镀层,给出了新镀层的电镀液配方,对比测量了镍钴锰镀层与目前广为采用的镍钴和镍锰镀层的硬度与韧性,结果指出,镍钴锰三元合金镀层具有比镍钴或镍锰镀层更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和低得多的钴含量,更适合于制造电镀金刚石钻头,在适当条件下,镍钴锰胎体钻头可以分别更好地适应于镍钴和镍锰胎体钻头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复合电镀新工艺金刚石钻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普通钻头镀液中加入10g/l金刚石微粉,得到镍-钴-金刚石微粉复合镀层,可提高钻头胎体的耐磨性;将2种品级、3种粒度金刚石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扩大了钻头的适用范围,提高了钻头的自锐性;通过改变内、外径和底唇面胎体孕镶层厚度的比例,做到镀层基本同步消耗。  相似文献   

5.
李超群 《地质与勘探》1995,31(1):63-64,59
在普通钻头镀液中加入10g/l金刚石微粉,得到镍-钴-金刚石微粉复合镀层,可提高钻头胎体的耐磨性;将2种品级、3种粒度金刚石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扩大了钻头的适用范围,提高了钻头的自锐性;通过改变内、外径和底唇面胎体孕镶层厚度的比较,做到底基本同步消耗。  相似文献   

6.
含砂盐水对钻头钴基胎体材料冲蚀腐蚀磨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石油钻井中,经常采用海水钻井液作为循环冲洗介质,但海水钻井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为了研究海水钻井液对钻头钴基胎体材料的冲蚀腐蚀磨损作用,利用自制的冲蚀腐蚀磨损试验装置,采用含砂盐水,综合摩擦学和电化学腐蚀理论对钻头钴基胎体材料的冲蚀腐蚀磨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钴基胎体材料总的损失量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随着水中盐度从0.5%到3.5%增加而增大,或者在一定盐度条件下随着温度从25℃至50℃增高而增加。在高盐度下,当含砂量从550 mg/L降到150mg/L时,可测得总的质量损失量99%是由于电化学腐蚀及其相关腐蚀引起的。通过数据分析,还发现温度增高时,腐蚀速率增大,当温度以及固体颗粒含量同时增加时,腐蚀速率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7.
刘全心  方小红  刘青 《探矿工程》2013,40(12):54-57
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5种不同胎体硬度和唇面形状的金刚石钻头,试验于工程勘探中,与常用的电镀金刚石钻头比较,分析其钻进时效情况。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热压烧结钻头同样适用于工程勘探领域,其钻进时效与现行电镀钻头的钻进时效相当,甚至更高;对于微风化灰岩地层,热压烧结钻头的胎体硬度越低,其钻进时效越高,胎体硬度越高,其钻进时效越低;异形齿设计比平齿设计的热压烧结钻头的唇面更易出刃,其钻进时效较高。  相似文献   

8.
阎冠欣 《探矿工程》2009,36(5):75-77,80
针对在硬而致密岩石中钻进时效低和钻头使用寿命短以及传统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价格高等众多难题,采用混料回归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替代碳化钨基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的新型铁基胎体配方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热压钻头的金刚石出刃与岩石研磨性等岩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钻头的胎体成分及其性能是关键。因此,从热压金刚石钻头的胎体成分与性能研究入手,经过反复的试验研究与优化组合,研究出热压高磷铁基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胎体材料,并试制出金刚石钻头。在室内对可钻性Ⅸ级岩石进行钻进的试验表明:钻进时效平均达到1.91m,钻头平均工作寿命达到60.26m。试验结果表明,高磷铁基眙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且该类型胎体的热压金刚石钻头是一种成本明显降低、具有广谱性能的金刚石钻头。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勘技所研制的“JCT-56型金刚石液动冲击回转钻头”于一九八七年一月初在北京通过技术鉴定。该钻头与冲击器的配套使用,对加快地质勘探速度,改变钻探工程面貌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吉林省勘技所结合液动冲击回转钻进的工艺特点,在研制中先后设计了不同结构特点的液动冲击回转金刚石钻头,通过优选、烧结和物理机械性能对比,确定了两种胎体配方,性能都超过了常规的胎体,在试验台钻进取得了可靠数据。在验证钻头的钻进特点时,选用2-3种钻头唇面形式,分别在四川和吉林两省的三个矿区进行生产试验,共钻进1327.37m。使用的19个JCT-56型金刚石钻头,平均进尺69.86m,最高进尺264.95m,与其它各种类型的金刚石钻头钻进效果相比较,钻头进尺提高125.28%,钻进时效提高27-71%,钻头成本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在围绕提高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使用寿命和钻进时效的研究试验工作中,针对人造孕镶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唇面金刚石脱落的现象,摸索对人造金刚石电化学覆镀金属膜工艺(简称覆膜),并用覆膜金刚石制作不同胎体性能的热压孕镶钻头,开展了生产试验对比。试验资料表明:在金刚石品级相同的条件下,金刚石经过覆膜处理后,对孕镶的使用寿命和钻进时效均有较大的影响,它是提高人造孕镶钻头制造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pH值、改性剂用量和改性时间对聚合氯化铝改性膨润土去除水溶液中Cr^6+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不同pH值条件下改性得到的聚合氯化铝改性膨润土对水溶液中Cr^6+的去除效果明显不同。在80℃反应5 h制得的聚合氯化铝改性膨润土,在pH值=7的中性条件下改性得到的改性膨润土对水溶液中Cr^6+(取0.5g聚合氯化铝改性膨润土处理5mg/L重铬酸钾溶液100ml)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8.35%)。(2)改性剂用量对聚合氯化铝改性膨润土去除水溶液中Cr^6+影响很大。当pH值=7,在80℃反应5 h的条件下改性膨润土,改性剂聚合氯化铝选用13mmol/g膨润土为宜。(3)改性时间对聚合氯化铝改性信阳膨润土去除Cr^6+有一定的影响。当改性剂的用量为15mmol/g,pH值=9,反应温度为80℃条件下,最佳改性反应时间是4 h。  相似文献   

12.
位于南海西部的莺歌海-琼东南盆地(下称:莺-琼盆地)具有井底压力与温度双高、安全作业密度窗口极窄等特点,在高温高压工况下引发钻井液流变性难以控制、井下恶性漏失、电测仪器阻卡和储层保护难度大等情况.因此,基于此区块复杂的地质条件,经过多次的室内试验研究,在常规聚磺高温高压水基钻井液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甲酸钾作为配方抑制剂,同时优选抗高温聚合物以及磺化钻井液材料,在提高了体系的抑制性同时,有效地降低了钻井液的活度,并且通过加重材料的优选,钻井液的流变性得到了改善,使得体系具有较低的高温高压滤失量,密度2.5 g/cm3的体系可以抗高温达240℃.现场实践表明,新型高温高压水基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性和流变性,较低的高温高压滤失量,优良的滤饼质量,同时根据电缆测井井壁取心结果,此新型水基钻井液体系的储层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含NaCl和Na2SO4双组分盐渍土的水盐相变温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渍土相变温度是判断土体中水分冻结与融化、盐分结晶与溶解的重要参数。不同盐分含量相变温度的差异,给盐渍土在降温过程中的水盐迁移过程及变形规律的模拟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通过降温试验,研究了降温过程中氯盐和硫酸盐综合作用盐渍土中水盐相变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全盐量相同时,盐结晶温度随NaCl和Na2SO4比例的不同而不同。随NaCl的加入,在Na+同离子效应的影响下,Na2SO4更容易结晶,但土体的冰和芒硝共晶点温度下降,使得冰含量显著减少,从而降低了孔隙溶液中固相的产生比例,起到抑制Na2SO4盐渍土盐冻胀变形的作用。当土中只含Na2SO4盐时,随Na2SO4浓度的增加,冰和芒硝共晶点的温度先上升而后缓慢下降,二次相变前冰盐的累积量是导致冰和芒硝共晶点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盐渍土三相共晶点温度随NaCl含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随着NaCl的加入,在发生三相共晶前,孔隙溶液发生相变的固相含量减少,从而使孔隙结构对三相共晶点的影响减小。此外,含有NaCl与Na2SO4双组分的盐渍土,水分和盐分可能以单固相、双固相以及三固相状态析出。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盐渍土的相变规律及物理性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Leaching studies of low-grade pyrolusite, containing 11.84% Mn with high silicon, were carried out using sodium sulfite as a reductant in ammonium sulfate medium. Various process parameters including temperature, leaching time, solid-liquid ratio, quantity of ammonium sulfate, as well as the amount of reducing agent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manganese extraction yield was the response of the process. Temperature and reagent concentration exerted the most import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manganese extraction.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showed that when the amount of reducing agent was a stoichonmetric amount, over 90% manganese extraction and the lowest impurities were achieved, the amount of heavy metal impurities in the manganese leaching liquid was less than 5 mg/L, and almost no iron and aluminum were extracted in 3 mol/L ammonium sulfate concentration at 100 ℃ in 45 min.  相似文献   

15.
王建艳 《探矿工程》2010,37(5):14-16
古龙1井是大庆油田2008年完钻最深的一口天然气探井,在三开Φ311.2 mm井眼进行了空气/雾化钻井实践。针对实际钻进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了几种不同介质气体钻井方式在松辽盆地泉二段以下的应用情况,并优选了合适的钻进方式。实钻结果表明,该井创造了大庆油田松辽盆地有史以来Φ311.2 mm井段空气钻进至井深4301.05 m,井段最深、温度最高的记录,在井壁失稳、持续出水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空气、雾化钻进了1196.05 m,平均机械钻速7.9 m/h,单只钻头最高进尺达到了552.86 m。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未来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深度为13000 m,温度梯度按3.0℃/100 m计算,井底温度将达到390℃以上,钻井液将面临超高温高压环境,钻井液技术将面临严峻考验。为此,开展了超高温钻井液的预研究,利用抗盐粘土、抗高温降滤失剂、抗高温解絮凝剂、抗高温保护剂等,研制了可用于230℃高温环境的饱和盐水钻井液配方。室内评价试验表明,用该配方配制的耐高温钻井液经230℃、16 h高温滚动老化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高温高压失水量(210℃、3.45 MPa)<35 mL/30 min。  相似文献   

17.
    使用可循环的NH4Cl 溶液作为中间媒介获取Mg2+用于CO2 矿物封存是一种新兴工艺,但是纤蛇纹石在NH4Cl 溶液中较 低的Mg2+浸出率却是这项工艺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灼烧处理对纤蛇纹石进行改性。结果表明, 灼烧处理 可以有效改变纤蛇纹石中Mg2+反应活性。在600℃灼烧后,所得产物与NH4Cl 反应的转化率达到55.64%,比灼烧前提高了 约43%。600℃灼烧处理脱除了纤蛇纹石外羟基,增大了矿物的反应表面积和具反应活性的Mg2+的量,促进了其与NH4Cl 的 反应 ;脱除内羟基后,具反应活性Mg2+减少,与NH4Cl 反应的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The research involves the calcination of Sichuanshimian asbestos tailings with ammonium sulfate in order to extract magnesiu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alcination conditions on the magnesium extraction rate, and it also studies the mechanism of calcination of asbestos tailings mixed with ammonium sulfate. The resul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TGA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 the temperature rises the magnesium extraction rate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r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f 600℃, calcination time of 1.5 h, the amount of sodium added of 20%, under which condition a magnesium extraction rate of 85.16% can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9.
高雄  孟烨  朱辰  赵良 《中国岩溶》2011,30(4):472-478
较低的矿物溶解率和反应剂的不可循环利用是CO2矿物封存发展的两大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以可循环的NH4Cl溶液作为中间媒介的CO2矿物封存工艺,并系统地研究了蛇纹石在氯化铵溶液中的液-固两相的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发现:(1)纤蛇纹石的浸取符合Elovich模型,浸取过程基本在1h左右完成,在100℃、5mol/L氯化铵溶液中,纤蛇纹石的浸取率达到12.67%;(2)温度对纤蛇纹石初始反应速率的影响显著,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3)当氯化铵浓度在1~5mol/L范围内变化时,它对镁离子浸取率的影响不明显,反应速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加;(4)本实验反应表现出来的活化能大小为129.56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