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开展和模式的不断优化以及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省级气象台制作预报所参考和使用的资料越来越丰富,预报准确率也在不断提高。未来省级气象台要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作统计释用工作,利用新技术(如神经元网络)不断提高预报的客观化程度,也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小模式数值定量降水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2.
1前言目前的天气预报方法一般采用常规线性统计模式,这种模式难以充分表达天气间的复杂因果关系,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数值预报产品,将预报员的经验和各种无法用精确数字表达的信息融为一体,尽可能地寻求天气因素与预报对象之间的一些非线性关系,是探索天气预报的~条新途径。BP人工神经元网络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非线性科学,它模仿人脑的神经元结构和认知功能,模拟人脑的部分思维过程,获得与生物大脑相类似的联想和推理能力。由于它具有高速度和高稳健性,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应用人工神经元网络的非线性决…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暴雨BP神经元网络预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人工智能方法,应用BP神经元网络技术,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动力诊断产品和当地预报经验指标,构造了贵州省期暴雨落区预报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实现了全省各大-暴雨落区的逐日概率预报,为业务预报提供了客观预报指导产品。  相似文献   

4.
药明  晏晓英 《吉林气象》2006,(2):31-33,39
数值天气预报已成为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的基础和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的主流方向。吉林省气象局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自运行以来,每日提供大量的数值预报产品,供全省预报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吉林省气象局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论述了基于B/S结构的数值预报产品查询系统建立的方法与技术,简述了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刘恭淑 《山东气象》1996,16(2):47-48
人工神经元网络在实际业务预报中的效果检验刘恭淑(山东省气象台.济南.250031)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模式识别被引进到天气预报中后,我省已先后研制了多种客观预报方法并在实际业务预报中试用。其中,“山东中西部雷雨、冰雹人工神经元网络预报系统”,主要用于预报...  相似文献   

6.
美国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薛纪善 《气象》1998,24(11):3-6
介绍了美国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在大气探测技术、数值预报及可视化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美国传统的天气预报向定量与定时方向发展。定量降水预报的实现是天气预报由定性走向定量的重要标志。在充分利用数值模式产品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卫星与雷达资料建立客观预报工具在暴雨和强对流天气预报中取得较好效果;中尺度分析业务系统的不断改进使降水预报的技巧有明显提高。作者还介绍了美国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及预报业务系统的概况。最后  相似文献   

7.
潘光照  俞炳启 《气象》1983,9(10):12-14
目前以数值预报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传真天气预报图已在基层台站广泛应用。为总结交流运用传真图的经验,下面谈谈我们两年来实践的一些体会。 一、进行误差统计,订正要客观化 随着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数值预报的水平已超过经验预报。但是我们也看到  相似文献   

8.
陆如华 《气象》1992,18(12):47-49
引言 数值预报及其产品应用是当代天气预报的主要手段。它的发展使业务天气预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数值天气预报为主要手段,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使用天气学、统计学、动力学、人工智能及人机对话等各种方法,研究和开展各种时空尺度的天气预报。发达国家的业务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历史已证明了这是当代天气预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发展数值预报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其产品应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数值天气预报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上海台风研究所已积累了多年业务数值预报的经验和资料,中央气象台也于1980年7月起对外公开发布数值预报图,为基层台站运用数值预报结果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利用数值预报输出结果,经过统计方  相似文献   

10.
BP网络在鲁西南地区西南涡降水量级预报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成刚  吴宝俊 《气象科学》1999,19(2):158-165
天气预报的困难主要源于非线性、高维性和数据的不精确性。所以,我们利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来处理气象问题。本文引入BP网络来预报鲁西南地区的西南涡降水强度。经过网络的自学习,它能自动地从历史资料中抽取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的关系,进而作出较正规的预报。  相似文献   

11.
刘海明 《青海气象》2005,(3):70-72,74
青海省气象局自1999年开始推行预报业务体制改革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逐步建立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天气预报业务流程,短期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短期气候趋势预测、一般性降水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逐年稳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青海省天气预报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总结回顾了中央气象台近年来的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进展。天气预报质量的历史演变显示了预报业务水平的提高, 这种业务能力的提高既反映了预报技术的发展, 也带来了天气预报业务的变化。对业务天气预报中各种预报技术应用进展的分析表明:数值预报在天气预报业务能力提高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 基于对不同尺度天气影响系统发展演变过程深入认识的基础上, 天气学的预报方法依然是预报业务中的重要技术方法; 动力诊断预报已成为灾害性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是实现气象要素精细定量预报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林爱香 《气象》1988,14(1):38-41
一、引言 数值预报传真图在基层台站的推广应用已经有5、6年了,通过这些年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如何提高数值预报传真图使用效果的问题。数值预报传真图再分析(以下简称“再分析”)就是途径之一。 对于基层台站来说,“再分析”是指预报员运用天气学、数值预报、动力气象学和经验,对数值预报传真图进行再加工、再分析、再诊断,以提高地方天气预报的水平。 二、“再分析”的必要性 1.对于数值预报产品的统计解释方法有很多,例如MOS和PPM等。这些方法现已推广到基层台站,成为有效的客观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中国现代天气预报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10年来,随着数值预报技术的进步,探测手段的日臻完善和丰富,以及高性能计算机快速发展和应用,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中快速更新同化分析和预报、集合预报、概率预报以及数字化预报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中国天气预报业务水平的提高,在中国防灾减灾、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的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和介绍了近10年中国现代天气预报新技术,主要包括基于中尺度模式的多源资料快速更新同化预报技术,提供灾害性、极端性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信息的集合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及高时空分辨率气象要素的数字化预报技术,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能够对未来天气预报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天气预报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数值预报业务的建立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标志着天气预报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是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天气预报技术发展的历史,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多模式集合预报技术及其分析与检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对德国、日本、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模式和我国T213模式的夏季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模式对目标区域预报能力的分析,分别应用神经元网络预报技术和基于Ts评分的客观多模式权重系数法(ME),建立了4个模式的集合预报方法,并应用于2005年汛期业务运行。结果表明:ME对短期降水预报技巧高于简单集合平均,因此具有一定的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大气运动过程的深入了解,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化,高分辨率的包含复杂物理过程的中尺度业务预报模式已成为1990年以来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方向.预报员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可参考的指导产品不仅有大尺度的天气形势信息,还包括各种中尺度及地面气象要素在内的大气运动的物理参数,从而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的数值天气预报释用水平也得以提高.这不仅使得预报员能更方便地利用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制作当地的各种天气及要素预报,而且使得气象服务更加准确及时.该文对武汉气象中心数值天气预报释用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开发环境、特点、技术方法和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台风暴雨天气预报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刘还珠 《气象》1998,24(7):5-9
将我国天气预报业务中台风暴雨的预报方法归纳为4种类型,它们是天气概念模型、数值预报产品动力释用、相似法和应用卫星、雷达探测资料等方法。以典型实例说明了每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大概情况。由此分析了我国在预报业务中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着的薄弱环节。依照近期的计划和动向对我国天气预报业务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顾震潮 《气象学报》1959,30(3):237-242
(一)天气数值预报是天气预报精确化、客观化道路上的必然产物,是气象理论特別是动力气象理论与天气预报密切结合的产物。它是天气预报方法两条腿中的一条腿。对天气预报的要求是在不断发展的,预报的对象,要求也在发展,因此总会不断提出新的预报问题要经过我们预报员来摸经验、找规律,并由预报员来制作预报。但天气预报比较成熟的一些技术会一步步地“工程化”,一批批的专用数值预报方法来作。在将来,数值预报与现在日常预报所用方法渐渐要象机器工业与手工业(象有高度技巧的特种工艺  相似文献   

20.
一种温度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法敬  矫梅燕  陈静 《气象》2011,37(1):14-20
数值天气预报技术与能力在不断地发展与提高,集合预报是数值预报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集合预报产品所提供的大量预报信息,需要通过合适的产品释用处理来传递给用户,因此对集合预报产品进行解释与应用是实现其实用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选取武汉站00:00 UTC地面气温(T2m)作为预报量,利用其历史观测资料及2008年1月份TIG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