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第三届国际地质统计学大会看地质统计学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8年9月5~9日在法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地质统计学大会的论文集资料进行了综合,为读者展现出地质统计学的一些最新进展和动向.在理论研究方面,叙述了等因子模型和多元地质统计学方面的新进展;在探索新方法方面,强调了多学科间相互渗透的重大作用,如将贝叶斯统计、数学形态学.自回归、分数维、偏微分方程、模糊数学等与地质统计学相结合.产生出一系列新方法;在应用方面,首先介绍了稳键变差函数自动获取及整体估计的量信区间如何求权问题的进展,然后指出旧应用向深度发展,就应用向广度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已于1989年7月9日—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5800余人参加了大会.我国派出了由60名地学工作者组成的,以程裕祺教授为首的代表团参加.这次大会的内容包括学术报告、成果展览、工作会议、地质旅行、短训研讨等.学术报告会分14个学科专题192个分组进行.论文总数超过3500篇.初步分析其特点是:1.国际合作性课题增多:2.全球性问题日趋受到重视:3.开展“热门”课题研究;4.宇宙地质学在发展;5.地质学取得一系列新进展.29届地质大会将于1992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第30届地质大会将于1996年在中国召开.  相似文献   

3.
据外刊报道,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1989年7月9—19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该届大会由美国全国科学院和美国地质调查所主办,预计有6000多位地质科学家参加。国际地质大会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发起,每四年召开一次。它的宗旨是促进地学领域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发展。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已于1984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日本申请在1992年主办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4.
从1975年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第一届世界地质统计学会议以来,无论是地质统计学理论,或是地质统计学的应用已有了迅速地发展。为了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促进地质统计学的有力地发展,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卅斯但夫大学地球科学系、法国巴黎高等矿梭枫丹白露地质统计学中心和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工业技术学校采矿工程系三个单位联合发起,定于1983年9月4—1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塔霍(Tahoe)南湖召开第二届地质统计学会议,简称为“Geostat1983——Tahoe”。这次会议组织由地质统计学奠基人,法国地质统计学中心主  相似文献   

5.
丰富多彩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旅行路线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组委会(北京地科院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组委会,100037)地质旅行路线是历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主办国展示其地质特征、地质研究水平、地质工作成就的极好机会。近几届国际地质大会均...  相似文献   

6.
历届国际地质大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之一。自从1978年召开第一届国际地质大会以来,除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3—1922;1937—1948)中止活动外,基本上是每隔三或四年召开一次。到1984年已经召开了二十七届。其中在欧洲17次,北美洲6次,非洲2  相似文献   

7.
《地质学报》2004,78(5):674-674
2004年8月25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进行了四年一次的领导机构换届选举。中国代表张宏仁教授当选新一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  相似文献   

8.
刘铭全 《地质论评》1980,26(3):274-275
国际地质大会(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简称IGC)创始于1875年。创立委员会主席为James Hall,秘书为T.Sterry Hunt。1878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地质大会,一般每隔4年召开一次,至今已开过25次会议.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1980年7月7—1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我国将派代表团参加。为使读者对国际地  相似文献   

9.
<正> 国际地质大会(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学科广泛而极负盛名,并公认为国际地学界“奥林匹克”盛会。会议得到各主办国的高度重视,大多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任大会名誉主席,并亲自出席开幕式,发表演说。第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87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此后,每隔3~4年一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除外)。截止1992年已举办了29届。第30届大会将于1996年在中国北京召开。国际地质大会的宗旨是:在国际地科联的合作或在其发起下,促进地质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为地质学家提供交流思想和互通信息的大型集合场所;通过地质旅行,提供机会在野外考察地质问  相似文献   

10.
地质旅行是历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主办国展示其地质特征、地质研究水平、地质工作成就的极好机会.为了办好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旅行活动,全国各地质部门先后呈报了200多条路线,经大会地质旅行委员会专家审查、论证,最后确定了142条路线供大会报名选择.其中,会前路线  相似文献   

11.
《地质论评》1989,35(6):581-582
国际地质大会(IGC)始于1878年,每隔4年举行一次,是国际地质界广泛进行学术交流的盛会。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是继1891年和1933年之后,第三次在美国召开,因此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大会由美国总统布什任名誉主席。美国地质调查局早就组成班子,联合国内各地质工作机构和学术团体进行筹备工作。我国是在恢复国际交往,继1975,1980,1984年之后第四次派出大型地质代表团前往。其任务是参加大会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七月八日至十七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第12分组,由国际数学地质协会(IAMG)主持。近一百人参加了该组织的活动,其中主要是北美和西欧的数学地质学家,少数来自东欧、日本、泰国、非洲和南美。在国际数学地质界较为有影响的人,如美国的 D.F.Merriam 教授(IAMG 前主席)、E.H.Twhi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地质科学展望——31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共103个国家和地区3705名代表出席。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题是: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三个千年的挑战。中国代表团共180余人出席了大会,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参加交流。作者有幸参加了大会,现根据交流资料和领会的感受,对新世纪地质科学发展的趋向及面临的挑战作一归纳,与同仁讨论。文中简单回顾过去100年地质科学发展的特征,强调了技术进步推动地质科学进步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21世纪地质科学面临的若干方面任务,包括:矿产资源持续供给、水资源短缺、减轻自然灾害、溶入社会和政治等。  相似文献   

14.
第7届国际矿床地质协会SGA-SocietyforGeologyAppliedtoMineralDeposits双年会是重要的国际地学学术会议之一。今年的SGA会议于200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希腊雅典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52个国家、2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际地质大会前主席、加拿大著名地质学家W.S.Fyfe教授和加拿大Alberta大学J.P.Richards教授在大会上分别作了“我们100亿人口的新世界所面临的可持续资源新技术需求”和“矿业-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引擎”等主题报告。此次SGA会议的主题是矿产勘查与可持续性发展,并分设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影响模型、表生成矿作用、海底…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地质矿产厅组团参加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江苏省地质矿产厅组成十五人代表团参加了1996年8月4日一8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是第一次在我国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也是世纪之交的国际地质大会。这次大会肩负总结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16.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到8月28日最后一条野外地质考察路线结束,历时23天。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题是: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三个千年  相似文献   

17.
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89年7月9日至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以程裕淇教授为团长、叶连俊教授等为副团长的中国地质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大会。代表团由地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冶金部、化工部、有色金属总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统配煤矿总公司、国家建材局、国家地震局和国家海洋局等12个部门60名代表组成。加上通过其它各种渠道,我国参加会议的学者过百人,是1976年以来我国参加国际地质大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来自江苏的代表有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星学、吴望始、金玉玕、陈丕基、孙伟国和周祖仁:中国矿业大学刘焕杰以及南京大学杨怀仁和张忠英。现将本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情况作一介绍,以飨广大地质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学术活动是历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大会成功与否的关键.自1991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备办公室成立,就着手学术活动方案的编制,经多次研究和先后征求200多位国内专家与10余个国家的学术组织的意见,并根据国际地科联及IGC指导委员会的建议,确立了本届大会的主题和学术活动的初步计划.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19.
地质统计学新进展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9  
地质统计学(空间信息统计学)是数学地质领域中一门发展迅速且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科学。结合地质统计学发展现状,对地质统计学的新进展进行了研究,从地质统计学理论体系、应用及软件开发等方面探讨了地质统计学的发展前缘。并指出时空多元技术、条件模拟、非参数和非线性将是地质统计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于又华 《地质与资源》1997,6(2):140-143
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主题看地学的发展动向于又华(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1996年8月4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是20世纪国际地学辉煌成就的检阅,更是我国建国以来地学成就的全面展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题是大陆地质.大会筛选的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