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陆地与海岛植被分类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海岛植被进行分类,确定海岛植被型,本文首先较为全面地回顾了中国陆地植被分类和区划的研究历程,在分析植被分类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东海浙闽海岛(平潭岛以北)所在海域为例,提出探索海岛植被分类与气候控制因子关系、进而研究海岛植被型及其空间分布的思路与方法;其次,依据陆地植被分类的理论方法和研究结果,探讨了东海浙闽海岛的可能植被型,认为海岛植被型n应在陆地植被型范畴内,其数量是陆地植被型m中的若干(n/m);最后,由于海岛所处海域的气候与毗邻陆地不同,因此对海洋气候的控制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出尝试通过控制因子的特征和演变规律分析,进而推演海岛植被型及分布,同时结合植被调查经验和方法进行验证的海岛植被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7年7月和10月的CBERS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采用混合分类法,解译分析了辽河三角洲盘锦地区湿地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湿地植被典型分布区设置4条调查带,共计40个调查样方,通过对采集样品的收割、烘干和称质量处理,测算得到了辽河三角洲主要湿地植被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研究了该地区湿地植被的储碳和固碳能力。结果表明:稻田、河口水域和芦苇湿地为辽河三角洲盘锦地区湿地的主要组成类型。该地区植被的总储碳量达7.63×106t,芦苇和水稻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固碳植被,其碳储量分别占该区域植被总储碳量的45.91%和37.03%;该地区植被的平均固碳量达17.68 t/(hm2.a),是我国陆地植被平均固碳能力的3.59倍、全球植被平均固碳能力的4.31倍;辽河三角洲盘锦地区湿地植被年固碳能力相当于相同面积、同等植被覆盖度条件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固碳能力的1.01倍。  相似文献   

3.
海岛独特的自然环境制约了植物的生长,但同时也自然筛选了一批适应能力较强的海岛植物种类。文章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平潭岛群中的塘屿、东庠岛、大练岛等海岛临海荒坡山地植被进行实地调查。通过了解平潭周边典型海岛的植被种类、分布及群落结构,分析平潭典型海岛的植被特征,指出风、干旱、盐害及土壤等环境因子是影响平潭周边典型海岛植被生长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几个制约因素,结合调查结果从植物品种筛选、植被配置、修复技术等方面提出困难立地条件的海岛植被修复对策,为相近区位的植被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海岛开发利用对植被格局的干扰和破坏程度,科学评价海岛植被退化方向和程度,选取了黄海北部的长山群岛作为研究区域,在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构建了研究区域的原生植被格局,以此为基准对该区域植被退化的空间态势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是长山群岛最主要的原生植被类型,包括农业种植开垦和城乡建设占用在内的各种人类活动对海岛植被的强度干扰和破坏,使原生植被落叶阔叶林面积由13 784.19 hm2减少到6 729.43 hm2,其中19.12%被开垦为农作物,15.04%被开发为城乡建设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区域差异,海岛植被退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距离大陆较近的石城岛群和广鹿岛群植被退化最为严重,落叶阔叶林仅分别留存了24.48%、32.13%,而远离大陆的獐子岛群和海洋岛群植被保护较好,落叶阔叶林的保持面积在65%以上.实践证明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方法能较好地反映海岛植被退化方向与程度,是海岛植被宏观评价分析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金山岛是上海海域存留天然植被较完整的海岛,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有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海岛植被保护策略。文章基于21个样地的调查,将大金山岛植被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灌丛和草丛5个植被类型14个群落类型。地带性森林群落径级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表明,大金山岛森林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物种多样性较高。为进一步完善大金山岛的植被保护措施,需加强植被分类与制图、量化典型植物种群大小和分布特征、跟踪管理大径材树木生长和健康状况、开展植被和动物综合调查以及植被动态长期监测的研究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2016年湄洲岛、漳浦红屿和东门屿人为活动监视、植被监测、海水监测和潮滩沉积物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东门屿植被面积覆盖率最高,湄洲岛次之,漳浦红屿较低;除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外,其余各监测要素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3个海岛潮滩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对海岛监视监测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逐步壮大和固化调查监测队伍;适当增加监测站位及监测要素;明确监测资金渠道,保证资金投入,更新技术装备,加强海岛调查与监测技术研究水平;完善海岛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海岛调查、管理、监测相衔接的监督机制等意见建议,以期完善现有的海岛监视监测体系,为海岛环境、海岛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亦为决策的制定提供更为详实全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浙江海岛植被乔木层种-多度的格局进行研究,并将参数估计法和遗传算法应用于Preston对数正态模型在浙江海岛植被乔木层种-多度格局拟合中,并分析浙江海岛植被(乔木)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浙江海岛植被乔木层种-多度格局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特征,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在浙江海岛植被乔木层种-多度分布中的适用性与在热带雨林等非海岛群落种-多度格局的适用性一致;(2)浙江海岛植被与毗邻区域的植被同处于相似相近的气候因子下,具有亚热带气候的主要特征,包含了从温带至亚热带地区的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的众多属、种,可作为亚热带气候下植被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系统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遥感中的像元二分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求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估算海岛植被覆盖度,形成了一个能够综合反映海岛生态系统状况的植被生态遥感评价指数,有助于不同海岛之间植被生态状况的对比分析和评价.选取舟山群岛中3个面积较大的海岛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陆地卫星TM遥感资料,计算得到3个海岛的植被生态遥感评价指数.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9.
海岛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度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海岛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生态系统,相对于陆地区域有其自身的特性。文章介绍了海岛的一些经济功能,结合海岛区域特色,建立了海岛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指标体系、模型和计算方法。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主成分,利用主成分载荷进行指标权重赋值,对海岛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进行评价,最后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16年4月对厦门无居民海岛猴屿开展了植被和土壤调查,采用全岛调查的方法查清全岛植物种类及生长状况,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分析比较人工恢复林和次生林物种多样性和土壤肥力特征,以期为无居民海岛生态修复提供借鉴.结果表明,全岛共有乔木5科5属6种,灌木有10科12属13种,草本植物有21科39属40种.由于被海包围、面积狭小、地形简单,物种传播速度慢,猴屿生物多样性较低,猴屿人工恢复林物种多样性与次生林差异不显著.人工恢复林土壤肥力显著低于次生林,植物生长及其产生的凋落物可以促进土壤肥力的改善.海岛普遍风大、缺水,植被恢复应选用适应海岛环境能力强的物种.猴屿植被破坏导致生态位缺失,进而造成马缨丹生物入侵,影响海岛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康婧  李方  王娜  齐玥  李晴  包吉明  吴楠  林雪萍 《海洋通报》2020,39(3):300-308
对申请海岛使用权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活动进行分类,是制定无居民海岛使用金最低标准定价的基础。2010年《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中的海岛分类体系存在与国家和地方分类体系衔接不够、用岛类型与用岛方式概念混杂、对生态用岛引导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本文对无居民海岛各类分类体系现状及关联性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继承《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关于适度开发利用海岛的主导用途分类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资源有价、生态有价的原则,将原有的10类无居民用岛类型通过合并、新增、保留,调整为9类。根据用岛活动对海岛自然岸线、表面积、岛体和植被等的改变程度,将无居民海岛用岛方式划分为6种。初步构建了基于用岛类型和用岛方式的无居民海岛使用分类体系,为无居民海岛使用金最低价标准调整、分类施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远离大陆的海岛礁地形测绘的技术难题,在西沙群岛应用IMU/DGPS辅助海岛礁无控航空摄影技术进行了作业,经实测成果检验,影像精度满足大比例尺航测要求。基于试验分析,对在南海岛礁进行航空摄影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有助于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海岛礁测绘中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配置我国无居民海岛资源,促进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文章基于无居民海岛的自然属性,研究无居民海岛的等别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可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以充分体现海岛价值、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及具有导向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划分等别;遴选权益价值、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3类要素及其14个指标,构建无居民海岛等别划分指标体系;除直接定性划分为禁止开发利用等别和最高等别的无居民海岛外,依据海岛的面积、离岸距离、植被和沙滩情况,将无居民海岛划分为6个等别。基于自然属性的无居民海岛等别划分指标体系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海岛建筑物高度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快速建立海岛建筑物的三维立体模型对于海岛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海岛建设项目监督和管理、海岛权益维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建筑物高度数据是三维模型建立的重要基础数据。如何快速、准确获取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现行的高度数据提取方法,选择利用高分遥感影像进行建筑物阴影测高法,以河北省月岛为实验区,进行了建筑物高度提取,并和实际高度进行对比,对阴影测高法测量高度进行精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无居民海岛是舟山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撑。为促进舟山市无居民海岛的精细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舟山市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无居民海岛分类保护原则,基于国家权益类、自然保护区类、海洋特别保护区类、其他重要保护类、限制开发类和保留类的单岛功能定位分别制定管理方案,基于旅游娱乐用岛等9种用岛...  相似文献   

16.
针对遥感影像数据大面积覆盖的特性,利用数学形态学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海岛水边线的同步提取模型,模型包括:利用K-means算法的海岛区域粗分割;基于灰度膨胀算法的海岛初始轮廓曲线确立;利用水平集算法的海岛水边线优化。以福州海域的多目标海岛水边线提取为例,将本文模型与K-means模型、二值化高斯滤波水平集模型(SBGFRLS)和基于改进水平集的海岛边界快速分割模型(ILSM-IBR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弥补了K-means模型的过分割现象,其计算耗时较SBGFRLS和ILSM-IBRS模型分别节省了96.16%和86.96%;其迭代次数分别减少了97.07%和90.59%。由此可见,本文模型解决了现有提取模型效率低、过分割等现象,实现了多目标海岛水边线的同步提取,为海岛普查等提供了一种快速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质雷达在海岛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正朝着探测精度更高、探测范围更广、解释更准确的方向发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前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环境、灾害地质调查等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海岛的开发与海岛基础设施的建设,海岛工程勘查与工程质量评估和地质灾害的影响与危害评估等工作越来越多。本文章结合地质雷达探测的优势,分析了海岛开发和地质调查中的研究内容,结合海岛上的滑坡监测、浅层断裂等地质灾害勘探实例,论述了地质雷达在海岛工程与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