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罗益清 《中国地质》1992,(10):30-32
天然宝石矿物是自然界形成的、能以单个晶体作宝石原石的矿物,属广义宝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宝石矿物主要包括天然金刚石,橄榄石,锆石,彩色刚玉类,金绿宝石类,绿柱石类,长石类,石榴石类,尖晶石类和电气石类等矿物的单个晶体.天然矿物的晶质体在自然界举目可见,不足为贵.然而在众多的矿物晶体中,能作宝石原石或在加工之后令人喜爱,可获得价值倍增者却极为稀少.由于宝石矿物必须同时具备单晶颗粒较大,透明度好,色泽优美,又有一定硬度,没有裂纹和放射性苛刻条件等,因此,也就极大地限制了宝石矿物形成  相似文献   

2.
正各种矿物晶体是由天然地质作用形成的,其色彩丰富、形态多样、独一无二,即是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标本,又是巧夺天工、魅力无穷的艺术珍品。由于生长要求的条件较高和传统开采方法的破坏,精美的矿物标本十分罕见,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1西方国家矿物晶体收藏概况西方国家对矿物晶体的鉴赏和收藏有着悠久的历史,爱好者和收藏者众多,也有许多专门经销矿物  相似文献   

3.
矿物科学的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灵 《矿物学报》2005,25(1):1-8
本文阐述了矿物科学的概念,包括矿物科学的产生背景、基本涵义与特点、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等,并对中国的矿物科学做了简要介绍。矿物科学是研究矿物及其性质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天然矿物和人工晶体材料。它不仅是为地球科学服务的学科,而且是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工程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服务的学科。矿物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矿物及其性质两大方面。矿物研究既是传统矿物学的研究领域,也是矿物科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矿物性质及其变换过程研究则是当前矿物科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矿物科学是以矿物学等分支学科为基础并具有众多交叉分支学科的学科体系,具有比传统矿物学更加广阔的科学范畴,具有一级学科的概念。矿物学既是地质科学的一门分科,同时也是矿物科学的一门分科。中国已在矿物科学的许多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与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4.
天然玛瑙耳坠已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成矿实验组宝石开发研究小组试制成功。天然玛瑙耳坠是利用我国天然产出玛瑙进行深加工的产品。由于天然玛瑙本身具有药用矿物的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的特殊工业意义、发展前景及天然矿物在复合材料中的利用价值,天然矿物和复合材料的关系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家学 《吉林地质》2002,21(1):116-118
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的特殊工业意义、发展前景及天然矿物在复合材料中的利用价值。天然矿物和复合材料的关系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脆硫锑铅矿(Jamesonite,Pb_4FeSb(?)S_(14)是早在1820年就在英国发现的一种矿物.由于该矿物完好的晶形很少见,所以自它被发现160多年以来,一直还没有形态方面的完整资料.虽然1914年曾有人测量过,但迄今仍未画出完好的晶体图.我国广西某地产出有大量完美的脆硫锑铅矿晶体与晶簇.我院83届毕业生在矿物教研室教师指导下,在毕业论文中已初步测量并绘制出该矿物晶体的实际形态和理想形态图,填补了多年来的这个空白.目前正在进一步精测复核.  相似文献   

8.
王文魁 《现代地质》1992,6(4):399-403
矿物晶体形貌学在我校的创建和发展基本上是我国这一学科沿革的缩影。彭志忠教授1959~1965年开创了《晶体测量》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填补了我国矿物学中一个分支学科的空白。后来中断了。1982年以来得以恢复并引入微形貌学的内容,从而不仅建成了较完善的现代《矿物晶体形貌学》学科,亦促进了我国矿物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有机粘土矿物在环境矿物学中的意义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子平 《地学前缘》2000,7(2):546-546
由于天然矿物或稍经改性的天然矿物具有良好的环境属性 ,具有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失衡修复的功能 ,因此 ,应努力研究和广泛开发天然矿物的环境应用。天然产出的粘土矿物 ,其颗粒最为细小 (d <0 0 1mm) ,以含铝、镁等为主的一类矿物 ,除海泡石、坡缕石等少数为层链状外 ,其它均为层状结构 ,其层间包含可交换性无机阳离子 ,出露在晶体表面上有一部分氧原子价。这种特有的分子结构的不规则性和晶格缺陷 ,使其具有贮藏能量然后再释放出来的能力 ,对于这种能力的研究和应用 ,使其在诸多经济部门和学科领域都…  相似文献   

10.
观赏石,是指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可采集移动的。且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体;它蕴含着自然的奥秘和人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特性和稀有性为其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活动和岩石分布纷繁复杂,观赏石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命名的石种不下千余。中国观赏石协会综合各地石种类型,归并划分为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化石四大类型:既引入了国外关注的具有科学价值与自然美的矿物晶体和化石类石种,又将我国传统的造型石、图纹石类观赏石推向了世界,用中国的赏石文化推动世界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纳米矿物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矿物作为连接原子/分子和块体矿物材料的桥梁,在建立矿物微观反应机制和宏观现象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纳米地质学的迅速发展,纳米矿物在地表环境中的分布、存在形式及其反应活性引起了越来越多关注.综述了天然环境中常见的纳米矿物的成因、存在方式、特殊的尺寸效应、团聚行为、生物/非生物界面反应的分子机制,及其对地表环境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着重介绍了具有重要环境意义的纳米矿物与其对应的大尺寸矿物颗粒在吸附行为、溶解速率、团聚状态、催化活性、界面电子传递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对于纳米矿物与其对应的宏观矿物晶体之间差异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矿物对各种地质过程的作用,对于推动地球科学向更加微观和深入的方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国彬  卢焕章 《地球化学》1985,(3):264-268,i002
晶体中包裹体的形貌、相态、组成及分布特征对宝石矿物鉴定一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人们不仅能够根据包裹体特征区分出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而且可以判断宝石是属于哪一种成因类型的天然矿物,或者指出是用哪种方法生长的人工宝石。这是基于宝  相似文献   

13.
折射率是晶体的主要光学常数,因此测定折射率可借以鉴定矿物。目前主要采用碎屑油浸法(包括双变法),而这种方法使用起来需一套复杂的设备和较多的工作量。 随着天然和人工合成矿物的精确测定的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感到现有方法与设备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与长春光机学院赵鸿宽、沈玉志同志协作,在我国光学专家王大珩同志指导下,六五年设计并由学院工厂试制出了一台多用双  相似文献   

14.
天然有机质与矿物间的吸附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综述了天然有机质与矿物间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天然有机质与矿物间的吸附机理,包括配位交换、范德华力、静电引力、疏水作用、离子交换及阳离子桥;阐述了不同分子大小及亲疏水性组分的天然有机质在矿物上的吸附行为;讨论了影响吸附行为的环境条件(pH,离子强度)及天然有机-矿物体系对全球碳循环、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产生的环境效应,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矿物晶体形貌学是我国矿物学基础研究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它在新中国成立前是空白.在建国后至今的40年间,经彭志忠教授的创业,及近年的一些研究与教学,我国矿物宏观形态和微形貌为主的晶体形貌学有了良好的开端和重要的创新.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16.
观赏石或称玩石、奇石、珍石、雅石和欣赏石,属宝石家族成员,是天然形成的有欣赏价值和商品价值的矿物岩石艺术品,又称艺石。它包括矿物晶体、造型石、纹理石、工艺石、生物化石、文房石和盆景石等。它以奇特的造型、美丽的色彩及花纹、细腻的质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们“物以稀为贵”,它又以天然形成为主,一般不作加工,注重形态、纹理,兼顾色彩、质地及产量,主要用于陈列、收藏及造园等。观赏石大致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矿物晶体型,即强调矿物的颜色及组合晶体的完整性和晶体的名贵性。首先是名贵矿物晶体,如钢灰色放射状辉锑矿晶簇,黄色放射状锑赭石晶簇,赤如鸡冠短柱状雄黄与方解石晶簇,柠檬黄或金黄色放射状雌黄与方解石晶簇,多色彩长柱状电气石水晶晶簇,海蓝色柱状海蓝宝石与水晶晶簇,鲜红色箭簇状穿插双晶辰砂与方解石白云石晶簇,钢灰色柱状针状放射状辉铋矿晶簇,等等。其次是矿物以色、形或组合惊人,即矿物本身并不名贵,主要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东北大学砂川一郎教授应邀于六月十日到十九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讲学。报告内容包括:晶体形态和生长条件、矿物表面微形貌研究、天然结晶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宝石热的兴起,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对天工造美的宝石、矿物晶体及晶簇等观赏石的欣赏,收藏新潮流。本文是从地质和经济的角度来讨论关于某些重要类型观赏石的一些问题。天工造美的各类观赏石是在地质营力作用下自然形成的具有观赏意义和收藏价值的自然产物,即具备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纹饰奇特,结构构造独居一格的岩石、矿物晶体和晶簇及古生物化石标本等地质体。其质量标准可概括为“美、特、奇”三个字。所谓“美”就是天然颜色、外观漂亮,给人以自然美的感受;“特”是说在天然地质营力作用下形  相似文献   

19.
至少一维尺度上小于100nm的矿物都属于纳米矿物的范畴,自然界中除了大量的人造纳米矿物之外,天然的纳米矿物分布也很广泛。随着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大量的天然纳米矿物在地壳表层和内部被发现。尤其是在矿田区域,与矿体相关的纳米矿物在各种介质中被发现,并且这些纳米矿物在矿床的研究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堆积型铝土矿床储量大,是铝土矿的重要来源。在堆积型铝土矿床中发育有大量的纳米矿物,矿石矿物也以纳米级晶体分布于矿床中,并且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结构和成分的变化,这些纳米矿物以及结构、成分的变化记录了铝土矿成矿过程的物理化学信息,为探究铝土矿的成因提供了独特的窗口。该综述总结了纳米矿物在研究堆积型铝土矿床中的优势,为研究堆积型铝土矿床的提供了新方法,为认识堆积型铝土矿的成因提供了新角度。  相似文献   

20.
天然铁(氢)氧化矿物对铜离子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天然铁的(氢)氧化矿物对铜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铁(氢)氧化矿物的吸附能力明显不同。针铁矿的吸附能力最强,赤铁矿吸附能力变化最大。对于同种矿物,矿物中杂质的种类和含量是影响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矿物的晶体习性有一定的影响。粒度较大(>140目)的情况下,天然矿物的粒度对矿物吸附能力的影响没有规律性。pH值对铁氧化物矿物的吸附性能影响最大。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铁的(氢)氧化矿物的吸附量增加,但吸附率变化复杂且没有明显规律性。铁的(氢)氧化矿物的吸附行为较为符合Freundlich型和Temkin型等温吸附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