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资源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水资源管理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水资源应用现状和水资源管理中存在水资源安全意识欠缺、水资源管理机制不全面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普及水资源管理意识、健全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管理资金的投入、健全防洪体系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泰安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玉玲  李慧  吴希龙 《地下水》2010,32(4):135-137
通过对泰安市水资源状况分析,该市缺水状况严重,应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在分析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水资源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安徽省水资源和水资源的特点。从水资源管理的函义、内容阐述水资源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水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同时也对安徽省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资源需求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是资源水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分析了水资源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的主要原因及采取的一系列对策和措施,提出了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展望了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李静 《地下水》2014,(1):127-127,131
通过沂水县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县建设,分析该县水资源管理在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存在的问题、制度、管理、保障等方面入手,总结经验,探讨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对策措施,为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规范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齐兵 《地下水》2010,32(4):128-129
廊坊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在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短缺、地表水资源难以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补给困难、水位降落漏斗问题很难解决等问题。为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廊坊市制定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章提出要加大水价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等五项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演变过程.辨别了历史上不同时期黑河中游水资源管理的状况,分析了兴衰的原由,探讨了水资源管理演变的趋势、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历史上可资借鉴的经验,说明资源管理问题与社会问题和其他问题相互之间是不断转化的,对策措施集合也是不断调整的.简要论述了部分历史经验在建立水资源利...  相似文献   

8.
高波 《地下水》2004,26(3):187-189
本文分析了临汾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水资源现状,提出了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采矿排水管理、污水资源化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邹力 《地下水》2008,30(3):83-84
针对泰安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如何节约、保护、开发和统一管理水资源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龙正未 《地下水》2014,(2):105-106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事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水资源论证工作已开展十多年,但仍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结合多年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实践经验、组织评审和认识见解,本文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资源管理体制、配置程序、市场化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流域已建成较健全的用水者协会体系,水价和水权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其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受地方行政、企业等多方权力博弈的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处于双线管理状态,未能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全面统一管理;用水者协会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不积极;流域内水价、水权制度不完善。建议如下:应在甘肃省水利厅和酒泉市政府之间形成协调机制,以协调各相关方的权益,完善流域管理局和地方政府统一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流域水资源的集成管理;加强流域机构立法,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将协会的职责和义务融入到村委会的职务中,并完善水价制度,建立水权交易市场,以调动公众的自我管理和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干旱缺水地区流域水资源管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启民  王玲 《地下水》1999,21(3):112-115
对于一个干旱缺水流域来说,水资源管理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确定,人们对水资源管理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在注意水资源可利用量有限性的同时,也注意到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水资源价值思考的立足点也由传统的经济利益转向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综合效益,认识到水资源不仅具有存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环境价值。本文针对以上水资源的价值形式分别进行分析,以便找到干旱缺水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适应性管理新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下的水资源脆弱性和适应性管理研究成为全球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水资源安全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大战略问题。介绍了水资源脆弱性和适应性管理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问题,综述了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和适应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与适应性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无悔为准则,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本效益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多信息源的分析与综合决策相结合为原则,对适应性管理与脆弱性组成的互联互动系统及其风险与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张占贵  ;谢炳勇 《地下水》2014,(3):115-115
评价和阐述了洋河南镇地下水资源状况,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找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水资源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郭冬梅 《地下水》2003,25(4):232-234
通过对岩溶泉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泉域内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密不可分,进而提出了泉域水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新绛县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通过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总结出新绛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地表水源置换管理、加强节水管理、水环境污染治理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伟忠 《地下水》2006,28(6):25-26,6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天津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要从6个方面加快天津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实现全市水事务统一管理;推进区县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水务投融资渠道;完善地方性水务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水务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18.
冯耀奇  任利民 《地下水》2007,29(4):13-14
依据最新聊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水资源总量、地区分布和年际年内分布特征,论述了重要的客水资源-黄河水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聊城市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结论.并通过分析水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利用、地下水超采、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管理体制等问题,总结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节水型社会生产体系、开展生态水资源建设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蓓  刘玉甫  魏光辉 《地下水》2008,30(3):78-80
分析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在塔里木河水资源管理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并建立塔里木河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国际上水资源综合管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近年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等一系列政策,不断探索完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为加强对水资源综合管理的认识,推动中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实施,结合国际社会对水资源综合管理认识和实践新成果,主要梳理总结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的形成过程、主要组成、实施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1)随着对传统水资源管理存在分散化等问题的认识,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理念逐渐形成,并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2)水资源综合管理实施"综合"途径管理水资源,强调通过完善实施的环境条件、机构框架、具体管理手段和稳健的水基础设施投资机制,实现用水效率、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的均衡;(3)许多国家已把综合管理的理念和措施纳入到其水资源管理政策和体制框架设计中,并在水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取得新进展;(4)国际上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和经验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启示和借鉴;(5)未来水资源综合管理将进一步得到推广实施,从理念到解决具体水问题的实践过程将进一步加强,并呈现多样性和动态性特征。尽管面临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和水与社会经济交互作用导致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等问题的挑战,随着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实践和水科学研究进步,水资源管理将进一步采用整体、多学科和可持续的途径,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