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缅甸曼德勒省水莫岩金矿矿体总体呈脉状,扁豆状、透镜状赋存于北北西-南南东向断层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岩石为石炭系(C)的构造蚀变碎屑岩和脉石英为主,硅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矿床为主。  相似文献   

2.
某锡矿床位于南巴坦锡矿田内,矿石矿物为锡石,矿体以砂锡矿和原生锡矿的形式产出,砂锡矿产于残坡积物及冲洪积物中,原生锡矿体主要产于NW向断裂构造带内,砂锡矿层平均厚度13.76m,矿床平均品位0.05%,原生主要锡矿体为Ⅱ-1号、Ⅲ-1号、Ⅳ-1号、Ⅳ-2号、Ⅳ-3号,锡品位分别为0.30%,0.60%,1.00%,0.49%,0.90%,矿石结构有他形粒状结构、斑状结构、包含结构、胶状结构,矿石构造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矿石类型为锡石-硫化物型和锡石-石英型两种,矿床的形成受到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多重作用控制,成矿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喀腊大湾西铅锌矿床位于阿尔金成矿带红柳沟-拉配泉成矿亚带,矿床产于长城系喀腊大湾组碳酸盐岩中,矿体形成和产出受推覆逆冲断裂控制.赋矿岩石为角砾状白云石化大理岩,具网脉状、角砾状构造.该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结构、构造等具北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基本特征,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具很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白石砬子白钨矿床产于下古生界青龙村群大理岩与华力西晚期黑云母斜长花岗岩接触带内;矿体呈脉状、扁豆体产出,受北东向断裂构造和接触带构造控制明显;赋矿岩石以石榴石矽卡岩为主,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有钙铝石榴石、钙铁辉石、透辉石、绿帘石、方解石、石英。矿床特征及与国内典型矿床对比分析表明,白石砬子矿床的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型白钨矿矿床。青龙村群大理岩、海西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体、北东向断裂和接触带构造对该矿床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矿区及外围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5.
《福建地质》2021,40(2)
缅甸东枝市波赛矿区铅锌矿床位于保山—掸邦地块,处于掸泰铅锌银金锑铁成矿带中部。矿区铅锌矿床受中奥陶统碳酸盐岩控制,可分为碳酸盐岩层控型和碳酸盐岩构造控制型2种。层控型矿体产于含重晶石夹层中,脉状矿体产于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中,受北西向构造及中奥陶纪地层的双重控制。矿石类型有原生矿和次生矿2种。区域无岩浆热液活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奥陶纪前期的盆地沉积地层,矿区及区域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是新疆西天山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金铜矿床之一。本文对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围岩蚀变、成矿作用期次等进行了研究,对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研究,结合岩矿分析结果表明,矿体主要产于二长花岗岩中,受破碎带节理构造系统及岩体与大理岩地层接触带控制。节理系统中矿体为脉带状,矿石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团斑状构造,蚀变以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岩体与大理岩地层接触带的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巢状、串珠状,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脉状构造,蚀变以钙铝榴石化、透辉石化、透闪石-阳起石化、绿帘石化为主。矿区具有两期成矿作用,分别与二长花岗岩和闪长质岩脉有关,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叠加。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的多重控制,为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研究成果为区域找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吉林抚松西林河银矿床是吉林东部近期发现和评价的产于太古宙古花岗岩和元古宙大理岩接触带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床位于龙岗断块北东端韧性断裂带中,矿体产状受韧性断裂控制,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并具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等变化.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填隙结构、压碎结构、内部解理结构、乳滴结构、侵蚀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矿石中金属矿物有辉银矿、锑银矿、自然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铜蓝、辉锑矿等.矿石中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及方解石、绿泥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银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构造、岩石地层和岩浆岩.  相似文献   

8.
双洞子萤石矿赋存于双洞子背斜核部,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矿化带中,矿体的形态及产状严格受构造裂隙控制,属于中国北方少有的大型碳酸盐岩石中的充填交代型脉状、透镜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9.
大庙岭铅锌矿位于马海复背斜倾伏端,宛田-马堤断裂带东侧,东邻燕山晚期铅厂花岗岩小岩株。矿体受NEE-NE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产于下古生界寒武系边溪组和奥陶系白洞组中,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低温热液铅锌矿床。赋矿岩石为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砂岩、粉砂岩。铅锌矿矿石构造以脉状、角砾状为主,部分为块状、浸染状,硅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结合地质、物化探资料,笔者认为I号矿体和II号矿体的含矿断裂破碎带向深部有较大延深趋势,矿区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古利库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吉利库金(银)矿床为冰长石-绢云母型,产出与燕山中期“减压-剪切”环境下中心式火山喷发活动有关;矿床(体)受火山穹隆和爆破角砾岩微及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容矿岩石为早白垩世龙江组、光华组安山岩、英安岩和新元古界一下寒武统落马湖群糜棱岩化的长项质片岩、片麻岩 床划分出矿化早期、主期和晚期3个矿化期。6个成矿阶段,3类组分矿体(Au型、Au-Ag型和Ag型)和脉状、网脉状两种形态矿状体;围岩蚀变主要  相似文献   

11.
新疆叶城叉路口铅锌矿是喀喇昆仑北麓的叶尔羌河上游的一处中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产于神仙湾二叠-三叠纪边缘裂陷带的中-下二叠统神仙湾组上段中,矿体的围岩有碎裂状的粉砂质板岩、白云质大理岩、泥晶灰岩,以及构造角砾岩等,铅锌矿体受断裂及碎裂化岩石的控制,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或大透镜状,但也有小型脉状含矿石英脉穿切层理,矿石构造有条纹-条带状、块状构造、团块状、斑点状、浸染状构造,矿物组合显示简单硫化物组合特点,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蚀变强度较弱。铅锌矿床特征既反映出沉积成矿的某些特点,也显示出后期热液成矿的许多特征,在综合对比区域铅锌矿成矿规律之后认为,叉路口铅锌矿的矿床成因为沉积-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属于复因-后成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甲乌拉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甲乌拉银铅锌矿床与燕山期火山、次火山岩浆活动有关,并严格受北西向张扭性构造、层间构造及受潜火山影响的放射状、环状构造破碎之复合作用控制,矿床呈脉状产出,银与铅铜等元素呈互为消长关系。岩石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及包体研究表明:矿床成因与次火山系列斑岩体育密切关系,是典型的次火山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3.
康滇地轴中段东缘脉状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描述了层状矿体,本文拟对本区的脉状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作一介绍。本区的脉状铅锌矿床是层状铅锌矿床在不同地质环境中成矿作用的延续,亦即是铅锌同生沉积(矿源层)在地壳表层的构造形变等地质作用下成矿物质的迁移转换所致。产出形式以脉状复脉状切交围岩,储集于次级褶皱的轴部破裂带、层间破裂带及束状断裂发育的构造角砾岩带内,  相似文献   

14.
石屏法乌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矿体的近矿围岩均为峨山花岗岩体之二长花岗岩,成矿与花岗岩的侵入有着密切的联系。矿区KT5与KT9两个主矿体在成因上有明显不同,KT5矿体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约明显,为与花岗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铅锌矿床。KT9矿体产于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受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控制,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5.
金坝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金坝超微粒型金矿床有30多个矿体,划分6个矿带.矿带NE向展布,带长350~2000m.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串珠状产出.者桑复背斜控制矿化带的分布,断裂构造为含矿热液提供运移通道,次级构造控制矿体具体储存部位及矿体的形态产状.赋矿层位以上二叠统为主(含5个矿带),还有下中三叠统.容矿岩石有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凝灰岩、凝灰岩、泥质白云岩、细碧岩、辉绿岩脉等.矿化类型:地层岩石破碎带蚀变岩型、脉岩破碎蚀变岩型以及石英脉型.围岩蚀变有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碳酸盐化等.矿石类型按自然分类为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按岩石类型划分为凝灰岩类矿石,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类矿石,泥质白云岩矿石,辉绿岩矿石以及细碧岩矿石.矿石含金品位0.5×10-6~15.9×10-6.原生矿石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毒砂、黄铜矿;氧化矿石金属矿物有褐铁矿、臭葱石等;而脉石矿物主要取决于各自的容矿岩石.矿石的化学组成:SiO2比原岩低,(Fe2O3+FeO)高于原岩,富K贫Na.微量元素Au、Ag、As、Sb、Cu高于原岩.矿石为泥质结构、细碎屑结构、凝灰结构、辉绿结构、粒状结晶结构、环边环带结构;碎裂构造、角砾构造、浸染状构造、结核状蜂窝状构造等.金以微包体金的形式赋存于褐铁矿、毒砂、黄铜矿中.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西峡县马家庄钼矿位于北秦岭钼成矿亚带;矿体赋存于燕山晚期似斑状细粒花岗岩体内,矿体呈平行脉状;已控制有10个钼矿体,均为NW走向,倾向NE,明显受岩体中节理裂隙等小型构造的控制;矿石呈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硅化和钾化;矿床成因为斑岩型钼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新疆野马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国端 《矿产与地质》2004,18(5):432-435
野马泉金矿产于志留系库布苏群浅海一次深海相含火山碎屑的泥砂质沉积建造中,含矿围岩为破碎蚀变的闪长玢岩脉,矿带长约20km,矿体沿走向呈透镜状或脉状,断续分布,矿化受构造及岩体联合控制。主成矿期发生于脉岩形成后的构造破碎及岩石蚀变阶段,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西藏亚贵拉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亚贵拉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受层间构造破碎带和岩体接触带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后期受到一定的构造改造,矿床的后生成矿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19.
屏南秋园银矿位于政和—大埔断裂带东北部与闽东火山断坳带交界附近,寿宁—梅林东北向火山喷发带西北侧。矿体主要呈脉状、大脉状贮存于花岗岩及火山岩中的北西向陡倾角断裂带及其次级裂隙中,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到断裂控制,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晰,北西向断裂带既是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通过对屏南秋园银矿地质特征的总结与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20.
云南普朗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玉华  李文昌 《中国地质》2006,33(2):352-362
普朗斑岩铜矿地处甘孜-理塘结合带西侧德格-中甸陆块东缘,印支期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矿区地层为上三叠统图姆沟组,主要出露普朗印支期复式中酸性斑(玢)岩体,构造裂隙发育,岩石蚀变强烈,具典型的“斑岩型”蚀变分带:由中心向外依次为强硅化带→硅化钾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岩浆岩、岩浆侵位的地层、热液蚀变作用、热液运移和矿质沉淀的构造空间控制了本矿床的产出。其成矿作用发生于普朗复式斑岩体内,矿化与蚀变相伴进行,在岩体中心形成由细脉浸染状矿石组成的筒状矿体,岩体边部产出脉状矿体。成矿元素以铜为主,伴有金、银、钼、钯、硫等多种有用组分。矿床规模达到超大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