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工业行业、规模、所有制、地域分布等方面对比分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其9省市工业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多角度研究三大区域及九省市的工业结构特点,运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探索上述区域分工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工业结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工业行业、规模、所有制、地域分布等方面对比分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其9省市工业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多角度研究三大区域九省市的工业结构特点,运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探索了上述区域分工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一、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工业区位”研究的是人类活动之一的工业活动在地域上分布的规律与原理。但学生生活的圈子就是学校和家庭,对学校和家庭之外的工业活动并没有多少了解,更不要说进一步理解在此基础之上的工业活动在地域上分布的规律与原理了。所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从而引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是本课设计的关键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正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和当前地理综合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社会区域特征的发展性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随着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理学的研究也需要与经济形势结合,并逐渐成为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目前,基于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地理学核心研究点,在于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的空间属性活动和地域自身的空间属性,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般包括:基于地理学发展角度下的人类经济创新和分布规律、人类如何利用经济活动正向影响和引导地理学科发展、人类经济地理活动的根本动力等。从经济地理学角度来看,人类  相似文献   

5.
樊杰 《地理学报》2018,73(4):597-607
同近年国外人文地理学呈现人文化趋势相比,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秉承吴传钧先生关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圈与人文圈相互作用下、人类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的定位,形成了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重要的生产生活领域、以及典型的地域空间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时空规律作为研究指向的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主流学派。吴先生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不仅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而且是为整个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地域功能性、系统结构化、时空变异有序过程、以及人地系统效应的差异性及可调控性,是该理论的精髓,这与“未来地球”研究计划的前沿思想完全契合。近10年来,以城镇化科学模式、主体功能区划、一带一路路线图、京津冀城市群、农村空心化和精准扶贫、东北振兴与资源型城市转型、行政区划优化等为研究对象,发展了人文与经济地理重要的可持续过程、地域功能形成和综合地理格局有序化规律、城市群形成演化机理及其资源环境效应、问题地区可持续生命周期与振兴路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区域间相互作用关系、人文界线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理论方法。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应用成果对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态势最佳、总体水平领先,以此告慰吴传钧先生,并以此纪念吴传钧先生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6.
《地理研究》2017,(3):F0003-F0003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关注不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规律,对自然地域系统进行综合、整体研究的一门自然地理学分支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中国兴起以来,综合自然地理学密切关注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等,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和学术大本营,北京大学即为其一。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建 《地理科学》1999,19(4):332-337
从三方面评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的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不同观点的引入与融合;结合中国经济转开幕垢实践研究;以及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为了继续提高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地位,应注意:思维方式的转变;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调;中国特色和国际主流兼顾。  相似文献   

8.
物流地理学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前人的研究,试图从物流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具体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物流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为物流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内部分支包括理论物流地理学、部门物流地理学、区域物流地理学、城市物流地理学及企业物流地理学;具体研究内容应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主要包括物流地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物流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及区域差异,行业物流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分布规律,城市(乡村)物流系统规划,企业物流活动的组织与空间分布规律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自然资源利用,社会生产的地域组织的改进和生产力的配置问题。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从最广义理解应是国民经济综合体形成的过程。生产力的地域体系(生产体系和人口分布体系)是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大学是中国地理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通过对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研究成果的梳理,把握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地理学提供有益借鉴。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的发展紧跟国际社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具有强烈的学科开拓性与创新性,一直以来其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地理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初期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地理学性质与内容的研究上,近期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城市社会地理学、乡村社会地理学及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人口分布规律、人口统计与表达方法、流动人口、女性地理学、城市空间、社会空间分异、城市管治、城市贫困、乡村经济、乡村城市化、乡村聚落、乡村土地利用以及信息社会的地理学等多个方面。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迫切需要地理研究者对具有空间地域特征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吸收国外社会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逐步建立中国式的社会地理学,这是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的宏观背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工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北京地区发展工业最突出的优势是智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缺乏,环境质量要求高。北京工业分布呈同心圆状从城区、近郊向远郊扩散,城区与近郊工业过于密集,远郊工业又过于分散。根据北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作者建议:应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省水、占地少、污染轻的工业部门。根据这一原则,调整现有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部门。同时,尽快建设远郊工业卫星城镇和相应的交通通讯系统。  相似文献   

12.
宁夏沿黄地区具有开发建设产业带的条件。本文论述了宁夏沿黄产业带的产业结构与建设进程及其空间结构,并对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任登峰  郑林 《热带地理》2005,25(4):361-366
从分析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特征入手,基于区位、成本、政府作用、外部辐射及制度文化因素等多个角度,把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发展动力概括为先天条件的原动力、地方政府的主导驱动力、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力、制度与文化作用力、学习与创新作用力及园区的自增长力6个方面.并提出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园区内企业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加强外来企业的根植性,使外来企业真正实现本地化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4.
郑锋  阎小培 《热带地理》2004,24(1):42-45,59
产业聚集负效应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海口市应加大宏观管理的力度,减轻乃至消除第三、第二产业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努力形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产方式,走产业经济生态化的道路.产业政策调控的重点是:积极发展生态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建立产业标准化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论工业变化的综合研究:以澳大利亚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小建 《地理学报》1991,46(3):289-299
80年代以来,国际工业地理学界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对工业变化进行研究。本文在分析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将工业组织变化与工业区域变化、工业结构变化加以结合,以弥补在工业区域和结构变化研究中忽视组织决策因素,在工业组织变化研究中忽视把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基于大量统计数据和本人实地调查资料,本文应用这种综合方法研究了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工业变化。  相似文献   

16.
工业用水零增长的条件分析——发达国家的经验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本文探讨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零增长出现的时间及其原因。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较高的环境保护要求是工业用水减少的宏观社会背景,产业结构升级则是工业用水实现零增长的直接原因。第二产业所占的 GDP比重和就业比重的开始降低是工业用水减少的前奏,第二产业比重的明显降低——其实质是高耗水的重化工行业规模的绝对萎缩——几乎是工业用水停止增长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厦门市产业结构特征与跨世纪发展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厦门市在经历了改革开后的一段高速增长之后,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分析厦门市产业结构现状和产业跨世纪发展的基础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厦门市新世纪主导产业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趋势,是当前经济文化一体化浪潮的必然结果。本文在对河北省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河北省红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模式,以期推动河北省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经济转型引起的失业,污染,停产,人口流失,社会形象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鲁尔工业区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产业政策,政府导向,财政补贴和发展工业旅游景观的措施,介绍了埃姆什工业改造样板的发展。通过对鲁尔工业区地域结构转型模式,探讨了这一模式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