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代处于拉张期,发育多裂谷系.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野外地质调查、物探和钻井等资料,划分沉积相剖面,研究沉积演化及相类型.结果表明:盆地南缘中元古代沉积陆相三角洲至海陆过渡相的长城系与滨浅海至深海盆地相的蓟县系,并于蓟县系中发现液化底劈构造、震褶岩、震裂岩、震浊积岩、津浪丘状层和风暴岩等震积岩序列单元;沉积水体逐渐加深,为裂谷非补偿型沉积,蓟县系中存在震积岩序列,反映该区中元古代盆地南缘处于裂谷带内,受裂陷作用持续影响.通过沉积相及震积岩序列划分耦合裂谷说,为区域构造研究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2.
以松辽盆地塔拉哈 — 齐家— 古龙地区的8口钻井岩心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他地区典型震积岩岩心,观察描述岩心的变形构造,包括液化砂岩脉、液化卷曲变形构造、液化角砾、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微型断层、滴漏构造、变形层理、揉皱构造等,统计多种典型震积岩构造,分析白垩纪青山口组—姚家组层段的震积岩识别构造、形成机制、分布规律.根据不...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山东半岛的新构造运动及有史载以来、特别是自七十年代以来地震活动特点。以其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烟台、威海市辖区内划出了四条地震带和四处地震危险区。对半岛及其邻区中强地震的地震烈度进行了推测。结合半岛的地壳结构,对近二十年来上百次有感地震进行了震源深度、震源解质、发震特点作了分析,区内地震属壳内浅源地震,发震密集层位——是在深17公里的硅铝层与硅镁层分解面上部硅铝层中,另一是在其分解面下部约20—25公里的硅镁层中。从板块运动的观点出发,推断了半岛地壳的现代应力场、半岛地区的运动总趋势及其地震发生原因。参考史载地震强度,半岛地区地震地质环境,并与邻区进行类比,推测各地震危险区在未来几十年内,发生的中强地震为里氏6—6.5级,极震区的地震烈度通常不会超过Ⅸ度。烟台市芝罘区、威海环翠区,未来几十年内由地震危险区地震所波及的地震烈度约Ⅶ度左右。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长区块的延长组长6-长7段发育厚层无沉积构造的块状砂岩,具有良好的油气显示和开发效益,然而关于该套砂岩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晰。确定长6-长7段砂岩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对于该套低渗砂岩储层"甜点"形成机制的理解,"甜点"分布模式的预测,以及后续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彬长区块36口取心井的长6-长7段1 024 m长的岩心进行了沉积学特征描述,结合粒度分析资料及地质制图分析,确定了该套厚层砂岩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长区块的延长组长6-长7段砂岩共发育15种岩相和3种主要沉积微相类型,即:砂质碎屑流、浊积岩和震积滑塌岩微相,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3类组合关系。其深水重力流沉积模式可以概括为扇根(坡折带斜坡上半部分)的震积滑塌相-砂质碎屑流亚相(沉积组合)、扇中(斜坡中下部位-坡脚)的砂质碎屑流-浊积岩沉积亚相(沉积组合)和扇端(坡脚-盆底)浊积砂等亚相(沉积组合)。通过对彬长区块延长组长6-长7段发育的致密砂岩沉积特征的分析与讨论,确定了该厚层块状砂岩的主要沉积相及沉积微相的特征及分布,为致密砂岩储层的高效开发及"甜点"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与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2016-02~11期间唐山四分量深孔地应力连续观测数据为基础,使用S变换技术获得区域构造信息的时频特征,讨论其与近场小震及远场大震事件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唐山台近场25 km范围内5次小震事件发生前的数日内,其地应力连续观测数据的S变换结果在720~1 440 min周期范围内均表现为高能量簇异常,且与潮汐因子的日常形态存在显著差异;2016-04-15日本九州M7.0级地震的同震效应主要对地应力S变换结果中周期小于240 min的频段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唐山地应力高能量簇特征可能来自于区域构造应力场动态调整,而非远场大震的同震效应,说明地震事件前后的构造应力时频演化特征与近场地震活动可能存在较高的前兆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震应力触发理论,利用岩石圈分层模型,计算1955年以来鲜水河断裂区域周边历史强震产生的同震及震后粘弹性库仑应力变化。顾及构造运动产生的长期应力加载,综合分析2014年康定Mw5.9地震与历史强震间的关系以及鲜水河断裂现今应力状态。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的地震事件往往发生于历史地震所造成的应力增强区域;2014年康定地震震源位置的历史地震累积库仑应力变化最高超过0.11bar,超出应力触发阈值,历史地震应力扰动对康定地震的发生存在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同震与震后库仑应力扰动在鲜水河断裂带形成两个应力累积高值区域,其一为鲜水河断裂康定段,其二为鲜水河断裂道孚段,两个区域未来的地震危险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桂西乐业地区二叠系荷叶藻风暴岩的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叠系荷叶藻风暴岩在广西属首次发现。它广泛发育在乐业背斜构造的二叠系中。本文通过对两条典型剖面研究,论述了风暴岩的层序、沉积特征、组合类型及其分布,并探讨其沉积模式。认为:该风暴岩主要产于下二叠统栖霞组中部和茅口组底部两个层位的生物屑灰岩中,由荷叶藻及其它生物屑构成各种风暴沉积特征(如粒序层、平行层、丘状层、底面构造……),风暴沉积形成于孤立碳酸盐台地环境,并具有从台缘→台地中心、由近积风暴岩→远积风暴岩→次风暴岩分布规律。指出风暴岩的发现不仅具有沉积学意义,而且对二叠系的地层对比和藻灰岩的成因提供了依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8.
分析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带、尼泊尔Ms8.1地震震中区地震构造及地震发震构造,讨论主震对余震触发及余震的时空强特征和地震对周边地区地震活动趋势的影响。初步分析认为,主边界断裂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属于低角度逆冲断层地震;余震分布范围与震源破裂面积和方式基本一致,具有向东迁移的时空特征;西藏定日Ms5.9、聂拉木Ms5.3地震不属于尼泊尔地震余震,是应力扰动的结果;沿俯冲带向东至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是大震发生的危险地段。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强震前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异常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分析总结了唐山、大同和张北3次强震前地壳垂直形变异常和重力异常的相似特征,即震前均表现为地壳垂直形变正异常和重力正异常。大陆动力学的解释是由于深部上地幔的隆起造成的,大同地震与唐山地震、张北地震具有相似的孕震机理。华北强震的孕育与发生可能都与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这可能是板内地震最主要的成因。要特别注意地幔隆起区内的高导层与深大断裂的交叉部位,延怀地区可能是未来强震发育的危险地区。  相似文献   

10.
远安断裂带是鄂中地区主要的活动发震构造。本文以野外实地考察资料为基础,着重研究了断裂带上的新构造活动迹象及其型式,并且对地震活动的时、空、强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沿带地震的产生是大断裂两盘岩块相对错移的产物;而南、北两段地震活动在强度、频度和震中位置上的差异表现,则是与发震断裂本身各段的结构、组合、构造变形以及新活动型式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1.
2001??11??14????????????????8.1????????????????400 km???????,????????????????е??????????????????ERS??2 SAR?????????SRTM DEM???????????·????·???????洦????????????????α?????????????:?????????????????????????DEM????·???????????????????;???????????????????????????????????  相似文献   

12.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华北地区1990 年到1998 年的多台定点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讨论了不同阶的小波分解结果的物理意义及其与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认为小波分解本质是窗口加权滑动平均,能有效地对各种不同频率成分的形变按不同的频段分离,为识别地震形变异常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在空间分布上,地形变的变化幅度与地震活动强度相对应,即在华北西北部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包头、张家口一带,台站形变的强度明显高于华北东南部地震活动性较弱的泰安、营口等地区。在时间分布上,张北ML6 .2 级地震前大约两年东西方向的形变振幅随时间变化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3.
探讨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倾斜面的形变特征,分析表明震前区域地倾斜面在水平形变变化上呈现由龙门山断裂带两侧向中央挤压特征;垂直形变变化呈现龙门山断裂带西北侧的后山断裂持续抬升隆起,东南侧前山断裂的雅安等区域持续下沉特征;震源附近的汶川区域地倾斜面从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出现了垂直和水平形变显著加速增...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项目是采用诸如地质学解释、影像判读和地球物理探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的。在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参考了越南国内外同行的一些资料编制了东南亚、越南及邻区的断裂构造图.其比例尺分别为1:4百万和1:1百万。分析所得结果显示出东南亚断裂构造演化的下列情况:1)在现今地质结构方面东南亚是欧亚岩石圈板块的东南部分.由一条消减带围绕.这条消减带的伸展从Myanmer开始,通过Nicobar,Java Timor直到东菲律宾。东南亚被Song Hong(即红河)断裂,Three Pagodas断裂和Hainam-Natuna断裂等2级断裂系统分成3个微板块。2)在早新生代.东南亚是分为5个微板块的。它们的分界断裂中有2个一级断裂(中央东海扩张带和Lupar-Kuching消减带)和3个二级断裂(即上述3个)。3)上述绝大多数二和三级断裂从晚新生代起活化且继承了从早新生代即已发生和发展了的二、三级断裂,但在某些条件下.运动方向却完全变成了相反,尤其是走滑运动的方向。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地区内,盆地、隆起、岩浆侵入、褶皱和局部断裂等构造的形成都取决于这些沿着一、二级走滑断裂的微板块运动。  相似文献   

15.
???????GPS????????????????????????????λ????????????????????????????о????????????λ??仯?????????????????????????????2006????????2008?????????????????仯?????????????????????????2006??????????λ???????2004??2010??????????????????????2006??3??4????????????????????????????????????????????????????2006??7??4????????????????????????????Ms5.1??????2008????????????????λ?????????????????????Ms8.0?????????????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活断层研究和地震宏观调查的基础上,从现代地壳运动特征及活动断层几何学,运动特征等方面研究了1932年麻城Ms6.0级地震的蕴育环境条件,为预测该区强震的地点和强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红阳煤田含煤地层太原组与山西组,是一套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依据剖面上沉积相序列变化特点,可划分为14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均含有一层煤。有二种聚煤环境:一是海水退出潮坪后形成的泥炭沼泽聚积的煤层;二是扇三角洲平原形成的泥炭沼泽聚积的煤层。  相似文献   

18.
?????????????????????GPS???????,??????????????Ms8.1??????????????λ???????????????????仯??????????????????????????:1???????????????й??????α??????????,??????????????????????γ????????????????;2?????????????????????粿?γ????????????????????????5.9?????????5.4???????????????????γ??????β??????????;3????????????嶫?????????????巴??,????????Χ???????嶫??????????????????????;4????????????????????????????????Щ??????  相似文献   

19.
????1951??????????????????1999-2007???GPS???????????????????α???????о???????????????岻????ε????α???????????α?????8.0??????????????????????????????8.0?????????????α?????????????α???????????????????????????????????????骲???????????й????λ?????????????????????????????????????γ????????????????????????????????????  相似文献   

20.
??????6?????????18????????5?????????????????????????????к????????????????????400 km????4???????500 km??5??????????????????????????????????????????′?????2008??????????????н????????????????????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