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至关重要,"招拍挂"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主要方式,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土地"招拍挂"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促进作用,同样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利现象,因此对于"招拍挂"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要一分为二地看,应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完善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方能有效实现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土地制度变革——“转方式”破局之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紧迫要做的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批评,指向它高度依赖土地和劳动的要素投入,是以资源的高耗费来支撑高投资和高出口。转变增长方式,就是从主要依赖土地和劳动的要素投入,转向依赖技术  相似文献   

3.
肖振时 《国土资源》2004,(11):38-3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对经济社会的各方面活动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有偿使用的方式进入市场流转后,对促进、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作为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存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对其市场流转的法律、政策和制度研究已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
解析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土地利用规划制度自始至终对美国整个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的美国,尤其在美国西部和南部,城市建设日益月异。当代和未来几代的美国人需要大量的住宅、学校、工作场所、商场和休闲娱乐场所,这些不同用地类型的空间布局和人们对它们的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应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配置方式,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租赁制度,即根据工业企业不同的产业周期,弹性确定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引导工业企业以租赁方式使用土地。本文就工业用地出让政策、工业用地租赁政策、土地登记与监测监管系统备案、土地租赁合同文本等问题进行阐述,并指出人们在实践中对以上问题存在的错误认识,以期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租赁制度能够很好地推广下去。  相似文献   

6.
正土地节约集约问题,根本是一个制度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改变土地外延发展、价格扭曲导致的粗放利用以及政府以地谋发展冲动产生抑制,将能真正起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作用。随着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用途和规划管制制度必须跟进。一是处理好土地用途管制、城市规划管制和所有制管制的关系。随着城乡土地统一市场建设,所有制管制  相似文献   

7.
生态化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效应的作用机制是生态化土地整治理论的有益探索。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制,可以通过土地整治工程土地自然要素/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景观要素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逻辑框架,解析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制。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对土地整治区及其相关区域的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等自然要素产生影响,引起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布局发生变化,改变区域景观结构和格局,从而影响土地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8.
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我国土地使用中一项重要的制度,作为我国分配和调整国有土地使用的主要方式,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土地有偿使用的发展,土地的商品性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经济价值,人们也开始认识到,目前存在的大量划拨土地使用权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阻碍,产生了土地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隐形市场、国有土地收益大量流失等问题.逐步缩小划拨供地范围,扩大有偿范围和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该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构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闲置土地的产生原因错综复杂,涉及行政、制度、价格、税收、市场、文化和规划等各方面的因素.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我国对闲置土地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征收土地闲置费;②延期开发;③政府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确定新的土地使用者,对原建设项目继续开发建设,并对原土地使用者给予补偿;④政府为土地使用者置换其他等价闲置土地或者现有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⑤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交还给政府,并取得适当的补偿;⑥依法收回闲置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0.
一、现行的土地登记制度我国现行的土地登记制度是介于权利登记与托仑斯登记制度之间的一登记制度。权利登记制由德国首先创设,因此又称德国制或登记要件主义。登记由于具有公信力,因而对于交易安全具有极为彻底的保护作用。完善的权利登记制度还会对降低交易成本、加速交易过程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登记公信力的赋予在使交易安全得到充分保护的同时,由于不可能绝对杜绝登记与实际权利状况不符的现象,因此,可能使真正权利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土地登记制度兼具权利登记制度和托伦斯登记制度的特点,偏重于权利登记制度。其主要特点为:采用形式主义立法;采取实质审查主义;登记有公信力;强制性登记;登记簿的编成采取物的编成主义;颁发权利凭证;土地登记不仅登记土地权利的静态,而且登记土地权利的动态;土地登记不及地上的建筑物和附着物;土地登记机关。  相似文献   

11.
一、土地财政的产生与内涵自国务院1990年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出让开始,随着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城市中工业、商业用地的大规模开发,以土地出让金为核心的土地财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樊继达认为,土地财政是中国特殊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2.
传统土地制度的负面影响。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中国城市的土地基本上是行政划拨的,它与发达国家城市在长期市场作用下表现的问题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中国过去的中央计划经济条件下,土地分配是通过对经济、人口的级数预测和人均用地指标来确定的,无法适应人口流动、消费模式的变化对土地需求的影响,造成土地滥用和紧缺的现象并存。当时中国城市面临的问题是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着支架作用。《物权法》中所指的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的物的权利,其中物权的核心是不动产,不动产里面的核心是土地,因此《物权法》的制定和颁布将对我国的土地登记制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物权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第二章第一节专门对不动产登记做了规定,为了实现我国现行的土地登记制度和即将颁布的草案的有关规定进行有效衔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登记制度,本文结合对草案中相关条款的分析,对今后土地登记制度的发展进行了论述。1…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批评,指向它高度依赖土地和劳动的要素投入,是以资源的高耗费来支撑高投资和高出口.转变增长方式,就是从主要依赖土地和劳动的要素投入,转向依赖技术创新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转变的方向早已明确,但是效果甚微.要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改革支撑传统增长模式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原则与制度需求的矛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道林  沈飞 《国土资源》2002,(11):38-40
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 沿革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可追溯到建国初期,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不同性质的土地征用或征收。第一种是建国初期的“征收土地”,体现在1950年的《土地改革法》中,包括没收和征收两种形式,对地主的土地采取没收的方式,对“词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的土地及其他公地” 则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土地关系的总称,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和政府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是一切社会形态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制度.在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中,土地制度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土地制度的矛盾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之一.一种社会土地制度的变革及调整,是任何一个国家政权首先要参与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制度虽然作了重大改革,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资源效益的提高.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土地制度出现一些与新形势情况不相应的新问题和新矛盾,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要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只有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清楚地认识这些影响,是确保农业和农村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最重要的财富象征。人类社会发展史无不与土地紧密相连。中国的农业产生于原始社会,最早的土地制度是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土地制度也不断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土地制度进行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不仅可对中国历代土地制度的变迁有一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于我们今天市场经济建设和土地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土地储备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一次创新,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顺应了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市场化要求,克服了传统土地使用制度所形成的问题,推进了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加强政府调控土地,促进土地市场有序运行,盘活城市存量土地,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全国已经有2000多个市、县成立了近2800个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储备机构数量迅速增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土地制度改革将进入深层次领域,与之配套的工业用地制度改革方案,亦逐步清晰。单一供给后遗症全国政协委员夏涛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深化工业用地供给方式改革的提案》。他建议,将工业用地供给模式从目前的出让为主转为以租赁为主。工业用地从2007年开始,从协议出让变为了土地招拍挂,这是工业地价发展阶段的一个标杆;背最是国家为抑制地方政府以盲目低价或无偿出让工业用地来吸引投资。虽然法律表述上,工业用地的批租年限为“不超过50年”,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工业用地的出让年限一直没有出现过少于50年的情况。工业的50年可以视同为土地的租期,土地的出让价款可以视同为50年的土地租金的一次性折现。  相似文献   

20.
完善土地综合整治经济制度的四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土地综合整治经济制度的分析,找出了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四点完善制度的建议,即重新构建土地综合整治资金征收计提政策体系、整合土地整治资金、完善土地综合整治的投资管理政策和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引导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