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胡圣武 《测绘科学》2013,38(3):54-56,42
测量平差模型不仅包括函数模型还包括随机模型,因此要研究测量平差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就要研究函数模型误差和随机模型误差二者同时的影响。本文以间接平差模型为例,随机模型误差、函数模型误差和随机模型误差三个层次研究了测量平差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影响的公式,论证了不同平差模型误差情况下的平差结果,并推导和论证了同时考虑函数模型误差和随机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影响的公式。  相似文献   

2.
测量平差问题中,函数模型误差和随机模型误差通常是同时存在的。本文揭示了两者的关系,着重讨论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特别是随机模型误差对函数模型选择的影响。同时也讨论了用来改善随机模型的“方差分量估计技术”对函数模型误差的吸收作用。最后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点质量模型计算各频段空间扰动引力矢量随高度变化的分析,提出了点质量模型的代数多项式拟合逼近模型。通过对多项式拟合函数与点质量模型计算空间扰动引力矢量结果的比较,确定了各频段适合实际计算的多项式函数次数,从而建立起能够替代点质量模型的分段多项式拟合函数模型。所建立的拟合函数模型能够贴切地反映出空间扰动引力各频段的变化特征,而且函数形式简单,有利于实现空间扰动引力的实时、快速计算。  相似文献   

4.
高斯马尔可夫模型(间接平差模型)、条件平差模型和高斯赫尔默特模型是3种经典平差模型,通常根据参数个数的不同从模型形式上予以表述,但该方式不能反映模型间的本质关系。首先,以矩阵分析理论为基础,依据系数矩阵的半正交性实现了高斯马尔可夫模型与高斯赫尔默特模型的转换,完善了3种平差函数模型之间的数学转换关系,揭示了模型间内在的数学联系。然后,基于线性空间和投影算子,解释了高斯马尔可夫模型和条件平差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阐述了两类模型的最小二乘目标函数的等价性,并结合勾股定理和对偶性将两种经典目标函数形式扩展至4种等效目标函数,说明了其在空间意义上的构造原理,揭示了目标函数之间的几何关系和内涵,对于平差模型及其估计的数学本质的理解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重力异常的一种逼近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元喜  刘念 《测绘学报》2001,30(3):192-196
函数模型逼近和统计模型逼近在大地测量均有广泛的应用。前者对趋势和性和规律性变化参数的求解较为理想。后者对随机变化物逼近较为合适,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各种函数模型逼近和统计模型逼近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在函数模型逼近的基础上,辅以统计逼近的综合逼近法,作为一个例子,文中利用移动曲面模型和多面函数模型分别与拟合推估结合进行了重力异常的综合逼近计算。理论与计算表明,新的综合逼近法优于单独的函数模型逼近和统计模型逼近。  相似文献   

6.
基于卫星测高数据的特点,提出利用多面函数建立区域潮汐场模型的方法。详细论述了多面函数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方程,并与Kriging法、距离加权法拟合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面函数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可以用于测高潮汐数据拟合,并成功应用于南中国海域主潮波模型的建立。在大量数据试验基础上,解决了应用多面函数进行潮汐参数拟合计算中核函数的合理选取及平滑因子的匹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双约束的GNSS数据融合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基于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共同约束的参数最小二乘解及其验后精度估计模型;作为双约束参数解的特例,给出了仅含函数模型约束或仅含随机模型约束的参数解,以及无任何约束的参数解。侧重从理论上讨论了双约束参数解的性质,并分析指出,函数模型约束本身的误差将给参数估计带来强制性扭曲(简称"硬性影响"),先验随机模型本身的误差将给参数估计带来随机性影响(简称"软性影响")。最后,通过实际GNSS数据融合,分析了函数模型约束和随机模型约束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地球重力场平差模型误差的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模型误差,给出了函数模型优选的标准;提出了衡量模型误差大小的精确度指标及实用估计方法;给出了估计函数模型拟合精度的标准差公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多参数的R-C不等式和优效计量定理,得到了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参数估计的方差下界公式。函数模型的参数估计是优效估计量,但随机模型的参数估计即方差分量估计不是优效估计量;作为特例,单位权方差的估计是优效估计量,同时证明了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参数估计的不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构建速度场的统计模型和函数模型法,提出利用两种模型逼近原始观测速度的综合逼近法,以减少剩余误差.计算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结果显示,综合法优于单独利用统计模型和函数模型法.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马俊海 《测绘工程》2005,14(3):74-76
阐述了培养地理信系统应用型人才的意义、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结合十几年来的办学经验,总结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许瑞栋 《现代测绘》2007,30(5):9-10
本文通过对分式注记的分析及ArcEngine功能的扩展使用,介绍了在GIS开发中经常使用的分式注记的一种实用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成 《测绘工程》2005,14(4):65-68
基于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的方法,主要是非等间距GM(1,1)预测原理,利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开发实现了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系统,为沉降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经验,进而为今后类似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卢耀武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5):32-34,37
几何纠正是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深加工、信息提取、空间数据更新、三维虚拟现实等高级应用与分析的重要基础,其精度将直接影响模型应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及复合产品的效果和质量。利用精度预估模型对实验影像的纠正精度进行估算,同时用不同方案对影响精度的因子进行了实验和统计分析,最终阐述了精度预估对实际应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时间序列模型及其特性进行分析,运用序列间协整关系,实现同一变形体不同变形监测数据序列之间的联系,提取出平稳的、可用于变形预测分析的信息,建立适用于实际工程的ARIMAX动态预测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预测模型的优化性、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王鹏  孟灵飞  李篷  孙立军 《测绘科学》2013,38(2):187-188,183
本文介绍了如何应用Excel选取合适的曲线拟合模型,结合沉降观测实例,用所选模型进行建筑物沉降变形的数据分析,进行沉降预测结果的分析和检验,在一定程度证实了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王勃  杨柳  彭改萍  王铎  李泳慧 《东北测绘》2012,(10):150-152
应用二次开发组件面向特定领域开发GIS系统,其撤销和重做功能应针对相应需求来定制实现。本文设计了一种存储用户编辑操作结果的栈结构,并针对油藏GIS的实际应用需求进行了优化。在栈数据结构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用户编辑操作记录接口RecordEdit、撤销操作接口UndoEdit和重做操作接口RedoEdit的程序运行逻辑。最后,作者使用Visual Basic 6.0开发平台结合MapObjects开发组件对UNDO/REDO功能模块进行了实现,并集成到一个油藏开发动态分析图形系统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It is past time for u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that exists between what we commonly call spatial analysis on the one hand,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or GIS on the other. GIS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but seems to incorporate only a portion of the tools found in spatial analysis. Spatial analysis can be accused of overly simplistic approaches that severely limit its practical utility.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discarding myopic views and meeting upon a common ground of increased knowledge of modern comput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including object-orientation, can prove extremely fruitful to both sides.  相似文献   

19.
GIS应用数据库设计二阶分析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数据库设计二阶分析模式,将二者分别应用于空间数据建模和数据库结构设计中,并以国土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中房地关联部分为例对二阶分析模式的应用进行了说明,对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分析,论证了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可以作为井下高程控制的一种手段。并通过一些三角高程测量在实际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实例,验证了利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井下水准测量实施井下高程控制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