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历史特大洪水在设计洪水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费永法 《水文》1998,(6):6-10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实测系列中加入4种不同情况的历史洪水对设计洪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的历史洪水重现期越长,则设计洪水成果的稳定性越好;在同一历史洪水考证期内,加入1-2个历史洪水对提高设计洪水成果的稳定性和精订作用很明显。  相似文献   

2.
古洪水流量的误差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悦波 《水文》1997,(1):6-11
古洪水研究已在大型工程和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的设计洪水中得到动用取得了令人虚心成功,但古洪水流量的推求与实测量的计算往往有大的差别,根据随机误差的传播给出了一般情况下的古洪不流量推误差计算公式,以小流底2360aBP古洪水注同误差的计算为例,对最终计算出的古洪水流量成果给出了一个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3.
全新世古洪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兴民 《水文》2007,27(3):24-28
尽管古洪水的研究最多只有50年左右的历史,但是利用全新世古洪水研究来补充洪水频率计算的资料,对预测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古洪水的研究发展比较迅速。本文从古洪水事件的判别、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特点、古洪水的水文计算等方面阐述了全新世古洪水的研究进展。古洪水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流域的部分地区,所以研究区域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分辨率有待提高;洪水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的较少;对洪水事件的成因关注的不多;对一个流域内古洪水序列的全面建立还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4.
黄永唐玲  燕双建 《水文》2005,25(5):59-61
从流域降雨、河道水位、流量等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淄博市主要河道实际发生的特大洪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对实测洪水进行频率分析计算,并对历史洪水进行考证确定重现期,以期为做好历史洪水重现时水文测报预案、防御特大洪水、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对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1998年洪水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大水后,全国水文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暴雨洪水调查分析和研究评价工作。通过对长江、松花江、珠江及闽江暴雨、河道洪水、渍口(垸)、水库拦蓄和排涝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考证,补救了大量珍贵的水文资料,完整地掌握了暴雨洪水资料;分析确定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具有全局意义的水文数据和成果;研究提出了长江、松花江、珠江及闽江流域干支流主要站的洪水频率分析成果;分析、评价了水利工程和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深化了对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和规律的认识;科学、系统、全面地分析评价了1998年大洪水,阐述了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介绍了1998年洪水调查分析及研究评价的主要成果,提出了今后在暴雨洪水调查和评价方面应该加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2360aBP古洪水对小浪底设计洪水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悦波  王井泉 《水文》1998,(6):18-23
根据我国频率计算中广泛采用的P-Ⅲ型分布,应用统计试验方法,分别对仅由历史调查洪水和实测洪水组成的不完全系列,以及加入考虑流量误差情况下的古洪水资料后的系列进行了计算,得到后者比前者抽样误差大为减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古洪水平流沉积与水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洪水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古洪水信息的载体-古洪水平流沉积提供古水水位及流量,而如何确定古洪水沉积顶面高程与其洪峰水位的关系是河床演变学至今尚水解决的难题。经过长江,黄河,黄河和淮河古洪水研究之后,对此问题获得了新的认识, 水平流沉积物尖灭点高程与共洪峰水位之间一致的关系,给古洪水研究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松岭  龚建新 《地下水》2013,(3):121-122,124
针对历史洪水在设计洪水计算中的误差,在分析乌鲁木齐河历史洪水及重现期的基础上,依据乌鲁木齐河英雄桥水文站洪水调查资料,通过实测洪水系列加入历史洪水的个数及加入不同重现期的历史洪水,采用数理统计和频率计算的方法对历史洪水的作用进行分析。历史洪水的个数、历史洪水值大小及重现期对设计洪水有一定的误差,其误差对设计洪水成果精度有影响。历史洪水值的误差对设计洪水的影响比历史洪水重现期误差的影响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9.
姜芸 《地下水》2014,(3):130-132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研究区洪水情况,选取可靠参证站实测洪水资料系列,运用调蓄经验单位线法、地区模比系数综合频率法、洪峰模数法估算研究区的设计洪水。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推荐采用地区洪峰模比系数综合频率曲线法计算的设计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10.
定位不定量历史洪水对洪水统计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纪民 《水文》1998,(6):11-14
针对水电站设计洪水频率计算中的定位不定量历史洪水对洪水统计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途径。通过对比计算及综合分析可知:考虑定位不定量历史洪水的洪水系列频率计算得到的洪水统计参数,其代表更好,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古洪水调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新  丁贤荣 《江苏地质》1995,19(4):209-212
古洪水调查初探张建新,丁贤荣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南京,210093河海大学水资源水文系,南京210024关键词:古洪水,第四纪地质,稀遇洪水,流量,长江三峡PreliminaryInvestigationonPaleoflood¥Zhangjia...  相似文献   

12.
严宝文  鲁继恒  曹枝俏 《水文》2011,31(1):26-30
用古洪水外延洪水频率曲线是水文学中常见的问题,古洪水沉积研究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该方法面临洪积物识别的问题。从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思路出发,通过选取典型区进行古沟谷洪水沉积采样,用筛分法进行颗粒分析,并对其粒度级配特征值进行统计计算,同时参照岩相古地理沉积物粒度参数计算公式和分析原理,分析了古沟谷洪水的颗粒构成特性,证实了沉积物属于古洪水沉积。为古洪水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强  姜彤  施雅风  苏布达 《冰川冻土》2003,25(4):368-374
通过对埋藏古树、泥炭、以及海相贝壳测年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结果表明:长江下游地区6000 a BP以来古洪水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长江下游地区地势低平这一地貌特点,使得海面变化对于研究区洪水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的海面上升对长江下游河段径流的顶托作用导致河流上溯以及地面排水不畅,致使洪水发生频率加大以及洪水危害的程度加强,出现“小水大灾”的现象,长江三角洲地区古洪水发生频率与美洲地区古洪水发生频率的对比研究表明,长江三角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在大的气候变化趋势上与全球其它地区是相似的,既有全球气候变化特点的同时又具有区域响应的特点,这对于未来研究区洪水发生的预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古洪水事件重建是地貌学与环境变化领域的前沿性课题之一。高山峡谷基岩河段是古洪水重建的理想场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评述古洪水事件重建研究进展,认为识别古水位标志(palaeo-stage indicators)、系统建立流域尺度洪水综合地貌证据是古洪水重建的前提和基础。而不同类型的古洪水地貌证据中,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lackwater deposits,SWD)是最完整的具有确切水位标志指示意义的高水位悬移质沉积物,而其他边滩坝体(bars)是指示洪水路径和水动力条件的低水位标志沉积物。基于这些洪水地貌证据与水位标志物指示,采用多种水力学模型重建古洪水规模。同时采用多种测年方法相互验证建立可靠完整的古洪水事件年代序列。从点到面建立古洪水事件数据库,提出不同成因类型古洪水事件的时空模式,系统揭示特大洪水发生规律及其演化趋势。其中,青藏高原周缘灾难性古洪水事件在形成年代、地貌证据和水文模拟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与地貌效应,这些对认识全球末次冰期巨型洪水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在特定的时空尺度范围内评估极端洪水事件的地表过程与地貌效应,甚至大陆尺度灾难性古洪水研究已经拓展到行星尺度洪水地貌。此外,高山峡谷现代大洪水地貌原型观测对理解古洪水水文过程机制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古洪水平流沉积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古洪水研究依赖古洪水沉积获得古水文信息。古洪水平流沉积是古洪水泛滥于死水断面范围内形成的薄层细颗粒沉积。以长江三峡下段与黄河三门峡以下河段为例,古洪水平流沉积被掩埋保存在部分缓倾斜岸坡平台上,主要的识别标志,在沉积构造方面为发育微薄层理,末端翘起并尖灭,此外还具有特定的粒度结构以及多种重矿物的百分含量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可能最大降水与古洪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詹道江 《水科学进展》1991,2(2):106-112
设计洪水是工程水文学中的难题,靠数学化来指导频率曲线外延的成就不大,但用新近提出的古洪水概念与方法,可取得距今几千年的洪水信息,对提高洪水频率曲线稀遇部分的情度有重要意义.本文还阐述了PMP/PMF途径在“可能”与“最大”两方面的新概念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洪水过程由多个特征变量组成,各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应进行多变量联合分析。但随着变量的增多,在相同样本条件下,多维联合分布具有更大的抽样不确定性。将历史洪水纳入多维联合频率分析,以提升各特征变量边缘分布和Copula函数相关性参数的准确性。以分层Archimedean Copulas函数为基础,构建了考虑历史洪水不确定性的多维联合洪水频率分析层次模型,将多维联合分布分解成为若干个二维Copula函数的多级层叠形式,并结合极大似然法,选用遗传算法求解特征变量边缘分布及各层Copula函数的相关性参数。长江流域宜昌站的应用结果表明,考虑历史洪水不确定性的多维联合洪水频率分析层次模型能够完整地描述整个洪水过程,考虑洪水过程特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也能够有效利用历史洪水,改善样本的代表性,Copula函数的相关性参数符合实测序列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汉江上游详尽的野外考察,在湖北郧县晏家棚河段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地层中发现3层典型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在沉积学的基础上,使用OSL技术断代,确定3期特大洪水事件分别在1 000~900 a BP,1 800~1 600 a BP和3 200~2 800 a BP期间发生。采用"古洪水SWD尖灭点高程法"确定这3期古洪水事件的洪峰水位介于176.20~176.73 m。运用Arc GIS耦合HEC-RAS水力模型,推求这3期古洪水事件的洪峰流量介于53 770~55 950 m3/s,并从多种角度验证了该模型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此结果与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资料接续,构成万年尺度洪水水文数据序列,得到汉江上游晏家棚河段万年一遇和千年一遇洪水的流量分别为59 100和45 200m3/s。采用HEC-RAS模型对研究河段进行古洪水模拟,方法科学,结果可靠。将该河段洪水水文数据序列有效地延长到万年尺度,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洪水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渭河宝鸡峡全新世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深入的考察,在渭河宝鸡峡河段发现典型的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地层剖面,并进行了古洪水沉积学和水文学研究。对于采集的序列样品,进行粒度成分、磁化率、烧失量、CaCO3含量等分析,从沉积学角度证明了剖面上覆盖在古土壤S0顶部的沉积物为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层。根据其地层结构及其与流域内其他剖面的对比,结合其所含古文化层考古学年代和OSL断代数据等,确定渭河上游在3200~3000aB.P.发生了3次特大洪水事件。利用古水文学原理恢复其水位,并且利用水位-流量关系模型,计算出古洪水洪峰流量为22560~25960m3/s。 这个结果大大延长了洪水水文数据序列,从而能够建立渭河万年尺度洪水流量-频率关系,对于防洪减灾、水能源和水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成果揭示出万年尺度大暴雨洪水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丰富了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理论。  相似文献   

20.
古洪水事件的判别标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古洪水研究的关键是确定古洪水事件的识别标志.洪水可以造成古文化中断,还会在各种文物上留下洪水痕迹.山区河流古洪水产生的平流沉积在沉积层理、沉积体形状、颜色等沉积构造和粒度、分选性、矿物组合等沉积结构方面具有可识别的标志.在洪泛平原区,对古溃口扇采用沉积学、地球物理学方法研究其沉积结构,对确定古洪水事件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古洪水所产生的埋藏古树、泥炭及沉积物中花粉的研究也有助于对古洪水事件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