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蒙古国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局局长恩克图夫欣先生的邀请,以中国气象局(CMA)党组成员、人事教育司司长沈晓农为团长的中国气象代表团一行6人于2007年8月12~15日访问了蒙古国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局,出席在乌兰巴托举行的中蒙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JWG)第10次会议。会谈后双方签署了《中蒙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10次会谈纪要》。根据出访预案,在代表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气象》2018,(2):封2-封2
6月4日,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水文气象及环境监测局代表团团长古拜.鲍里斯.维克多罗维奇一行访问黑龙江省气象局,开展双边气象科技交流,执行中俄气象科技合作第十次正式会议会谈纪要项目。代表团一行参观了黑龙江省气象数据中心、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  相似文献   

3.
应越南河内自然资源与环境高等学校副校长范文谦的邀请,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副主任刘国平为团长,人事处副处长周殿珍、科技培训部副教授熊廷南、远程培训部副研究馆员高婕、国际培训部副主任范红为成员的培训中心第2次教育培训代表团一行5人,于2006年2月16日至26日赴河内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自然资源与环境高等学校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讲学和访问。本次访问是根据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关于请执行《中越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7次会议会谈纪要》的通知”(气外函[2005]74号)要求,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气象》2018,(2):48-48
6月4日,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水文气象及环境监测局代表团团长古拜.鲍里斯.维克多罗维奇一行访问黑龙江省气象局,开展双边气象科技交流,执行中俄气象科技合作第十次正式会议会谈纪要项目。代表团一行参观了黑龙江省气象数据中心、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相关专家向代表团介绍了各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常规业务情况;介绍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服务平台、“黑龙江气象”手机APP等产品;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开展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隋况,并参观了多脉冲雷电冲击高压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回顾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干部培训的基本情况,以创新的思想开放的眼光提出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思路、方法和途径,促进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谢鸣 《气象软科学》2007,(1):F0003-F0003
按照中国气象学会《关于组建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学科(工作)委员会的通知》(中气会发[2006]36号)的要求,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于2007年3月正式组建。新一届气象软科学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为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博士担任新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原主任委员刘英金研究员担任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南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兆中央党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军队部门、高等院校和中国气象局部分职能司、省(区、市)气象局、直属单位等共64位专家组成。新一届委员会增加了来自大学的专家,以进一步加强人才和教育培训的软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气象局为使气象培训工作适应新型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立由国家级、区域级和省级培训中心组成的全新气象在职教育培训体系。鉴于国家、省两级培训机构已经建立,加快区域级气象培训中心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本次培训研讨班经过长时间酝酿,在湖南省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气象软科学委员会顾问马鹤年和刘英全协助并参加了授课活动(左图:湖南气象培训中心合影)。来自中国气象局及湖南师大和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在培训研讨班上就十分广泛的软科学问题授课(下图)。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国家级培训中心的能力建设和国际培训与交流,提高培训水平,拓展培训领域,加强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学习其他国家先进气象水文教育培训的经验,经中国气象局批准,并应埃及气象局局长董事会(Board of Directors)代理主席Magdy Ahmed Abbas的邀请,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副主任刘国平为团长,人事处处长李洪臣、教育科研处副处长赵庆生、科技培训部主任俞小鼎、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英双边合作及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与英国气象学院的长期合作建议(2003年),应英国气象局的邀请,培训中心范红于2004年4月19日至6月11日,访问了英国气象学院。此次访问的目的是:了解英国气象在职教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气象软科学委员会2009年的工作安排,为配合首届全国气象软科学培训研讨班的举办,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共同组织专家,撰写了《2009年全国气象软科培训研讨班讲义》初稿,并提交本次会议(左图)研讨和审定。(下转第66页)  相似文献   

12.
受世界气象组织(WMO)委托和中国气象局的派遣,国家气象中心通信台台长、高级工程师孙修贵和国际气象通信业务主管高级工程师李湘于2003年10月22日至11月3日前往柬埔寨气象局、缅甸水文气象局进行考察访问。本次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14~30日,以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班显秀为团长的辽宁省气象局代表团一行5人赴俄罗斯进行了为期17天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短期培训,学习和了解俄罗斯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组织管理经验。该项目为国家外专局项目,培训接待方为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国家水文气象大学(PTTMY)。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人工防雹技术、人工增雨技术及人工消雨工作介绍,培训方式为听取具有国际认证的专家教师进行的专题讲座。代表团在俄期间还参观了圣彼得堡水文气象局。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13日,培训中心组织召开了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项目“气象经济与风险”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教授和培训中心副主任琚建华教授共同主持。人民大学、培训中心等共18位课题组成员与会。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21—22日,受中国气象学会委托,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联合举办的“首届(20072008年度)全国气象软科学评奖”专家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气象局职能部门、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6.
陕西气象培训中心2005年1月至9月已举办培训班共14期,参加培训为585人次,远程培训3期,培训学员约500余人。其中举办的培训班:全省防雷工程培训、生态气候环境监测服务系统(1期),并根据业务需求在榆林、商洛各办1期。环境评价业务知识、全省人影指挥人员及综合管理,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CIRADICB雷达用户培训,综合财务管理,气象标准化,全省气象部门老干部业务政策,高空测报预审工作,全省气象系统办公室综合管理,酸雨业务观测规范,气象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及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培训班。  相似文献   

17.
1访问情况综述 根据中国气象局与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的合作协议,本人作为中方派出的访问学者,2005年5月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气候预测中心(CPC)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访问,并于2006年5月结束访问返回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南京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培训中心(WMORMTC)于1993年经世界气象组织批准正式成立(设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内),在中国气象局外事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培训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WMORMTC已成功举办了21期国际气象培训班,为亚太地区、中东、非洲、  相似文献   

19.
应美国国家气象局的邀请,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颜宏为团长,以国务院秘书五局副局长迟文江、辽宁省气象局局长兼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主任王锦贵、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兼兰州区域气象中心主任谢金南、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兼广州区域气象中心副主任薛继善、中国气象局业务发展与天气司司长兼总体规划研究设计室主任章国材和国际合作部双边合作处副处长邹春申为团员的中国气象业务现代化考察小组于1994年5月1~18日访问了正在实施气象业务现代化计划的美国国家气象局及其有关单位,考查的重点为气象业务现代化管理。18天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联合主办的《气象标准化通讯》于2008年正式创刊,截止目前已编辑发行5期,正逐渐成为全国气象标准化工作宣传和交流的重要信息平台。为积极推进我国气象标准化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现面向广大气象工作者(特别是标准起草人、关键技术研究人员、气象标委会委员、秘书处工作人员、标准使用者、法规处管理人员)征稿。本刊不收取版面费,稿件一经刊载,将酌付稿酬并赠送该期杂志二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