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磷矿属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主要具有胶状泥晶结构和磷质砂屑结构,以条带状构造为主。采用单一反浮选选矿工艺,使用硫酸为抑制剂、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研制的K-02为捕收剂,在常温条件下取得较好的选矿工艺指标。进行了实验室重液浮沉试验。  相似文献   

2.
内容湖北省宜昌地区南漳县红星磷矿为典型的中低品位沉积磷块岩,选矿厂设计处理能力为500t/d原矿,生产工艺为常温反浮选回收磷矿物。采用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研制生产的K-01新型捕收剂,以硫酸替代磷酸作为抑制剂,可以低成本工业化生产出磷精矿。  相似文献   

3.
×××磷矿属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主要具有胶状泥晶结构和磷质砂屑结构,以条带状构造为主。采用单一反浮选选矿工艺,使用硫酸为抑制剂、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研制的K-02为捕收剂,在常温条件下取得较好的选矿工艺指标。进行了实验室重液浮沉试验。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北方磷矿资源比较贫乏,且多为中低品位磷矿床,但一般具有有用矿物粒度大、易采易选的特点。由于原矿品位低,富集比大,使得选矿成本过高。而减少选矿工艺过程的能源和材料消耗,是降低精矿成本的途径。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选矿工作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概述如下:寻求研制新型捕收剂由于选磷常规捕收剂纸浆废液和石腊皂需要在碱性介质和矿浆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寻求和研制用碱量少,可常温浮选,适合北方低品位磷矿的新型捕收剂代替石腊皂和纸浆泼液,是降低选矿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内有许多  相似文献   

5.
微细粒低品位锰矿由于颗粒间的非选择性聚集、浮选药剂用量大、浮选效率低等技术难题而致使其利用困难,造成大量浪费。在品位低于13%的锰矿浮选技术研究中,捕收剂最受关注,前人已研究了多种类型的捕收剂,所得精矿品位在16.9%~18.3%之间,回收率为56%~97%,回收率比较理想,但精矿品位总体不高。本文将新型捕收剂RA-92应用于湖南凤凰-花垣地区低品位碳酸锰矿(锰品位为10.7%)的选矿工艺中,实验研究了磨矿细度、pH值、抑制剂和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精矿品位由原矿的10.7%提升至17.4%,回收率达到80.2%。研究表明RA-92对碳酸锰矿具有良好的捕收性能,浮选工艺相对简单且捕收剂用量少,浮选成本较低,可为此种捕获剂在微细粒低品位碳酸盐锰矿选矿中的应用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贵州省织金地区低磷层磷块岩型稀土矿石进行XRF、ICP、SEM/EDS、FIB-SEM分析。矿石中P2O5含量为9.97%、稀土总量为899.52μg/g,稀土以钇和镧、铈、钕为主。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稀土元素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胶磷矿中。采用浮选机反浮选方法进行选矿工艺研究。实验筛选出NECP6号为捕收剂,对捕收剂种类、用量、磨矿时间、硫酸用量和磷酸用量等浮选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NECP6号捕收剂用量为2.8 kg/t,磨矿时间25 min,硫酸用量为6.5 kg/t,磷酸用量为24 kg/t,浮选5 min情况下浮选效果最好,实验样品经一粗一精选别,精矿品位从原矿品位10.64%提升到20.58%,回收率81.30%,尾矿品位降至3.69%,浮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内生磷矿主要集中在河北、辽宁、内蒙古,主要为赋存于绿岩带内的低品位晶质铁磷矿床,磁铁矿(含钛磁铁矿)-磷灰岩型矿石。矿石含磷低,易选,但选矿比大、成本高。利用研制出的适合北方低品位磷矿选矿的新型、高效的AW系列浮选捕收剂,解决了使用传统的脂肪酸类矿浆需要加温到35℃以上、需要加碱的问题。取得的科研成果已经应用于选矿实践,实现了工业化。  相似文献   

8.
<正> 在磷矿选别中,磷块岩选矿工艺是选矿工作者致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笔者在对磷块岩选矿试验研究中,通过反浮、正-反浮、反-正浮以及重介质选矿等不同工艺流程和方法的分析对比,使磷块岩选别有了新的进展。通过反浮选处理湖北保康磷矿取得了较好的工艺指标,但采用磷酸作为抑制剂成本较高。为降低反浮选成本,用硫酸替代部分磷酸,采用一次粗选,二次精选开路流程,取得了较好效果(表1)。  相似文献   

9.
针对云南永平水泄瓦场氧化铜矿嵌布粒度细,氧化程度高,精矿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对该矿采用浮选法进行选别。由于该矿石属于混合型,在浮选选别上进行了不同方案的比较,最终拟定先对硫化铜矿和氧化铜矿进行混合浮选,然后用硫化钠对氧化铜矿进行多次硫化多次捕收的选别方案,采用该方案选矿获得了良好的铜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高岭土中含铁矿物的浮选试验研究,采用胺类与皂化油酸表面活性剂组合作为高岭土中含铁矿物的捕收剂。高岭土中铁的赋存状态表明,采用分段阳离子/阴离子捕收剂组合试剂,当pH=8~10时,十八胺乳化液以静电力吸附形式捕收含铁硅酸盐;当pH=5~7时,皂化油酸和少量十二烷基磺酸钠通过表面活化反应捕收氧化铁矿,使北海高岭土精矿自然白度达到85%~86%,煅烧白度(1 200℃)达到88%~89%。  相似文献   

11.
张玉宝  张宇 《城市地质》2013,8(2):31-33
矾山磷矿是华北地区大型磷矿生产矿山,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充水矿区。本文在分析地质采矿条件基础上,对采空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和含水层破坏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XRD和SEM-EDS等技术对尾矿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该尾矿中主要的有价元素为铅、银,含量分别为0.67%、16.51 g/t,银主要呈细粒状或者类质同相赋存于方铅矿中,载银方铅矿为主要回收对象。在此基础上,对尾矿中载银方铅矿的回收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的研究;讨论了磨矿细度,捕收剂种类、用量,精选矿浆p H值等因素对浮选工艺的影响,确定了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用量为80 g/t,石灰作为精选调整剂,矿浆p H=11.0的药剂制度。通过"一次粗选、二次扫选、三次精选"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铅、银品位分别为6.41%、147.09 g/t,回收率分别为63.38%、58.59%的精矿,实现了铅锌尾矿中铅、银的有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3.
YF-01捕收剂在内蒙古×××萤石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大量的浮选捕收剂的试验研究工作,研制出的新型萤石浮选YF-01捕收剂。应用于内蒙古×××萤石矿工业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常温、或者少量加温浮选。该捕收剂还具有无毒、无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优点,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混合酰胺类药剂是反浮选软钾镁矾的一种选矿浮选药剂。它首次在国内对青海盐湖研制成的滩晒软钾镁矾和氯化钠混合可溶性盐使用,具有明显的分选效果。通过实验室试验,软钾镁矾品位达94%以上,回收率90%以上。这种药剂在制备过程中采用可溶性有机液体分离产生酰胺,酰胺再与浮选活化剂混合使用的方法,通过多种药方比较,达到预期分离效果。此类混合药剂原料来源广,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选矿研究室研制的新型捕收剂H917,于1992年4月下旬在锦屏磷矿配合下,与该矿选矿厂共同进行了工业试验,经过136h,17个班的试验,获得了较好的工艺指标。对P_2O_5品位为8.25%的原矿,在磨细度—200目占42%、矿浆温度为24~25℃的条件下试验,所得磷精矿品位P_2O_5达30.06%,回收率为87.18%(该厂1992年3月份平均指标为:原矿P_2O_5品位8.21%,矿浆温度45℃,精矿P_2O_5品位30.48%。回收率86.81%)。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佛罗里达州磷块岩加工公司采用浮选精选细粒磷酸盐的选矿工艺早已定型。由于采用泡沫浮选工艺时,粗粒磷块岩的回收率较低,因而导致以絮凝磷酸盐的表面浮选为基础的新浮选方法得以发展。采用大型浮选机浮出粗颗粒磷酸盐的最新进展还不能令人确信它有较高的分选效率。引人注意的是,对浮选机的选择是根据各个公司对设备的喜爱,也基于这种机器的性能对该公司特有的给料粒度能否提高品级。对改善粗粒磷块岩选矿的各种工艺已经做过探讨,现将各个工艺的技术性能分别说明。  相似文献   

17.
四川是我国最重要的磷矿资源地之一,是继湖北、云南、贵州之后的第四大磷矿储量地和磷矿石产地。马边磷矿储量丰富,列全国八大磷矿第四位,工业矿床比较集中。截至2013年12月份,共获得各级储量约9亿t。矿区交通运输条件、水、电、原材料供应及外部协作条件均能满足矿山开发需要。马边磷矿适用的开拓运输方式简单、采矿方法成熟可靠、选矿工艺简单,资源回收率高。马边磷矿最终产品方案为P2O5含量30%左右的磷精矿。磷精矿可通过陆路、管道等输送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完成的科研课题和获奖成果的分析可知,地质科研工作在硫、磷、钾、硼等矿种的理论研究和为找矿及勘查服务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选矿研究为资源评价、若干大型矿山的生产和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常温、低碱浮选磷矿上取得了突破。但科研工作中存在着选题、人才、合作及深入研究方面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王玉山  王勇 《新疆地质》2012,30(2):238-241
通过对金矿石化学及矿物组成、自然金形态、嵌布粒度、嵌布方式等深入研究,查明了该矿石性质。利用浮选法和氰化法进行可选性试验研究,浮选试验精矿品位为46.86 g/t,回收率达85.14%,氰化试验最高浸出率96.38%。综合分析认为,采用浮选法选矿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合理开发利用内蒙古东升庙低品位磷矿资源,针对其矿石性质和赋存状态,对该难选磷矿进行了系统的选矿试验研究。通过正-反浮选工艺流程,最终获得的闭路试验指标为:磨矿细度-0.074mm89.50%,原矿品位P2O5 7.30%、MgO 5.42%,精矿品位P2O5 32.37%、MgO 1.10%,回收率84.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