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水稻耗水规律及节水灌溉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8年的水稻耗水量试验资料,寻找水稻耗水量与光、温、水等气象要素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考虑未来天气趋势和土壤性质的作用,确定水稻的灌溉量。该灌溉技术既满足水稻生理需求,又能达到节约用水,减小成本,夺取稳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陆葆跃  严文生  钱国平 《气象》1993,19(10):38-41
根据试验资料,建立春玉米耗水量的数学模式,计算不同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在此基础上,借助农田水分平衡议程,设计出计算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灌溉量的动态变化议程,综合考虑未来天气趋势和土壤性质的作用,判断未来旱象的发生发展,科学地决策抗旱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谢忠奎 《高原气象》1990,9(2):169-176
通过一年的试验,初步得出参试各变量x_1(灌溉定额)、x_2(灌溉次数)、x_3(头水叶龄)和x_4(保苗株数)对产量y的多元回归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分析了各参试因子对产量的作用,并通过频数分析,筛选了地膜覆盖条件下玉米高于某一产量指标,同时限制灌溉定额或灌水次数的节水增产的优化措施组合。本文还分析了参试因子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评价了地膜的节水效果和增温增产效果,初步探索了地膜玉米的节水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15.
灌好拔节水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杜梅荣,田文合(南召县气象局·474650)(南召县农科所)南召县干旱多发生在春秋两季。春季小麦正处于拔节孕穗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都很旺盛,需水量较大。春旱将直接影响茎叶生长和幼穗分化,致使主茎和分銮发育不良、成穗数降低、...  相似文献   

16.
该系统适合地处干旱和半干旱的农业区。可以根据使用站点不同的特点,灵活选择产区和主要农作物。依照作物生长模式可以计算生长过程中的农作物根深、土壤有效相对含水量、叶面积指数,并根据农作物不同发育期灌溉指标计算出符合实际的灌溉日期和灌溉水量,对安排田间作物合理灌溉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18.
张洪新 《山东气象》1997,17(3):42-43,41
为探讨德州市冬小麦产量的制约因素,统计分析了德州市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各气候因子与产量的关系。分析认为,80年代前冬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矛盾是水分不足;同时指出,浇好播前底墒水,拔节孕穗水是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韩虹 《气象》2003,29(9):54-55
分析研究了大同市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产量与降水量的关系,玉米各生育阶段的耗水量指标,并用降水-耗水量差表征玉米生育期的水分盈亏量,探讨其水分供求矛盾,为合理灌溉、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