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是热带气旋登陆和影响广东省较频繁的一年,先后共有6个热带气旋登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一带接连受到热带气旋的吹袭,对这一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99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有以下特点。1 热带气旋总个数偏少 1999年由国家气象中心进行编号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共有17个(表1),比50年(1949~1998年)平均(28个)明显偏少。这是连续第5个热带气旋偏少年份(1995~1998年分别为23、25、26、13和17个)。2 初台登陆早 由于受拉尼娜现象等影响,19…  相似文献   

2.
201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及成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冷 《气象》2011,37(8):929-935
文章用热带气旋资料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活动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有五方面的特点:(1)编号最少,登陆比例最高;(2)生成时间集中,生成位置偏西;(3)强台风和短生命期热带气旋比例偏高;(4)初台偏晚,终台偏晚;(5)登陆前少后多,登陆地点相对集中。另外,还对热带气旋活动特征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东印度洋持续偏暖是导致编号热带气旋异常偏少的重要原因;厄尔尼诺事件的滞后影响也是重要外强迫因素之一。(2)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热带气旋活动异常的直接原因,表现在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季风槽位置异常偏西,垂直风切变偏大等几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3.
1884~200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通过对1884~2006年西北太平洋(含南海,下同)热带气旋资料的整理、统计,形成热带气旋路径图像,在此基础上,揭示出100余年来热带气旋的活动存在以下规律特征:平均每年有28.5个热带气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频数可能隐藏着超过样本数的100余年的低频周期变化;热带气旋活动可能呈现“低靡期-平静期-活跃期-鼎盛期-活跃期-平静期-低靡期……”的活动规律;20世纪末以来,全球大气虽处于增暖阶段,但台风发生数和超强台风发生数并没有随之增加;100余年来,共有1021个热带气旋登陆我国,年均8.3个,7~9月为热带气旋登陆的集中期,3月份没有台风登陆我国。  相似文献   

4.
厄尔尼诺事件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 言  199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活动异常,全年只有29个热带气旋生成,比常年偏少,是继1995年以来,连续第3年偏少。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只有5个,比常年少3个,且集中在一个月时间内,为历史上罕见。热带气旋转向北上多,常年有6~7个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移入南海,而1997年一个也没有,破历史记录。南海区热带气旋活动更显得异常:首先是南海区活动的热带气旋少,全年只有6个,比常年少8~9个,为近50年资料中罕见;其次是初台迟,8月2日才有第一个强热带风暴登陆广东;第三是没有一个热带气旋…  相似文献   

5.
林志强 《广东气象》1997,(3):29-30,4
1996年西太平洋共生成热带气旋30个,属正常年份。全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共7个(见表1),属偏少年份。其中,在广东省登陆的有2个,较多年平均热带气旋登陆广东的个数明显偏少。11996年影响广东省热带气旋的特点分析初台特迟一9月9日在吴川市沿海登陆的9615号台风,是建国以来登陆广东省最迟的初台。比以前最迟的初台登陆时间(1975年8月14日7506号台风在斗门县登陆)还晚二十多天。在南海活动的热带气旋个数多一本年度在南海海面形成或进入南海海面活动的热带低压共有5个,它们的序号分别是第1、第13、第18涕24和第刀。此外,还有进入南…  相似文献   

6.
刘梅 《广东气象》1996,(3):26-27,25
1活动概况和主要特征1.1生成个数少1995年在西北太平洋(含南海)共产生热带气旋24个,23个达到编号标准;仅一个热带低压,比常年平均数显著偏少,是近45年来最少的年份之一(195年生成编号热带气旋20个)。台风占全年编号数的比例比正常偏少22%。表11995年热带气性发生激与历年平均比较1.2生成时间集中第一个热带气旋出现在《月底,最末一个结束于12月31日。l、2、3、5月份无热带气旋生成;8、9、10月为热带气旋多发期,分别为6个、5个和6个,达到历年同期高峰值,占全平年数的74%。其中10月份比历年平均值多2个;6、7、11月份比历年…  相似文献   

7.
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49~1993年的热带气旋资料对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一些可供预报参考的、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活动规律及统计关系。1 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的分布特征1-1 年际变化特征在1949~1993年的45年间,共有177个热带气旋登陆广东,平均每年3-93个。最多为7个,共有4年;最少1个,只有2年。1-2 月际变化特征45年中,除1~4月外,其余各月均有热带气旋登陆广东。最早的是5105号热带气旋(1951年5月13日在台山~斗门间登陆),最迟是7439号热带气旋(1974年1…  相似文献   

8.
《广东气象》2018,(双夏)
统计分析了1951—2017年双夏期间(7月10—25日)登陆广东32个热带气旋的特征,结果显示:登陆热带气旋的日变化较大,最多有5个;近67年约1/3年份有热带气旋登陆,2/3年份无热带气旋登陆,登陆热带气旋的年际差异明显,最多的有3个(1980年)。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最多为7个、50年代最少为2个;热带气旋登陆强度以强热带风暴最多有12个,强台风和超强台风最少均为1个,其余等级的大致相当;热带气旋登陆粤东的占比16%,珠三角和粤西分别为44%和40%,1992年以来10个热带气旋全部在粤西和珠三角登陆。  相似文献   

9.
第三季度影响本省的主要天气系统是热带气旋。今年的特点是影响本省的台风个数少,但破坏力强,造成灾害惨重。1前期台风“江边”过,东北日暴雨成灾。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面和南海海面生成的热带气旋个数偏少,到9月底为止仅有ZI个编号(常年28个),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仅有3个(常年5个)。今年影响广东的台风比较异常,初台比常年迟到47天;至8月份无台风登陆我省;7~8月仅有5个编号热带气旋擦边过:9606号热带风暴7月22日在海南万宁登陆,9607号台风7月27日在福建晋江登陆,9608号台风8月1日在用建福清登陆,9610号热带风合8…  相似文献   

10.
1 概 况 1999年热带气旋(TC)活动的主要特征: (1)生成个数及编号数都比常年平均少,是1995年以来连续偏少的第5年,总数偏少主要是西北太平洋TC活动相对较少所致; (2)强度偏弱,台风(TY)数少,强热带风暴(STS)和热带风暴(TS)明显偏多,热带低压(TD)也较多; (3)在南海生成及活动的比例较常年高; (4)登陆我国及广东的比例也比历年平均数多,与南海TC活跃有关; (5)由图1可见,1999年TC个数的月际分布与历年平均数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仅2、4月略偏多。2 …  相似文献   

11.
赵昭炘 《湖北气象》2005,24(1):19-21
21世纪以来,前几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发生和发展的热带气旋均为20个左右。而2004年竞达30个,是近几年来该地区热带气旋出现最多的一年,且大多集中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在南海产生和发展的热带气旋较少、强度也较弱,在华南登陆的热带气旋相对较少,从而造成了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夏秋两季的严重干旱。该文从热带气旋的发源地、移动路径、活动特征等方面对200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的热带气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ENSO与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1951—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信息化资料、ENSO事件以及海温指数资料,讨论ENSO事件与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关系。结果表明,7—9月热带海洋持续维持ENSO事件状态,对当年登陆热带气旋有明显影响,暖(冷)事件年,登陆热带气旋频数易偏少(多)、初旋日期偏晚(早)、终旋日期偏早(晚),活动期偏短(长),平均登陆强度偏强(弱),登陆TY频数偏少(多),即ENSO事件对登陆热带气旋有明显的预报信号。当年有ENSO事件的结束或开始,但7—9月热带海洋维持正常偏暖(偏冷)状态,对当年的登陆热带气旋也有一定的影响。暖事件对登陆热带气旋的影响比冷事件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1994年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共生成热带气旋37个(包括:台风、强热带风暴和热带风暴),其中19个发展成台风。有12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比常年(9.3个)偏多。9417号台风在浙江登陆,对浙江影响很大。另外,125°E以西近海北上的热带气旋有3个较常年略偏多,明显多于去年,对浙江沿海影响较大。热带气旋路径以中低纬西,西北行,中纬北上转向型为主。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位置比常年偏北。  相似文献   

14.
南海灾害性土台风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台风年鉴资料统计分析了南海热带气旋(指在南海海域生成的热带气旋、又称南海灾害性土台风、下面简称TC),TC数量逐年逐月变化较大,除3月没有TC出现外,其余月份均有TC出现,年生成最多的TC为11个,最少的为1个,年平均6.2个,月生成最多的TC为5个,最少的为零个。TC登陆最多的是8月,12月至翌年4月没有TC登陆中国大陆,登陆范围主要在汕头至海南岛之间。TC的持久期一般均在4—7天,最长亦有19天。南海上生成的TC只有15%能够加强为台风,均集中在水深超过150米的海域。南海是TC发生频繁、数量较多的海域。  相似文献   

15.
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特征及其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4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只有2个,个数明显偏少,粤西无热带气旋登陆;登陆广东的初台偏迟,终台结束早,登陆时间集中于7月;热带气旋移速快,强度弱(为热带风暴),对广东影响利大于弊。对1951~2004年7~9月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月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次数差异较大,最多时一个月有5个,最少时没有。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个数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强度有密切关系,可以将有利于和不利于热带气旋登陆广东的副热带高压各分为3种环流形势。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1951—201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COBE SST再分析资料,〖JP〗按照热带气旋生成区域将热带气旋分为南海热带气旋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两类,采用合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了热带气旋活动盛期,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对东部型和中部型厄尔尼诺(El Niño)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热带气旋活动盛期,南海热带气旋在两类El Niño事件下生成频数差异不大;东部型El Niño存续期南海热带气旋登陆中国比率较中部型El Niño时偏低,登陆时强度较中部型偏弱。中部型El Niño存续期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比东部型El Niño时的频数偏高,而登陆中国热带气旋较东部型偏少,登陆时热带气旋强度较东部型偏弱;但两类El Niño事件期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在中国的登陆率差异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中部型El Niño事件相比,在东部型El Niño事件期间,西北太平洋海面温度偏低,对流层中部水汽条件较差,对流层低层涡度异常偏低,同时在热带气旋较为集中生成的海域存在沃克(Walker)环流的异常下沉气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东偏南,共同导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频数偏少。  相似文献   

17.
热带气旋的路径及登陆预报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用几个非线性数学模型制作热带气旋短期路径预报及热带气旋个数、登陆时段、地段的短期气候预报。5年多的研究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用指数曲线模型制作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准确率较高。24h预报,199次平均误差123km,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用多项式等非线性模型,制作登陆我国及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的年、月个数预测,经过3年实际应用检验,准确率达到70%~90%。用非线性预测模型的逐日气压场、逐日雨量场长期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制作广东热带气旋登陆时段、地段和南海海面热带气旋出现时间的预报,准确率达到70%~80%,2002年热带气旋的预报,采用长中短期预报相结合,数值预报与统计预报相结合,预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主要有如下特征:1)生成时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且强度强,登陆中国数偏多。2)登陆热带气旋有其各自特点。例如 “碧利斯”影响范围大、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桑美”风速大,登陆后迅速减弱。作者针对上述2个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1)2006年6月27日~8月31日,来自印度洋的热带西风增强并东推延伸及115~140°E的越赤道气流的加强都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并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季节内振荡(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简称MJO)的湿位相、高低层纬向风切变弱和菲律宾以东地区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ngence Zone,简称ITCZ)对流活跃等背景条件配合下,使热带气旋在这一阶段频发。2)2006年夏季水汽含量与供给对登陆热带气旋的影响显著。“碧利斯”和“桑美”的水汽来源不同是造成这两个登陆热带气旋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东生  屈雅 《气象》2007,33(7):67-74
对1949—2005年共57年西北太平洋上和南海中心风速≥8级的热带气旋活动的若干特征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57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年平均发生频数为27.47个,登陆我国年平均数6.89个,近10年发生和登陆频数处于57年的低值区;7—9月是发生和登陆我国最多的月份,华南沿海是登陆最频繁的区域。我国东北地区、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均可出现TC暴雨,高频区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心在海南和广东东部沿海,次频中心位于广西沿海和福建东南部沿海。此分析可为登陆热带气旋的暴雨预报提供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20.
200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瑾  柯宗建  江吉喜 《气象》2009,35(12):44-50
对2008年西北太平洋及我国南海热带气旋的活动特征进行总结,并从多方面分析其成因.结果指出:200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主要特征为生成总数少,源地集中,位置偏西;登陆数多、时间早;登陆地点偏南、时间集中等.其原因主要在于:在热带气旋的多发期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西伸脊点异常偏西,且脊线偏南,造成西北太平洋热带地区盛行偏东风,不利于热带扰动的生成和发展;同时,也使得在其南侧生成的热带气旋易在偏东气流的引导下登陆我国南方.另外,季风槽、垂直风切变、海表温度和热带辐合带上的对流活动等因子的异常分布都不利于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东部海域生成,直接导致这一年热带气旋生成总数明显偏少,源地显著偏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