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与工业地理学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效民 《地理研究》1992,11(3):101-107
工业生产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阶段性变化,并在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空间特征的变化上表现出来。80年代以来,这种变化突出表现为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区位的影响日盆增强以及工业生产组织的国际合作的扩展,这种变化导致了工业地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的革新拓展。  相似文献   

2.
导言在60年代和70年代迅速工业化时期,高技术工业发展在韩国的地位并不显重要。然而,近10年来,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要的政策问题。为搞活经济并根据变化着的国际经济环境改善其国际竞争力,注重高技术工业发展的结构重组的必要性日趋明显。8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政府高技术工业发展计划的实施,韩国高技术工业已得到迅速发展,而且,人们期望随着政府高技术工业发展计划的实施会使韩国高技术工业在90年代加速增长。然而,高技术工业发展政策的实施并非易事。因为均衡区域发展也是80年代韩国的重要发展政策问题。韩国高技术工业绝对地集中在首都区,而且在80年代更加集中。首都区高技术工业的不断集中引起了首都区整个制造业的再集中及不平衡区域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3.
苗长虹 《地理研究》1994,13(3):25-34
80年代以来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依据对河南省178家农村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四个亿元村的访问以及有关统计资料,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和区域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区域型式,并提出了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工业结构演变的视角来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变化,通过利用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和各省29个制造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1995-2010年我国工业结构演变与环境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各省工业结构的污染排放强度特征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0年我国西北地区工业结构废水排放强度降低的趋势减弱,东南部分地区和西南地区工业结构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有所增强,高污染行业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地区是黄河中游、西北与西南等地区。最后本文构建地区环境污染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工业内部结构的演变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在今后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要及时监控和预防产业结构演变产生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区际联系──区域地理学的近期前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春芬 《地理学报》1995,50(6):91-496
本文首先指出5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发展滞缓的问题所在,结合实例,阐述6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研究中关于空间关系与空间组织、功能区和优化地域组合的研究进展,认为现阶段区域地理学的前沿在向区际联系的研究方向转移。区域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从特定区域的独特性,转向地域分异,现阶段又在上述基础上向区际联系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区际联系—区域地理学的近期前沿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李春花 《地理学报》1995,50(6):491-496
本文首先指出5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发展滞缓的问题所在,结合实例,阐述6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研究中关于空间关系与空间组织、功能区和优化地域组合的研究进展,认为现阶段区域地理学的前沿在向区际联系的研究方向转移。区域地理学的研究究领域从物定区域的独特性,转向地域分异,现阶段又上述基础上向际联系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镇工业韧带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借鉴西方工业生产组织理论,从镇域这一基本空间单位出发,以民乐、人和、北Jiao三镇为例,探讨了乡镇工业企业生产的组织及其变化对镇域地方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在有关外部条件的作用下,企业本身的动作是影响珠江三角洲区域内乡镇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在此基础上就镇级地方政府如何科学引导镇域地方乡镇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镇工业迅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借鉴西方工业生产组织理论,从镇域这一基本空间单位出发,以民乐、人和、北三镇为例,探讨了乡镇工业企业生产的组织及其变化对镇域地方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在有关外部条件的作用下,企业本身的运作是影响珠江三角洲区域内乡镇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在此基础上就镇级地方政府如何科学引导镇域地方乡镇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唐山市钢铁工业发展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山市钢铁工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为唐山市的支柱产业,90年代以来,省属特大型企业唐钢和地方钢铁企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唐山市经济总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详细分析唐山市钢铁产业的发展过程,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城市最具代表性产业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基于本地化的区域产业基础和国家引导下的制度因素是唐山市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中适应和创新的能力则是内在因素。产品结构雷同、彼此利益独立使企业之间面临着激烈竞争,因此建议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引导地方企业调整工艺流程和产品结构,扶植相关产业,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玲 《热带地理》1996,16(1):47-55
本文分析了80年代以来广东省人口城镇化的变化特征,认为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快速发展是广东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指出今后庆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以产业结构的深入高速为动力,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劝,促进各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京工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北京地区发展工业最突出的优势是智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缺乏,环境质量要求高。北京工业分布呈同心圆状从城区、近郊向远郊扩散,城区与近郊工业过于密集,远郊工业又过于分散。根据北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作者建议:应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省水、占地少、污染轻的工业部门。根据这一原则,调整现有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部门。同时,尽快建设远郊工业卫星城镇和相应的交通通讯系统。  相似文献   

12.
宁夏沿黄地区具有开发建设产业带的条件。本文论述了宁夏沿黄产业带的产业结构与建设进程及其空间结构,并对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任登峰  郑林 《热带地理》2005,25(4):361-366
从分析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特征入手,基于区位、成本、政府作用、外部辐射及制度文化因素等多个角度,把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发展动力概括为先天条件的原动力、地方政府的主导驱动力、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力、制度与文化作用力、学习与创新作用力及园区的自增长力6个方面.并提出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园区内企业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加强外来企业的根植性,使外来企业真正实现本地化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4.
郑锋  阎小培 《热带地理》2004,24(1):42-45,59
产业聚集负效应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海口市应加大宏观管理的力度,减轻乃至消除第三、第二产业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努力形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产方式,走产业经济生态化的道路.产业政策调控的重点是:积极发展生态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建立产业标准化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建 《地理科学》1999,19(4):332-337
从三方面评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的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不同观点的引入与融合;结合中国经济转开幕垢实践研究;以及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为了继续提高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地位,应注意:思维方式的转变;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调;中国特色和国际主流兼顾。  相似文献   

16.
工业用水零增长的条件分析——发达国家的经验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本文探讨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零增长出现的时间及其原因。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较高的环境保护要求是工业用水减少的宏观社会背景,产业结构升级则是工业用水实现零增长的直接原因。第二产业所占的 GDP比重和就业比重的开始降低是工业用水减少的前奏,第二产业比重的明显降低——其实质是高耗水的重化工行业规模的绝对萎缩——几乎是工业用水停止增长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工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工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着重从区域与综合角度,研究各种工业布局的因素与特点和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组合(地域工业综合体)的形成、发展与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厦门市产业结构特征与跨世纪发展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厦门市在经历了改革开后的一段高速增长之后,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分析厦门市产业结构现状和产业跨世纪发展的基础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厦门市新世纪主导产业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趋势,是当前经济文化一体化浪潮的必然结果。本文在对河北省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河北省红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模式,以期推动河北省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经济转型引起的失业,污染,停产,人口流失,社会形象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鲁尔工业区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产业政策,政府导向,财政补贴和发展工业旅游景观的措施,介绍了埃姆什工业改造样板的发展。通过对鲁尔工业区地域结构转型模式,探讨了这一模式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