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一个重要发展,充分反映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全球性的大趋势.本文联系冶金地质部门实际,拟就如何加快科技发展,振兴冶金地质事业作一些初步讨论.一、提高对加快发展冶金地质科技紧迫性的认识1.建立“大科技”的观点.冶金地质部门在贯彻“面向、依靠”方针,促进技术经济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普遍存在地质科技主要局限于地质科研,地质科研又主要局限于固体矿产资源勘查研究,科技工作路子狭窄,技术与经济相互脱节.因此,必须强调树立“大科技”的思想,扩大科技工作的服务领域.2.深化科技找矿的思想.目前,找矿难度大,而地勘费投入相对不足,出路之一在于加强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和找矿勘探手段研究;密切结合找矿,给找矿提供新思路、新方法,转化为找矿成果,提高找矿成功率,降低地质勘查成本.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球资源短缺,矿产勘查难度日益加大的形势下,矿产勘查理论与找矿方法的应用引起越来越多地质工作者的重视。传统的找矿勘探方法延传至今,结合现代先进的勘查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现代找矿方法应运而生。现代找矿方法为找矿勘探带来显著成效,但在找矿勘查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找矿勘查技术方法的选择需要慎重,要选择最佳组合方法。同时,普查工作实施前的选区部署也会直接影响找矿效果,更应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各国地质工作的大量任务集中于寻找矿产资源.伴随而来的,国内外地质、化探分析工作者均面临着大量、痕迹、多元素找矿试样的分析任务.它要求测试工作向痕区、超痕区开拓,提高分析速度,进行痕区质量监控.这是当前国内外地质、化探找矿测试工作一致的趋向. 一、冶金地质和化探找矿测试工作与国外对比的概况为适应近代地质和化探找矿工作,西方发达国家对大量、痕迹、多元素及岩石全分析,普遍采用的是:室内分析以多道或单道快速扫描、计算机控制的大型等离子光谱和X荧光光谱为主;野外分析  相似文献   

4.
超大型金矿床的寻找和理论研究是当代地质科学的重大前沿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看国外在超大型金矿找矿勘探工作中不断取得的重大突破,国内著名学者已多次呼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至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我国超大型金矿床找矿方向”研究课题即将列为国家“八·五”期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充分显示了这一趋向。1.国外超大型金矿成功的找矿经验近二十年来,国外在超大型金矿的找矿勘探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相继发现的超大型金矿有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铜铀金矿、日本菱刈  相似文献   

5.
为完成“七五”计划各项地质任务,积极扩大地质找矿成果,力争实现重大突破.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的实际,从地质技术业务工作的角度谈两点意见.一、进一步坚持以地质一找矿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改革10年来,我局各级领导始终坚持了以地质-找矿为中心这一指导思想.连续十年完成和超额完成部下达的各项储量任务,  相似文献   

6.
空气以反循环取样钻进技术是国外目前比较成熟与先进的工艺,但国内运用相对较局限。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尤以2015年在云南省腾冲小龙河锡多金属矿区与岩心钻探进行了对比试验,主要对地层、矿(化)体是否丢失情况、施工效率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空气反循环取样钻探,在地质找矿中,具有施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找矿效果好的优点,同时也发现了该工艺在地质找矿中的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淑琪 《岩矿测试》2013,32(4):527-531
地质实验测试是地质工作的眼睛.我国地质实验室从1952年成立地质矿产部开始,至今已走过60周年的风雨历程.60年来,我国的实验测试队伍从当初只有几十人,发展到今天近万人.测试技术从当初只有重量法、容量法和光度法,发展到今天集光谱、质谱、色谱为一体的多种现代化检测技术体系.社会功能从当初单纯服务于地质找矿发展到今天能全面支撑我国资源、环境和地学前缘科学研究.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里凝聚了我们几代地质实验测试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本文通过对我国地质实验测试60年来的工作回顾,梳理我国地质实验测试工作的发展脉络,展示几代地质实验测试人的丰硕成果,激励我们发扬优良传统,勇攀科学高峰,为建设一流的地质实验室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矿物学是地质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地质找矿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随着现代实验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学的研究已经从研究矿物外部特征、化学成分、基本结构等描述矿物学阶段,进入到研究矿物矿物学是地质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地质找矿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随着现代实验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学的研究已经从研究矿物外部特征、化学成分、基本结构等描述矿物学阶段,进入到研究矿物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地质实验室测试技术和装备有很大发展,技术方法基本配套,对地质勘查,科学研究、矿产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都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地质实验管理水平与测试技术和装备的发展不相适应,严重影响地质实验工作潜力的发挥。尤其与国外条件相似的地质实验室相比,由于管理水平不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地质实验工作在管理领域里也曾有过不少探索,但缺少系统深入研究,对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重视不够。建国初期,管理体制和方法基本上照搬苏联的模式。当时曾对新中国地质实验工作建设起了奠基作用。1958年以后直至10年“文革”,地质实验工作多次受到“左”倾思潮的冲击。规章制度破坏殆尽,队伍涣散,纪律松弛,质量低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质实验管理工作才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按中央科技体制改  相似文献   

10.
遥感地质作为一种先进的手段,在整个地质工作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多年来,国内外利用遥感地质方法与地面地质、物化探工作结合,找到一系列矿床和圈定了一大批找矿工作靶区。以遥感地质技术为基础的地质测量方法,已经逐步形成新的地质工作程序。尤其在区域地质测量、成矿区带找矿预测和找矿靶区选择上,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这里根据在国内一些有色金属成矿区带、矿田、矿区的遥感地质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实践,总结遥感地质找矿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讨论遥感地质找矿工作准则。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的需求具有波次递进性,发达国家资源需求已趋于稳定,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正处于工业化的国家和以印度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化国家的资源需求仍然强劲,这决定着矿业的持续与繁荣。我国地矿企业应准确把握全球矿产资源的供需状况,开展矿产资源全球化配置,配置不同层级的矿产项目,科学、合理选择项目区位和矿种,向着矿产资源资本化、矿业国际化、探采选冶贸一体化和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的方向发展,建立现代化大型地矿企业。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煤田地质局秉承"争先行、比贡献"的闽煤地勘精神,以地质勘查为主业,鼓励科技创新,在加强成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地质找矿手段和方法,创造了"十一五"期间地质找矿的丰硕成果,特别是隐伏区下找煤取得重大突破,不但大大提高了"三下"(火山岩下、红层下、推覆体下)煤炭资源储量,而且在贫煤与找煤禁区也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实现省内地质找煤3.2亿t,同时在非煤地质勘探与拓展国内外地质市场等方面也成绩斐然。"十二五"期间,应结合福建省实际,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为指导,在争取将福建煤炭列入"武夷成矿带"重要矿种的同时,积极申办探矿权;同时申请各级地质矿产专项基(资)金加大对福建省煤炭勘查立项的倾斜力度,促进福建作为贫煤省份的地质找煤工作;另外规范矿业权市场,增加国有地勘单位开展地质找煤科研及装备资金,并实行地质找矿奖励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洋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海底矿产资源勘探、研究与开发中发挥巨大作用,文中简介了我国目前海洋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现状,着重评介了用于海洋地球化学探测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主要包括:船载现场民探测技术;陆上实验室的现代分析方法以及用于化学数据质量监控、分析方法评价和进行国际对比的各类海洋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应用。并结合前及近期我国海洋矿产资源与环境研究任务,对发展海洋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新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地矿局地勘工作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新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地质工作全过程实施绿色勘查,同时也经受住了经济下行、矿业市场低迷、投资环境不利等严峻考验。文章反映了甘肃省地矿局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通过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调查等工作,全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程度进一步提升。在重要成矿带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发现一批新的矿产地。西秦岭金矿勘查继续推进,新发现天子坪金矿、饮马河金矿;玛曲县格尔珂金矿、合作市早子沟金矿、西和县大桥金矿、夏河县加甘滩金矿持续勘查,矿山实现增储。在甘肃北山相继发现五一山、塔水井、甜水井西、红柳沟北等钒矿,杨岭为铁钒异体共生矿。铅锌、镍等有色金属找矿取得了显著找矿前景。在阿尔金东段新发现晶质石墨富集区3个,先后发现大型晶质石墨矿床7处、中型矿床2处,探获晶质石墨矿物资源量累计达到1 200万吨以上。地热、氦气、砂岩型铀矿等矿产勘查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萤石、蓝晶石、硅灰石、饰面石材等地优质非金属找矿工作持续推进。地质科研有力指导了区域找矿勘查工作。文章还展望了"十四五"期间地质工作,提出了部署思路,对新时代地质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化探若干基本问题研究:1999—2009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奚小环  李敏 《中国地质》2012,39(2):267-282
1999—2009年,中国区域化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主导思想是以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区域化探方法技术问题和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区域化探方法技术研究的基本要求是最大限度保持原生地球化学分布特征,表生地球化学条件下采样物质问题是区域化探方法研究的核心,样品采集应以代表地质找矿信息的基岩物质成分为原则,在全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持采样物质的一致性。基于成矿地球化学理论建立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和实行地质找矿定量预测,使勘查地球化学从单纯方法手段上升到指导地质找矿的理论高度。主要标志是在全国建立完整的区域化探工作方法技术系统和实行样品分析质量全程监控。在区域化探高精度数据基础上绘制与出版精美的地球化学图集,使区域地球化学图精确地反映地质背景分布与异常特征,促进区域化探数据信息深度开发和利用,建立具有从区域、普查到详查进行全过程独立开展资源调查、评价和预测的方法技术体系和工作程序。区域化探长期支撑中国地质找矿工作,是整个地质找矿工作的先导。随着新一代地区和全国地球化学图的形成,将在基础地质和成矿规律研究以及揭示重大地质事件等方面提供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观点,对于未来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和整个地质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和管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是反映中国矿产资源成矿特点、展现全国矿产勘查与科技工作水平的实物地质资料。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由国家实物库永久收藏管理,因此实物地质资料需要筛选。筛选包含2层含义,一是矿床的筛选,即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的矿床;二是钻孔实物的筛选,即入选矿床最具有代表性的钻孔岩矿心。笔者对2层含义的筛选分别进行了阐述并制定了筛选依据和工作方法,使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有章可循,具可操作性。最后,对全国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提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而现有城市地质工作体系不论从理论技术还是理念上,都难以满足服务“绿色、低碳、循环、安全、集约、智慧”城市发展需求,需要建立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新时代城市地质工作体系。我国现有城市地质工作经历了2003年以前单要素调查、2003以来多专业综合地质调查两个阶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了城市建设,但尚不能满足新时代城市国土空间立体可持续开发的需要。本文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城市地质工作进行战略思考,提出建立以地球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多场扰动再平衡、全空间资源与环境评价以及空间资源协同规划等理论为基础的城市地质学理论体系;建立包括1项调查、3项评价、1套监测系统、1套信息系统的“1311”城市地质工作体系;提出新时代城市地质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泰安市所辖6个县市区范围内,分布着以铁、金等为主的金属矿产和以煤、石膏等为主的非金属矿产。两类矿产分别赋存于呈近SN向相间排列的5个凸起和5个凹陷构造中,铁、金等矿赋存于凸起,煤、石膏等矿赋存于凹陷。对凸起构造特征分析认为,南北方向相邻的凸起、凹陷构造本是一体,凹陷深部与凸起有相似的地质条件,相似类比理论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空间,应树立综合找矿和缺位找矿的思想,整合矿业权,实行整装统筹勘查。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期间,随着地质勘查行业形势持续向好,甘肃基础地质调查稳步推进,固体矿产勘查资金大幅度增加,同时也经受住了经济下行、矿业市场低迷、投资环境不利等严峻考验。文章回顾了这一时期的地质工作,反映了甘肃省地矿局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特别是发现一批新的矿产地,金矿勘查使玛曲县格尔珂金矿、合作市早子沟金矿、西和县大桥金矿、夏河县加甘滩金矿规模达到特大型;黑色金属矿勘查以卡瓦一带铁矿矿集区为中心,提交铁矿石资源量4.2亿t,是甘肃省继镜铁山之后又一处大型铁矿资源富集区;稀有金属矿勘查发现了阿克塞县余石山铌钽矿等一批矿产地,探求铌钽资源量30万t;蓝晶石、重晶石、石墨、石榴子石、磷等优质非金属找矿工作取得新进展,地热资源勘查不断探索新区域。文章展望了"十三五"期间地质工作,提出了部署思路,对地质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史长义  王惠艳 《地质学报》2022,96(11):3705-3721
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查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找矿实践证明,化探方法技术在矿产勘查乃至深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促使化探方法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传统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许多新的方法技术。本文从方法论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找寻深部隐伏矿盲矿的有效化探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的概念,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划分为地面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和地下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建立了深部矿产资源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不同的方法技术有不同的优势和不同的适用条件,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勘查阶段,不同的勘查目的和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选择不同的立体方法技术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取得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