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于1988年4月13日至14日在武昌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地震、教育、水电等部门的六十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赖锡安副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秘书长徐宗和研究员分别代表地震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学会到会祝贺。国家地震局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第二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所、四川省地震局雅安测量大队、湖北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于1991年5月9日至11日在武昌召开,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增补的新委员和特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共4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根据中国地震学会的统一安排进行专业委员会换届,成立第二届委员会;二是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三是讨论专业委员会工作,重点讨论如何贯彻国家地震局[1991]129号文件精神,在推进全国  相似文献   

3.
李辉 ,四川人 ,1 982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同年 9月考入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 ,1 985年毕业。毕业后留在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重力与固体潮研究室工作至今。 1 993年 1 0月作为访问学者被派往日本京都大学访问进修学习。 1 996年被遴选为国家地震局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 1 999年获湖北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4.
1982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会邀请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质研究所、测量大队、第二测量大队等单位有关同志,商讨筹备成立地壳形变专业委员会事宜。 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讲了话。他对筹备成立地壳形变专业委员会的工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召开的国家地震局第一次传感技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武汉举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司长陈鑫连研究员和中国地震学会观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副所长赖锡安副研究员出席了大会,并就传感技术对地震工作的重要意义及‘‘七五"期间传感技术的发展讲了话,出席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1989年9月21日至28日,在武汉举办了“大地形变前兆方法实用化攻关(断层形变部分)推广应用研讨班。研讨班由国家地震局科技司、地震研究所和第一测量大队联合举办。教员有:周硕愚研究员、张祖胜高级工程师、巩守文高级工程师和吴云工程师。学员来自地壳应力所、分析预报中心、第一和第二测量大队、综合测量队和各省局从事形变测量和分析预报工作的富有经验的同志。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于 2 0 0 1年 12月 5日到 10日在海南召开学术年会暨陈鑫连研究员 70华诞学术报告会 ,到会的代表来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综合观测中心  相似文献   

8.
1987年10月19日至20日,国家地震局在武汉召开了由地震研究所研制完成的“定点形变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技术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赵仲和副研究员任主任,华中工学院陈耀奎副教授、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朱涵云助理研究员任副主任。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王国治处长主持。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和中国地震学会形变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福建省地震局承办的GPS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研讨会,于2005年6月25日至27日在厦门召开。会议围绕GPS在地震预测研究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GPS与地震监测预报试验场地建设设计规划和研究思路以及GPS最新发展等进行了学术交流。来自全国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为执行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由中国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门罗帕克分部联合主办的“中美地壳形变与地震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廿九日至卅一日在武汉召开。近百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湖北省付省长梁淑芬出席了开幕式,国家地震局付局长高文学参加了会议。 “地壳形变与地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获取地震造成的地壳形变信息和产生这种形变的机理及其观测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联合召集的第二次全国水诱发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2月27日—3月2日在武昌举行。74名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七日至十八日,湖北省地震学会在武昌召开成立大会。与会者来自全省地震系统、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和地质、勘测、城建部门,代表和特邀代表共八十余人。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和科技监测司司长、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以及湖北省科委、省科协、武汉市政府、市科委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武汉地质学院院长赵鹏大和省内外  相似文献   

13.
为了长期法定保存我国优质倾斜固体潮台站的观测资料,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的领导下,由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一室牵头,有泰安、乾县、易门三个地震台参加的《中国部分地倾斜台站观测资料汇编》——水平摆倾斜仪部分(泰安台、乾县  相似文献   

14.
1985年3月25—26日,国家地震局领导来武汉在地震研究所主持召开了重力和激光实验室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付局长高文学、科技司司长陈鑫连、湖北省科委付主任崔建瑞和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武汉测绘学院等全国各地的同行专家以及本系统内的科技人员近五十名代表。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国家地震局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在天津联合召开了跨断层地形变测量专题学术总结交流会。会议以短水准、短基线监测预报地震能力的评价和形变台(点)干扰因素与地震异常识别的研究为其宗旨。18个单位、55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全国地壳形变连续观测台网的观测及资料质量,总结并检阅专业技术管理的工作经验与成绩,讨论与展望今后台站工作,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8年10月20—24日在南宁主持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基本台站定点形变连续观测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国家地震局(89)震发科字第312号文件精神,为全国定点形变连续观测台站从1987年元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修订的《地倾斜台站观测规范》作好业务技术上的准备,地震研究所按局(86)震科字第111号文件于9月20~24日在上海举办了一期《地倾斜台观测规范》 (下称《规范》)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综合计划  相似文献   

18.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7年10月16日至17日在武汉召开了由中南工业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总参测绘局、国家测绘局以及国家地震局系统有关专家参加的“DP-86测距仪多用频率计”技术鉴定会。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王国治处长主持。技术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南工业大学张学庄教授担任,副主任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高宝成副教授、国家地震局综合观测队陈景权高级工程师担任。  相似文献   

19.
2000年9月17日至21日在武汉召开了高精度GPS观测资料处理、解释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和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联合主办、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承办、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协办的。到会代表共76人,分别来自中国地震局系统的地震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分析预报中心、福建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系统的上海天文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物理所;解放军总参系统的西安测绘研究所、信息工程大学;高等学校中的同济大学、华中…  相似文献   

20.
《地壳形变与地震》杂志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创刊以来 ,在传播地壳形变测量与地震科学研究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大地测量与地震科学研究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杂志。但由于种种原因 ,高质量文章不是太多 ,文章来源存在区域局限性 ,期刊纸张、印刷质量还待改进等。为进一步提高质量 ,使之成为全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和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级期刊 ,经过专家与我所领导的反复分析 ,认为只有发挥地震系统兄弟单位研究任务多、成果多、研究人员多、水平高的优势 ,大家同心协力 ,联合主办《地壳形变与地震》 ,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