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菜碱是一种氨基酸或亚氨基酸的衍生物。1984年Blunden等用生物检测法测定海藻中细胞激动素的水平时,偶然发现了甜菜碱这类和细胞激动素有类似活性的化合物。目前已在两百多种海藻中发现了18种甜菜碱及3类甜菜碱脂。海藻中甜菜碱的分布十分广泛且结构多样。由于甜菜碱对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生理响应,所以被看作是海藻中的一类活性物质。 我国具有丰富的海藻资源,但对海藻中甜菜碱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还未开展过,本研究旨在对我国的一些大型经济海藻中的甜菜碱含量进行测定,为含量较高的海藻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同时还对海藻中这类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建立基本的方法,以便为其作为药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对海洋过度开发,我国近海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多处海域出现重度富营养化现象。目前,国内外不仅对海水富营养化现象日益关注,而且积极寻求有效的生态修复方案,其中应用大型海藻进行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得到普遍认可。大型海藻修复不仅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构建稳定的海洋生态系统,还可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本研究基于我国近海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相应的大型海藻修复策略展开综述,对现有的大型海藻生态修复特点及近海封闭海域、半封闭海域和开放海域生态修复工程案例进行总结,以期对我国近海富营养化海域生态修复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南麂列岛潮间带海藻资源与生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1992年5月~1993年3月南麂列岛潮间带海藻四季调查结果。共鉴定大型海藻121种,隶属于66个属,其中红藻类82种,褐藻类25种,绿藻类12种,蓝藻类2种。海藻组成以暖温性与亚热带性种类占优势。海藻区系特征与台湾暖流和浙江沿岸流对本海域影响密切相关。该区域海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垂直分布,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本文还分析了海藻分布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认为潮汐主导海藻的垂直分布,温度决定海藻分布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4.
一种用途广泛的海藻多糖——卡拉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升耀 《海洋科学》1981,5(2):47-53
多糖是当前陆生植物体中数量最多,与人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类物质。海洋植物(海藻)中的多糖,目前对人类生活还不像陆生植物那样显得重要,但相似的是,它也是海洋植物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物质。因此,对海藻的工业利用,一般从海藻多糖开始。海藻中的多糖除纤维素和陆生植物的纤维素相同外,主要是含有各种各样的海藻胶(Phycocolloid)。目前在国际上最主要的海藻胶是琼胶  相似文献   

5.
将海藻加工成海藻粉作饲料添加剂喂养禽畜,不但可大大加快禽畜的生长,而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海藻是海洋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植物,按其藻体所呈不同颜色,又可分为红藻、绿藻、褐藻、蓝藻、金藻等,品种繁多,据记载,其中有经济价值的品种达100种以上。海藻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研究分析,其中蛋白质含量为8%~12%,高的达到17%,所含海藻胶、淀粉、甘露醇和纤维素等无氮有机物占30%~60%。  相似文献   

6.
海藻化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纪明侯 《海洋与湖沼》1965,7(3):306-328
三百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从红藻制取琼胶的方法,并且还从褐藻中制取玻璃制造业所需的钠碱,但是只到1881年,Stanford首次从褐藻中发现褐藻酸,并提出其工业用途后,海藻的化学研究才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后,随着海藻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对海藻发生了兴趣,对各种海藻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成分,特别对褐藻  相似文献   

7.
附着基粗糙度等因素与海藻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超  梁振林  梅俊学 《海洋学报》2016,38(10):105-112
海藻附着基表面粗糙度与孢子附着密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已经由许多研究证实。但是海藻苗的密度是否仍然受到附着基粗糙度的影响;还缺乏明确的结论。本文以尼龙和亚克力两种材料作为海藻附着基;悬挂于自然海区中使海藻孢子附着并萌发生长;用以研究附着基表面粗糙度对4种海藻密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多管藻、尾孢藻、点叶藻、硬毛藻这4种海藻;在不具沟槽的光滑面;密度显著低于任何有沟槽的粗糙面;但粗糙度不同的附着基之间比较;对海藻密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室内培育的海带苗;在尼龙上的密度与粗糙度成正相关;但是将海带苗移至海上培育后;不再与粗糙度有相关性;可能与其假根状固着器下海后的发育有关。本文还试验了海泥、灭活海泥和低栖硅藻3种沉积物与附着基粗糙度对海藻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和附着基粗糙度;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海藻密度的影响;因附着基的材料和海藻种类而有差别。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黄海沿岸人工岸线潮间带大型海藻调查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调查辽宁省黄海沿岸人工岸线上潮间带大型海藻多样性情况, 于2011 年10 月至2012 年6 月在大连湾、獐子岛、旅顺及丹东进行采样, 并与其附近天然岸线上海藻进行对比。调查结果显示, 在人工岸线上共发现17 种海藻, 以红藻与绿藻为主, 其中11 种可在相邻天然岸线发现。海藻多样性天然岸线>混合岸线>人工岸线, 但人工岸线上绿藻种类与天然岸线上的基本相同。在大连湾及獐子岛地区, 无机氮低的海域, 海藻多样性高; pH 高的海域, 海藻多样性高。调查中发现有人工岸线与天然岸线共存的混合岸线, 此岸线可看作是生境岸线(living shoreline)的一个变形, 为生物保护及生态恢复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海藻中的色素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叶绿素(Chlorophyll)、类胡萝ト素(Carotenoid)和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海藻中除含有与高等植物共有的一些色素外,还含有进化较为低级的特殊色素。类胡萝卜素是海藻中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类色素。据有关专家保守估计,每年全球天然类胡萝ト素的总产量约为108t(Zechmeister,1958),而褐藻黄素是最丰富的一种类胡萝ト素,且是许多海藻的特征色素。由于类胡萝ト素功能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和性质的独特性,因而使之成为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药物学和物理学,以及其它分支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结果,较全面、系统地综述了各种海藻中类胡萝卜素的结构、分类、性质和功能等,并对其在食品、医疗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李爱杰 《海洋与湖沼》1998,29(5):563-56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纪明候研究员的专著《海藻化学》一书,已由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于1997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集中外科学工作者研究海藻化学之大全的专著,值得阅读和参考。海藻化学的研究始于17世纪末,迄今已发表大量的研究文献,~般均分散刊登于各国科技期刊上。但关于系统阐述海藻化学研究成果的专著至今在国内外尚未见出版。纪明侯研究员从事海藻化学研究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他还收集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为此,从发展海藻化学学科和指导生产出发,他认真总结,精心编著,完成了这部…  相似文献   

11.
纪明侯 《海洋科学》1982,6(5):44-48
近海水域中,溶解有机物(DOM)一方面受河流排下的陆源有机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潮间带大量生长的海藻,特别是大型褐藻分泌的水溶性胞外产物的影响。海藻的胞外分泌量有时多达其总生产量的37%。如果将活的、死的和腐烂分解的海藻都考虑进去,则进入海水中的DOM总量可超过海藻总生产量的70%。  相似文献   

12.
范晓  张燕霞 《海洋科学》1987,11(2):63-66
海洋中的藻类资源极为丰富。海藻的化学组成特殊。它除含有大量的诸如海藻胶、淀粉、甘露醇等非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以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一般陆生植物无以比拟的碘、钾、钙、镁、铁、锰、钛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的维生素。据研究,海藻作为食用的价值就在于其碘化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作用;大多数海藻对人体和动物既无毒性又无过敏反应,对人体是属于疗效保健食品,而对家畜、家禽  相似文献   

13.
海藻提取物对蔬菜种子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海藻作为目标材料制备海藻植物生长剂已有很长的历史。海藻植物生长剂自1950年首次在英国诞生并被利用在花卉和农业生产上已经近半个世纪 ,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奇的成果。用海藻植物生长剂处理过的种子,其萌芽率有明显的提高。海藻植物生长剂还有极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用其喷洒过的作物最高可增产达50 %并有显著的抗旱效果。目前在国际上畅销的海藻植物生长剂有来自不同国家至少8种以上的商业产品。我国的海藻资源十分丰富 ,特别是人工养殖海带的年产量在几十吨干品左右 ,马尾藻的资源量也在几千吨干品以上。但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则刚刚…  相似文献   

14.
海藻核酸提取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峰  宫倩红  史晓  于文功 《海洋科学》2004,28(10):71-74
海带、紫菜等养殖海藻不但经济价值高,而且还有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降血脂等重要药理作用,已成为中国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产品。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面临着养殖品种退化和病害频发的严重局面。因此,从基因、基因组水平研究海藻生长发育规律以及优良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是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的最佳途径,而且将带动我国海藻养殖业的深入发展。然而目前海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还比较落后,其主要制约因素是海藻核酸的提取,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主要是由于海藻富含多糖、多酚、蛋白、核酸酶、次级代谢产物等物质,容易与核酸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或造成核酸的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由海藻萤光形成的所谓“赤潮”,可能带有毒性,许多鱼类往往因此而死亡,如果毒素进入可食软体动物体内,又会危及人类。而使“赤潮”中毒的毒素,正是这种单细胞海藻“制造”的,迄今人们一直认为,海藻通过这种办法来抵御食草鱼类的“侵犯”。如今这一看法遭到了怀疑;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有一种尚不知名的单细胞海藻,能表现出“主动攻击”的各种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大型海藻养殖大国 ,在海洋生物学的许多方面研究居世界前列 ,但是有关病害方面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海藻养殖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 ,给生产造成损失。有的育苗场因病害连年亏损 ;有的育苗场时好时坏 ,至今原因不明。因此 ,为了避免象对虾和扇贝养殖过程中由于病害而造成的大规模死亡 ,进行大型经济海藻病害发生及其抗病防御体系的研究 ,重视海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综述了大型经济海藻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研究现状及其展望。1海带养殖过程的主要病害胡敦清、房历生、丛沂滋等人的研究表明 ,人工培…  相似文献   

17.
报导黄岛电厂冷却水排污口在热污染状况下底栖海藻的群落结构、种群内个体的生长和生殖、优势种群、生物量以及它们的季节分布,并与在自然水温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海藻作对比。还讨论了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生物修复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当前 ,中国的多数海水养殖区富营养化相当严重。富营养化可引发赤潮和养殖动物病害 ,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海带、龙须菜、条斑紫菜等大型海藻 ,生产力很高 ,在生长过程中可大量吸收 C,N,P等生源要素 ,在水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减缓富营养化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 ,海藻产品可食用、作为饲料、工业原料和有机肥料 ,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商品。大规模栽培大型海藻是减轻养殖区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区系是海藻生物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是以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全部海藻为对象划分的生物地理单元,具有相对稳定的温度性质、物种组成和边界范围,且区系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然而,长期以来,海藻的区系研究仅以定生的底栖海藻为研究对象,对于漂浮海藻则没有明确的定位。近年来,世界各地漂浮海藻造成的藻华频发,在一些海域漂浮海藻已周期性存在,同时分子技术的发展为海藻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追溯、比较漂浮海藻及其与定生海藻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漂浮海藻对于认识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藻分布、适应与进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结合漂浮海藻的特点和海藻生物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探讨漂浮海藻与海藻区系的关系,认为:(1)以海藻区系的标准尚难以对漂浮海藻进行明确定位;(2)漂浮海藻具有作为海藻区系之间联系途径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08,(9):6-6
一个英国科学家小组最近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童称,他们发现微微型浮游植物这种最小的海藻不单通过光合作用,还可以通过吞噬细菌获取营养。人们一直认为,这种海藻通过光合作用获取养分,然而,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这种小型海藻对海洋细菌有“出人意料的喜好”。科学家在英国“发现”号科研船上对北大西洋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小型海藻体内含有可能通过吞噬浮游细菌而间接获取的磷酸盐。这使研究人员感到十分意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