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凤太铅锌-金矿集区地处秦岭泥盆系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总体为夹持于湘子河断裂、酒奠梁断裂之间,以NWW向褶皱和NWW向断裂组合而成的近似菱形构造块体,主要出露的泥盆系为浅变质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建造,东部出露的花红树坪岩体、西坝岩体和集中分布的岩脉为区内铅锌、金成矿提供了物质及热动力。典型矿床解剖结果表明:铅锌矿床受控于区域断裂及背斜构造且产出于特定的岩性层,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的物理化学条件转换界面是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之间接触界面(硅钙面),铅锌矿床多位于面状高磁异常与低磁异常过渡部位并显示Pb-Zn-Hg-Cd组合化探异常,表明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岩浆热液型;已知含矿背斜走向与倾向延伸部位、与其有相似成矿条件的次级背斜、大面积千枚岩覆盖区深部隐伏背斜的鞍部及倾斜部位是铅锌找矿有利地段。金矿床受控于断裂构造带或其旁侧的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叠加部位,多位于高磁异常带中局部高磁异常向低磁异常过渡部位,与Au-Ag-(As-W-Bi-Sb)组合化探异常吻合度高,岩浆活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表明金矿床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已探明大型金矿床近外围及深部是金找矿重点靶区。铅锌、金矿床均属于印支期与碰撞造山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铅锌、铜、金矿床成矿系列。基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与矿体的相互作用与位置关系,建立了凤太铅锌-金矿集区铅锌、金成矿模式;叠加典型矿床物化探、遥感异常特征,构建找矿预测综合信息模型;采用“证据权法”,预测找矿靶区6处,说明区内找矿潜力大,下一步找矿工作重点是对隐伏控矿构造与隐伏矿体的预测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详细论述了乐梅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并探讨其成因。根据该矿床主要矿体赋存于一定层位——下泥盆统四排阶落脉组C段;含矿岩石为白云岩化礁灰岩;矿体呈似层状与围岩呈整合产出;矿物成分主要为细粒闪锌矿和黄铁矿;矿石具明显的沉积一成岩组构特征;δS~(34)(-9.54~-12.34‰) 具沉积生物硫特征;矿物微量元素:黄铁矿中Co/Ni<1,含As高达2.24%,而闪锌矿含Fe<2%,Cd 6.30~9.50ppm,Ag<2g/t等佐证,因此,笔者认为属沉积成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黄铁矿是重要的金属硫化物矿物,在多种矿床中均有产出,其标型特征对矿床成因、矿体空间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以扬子板块西缘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相学、电子探针等分析方法来对比研究浸染状、致密块状、斑杂状、网脉状矿石中黄铁矿的标型元素特征。结果表明:白草矿区黄铁矿Fe、S平均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46.030%、52.815%,介于岩浆成因与热液成因之间,根据矿石特征,黄铁矿以岩浆成因为主,并有少量热液作用参与;将白草矿区黄铁矿δFe-δS特征与金川等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黄铁矿对比,表明白草矿区黄铁矿为典型的岩浆熔离型;由于存在钒钛磁铁矿,Co/Ni值多小于5,说明钒钛磁铁矿与硫化物存在共生关系;岩浆内生成因黄铁矿S/Se值小于15000,白草矿区黄铁矿S/Se值为812~10466,显示白草矿区黄铁矿为岩浆内生成因;Se/Te值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显示上述4类矿石黄铁矿结晶顺序为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斑杂状矿石→网脉状矿石;原始地幔标准化主量、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白草矿区黄铁矿兼具岩浆成因与热液成因。综上所述,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成因主要以岩浆熔离作用为主,并含有少量热液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宝山多金属矿床是我国最重要矿床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末始,众多地质工作者对大宝山矿区进行了研究,关于区内灰岩地层中铜铅锌矿床的成因众说纷纭,主要存在以下五种观点:岩浆热液成因、斑岩成因,层控成因、火山-次火山岩成因、复合成因。经过研究,认为该矿床大部分铜铅锌矿体并非受层位控制,而是受硅钙面控制,矿床应属于受硅钙面控制的岩浆中后期中低温热液矿床,以期待对该矿床的成矿理论和边深部找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是近几年来在该区域发现的中型以上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为地层-构造-岩浆综合控制型矿床。运用矿区的黄铁矿矿石S、Pb同位素示踪的方法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区黄铁矿和方铅矿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值为-1.5‰~27.9‰,且硫同位素分布直方图中显示3种来源特征,指示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为海水、地层或岩浆。Pb同位素组成μ(238U/204Pb)值特征、Zartman构造模式、Δγ-Δβ成因分类研究表明,矿区矿石铅为幔-壳混源,指示物源主要来自于中生代岩浆热液,而非海底热液沉积物。综合表明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中生代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页水河铅锌矿床位于西秦岭西成矿田西南部,容矿围岩为中泥盆统广金坝组第三段中的灰岩、千枚岩等。赋矿构造主要为灰岩层间断裂带、灰岩与千枚岩接触带及背斜轴部。矿体产状与围岩大体一致。围岩蚀变发育,铅锌品位不均匀。矿区地层不是矿源层,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该矿体是印支期中低温含矿溶液充填交代而成的后生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7.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矿床受SN向宝岭倒转背斜和观音打座倒转背斜的控制,矿石以铅锌硫化物矿石为主.从矿床所表现出的各方面特征来分析,研究表明,黄沙坪矿床近矿围岩中铅锌有明显的预富集,局部形成了矿源层或矿胚,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明显,属典型的以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导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8.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岩矿测试分析,及矿石结构构造研究,对艾沟金矿的成因及控矿进行论证,指出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矿体属中-低温热液成因。矿石类型为含硫化物石英脉及含重晶石石英脉。最后得出,目前所见的Ⅰ号矿体只不过是矿体的一小部分,最大最富的矿体在构造深部的交会部位。  相似文献   

9.
蔡家坪铅锌矿位于著名的北武夷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下统水北组层间破碎带内—大致顺层侵入的流纹斑岩与围岩接触带和流纹斑岩墙或斑岩脉内、外接触带中。矿体呈透镜体状、带状。不同成因矿体的产状差异较大,产状在20~75°之间。矿体主要金属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次为细脉状、网脉状构造等。矿床属中低温火山沉积—层间破碎带—岩浆热液叠生型及次火山斑岩型矿床,属次火山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姚家店铅锌矿矿床为一受NW向断裂带构造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矿体呈脉状产于二叠世额里图组安山质凝灰岩之构造破碎带内,形态产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为硅化、黄铁矿化碎裂岩型铅锌矿石。  相似文献   

11.
陕西凤太矿集区丝毛岭金矿床成矿时代的Ar-Ar年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毛岭金矿床位于陕西凤太多金属矿集区的西北部,产于NWW向脆-韧性剪切构造带中,矿体赋存于丝毛岭向斜北翼上泥盆统星红铺组的斑点状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金矿化类型包括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对其早期成矿阶段热液蚀变形成的绢云母开展40 Ar/39 Ar测年研究,获得其坪年龄为(211.9±1.5)Ma,指示其成矿作用始于211.9Ma左右,即晚三叠世。结合前人有关区域地质与多金属成矿作用的研究成果,认为丝毛岭金矿床与凤太矿集区中的八卦庙-柴蚂、双王等金矿床一样,都属于造山型金矿床,它们是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位于东古特提斯构造域中的南秦岭碰撞造山带大规模构造-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马鞍桥金矿床是产于南秦岭泥盆系中的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沉积—叠加改造成矿特征典型。矿体沿上泥盆统上部层位稳定分布,多与围岩整合产出。矿石类型有破碎蚀变岩型、蚀变千枚岩型、炭质片岩型和含金石英脉型。矿石构造有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和角砾状。矿物成分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和石英、绢云母等,金主要呈显微金、超显微金分布于矿物粒间或被吸附于矿物表面。矿床由多种地质作用经过多期多阶段形成,主要受构造、沉积地层和岩浆活动控制。区域性大型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带、金矿区的展布,地区性二级脆性断裂控制金矿床的范围,局部的更次级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带控制矿体的就位。含了地层为矿床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岩浆活动为形成合矿流体提供了热源并是热液运移的主要热动力。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对德尔尼铜矿的成因存在着不同认识。从矿石组成和结构、构造来看,应属典型的块状硫化物矿石,矿床亦应属于含铜黄铁矿型矿床。但从其地质产状来看又与一般的黄铁矿型矿床大不相同,与一般的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也有较多差异。这就是本矿床类型独特之处。近年来通过工作又取得一些新资料,特别是超基性岩和矿石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本文在综合新老资料基础上,提出新看法,认为该矿床形成于上地幔,再就位于地壳浅部。其成因类型暂定为:“深部熔离—构造侵位矿床”。鉴于本矿床与一般块状硫化物矿床相比有其独特性,建议命名为“德尔尼型”。  相似文献   

14.
灵湖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小秦岭地区,矿体大多呈脉状产于断裂带内。成矿过程可初步划分为石英-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黄铁矿3个阶段。Au主要沉淀于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成矿期石英中发育富液两相、富气两相和H_2O-CO_2三相包裹体。石英-黄铁矿阶段发育富液两相包裹体,其完全均一温度为424℃~499℃,盐度为11.5%~13.6%NaCl_(eq),密度为0.55~0.66 g·cm~(-3);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发育富气两相、富液两相和H_2O-CO_2三相包裹体,其完全均一温度为291℃~389℃,盐度为0.4%~11.8%NaCl_(eq),密度为0.50~0.83 g·cm~(-3);石英-碳酸盐-黄铁矿阶段可见富液两相和富气两相包裹体,其完全均一温度为206℃~289℃,盐度为8.3%~22.2%NaCl_(eq),密度为0.83~0.99 g·cm~(-3)。成矿流体具有高温、中低盐度和低密度等特征。灵湖金矿床中石英的δ~(18)O_(H_2O)值为0.7‰~4.5‰,δD值为-106.4‰~-86.1‰。H-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为-8.5‰~2.4‰,~(206)Pb/~(204)Pb值为17.202~17.796,~(207)Pb/~(204)Pb值为15.448~15.473,~(208)Pb/~(204)Pb值为37.712~38.255。S-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低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灵湖金矿床为岩浆热液型金矿,流体相分离和温度的降低是导致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吕家金矿位于蓬(莱)-栖(霞)金成矿带中段,矿体受NNE向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矿石为黄铁矿石英脉及黄铁绢英岩。该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中生代岩浆岩以及复杂的构造体系等多种成矿因素叠加控制。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中生代岩浆岩在成矿作用过程中作为初始矿源层,为矿床成矿提供部分成矿物质来源,断裂构造则为含矿热液的迁移和富集沉淀提供良好通道和赋矿空间,岩浆活动是矿质运移的主要动力来源。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总结研究,认为该矿床属岩浆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广西武宣县盘龙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宣县盘龙铅锌矿位于大瑶山西侧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南段,产于下泥盆统上伦白云岩层间破碎带中,是广西近年来初步探明的重要铅锌矿床之一。文章在分析研究矿床地质背景、构造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该矿床属沉积—热液改造型铅锌矿,找矿标志主要是层位岩性、构造、围岩蚀变、民采遗迹标志,找矿方向主要为已初步控制矿体的NE及SW段及物探异常和堆积重晶石、铁锰帽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在专题研究基础上,探讨广西老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该矿床位于海洋山复式背斜南段的老厂穹窿构造核部,铅锌矿化受构造、地层和岩性控制。矿体呈脉状,产于NE向组张扭性断裂构造中;围岩为寒武系白云岩,板岩、砂岩;矿石类型以锌为主,矿物成分简单,以闪锌矿、方铅矿与石英、白云石为主,具充填、交代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平均品位含Zn9.94%、Pb1.50%;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据地层岩石元素丰度值、稀土元素配分和稳定同位素数据、资料,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热液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因此,认为本矿床实属产于寒武系轻变质岩中的层控矿型大气降水热液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8.
南小尧金矿位于山东沂沭断裂带中段,发育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体。通过对南小尧金矿3种矿石(黄铁绢英岩化绿片岩、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糜棱岩和石英-硫化物脉)及黄铁矿主、微量元素特征分析,探讨其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特征、构造条件和成矿机制。结果表明:3种矿石整体富集Co、Ni,稀土元素总含量较低,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Eu异常为弱的负异常向正异常过渡,流体的性质可能发生变化;黄铁矿Au与Ag质量分数之比低于0.5且贫As,成矿流体的温度较高;3种矿石的形成可能与火山活动有关,其中黄铁绢英岩化绿片岩和石英-硫化物脉的形成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火山热液可能来自于燕山期的火山活动;矿石原岩可能为沉积岩和偏碱性的中—基性岩浆岩,矿石的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地幔。综上所述,南小尧金矿的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均来自于深部,由于火山-岩浆活动而向上涌入,随着大气降水的注入,成矿环境由弱还原向弱氧化转变,这种转变加速了Au的沉淀,使Au在不同的构造位置富集成矿,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  相似文献   

19.
Forsayth矿区地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SE—NW向“大礁”成矿带的东南部Ropewalk群金矿集区。工作区内含矿构造近EW走向。区内金矿床属中温岩浆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地表-50m以浅矿石为氧化矿,50m以深矿石为原生矿。利用地质块段法、SD法与澳大利亚地质专家资源量估算结果进行对比,矿区内累计探获金金属量25 t。该文通过地质探矿,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总结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并指出深部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0.
大明山钨矿床曾被认为属沉积—改造或沉积热液叠加成因,矿床的钨质主要来源于下泥盆统莲山组。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获得了该矿床属内生成因的论据。现从成矿的区域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的某些特点三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