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洛  金敏  赵丽丽 《安徽地质》2016,26(3):163-164
地质实验测试提供的数据和结果是提供准确勘查成果的科学依据,在省财政出资的地质勘查项目中,承担实验测试工作单位只有通过计量认证、取得地质勘查的实验测试资质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具有计量认证能力范围内的实验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2.
金镇岗 《城市地质》2003,15(1):29-32,F003
1 引言我国于 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 :“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1987年发布的《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将对质检机构的这种考核称为计量认证。 1990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我国对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考核标准—JJG10 2 1 90《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站的评审标准有《产品监督检验所验收细则》和《产…  相似文献   

3.
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岩土工程检测中心23日通过了国家级计量认证,这是中科院武汉地区唯一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的单位。1993年10月21日至23日,由6名国家级评审员组成的国家计量认证评审组对该中心的桩基检测、振动测试、土的物性参数、岩石力学参数、土的力学参数以及剪切波和地脉动等六个项目进行了全面严格的检查。认  相似文献   

4.
核工业部地质局于1988年5月25—29日在华东地勘局271大队召开了标准化、计量工作会议。部生产技术司、标准化研究所及各地勘局、所、大队、厂5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工作、全国计量国防计量业务工作、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我局系统标准化、计量工作;局属10个单位对开展计量工作取得的经验进  相似文献   

5.
胡圣标 《地质论评》1994,40(5):387-394
本文依据近几年在我国东南地区取得的125个大地热流数据,以区内造山带或造山带内主要大地构造单元为单位,分析和比较了各单元的大地热流特征。报道了反映各单元区域热背景的代表性热流值变化范围和平均值,为研究区内各造山带构造-热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初,质量体系认证已越来越被企业重视。IS09000—2000版标准发布后,已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正在准备或实施换版评审。计量部门在本单位质量体系建设中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缺少计量,质量体系不可能建立和正常运行。本文简述了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性、主要依据、步骤及主要工作,为我所今年的计量工作打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川中某地150km2范围进行了七种放射性方法的油气勘查测量,取得了1902个测量数据.利用R型因子分析对其中的五种方法、七项指标、1176个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因子分析能够提供圈定油气异常的组合信息,降低干扰、突出异常;为研究区今后的油气勘探指出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5月 9日~ 13日 ,受国家计量认证评审组委托 ,由地矿测试评审组及冶金测试评审组主办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协承办的《全国计量认证 /审查认可 (验收 )评审准则》宣传贯彻及内审员培训班在宁开班。来自全国地矿、冶金、石油、海洋等 6 0多家单位 70余名代表参加了培  相似文献   

9.
董毅 《矿产与地质》2008,22(1):78-82
采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工作区水系沉积物测量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处理,提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因子,并制作了因子计量图,用以描述工作区中主要的元素组合类型,为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类型的划分与圈定,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岩矿测试》1999,20(2):160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NRCG)是全国13个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之一,是国家技术监督局首批批准的计量认证合格单位.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自1952年其前身地质部化验室建立以来,一直为矿业开发和地球化学勘探提供测试服务,且服务范围不断拓宽,已涉及冶金、环保、医学、农业、能源等众多领域的分析测试工作.中心始终在新技术的引进和新分析测试方法的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不仅见长于常规分析,而且精于复杂、疑难样品的分析,强大的分析测试能力和高水平的实验室管理是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共享与对比研究”项目组在1998-2000年期间取得如下主要进展:(1)调研了数据分布和保存状态,抢救,收集分散的数据(约40565km),按入库技术规定进行了整理,汇总入库。所收集的数据约占应收集数据的92%;(2)制定了7个专业方法数据入库技术规定;(3)建立了7个专业方法数据标准格式,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技术研究,为抢救,收集分散在各单位和个人的数据并入库提供了技术准备;(4)实现了数据载体及数据格式转换及不同载体间的转换与传递,使用刻盘技术将数据保存在光盘上;(5)引进先进的系统软件,研制与建立了7个专业数据子库管理软件系统,数据共享和光盘库系统和总库管理系统。编写了各数据子库使用指南,管理员手册,数据字典,数据统一编码,研究中开发应用了GIS、MAPGIS等先进软件,将专业方法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实现数据快速存储,多功能查询;(6)探索研究了数据共享原则和办法,提出了可行方案,推动了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共享工作。  相似文献   

12.
长江设计院长江工程地球物理勘测武汉有限公司,始建于1959年,前身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工程地球物理勘测研究院,为国家甲级勘察单位,1994年通过湖北省计量认证,1998年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07年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60年5月11日。具有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程咨询及国家乙级市政工程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资质:是辽宁省规划设计协会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文明单位、全国规划行业应用新技术先进单位和全国CAD新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单位;是率先在全国同行业中取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证书单位。  相似文献   

14.
Ni(OH)2是镍氢、镍镉二次电池中重要材料之一.研究结果认为国产Ni(OH)2与国外Ni(OH)2的差距在于生产工艺中是否采用智能化在线控制,通过计量认证可缩小与国外产品质量差距,并提出了较普遍性的质量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内蒙古科右中旗敖兰敖日格一带出露的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选用地质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解体后的敖兰敖日格岩体、杜尔基岩体中各侵入岩填图单位的常量元素、区域主要成矿元素等地球化学数据,总结了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由老到新的演化趋势及变化规律,探讨了各主要岩体与区域成矿的相关性,为区域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英文简称TIDI)始建于1954年,是水利部直属甲级勘测设计研究单位。TIDI技术实力雄厚,装备精良,产品与服务质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单位。自1992年建设部对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进行评选时,即入围百强单位。此后每年稳步提高,到1998年已跨人前50名。 TIDI于1994年通过计量认证,在部属勘察设计单位中率先获准使用“CMA”标志;1996年通过GB/  相似文献   

17.
1 发展历史 国土资源部拉萨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依托单位西藏地勘局中心实验室,建室于1972年8月.1983年大批援藏干部内调后,固定人员编制60人.1994年首次申请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现场评审.2004年批准为西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08年批准为西藏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综合研究平台.2009年和西藏大学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成为西藏大学理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2012年检测中心被授权成为西藏唯一的珠宝玉石检测实验室.至今,已建设成为西藏地区设备较为齐全、测试技术先进的综合性检测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广西技术监督局、桂林市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专家于1991年10月15~17日对“有色金属桂林矿产地质测试中心”进行了国家级计量认证考核.同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也组织了专家对该中心进行了有色地质一级实验室的计量认证评定.专家们对中心的评价是 中心的组织机构和技术体制健全,各类技术人员的素质能满足测试工作的要  相似文献   

19.
勘查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五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勘查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五十年来的发展概况,主要评述了物化探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在勘查地球化学样品多元素分析系统、分析仪器设备的研制、分析测试新方法和新技术、实验室计量认证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东北过伐林区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87块蒙古栎林的样地调查数据,结合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蒙古栎林的林分生物量和估计模型.结果表明: 蒙古栎林的平均生物量为: 树干 178.73Mg/hm2, 树枝13.766Mg/hm2, 树叶 5.159Mg/hm2, 树根 29.373Mg/hm2, 全部为 227.028Mg/hm2. 采用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了相容性林分生物量模型.该模型包括树干、树枝、树叶、根和全部各分量,自变量为林分公顷株数和断面积.各模型的预估精度均在95%以上,95%的误差分布在[-24.144,23.712],[-5.146,5.578],[-1.743,1.919],[-3.493,3.440]和[-30.156,30.166](置信水平为95%).由于模型的自变量林分公顷株数和断面积是森林调查中的常规因子,也是传统森林生长收获模型中的重要变量,因此,一方面可利用建立的模型和固定样地通过统计推断获得森林经营单位或区域尺度的森林生物量,或基于小班调查数据进行估算; 另一方面可以和传统的生长收获模型相结合,预测林分生物量的变化.为气候变化下林分、森林经营单位和区域生物量和碳贮量的计量和预测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