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三季度影响本省的主要天气系统是热带气旋。今年的特点是影响本省的台风个数少,但破坏力强,造成灾害惨重。1前期台风“江边”过,东北日暴雨成灾。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面和南海海面生成的热带气旋个数偏少,到9月底为止仅有ZI个编号(常年28个),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仅有3个(常年5个)。今年影响广东的台风比较异常,初台比常年迟到47天;至8月份无台风登陆我省;7~8月仅有5个编号热带气旋擦边过:9606号热带风暴7月22日在海南万宁登陆,9607号台风7月27日在福建晋江登陆,9608号台风8月1日在用建福清登陆,9610号热带风合8…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影响山东的9505号热带气旋环流暴雨过程分析,指出了中低纬天气系统相结合对山东降水的作用。涡度分析表明,登陆后减弱的热带气旋环流移动路径,基本上与500hPa场上正涡度轴线方向一致;暴雨区与正涡度中心右前方的正涡度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1993年有8个热带气旋在华南沿海登陆,其中7个(含一个热带低压)登陆广东沿海,一个登陆海南省沿海。在广东沿海登陆的7个热带气旋中,除9315号在粤东沿海登陆,对我市无影响外,其余6个在深圳~阳江之间登陆(其中5个台风,1个热带低压),对珠海都产生了严重影响。下面就对这5个达台风强度的热带气旋做些粗线的分析。l概况1993年影响珠海的热带气旋是指先后在阳江至珠海沿海登陆的9302、9309、9316、9318、9323号热带气旋。它们对珠海的影响都达到了严重影响标准,其中使我市达到平均最大风力>8级的有9302、93O9和9316号,以9316号影响…  相似文献   

4.
9902号热带气旋,在南海北部经历了热带气旋发生、发展完整的生命史全过程,于5月2日减弱成热带低压在惠东县沿海地区登陆并减弱消失.本文拟从对9902号热带气旋的生命史分析着手,探讨冷空气对该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并就部分数值预报产品在该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及影响天气预报中的指导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两个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主要从天气学、能量学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和暴雨落区,分析中指出,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其500hPa环流形势差异很大。能量场分布也不同,但无论是西行的还是北上的热带气旋基本上都是沿着500hPa图上高能轴线方向移动,这为热带气旋天气的预报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林志强 《广东气象》1997,(3):29-30,4
1996年西太平洋共生成热带气旋30个,属正常年份。全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共7个(见表1),属偏少年份。其中,在广东省登陆的有2个,较多年平均热带气旋登陆广东的个数明显偏少。11996年影响广东省热带气旋的特点分析初台特迟一9月9日在吴川市沿海登陆的9615号台风,是建国以来登陆广东省最迟的初台。比以前最迟的初台登陆时间(1975年8月14日7506号台风在斗门县登陆)还晚二十多天。在南海活动的热带气旋个数多一本年度在南海海面形成或进入南海海面活动的热带低压共有5个,它们的序号分别是第1、第13、第18涕24和第刀。此外,还有进入南…  相似文献   

7.
引 言 1998年7月9日国内和日本编号的第一个热带气旋才在南海生成,成为1950年以来编号热带气旋形成最晚的一年。全年国内仅编号12个(日本编号15个)热带气旋,其中有3个登陆我国。1950年以来,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发生发展的热带气旋,国内年编号(登陆)数最少有22(4)个,最多达37(12)个,年平均数为27.8(8.0)个。因此,1998年热带气旋编号数和登陆我国的编号热带气旋数都是1950年以来最少的一年。此外,热带气旋的强度也很弱,登陆我国的3个编号热带气旋中,最强的9806号台风登陆时,中…  相似文献   

8.
两类不同路径热带气旋登陆前后的总能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以热带气旋“麦莎”和“碧利斯”为例,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实况资料,对两类不同路径热带气旋登陆前后的总能量场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讨论了总能量场的变化与登陆热带气旋路径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热带气旋区域的总能量分布并不均匀,高值中心主要集中在热带气旋移动方向的前方;(2)热带气旋中心始终在总能量输送场的“0”线附近小幅摆动;(3)登陆后西行热带气旋和北上热带气旋的能量输送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同期的环境流场和地形作用有关,热带气旋的移动方向趋向与能量输送较强的一方一致。  相似文献   

9.
1995年7~9月广东省主要天气特点是热带气旋登陆迟却集中、暴雨频繁且持续时间长。l热带气旋1.1实况7月31日、8月12、ZO、31日、9月8日分别为9504、9505号强热带风暴、95O6号热带风暴、9509号台风、9511号热带风暴在澄海~饶平、深圳~惠阳、雷州市、海丰~惠东、雷州~湛江登陆。另外在南海生成的9508号热带风暴、9514号台风分别袭击海南省(8月26日)和台湾省南部(9月22日)。9507号热带气旋8月25日袭击浙江省。1.2特点今年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特点:一是我省初旋比常年6月21日偏迟40天。二是西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生成个数偏少,至9…  相似文献   

10.
9205号热带气旋是近44年来7月份登陆海南省琼海县的四次热带气旋中降雨量最小的一次,海南省各地降雨量为10~117mm,路径北侧的雷州半岛地区仅降雨1~24mm,实属少见。这类风大雨小的热带气旋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危害比较大。本文为了分析在9205号热带气旋影响下,雷州半岛地区雨量特少的原因,选取了时间、强度和登陆海南琼海县前后路径相近似且北侧降雨量少的7703号热带气旋进行对比分析,其路径详见图亚。1移动田径和天气分析l·l副高稳定控制华南,北侧风大雨小9205号热带气旋7月10日生成,11日08时至12日20时整个华南和云贵一带均为…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49-2010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62a来登陆辽宁热带气旋的生成源地、移动路径、登陆地点、登陆强度、登陆后影响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登陆辽宁热带气旋活动特征。结果表明:1949-2010年共有18个热带气旋登陆影响辽宁,66℅以热带低压(TD)的强度登陆,61℅在08-20时之间登陆,78℅在辽宁境内活动时间为6-12h,89℅是在其他地区登陆进入黄渤海后在辽宁再次登陆,大连是登陆次数最多的地区,33℅登陆辽宁后减弱消失,登陆后移动路径主要有向东北向、偏北向、西北向3种移动路径。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需求建立了基于副热带高压、气旋源地和热带气旋前期路径等因子,预报登陆辽宁热带气旋后期走向[0]的预报关键区,为热带气旋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佩芸 《广西气象》2003,24(4):22-23
利用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资料,分析了0308号强热带风暴“天鹅”的高空环流形势及演变、双热带气旋的影响、日本24小时地面预报图和降水预报图以及FY-2云图,探讨了如何预报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登陆地点和时段,切实提高热带气旋活动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49~1993年的热带气旋资料对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一些可供预报参考的、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活动规律及统计关系。1 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的分布特征1-1 年际变化特征在1949~1993年的45年间,共有177个热带气旋登陆广东,平均每年3-93个。最多为7个,共有4年;最少1个,只有2年。1-2 月际变化特征45年中,除1~4月外,其余各月均有热带气旋登陆广东。最早的是5105号热带气旋(1951年5月13日在台山~斗门间登陆),最迟是7439号热带气旋(1974年1…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是热带气旋登陆和影响广东省较频繁的一年,先后共有6个热带气旋登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一带接连受到热带气旋的吹袭,对这一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99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有以下特点。1 热带气旋总个数偏少 1999年由国家气象中心进行编号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共有17个(表1),比50年(1949~1998年)平均(28个)明显偏少。这是连续第5个热带气旋偏少年份(1995~1998年分别为23、25、26、13和17个)。2 初台登陆早 由于受拉尼娜现象等影响,19…  相似文献   

15.
从天气形势、能量场的角度分析9403号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发生转向的原因有:(1)冷空气西路南下,阻止热带气旋向西移动;(2)高空槽东移、副高减弱东撤、引导气流发生变化;(3)热带气旋沿高能轴(舌)移动。造成玉林地区出现大暴雨的主要原因是:(1)热带气旋中心从玉林地区经过;(2)出现了典型的北槽南台的形势;(3)偏北、偏东、偏西南气流的强辐合;(4)热带气旋移速慢。  相似文献   

16.
本方法是在对数值预告图作大量统计的基础上,将数值产品中500hPa涡度场、实时500hPa华南区域高度场、能量场,广东沿海各指标站气压变量等有机结合,制作出热带气旋未来36~48小时移动路径和可能登陆的地段。这是一种较客观的预报方法,简便易操作,自90年代初使用至今,效果较好,尤其对一些路径异常的热带风暴,有很好的预报能力。1 技术规定 (1)当热带气旋进人江门市热带气旋警戒区第二防区(或在该区域生成的热带气旋)作为进防。 (2)热带气旋进防当日为起报日,作出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和登陆点及登陆地段预报…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资料,分析了0308号强热带风暴"天鹅"的高空环流形势及演变、双热带气旋的影响、日本24小时地面预报图和降水预报图以及FY-2云图,探讨了如何预报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登陆地点和时段,切实提高热带气旋活动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数值预报式来研究可能造成南海热带气旋异常路径的一个因子,即多个热带气旋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所说的热带气旋相互作用不是指通常所说的两个热带气旋很靠近时的相互吸引(排斥)或旋转这一类涡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而是指相隔远距离的热带气旋门,通过改变环境流场而造成的间接影响。所选的例子是位于南海的9009号热带气旋(Tasha)。与它同时存在的热带气旋中9008(Steve)与9010(Vernon)。先作了这次多个活动的数值预报试验,以判断模式的预报能力,然后通过有控制地改变9008与9010号热带气旋的参数,来考察这两个热带气旋活动对9009号热带气旋的路径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的机理作一定的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9.
雷乙奇 《广西气象》1990,11(2):11-14
本文统计分析了玉林地区后汛期(7-9月)的大-暴雨时发现,玉林地区后汛期大雨以上降水70%左右是与热带气旋有关,受南海热带气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大雨以上降水则占50%左右。此外,本文还从历史资料中找出南海热带气旋生成的源地、移动路径、登陆地段,热带气旋到达不同地(海)域时与玉林地区降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主要有如下特征:1)生成时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且强度强,登陆中国数偏多。2)登陆热带气旋有其各自特点。例如 “碧利斯”影响范围大、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桑美”风速大,登陆后迅速减弱。作者针对上述2个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1)2006年6月27日~8月31日,来自印度洋的热带西风增强并东推延伸及115~140°E的越赤道气流的加强都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并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季节内振荡(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简称MJO)的湿位相、高低层纬向风切变弱和菲律宾以东地区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ngence Zone,简称ITCZ)对流活跃等背景条件配合下,使热带气旋在这一阶段频发。2)2006年夏季水汽含量与供给对登陆热带气旋的影响显著。“碧利斯”和“桑美”的水汽来源不同是造成这两个登陆热带气旋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