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马鞍山市1960—2017年的逐日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观测数据,对马鞍山市生态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综合评价,统计马鞍山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以及综合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马鞍山市生态旅游气候舒适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3—6和9—11月,其中4—6月为高度舒适的月份,旅游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户外出行活动。  相似文献   

2.
利用赤水市30 a的气象资料对赤水市的生态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得出赤水市除了有众多独立生态旅游景点之外,更具有旅游季节长、紫外线强度弱、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小和负离子含量高等适宜旅游的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黔西南州的支柱发展产业。旅游气候环境是评价一个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好坏的标准之一,本文旨在从气候方面定量客观地评价我州旅游气候环境,以使我州在旅游宣传方面准确定位,趋利避害,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4.
根据韶关国家级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温湿、风寒、穿衣及综合舒适度评价指数对该区近55年生态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韶关适宜生态旅游的时长达8个月,最适宜月份为3—5、10—11月,且翁源、新丰适宜月份较中北部市县多1~2个月;韶关四季分明,较适宜生态旅游季节为春季和秋季,其次是冬季和夏季,且南部翁源、新丰适宜性最佳;韶关近55年来生态旅游适宜性均处在较好状态,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温湿、风寒及穿衣指数年际变化均表明韶关地区略有向暖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松桃县近50 a的气候历史资料分析,对松桃县人体舒适度进行气候综合评价,为促进医疗卫生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进行重大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并分析百色市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基本现状和目前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建议,以期促进本地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适宜旅游事业发展和人体健康的角度,分析庐山的气温、降水、风、雾、降雪等气候要素,得出庐山气候条件适合旅游和疗养事业发展的结论,并对庐山气象台如何进一步做好旅游气象服务,开发旅游气候资源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是全区乃至全国观测项目最多、重要性最强的气象台站之一,但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观测系统的组成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推进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观测系统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气候资源作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旅游资源,既造就了贵州多彩多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又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优势,极大地增加了贵州旅游的吸引力,尤其是在“气象+旅游”模式下,形成了由避暑旅游辐射开来的全省生态旅游“集团化”品牌,对贵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在分析贵州气候优势条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旅游气候品牌效应,提出在继续深挖夏季气候优势,持续打造避暑旅游品牌的前提下,应根据贵州立体气候特征及贵州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域地貌,深入发掘贵州冬季避寒、康养、低纬度地区冬季赏雪观景等气候旅游资源,为打造贵州全域旅游、全时旅游品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新疆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着重分析了近10年新疆气候的冷暖变化和干湿变化,并与前20年进行了比较,对气候突变作了检测试验,分析了气候极值出现的频次,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择常规天气以及物理量资料,利用天气学原理分析了2008年10月21—23日发生在包头地区的寒潮天气过程,从中寻求一些有物理意义的预报指标,为今后的预报提供可靠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准东-华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的施工和设备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针对线路工程途径甘肃的18个气象站近10年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罗曼诺夫斯基准则的数据剔除法进行数据处理,并使用相关系数法得到各气象台站覆盖区域的气候趋势系数。通过spss软件分析18个台站平均温度的变化以及各台站地区平均温度分布,最终分析各个台站地区温度变化趋势以及温度变化对线路工程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下旬包头地区高温天气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MICAPS中常规天气资料,利用天气学原理,分析了2010年7月下旬发生在包头地区的高温天气环流特征,从中寻求一些高温天气预报指标,为高温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T106L19产品制作春季西南大风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最近10年的逐日资料,分析了辽宁省西南大风的天气气候特征。应用天气动力方法,分析了产生西南大风的天气特点,发现了一些预报西南大风的重要物理因子,建立了基于T106L19输出产品的预报方法并在业务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报效果明显好于主观预报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天山山区2001~2002年6~7月31次较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实况资料和20个降水日的28例云系的711数字化雷达资料,对天山山区夏季有利于人工增雨的气象条件、雷达回波资料及探空资料,分析了影响天山山区降水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各种系统下降水回波源地、性质、变化、移向移速等活动规律,归纳出相关雷达回波参数和判据,为今后山区高炮一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soscale are analyzed, and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balanced forced motion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which leads to the evolution of some important mesoscale weather systems. In this paper, an alternative asymptotic expansion method,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Rossby-number expansion, is used to simplify the potential vorticity equation. And the quasi-balanced (QB) model based on nonlinear balance equation is derived. The QB model, which is in analogy with the quasi –geostrophic model, can describe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soscale accurately and may be used as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mesoscale atmospheric dynamics.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气溶胶PM2.5一次来源解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市区)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郊区)校园,分季采集PM2.5及其主要排放源的颗粒样品,在南京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用X-荧光分析法分析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应用化学元素平衡法(CMB)计算了各主要源对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对市区扬尘和建筑尘是PM2.5最主要的贡献源,贡献率合计约70%;燃煤尘和冶炼尘仅为约15%。对郊区扬尘和煤烟尘是PM2.5的最主要贡献源,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0%和22.4%,建筑尘的平均贡献率为8.3%,冶炼尘的贡献小于8%。这些结果可为治理气溶胶细颗粒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1995年至2002年天气史料记载,得出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是山西、京津地区由于雾导致低能见度多发时间。从产生低能见度的各种因子变化规律入手,讨论了它们形成时的日变化规律,气压场、湿度及流场特征,为初冬山西、京津地区低能见度天气的变化规律及其预报工作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马渝勇  华明  李佳 《气象科技》2007,35(1):143-147
结合成都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现有地面气象监测条件对中小尺度加密自动气象站网的业务特性与需求进行了分析,对GPRS、CDMA1X等主流的现代移动通信网络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业务性质客观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建设成都市中小尺度加密自动气象站网的经验,提出了更加合理优化的资料收集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20.
应用碳足迹方法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开展石家庄市城区1500户家庭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居民在各收入水平状况下的生活和出行碳足迹以及评价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改善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碳足迹增加的过程,技术进步对降低居民生活碳足迹有积极作用。研究建议:通过推广节能型建筑和集中供热等措施,降低城镇居民的生活碳足迹;通过建立方便、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降低城镇居民的交通出行碳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