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从生物和应用的角度,对国际盛行的多重地层划分“界线层型”提出质疑。认为“界线层型”划分的人为性很大,不利于在生产、科研中推广使用。主张采用以自然界线来统一划分地层的观点。根据近年来对事件地层学的研究成果,论证了以地质事件为基础的自然地层界线的理论性和普遍性以及在构造地质和层控矿床等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意义。呼吁地质界积极开展事件地层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胡世忠 《福建地质》1989,8(3):235-245
地层划分对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指导地质生产和科研工作。据此目的,对目前盛行的“界线层型”提出了质疑。认为“界线层型”是以均变论为基础所确定的人为界线,它既不能较完全地反映地质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也不利于在生产、科研中推广使用。因此,作者建议采用综合研究方法,选择统一地层划分的事件界线。它不但符合地壳运动的阶段性和生物发展的规律性,而且标志明显,便于生产使用。地层中的稀有事件在地质发展史上包括生物演化及沉积环境变迁,起着巨大作用,形成的自然界线在确定地层时代和对比中具有广泛性、等时性及易辨性。在地史演化过程中一些稀有的突发事件比常见的渐进演化事件起着更加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它重视突变与渐变的结合,更强调突变和灾变,这在哲学上是正确的。因此,应积极开展事件地层学的研究,以促进我国地层学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质事件与高分辨率事件地层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要介绍了传统地层学的发展及其局限性,认为传统的生物地层学的相对低分辨率已不适应目前的生产、科研要求;阐述了高分辨率事件地层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认为地质事件的广泛性、瞬时性与相对等时性是高分辨率事件地层学的存在基础。通过全方位地开发出地层记录中的各种事件信息,建立综合事件地层剖面和高分辨率事件地层信息数据库,有可能使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提高10-50倍。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事件地层学提高了年代地层划分和对比精度,其分辨率可达20-50ka,甚至更高。这就导致了高分辨率地层学的发展,是未来地层学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地层研究结果的巨大潜力可以在年代地层学中引发一场革命。该文简要介绍了高分辨事件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与高分辨率地层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 围绕地质时间坐标的建立和优化,地层学经历了三次重要革命,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地层学形态:斯坦诺地层学(1669)、史密斯地层学(1817)和高分辨率地层学(1968)(表1)。高分辨率地层学的显著特色是划分、对比出的主体地层单元的持续时间必须小于百万年级,十万年级至千万年级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和高分辨率地质时间坐标的建立可望通过对地层记录中 Milankovitch 旋回和 ENSO 事件沉积的高分辨率地层学研究实现。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地层学与Milankovitch旋回和ENSO事件沉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围绕地质时间坐标的建立和优化,地层学经历了三次重要革命,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地层学形态:斯坦诺地层学(1669年)、史密斯地层学(1817年)和高分辨率地层学(1969年)。高分辨率地层学的显著特色是划分、对比出的主体地层单元的持续时间必须小于百万年有。十万年级至千年级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和高分辨率地质时间坐标的建立可望通过对地层记录中Milankovitch旋回和ENSO事件沉积的高分辨率地层学  相似文献   

7.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划分、对比、分类和级别体系等地层学根本理论问题上给地层学带来了新认识、新概念和新方法。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可建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将传统的自然界线(或不整合面)、层序界面和GSSP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年代地层界线成为可在野外识别和追索的界线。论证了层序地层是独立存在于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之间的地层类别和包含三个基本地层类别的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阐述用层序地层界线优化  相似文献   

8.
全国地层委员会在在"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的基础上,历经八年的编制,最近正式发布《中国地层表》(2014)。《中国地层表》建立了中国年代地层系统与国际年代地层系统之间的精确对比关系,充分反映了各地质时期岩石地层的展布状况,各地质历史阶段的地质年龄、生物地层序列(列数列各阶期的主导化石门类的组合序列)、磁性地层、地质事件、海平面升降等的变化特征。《中国地层表》(2014)是实用性很强的全国统一的多重划分地层表,是地质行业的重要标准规范,充分反映了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我国地层学研究的新成果,同时参考了国际地层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它的广泛应用将对我国的地质调查工作、地层学研究、地质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9.
正地层是一部记录地球和生物形成演化的百科书,地层学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从1669年丹麦解剖学家和地质学家尼古拉斯·斯坦诺(Nicolas Steno)提出地层学著名定律地层叠覆律算起,已有近350年的研究历史。300余年来,地层学的理论不断发展创新,内涵也不断积累扩充,形成了以地层叠覆律、化石层序律、岩相对比律(瓦尔特相率)、地质体切割律为核心的基础理论和以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为主的包含化学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定量地层学、同位素测年学、事件地层学等在内的庞大分支学科。在地层划分对比的  相似文献   

10.
着重对高分辨率地层学的主要特征进行阐述 ,高分辨率地层学的主要特色 ,就是提高对地质时限的划分 ,也即小于 1Ma地质时限的划分 ,与传统生物地层方法相比 ,其精度可提高数十倍 ,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旋回层和事件层。高分辨率地层学应用广泛 ,不但能够极大提高划分和对比的精度 ,而且能够满足当代地层学、盆地深入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地学前缘》2016,(6):246-252
高分辨年代地层系统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基础。高分辨综合地层学试图建立分辨率小于一个生物带的地层单元并使地层对比的误差小于一个生物带。本文将目前用于建立年代地层系统的方法划分为三类:生物地层学、现代地层学的不同分支学科和同位素年代地层学,讨论了不同地层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任何一种地层学方法的分辨率都是有限的,综合地层学为实现地层高分辨划分和高精度对比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生物地层建立可信的相对年代地层格架,现代地层学手段有助于实现高分辨划分和高精度对比,同位素年代地层学赋予生物地层界线和其他地层界线绝对年龄。三者结合共同构成了高分辨综合地层学。  相似文献   

12.
    
地层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一门奠基性的基础学科。20世纪60年代以来,胜利油田的地层学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为胜利油田的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和勘探开发实践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胜利油田发现和勘探开发早期,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主要是应用微体古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相结合的方法;随着国内外  相似文献   

13.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4):332-332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全国地层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古生物学会、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全国地层工作与地层学研究新进展成果交流会”11月8日-10日在南京山水大酒店举行。会议将着重交流“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的进展和成果,同时广泛交流地层学各分支学科领域研究进展与成果(包括地层划分与对比、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层序地层、磁性地层、化学地层、事件地层、同位素年代地层以及特殊岩石地层等方面)。参加会议交流的部分成果已由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汇编成会议论集,以《地层学杂志》增刊的形式在最近出版。没有纳入这一会议论集的,还可按《地层学杂志》的格式撰写论,送交会议秘书处,以便在会议之后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14.
辽东本溪-桓仁地区古生界发育,是研究地层学、沉积学的典型地区.在简述事件地层学原理和地层事件概念,并对主要地质事件进行初步划分基础上,通过对本溪-桓仁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层剖面测制研究,对该区古生界,根据地质事件的岩石记录,划分了构造上升和下降、海侵、缺氧、风暴、干燥炎热等6种事件地层单位,8个事件集群,并对各事件地层单位逐一描述,提出事件个体和事件集群、事件沉积层和事件集群沉积段的概念,并探讨了与沉积环境、层序地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地层学要素也就是地层学基础,包括地层学的原则、概念、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命名等内容。有的研究者也把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看成地层学的三要素。 有许多地质文献涉及地层学要素问题。新近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出版的《国际地层指南》是较全面系统阐述这方面内容的一个文件。我们认为,在现时提出一种世界范围的“指南”,为全世界地层研究规定某种类似“规范”性质的东西要求全世界统一采用,似乎  相似文献   

16.
天文地层学的兴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天文地层学”是由旋回地层学等演变而成的一个新名词,可明确地与层序地层学等其他研究旋回的学科相区别。天文地层学的主要优点是把地质时间与天文因素相联系,它的研究成果可以有助于进行比阶一级年代地层单位更精细的划分;它是应用连续沉积物的自组织特性,求出其中由于响应天文轨道周期的影响而形成的旋回特性,可用以进行地层高分率的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17.
王训练  徐力 《现代地质》1998,12(2):160-167
摘 要  运用综合地层学方法讨论了华南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年代地层划分。为了便于和国 际年代地层标准进行对比‚建议把华南岩关阶的底界提高到与国际上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相 一致的位置‚把上泥盆统锡矿山阶与修订后的岩关阶之间的地层归入邵东阶。邵东阶和岩关 阶分别相当于欧洲的斯特隆阶和杜内阶。这个方案使阶与地球演化的自然节律相对应。阶的 界线和重大地质事件吻合‚它不仅是一条生物地层界线‚而且有明显的事件地层标志。在邵 东阶和岩关阶之间的界线上古群落的分布模式和地层的磁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都发生了显 著变化‚可能代表一条自然界线。从层序地层学的观点来看‚邵东阶大体由1个三级层序组 成‚岩关阶由3个三级层序组成。上述各种地质事件中‚海平面升降似乎起着关键性主导作 用‚其变化导  相似文献   

18.
层序地层学基础和关键定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概述本文目的是介绍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关键定义。层序地层学主要研究年代地层学格架中岩石的相互关系。这种年代地层学格架是重复的、以侵蚀面或无沉积物,或与其相应的整合面为界的、成因相关的地层。层序地层学是通过识别由海平面升降周期性变化所产生的沉积特征来划分对比地层、定年和解释地质记录的新方法,是在地震地层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沉积学、生物地  相似文献   

19.
童金南  黄云飞  梁蕾 《地学前缘》2014,21(2):144-156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及随后早三叠世复苏期是古、中生代之交重大地质突变期的主体。这一时期,生物演化更替显著、生态空间扩展快速广泛,因而生物地层分辨率高、可对比性强;各种重大地质事件活动频度和作用强度显著增加、影响范围广泛,因而其产生的识别标志明显、区域精时对比能力强;由于突变期伴随有强烈的地内构造活动,火山物质提供了丰富的精确地质测年素材,同时伴随重大突变过程而被强化的历史阶段性和时间节奏性地质记录,也为年代地层精确定年和计时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因此古、中生代之交的地质记录为高分辨率生物环境年代地层综合研究提供了最佳条件。文中以中国南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和下三叠统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和分析了这一时期的生物地层序列、环境事件标志及其地层学价值、年代地层学研究进展,提出环境地层学研究是进一步深化古、中生代之交重大地质突变期地层学研究的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5月17日)前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基本布局,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地层是地球发展历史过程中分布最广、时代跨度最大、意义最为重大的地质记录。地层学是地质科学奠基性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构成地壳的所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的特征和属性,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单位,并建立它们之间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地层学经历了初创、统一地层、多重地层划分等阶段,目前正朝着建立全球标准年代地层系统和从区域地层对比逐渐扩展到全球地层对比的方向发展。地层学在地球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