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兰 《广西气象》2003,24(2):10-14
通过分析历年汛期各类暴雨过程的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统计出桂林历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数值产品要素特征,并检验了日本短期预报产品对各类暴雨的预报能力。然后通过对预报桂林暴雨的各种日本数值产品临界值的分析,挑选出一些相关性较好的要素产品预报因子,统计出桂林局部暴雨过程和致洪暴雨过程预报指标,最后对大暴雨过程预报指标及连续性暴雨过程的数值产品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了1994年汛期5次暴雨天气过程的雨量数值预报结果,简要阐述了产生暴雨天气的天气背影并把该数值预报结果与日本人的同类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系统对暴雨折预报结果明显优于日本的数值预报结果,从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本系统无论是对暴雨范围的预报,还是对暴雨雨量的预报,都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相似文献   

3.
西昌卫星发射场大-暴雨的预报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峻 《四川气象》2005,25(1):24-25,30
综合集成是提高预报产品应用效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将集对分析中的联系度概念用于西昌发射场大-暴雨过程预报综合集成,首先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型,确定国家气象中心T213模式预报、西昌发射场降水模式的客观预报、预报员经验预报与西昌发射场大-暴雨过程的联系度,用权重法将大-暴雨预报进行集成,从而给出集不同预报于一体的西昌发射场大-暴雨过程预报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8—2019年甘肃省陇东342个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ECMWF_ERA5再分析资料,总结了不同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建立了精细至模式预报每个格点、综合考虑暴雨日每个预报时次的多次取样网格化暴雨预报“配料法”方案,并通过2020年5次暴雨过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陇东暴雨可分为副高扰动型、冷槽切变型和偏北气流对流型;由于不同类型暴雨的环流特征差异明显,降水范围及持续时间不同,具有代表意义的关键物理量及阈值也不相同;网格化配料法的过程预报准确率相比ECMWF_THIN提高了20%,站点预报准确率提高了7.8%,性能优于ECMWF_THIN模式的暴雨预报;配料法对小区域预报效果优秀,预报范围越大预报准确率越低。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春季暴雨落区数值预报模型和指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值预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基层台站,但对于其丰富的物理量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还不够。文章利用T106物理量预报产品,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对1998~2001年湖北省春季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重点分析了有利于产生暴雨的多个物理要素,发现了产生暴雨的一些物理量及其值的结构特征,包括不同的物理要素场形态的走向、预报值的大小、上下层的配置,加深了对暴雨发生机制的认识,归纳出湖北省春季暴雨落区、落点的预报模型和指标,在促使暴雨预报准确率有所提高的同时,使暴雨预报更加精细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历年汛期各类暴雨过程的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统计出桂林历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数值产品要素特征,并检验了日本短期预报产品对各类暴雨的预报能力。然后通过对预报桂林暴雨的各种日本数值产品临界值的分析,挑选出一些相关性较好的要素产品预报因子,统计出桂林局部暴雨过程和致洪暴雨过程预报指标,最后对大暴雨过程预报指标及连续性暴雨过程的数值产品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烟台市暴雨过程的数值预报产品分析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玉海 《山东气象》2004,24(3):17-18
分析了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2003年5—8月烟台市暴雨过程的预报结果,发现当其预报未来24小时有20mm以上降水时,烟台市未来24小时出现降水可能性较大,可结合天气在线、T213等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综合判断未来是否有暴雨出现;当烟台市当天已有大的降水时,而数值预报未来24小时有19mm以上降水时,易出现虚假的暴雨预报;对暴雨落区的预报,要仔细分析大尺度环流特征和要素场,并结合预报员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统计汉中市1986-1995年高空和地面资料,得出汉中市6-9月暴雨预报指标作为暴雨发生的起报条件。再用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02年汛期T213数值预报产品与降水关系密切的且物理意义明确的因子,对这些因子进行格点插值后统计分析,确立每个站点暴雨的临界指标值,利用该临界指标值作为判据进行暴雨的消空和订正,进而形成24h暴雨过程综合预报方法,并对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首次使用HLAFS数值预报产品对黑龙江省暴雨进行分析,结合T63数值预报产品,利用两者提供的物理一08时和20时的实况场和预报场格点资料,对黑龙江省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了暴雨发生的物理机制,指出深厚的水汽条件以及水汽的辐合,强烈的上升运动和不稳定能量的存贮和释放是产生暴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94·6”特大洪涝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并讨论了这次暴雨过程的预报难点,为预报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