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一、关于綜合水文地质測繪方面 (1)水文地質測繪問題 根据現有资料,云南地区矿床含水类型按普罗霍罗夫分类法分別屬于下列各組(型): 第Ⅰ組 疏松未膠結岩層中的礦床及含砂粘土質岩層中的矿床(砂礦床及部分第三紀褐煤田)。这組矿床Ia、Ib、及Ic型均有如金平砂金礦及鳳鳴村煤田等。第Ⅱ組 裂隙岩層中的礦床(包括裂隙岩層含鹽礦床),这組礦床主要为IIa型(部分三迭紀、二迭紀  相似文献   

2.
戚錚 《地质论评》1957,17(1):84-90
一.問題的提出自從1940年左右,日本地質學家齋藤林次把鞍山附近前震旦紀地層分為鞍山統,及對面山花崗岩,今井善鄉提出首山層以後,他們所提出來的,對本區前震旦紀地層的劃分,一直為中國地質學家所採用。  相似文献   

3.
力馬河区域地質概述本文所述的地区位于康滇地盾的中部东側。区內出露的主要是前震旦紀变質岩系和部分中生代的陸相沉積岩層,而古生代及震旦紀海相地層僅分布于区域外圍。无論是中酸性、基性或超基性的火成岩均广泛出露于古生代以前的地層中,加上多次的構造作用,使这里的大部分岩石都遭受深度的变質。(如圖1)  相似文献   

4.
一、鞍山式鉄矿的工业意义和几年来所查明的埋藏量鞍山式鉄矿是一种含鉄量較低的含鉄石英岩,主要組成矿物为磁鉄矿(或赤鉄矿)和石英,鉄的含量一般均在30~35%,由于鉄矿物和石英往往形成薄的瓦层而呈条紋状,故又有条紋状鉄矿之称。鞍山式鉄矿虽然含鉄量較低,但由于它一般是规模巨大,又便于大规模的露天开采,同时矿石結构呈均粒状,有利于选矿(一般100~200篩目),特別是在此鉄矿层內还蕴藏着富鉄矿床,一般品位高者可达60%,硫和磷均低,适于直接作馬丁爐用的原矿石,因而它就具有极大的經济意义。鞍鋼地質勘探公司在经济恢复时期便开始着手了鞍山式鉄矿床的普查勘探工作,十年來在党和上級的正确領导和关怀下,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持与全体职工  相似文献   

5.
(一) 赋存於前震旦紀地层中的條帶狀含铁石英岩礦床,以其本身極其豐碩的礦石储量而成為铁礦床中最重要的一種工业類型,這種礦床的產地,不論是在我国或者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中,大多都形成鋼铁工業的中心。 這種礦床在礦床学中一般把它归之於受變質礦床,而在我國,由於這種礦床最早發现於鞍山地區,所以一般通稱它為鞍山式铁礦。 對於鞍山本溪地區的鞍山式铁礦,在本世纪的初期就開始研究了。先后在這裡作過地質工作的中、外地质學者很多,他們對於這种铁礦成因问题的看法是不相同的,有的認為是水成沉積后又经受區域變质而成的,有人主张是熱液交代成因的,有的人认為這種礦床可能不是一種成因的。下面概略地引述一下各種不同的意見。 1.主張水成變質成因的人認为,礦床是在前震旦紀時期在海水中沉积的一种铁质岩石,以後又經受區域變質作用而成的。對於礦床形成的具體過程和成礦物质來源,不同的學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北方震旦紀地層中,有幾处發現產狀相似的錳礦。該种礦床,產於震旦紀的海退層序中,在某地所見岩層層序自下而上为:(1)震旦紀矽質隧石石灰岩,厚1000多公尺;(2)震旦纪黑色紙状頁岩,厚70公尺,(3)震旦紀矽質石灰岩,厚30公尺;(4)含錳岩系,厚0—40公尺;(5)寒武纪底礫岩和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鞍山式铁矿(条带状含铁石英岩)是我国分布广泛,蘊藏丰富的铁矿資源。在我国东北,这种巨厚的貧铁矿层中还含有优质的鞍山式富铁矿。鞍山式富铁矿产于前震旦紀变质岩系的条带状含铁石英岩中。其中,具有重大工业意义的有:产于角閃质围岩的貧矿层中的大—中型富铁矿和产于半粘土质围岩的貧矿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地質工作者在党的正确領导下,所进行的磷矿地質勘查工作,获得了輝煌的成果,已在云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等省,找到了一些經济价值很大的下古生代沉积类型的磷矿床,为西南各省磷肥生产,确定了可靠的原料基地。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农業生产地区之一,在这一地区已經找到的磷矿床,計有宿松前震旦紀錦屏式变質岩类型磷矿床及鳳台、霍邱下塞武紀鳳台式沉积类型的磷矿床。这些矿床由于  相似文献   

9.
1958年秋,在山东沂水銅井矿区,以物探化探方法进行找矿。在銅井本区及其外圍都找到了銅矿。实踐证明,对于象本区的这种矽卡岩类型的銅矿床,物探化探工作,对勘探工作的布置可以起到有効的指导作用。在很大的程度上減少了地質普查或山地工作的盲目性,加快了地質普查勘探工作的速度。一、地質情況 本区位于山东地台,主要岩层除前震旦紀变質岩系外(出露很少),以古生代之沉积岩为主。其中有震旦紀石英岩、矽質灰岩、下寒武紀紫色頁岩、中寒武紀鲕状灰岩、上寒武紀竹叶状灰岩。此外在矿区东部一带出露有白堊紀杂色砂頁岩夹凝灰岩及安山岩。燕山运动之后,本区有大量的火成岩侵入于灰岩中,其中有閃长斑岩、閃长玢岩和花崗岩等,后者出露于矿区西部一带。  相似文献   

10.
一、矿区地質概況 本矿区位于胶辽地盾复县复向斜北翼(半稳定地块北翼),附近地层为大石桥統白云質石灰岩及盖平統片岩类;震旦紀石英岩成斜交不整合被伏其上;中生代斑状花岗岩成楕圓形穿过上述不同时代之地层,前震旦紀地层在矿区北部靠近花崗岩区成半穹窿构造,岩层傾斜20—40°,片岩区为向斜构造,南部为反转背斜(图1)。  相似文献   

11.
田奇瓗 《地质论评》1937,2(6):515-532
(二)葛氏古生代地層的新分類之探討葛氏古生代地層的分類,原以震旦紀爲首,但他的新分類開端就從寒武紀論起,就是因爲他認定震旦紀地層,乃一種淡水而非海洋停積的緣故。(註九)震旦紀地層是一種淡水停策?還是個疑問。在北美相當的地層內,如Belt Terrane等,雖然  相似文献   

12.
一、地下水间及其與地表水间的水力聯系。 礦床中含水地層间或其與地表水间若發生了水的補給关系,则常易引起水文地質條件的复杂化;若他們之間沒有發生水的補給關係,则在礦床中雖有許多含水豐富的地層存在,或有較大的地表水流過時,亦可以安全地進行生產。因此必需進行礦床的水力聯系的水文地質勘探工作,以便正確和及時地评价礦床,以免造成浪費或積壓國家資金。如第一銅礦,未進行水文地質勘測工作,在生產中,由於地下水间的水力聯系,使礦坑遭到突然湧水而停止生產。又如某粘土礦在地質勘探階段中,未能相應的進行水文地質勘探,至地質詳細勘探完畢後,再補做水文地質勘探工作,結果發現礦床中的含水層與璋河(常年有水的河  相似文献   

13.
曾鼎乾 《地质论评》1940,5(5):415-422
導言昆明附近地層除下寨武紀頁岩、二叠紀火山岩流外,分佈最廣(?)厥爲石炭二叠紀之石灰岩。民國十二年朱庭祜調查昆明附近地質,曾分石灰岩爲西山層(上石炭紀或下二叠紀)、老煤山層(石炭紀)及明朗層(石炭紀下部)。二十八年土鸿楨  相似文献   

14.
弓長嶺鉄矿床是鞍山附近主要矿山之一。解放前曾有許多人在本区做过地質調查工作,但尚未見到較完整的資料。1950年程裕淇先生等曾在本区做了較详细的研究,認为富鉄矿的成因是山貧矿經含鉄热液(气)交代富集而成,1957年又在地質学报发表了論文,对本矿床成因問題做了比較全面的解釋。在程裕淇先生的意見中,虽然提到了做为热液生成矿物之一的  相似文献   

15.
民國二十四年,巴爾博等研究洛淅川地質時,對秦嶺東部一带第三紀初期地層之分佈,及各盆地之構造情形,曾有結論見於地質彙報第二十五號,兹不更述。著者现僅就第三紀初期盆地之發生原因及第三紀中期造山運動,再爲伸言。  相似文献   

16.
本矿床位于长白山,系老岭背斜中一个二級背斜西端的南翼。矿区由前震旦紀辽河系千枚岩和夹于其中的大理岩构成。在千枚岩之上下整合复盖着震旦系釣魚台石英岩,两系岩层间的不整合带,是由10—30公尺厚的礫岩组成,礫岩的礫石主要为千枚岩、石英与赤铁矿。在辽河系千枚岩之下(背斜軸部)为侵入接触的中生代白堊杞(?)花崗岩类。构成矿床的矿体,主要是赤鉄矿与磁鉄矿。赤鉄矿分佈在东山区,形状規則,多呈似层状,产状与圍岩略一致,除构造影响外,一般延伸較大。这种矿体一股与大理岩有着密切关系,大理岩常为矿体的下盘围岩。赤铁矿矿体中的脈石,以碳酸盐类矿物为  相似文献   

17.
一、矿床地質概述 (一) 地层: 矿区內最老的岩层为震旦紀白云岩和角頁岩。白云岩的出露宽度一般在300~1100公尺,岩层中常夹有燧石和白云質的条带及結核。角頁岩在矿区內出露常可1~2层以上,在矿区内常与花崗閃长岩体接触,也有夹于白云岩层中者。角頁岩多呈黑色、黑褐色、紫色块状結构及不明显的片状結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黑云母、石英及少量长石、黃鉄矿、磁鉄矿和磷灰石等,在靠近接触带的边部,有时出现紅柱石。在北湾子、朝梁子一带角頁岩的厚度較大。  相似文献   

18.
李積金 《地质论评》1957,17(4):402-416
早在1931年孫雲鑄敍述過中國含筆石地層從下奥陶紀早期特馬豆克期(Tremadocian)至下志留紀凡倫期(Valentian)七個地層單位。穆恩之(1949)在“中國筆石述要”一文中提到過三十幾個含筆石的地層單位。近年來,在很多地方從上寒武紀後期到中志留紀地層中均陸續發現筆石。筆者在  相似文献   

19.
本区矿床虽见于玄武——辉綠岩系中,但其产状、规模、矿物組合,均与一般玄武岩中之銅矿有所不同。矿床形态呈脉状,矿石組合为銅鉛共生,在现有銅矿工业类型中尚屬少见。现介紹加下: 一、区域地質概况矿区位于湄公变質带之东緣,区内除有少許絹云母片岩可能为前震旦紀之变質岩外,二叠紀灰岩为零星之透鏡体,其余均为三叠紀之紫紅色砂頁岩。火成岩沿瀾滄江两岸出露,由西到东依次为花崗岩、花岗片麻岩及玄武——輝綠岩。按实地所见,玄武——輝綠岩常有穿插于三叠紀砂頁岩中,並使围岩变質为板岩的现象(图1),故其生成时代当属燕山期  相似文献   

20.
李悦言  陈秉範 《地质论评》1939,4(5):339-342
(一)緒言四川北部產鹽區域內,地質至其簡單,所見地層概为白堊紀。作者於研究川北鹽田地質時,为便於滷水層位之敍述,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