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越来越弱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亟须创新,但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当前符合公有制框架下的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主要有专业协会型、专业合作社型、股份合作型及股份投包型四种。前两种为当前的基本模式,后两种为未来的最适模式。随着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土地制度模式会越来越完善,也会有新的农业土地制度模式出现。  相似文献   

2.
《西部资源》2012,(1):17
1月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201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情况,涉及一批涉农涉土案件和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案件。2011年,全国共纠正查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中损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1.4万件。根据中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对违规征地拆迁等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国共纠正和查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中  相似文献   

3.
彭补拙 《地理学报》2002,57(5):627-628
由谭术魁教授撰写的《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化经营研究》专著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共计20万字。该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在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文字叙述与图表说明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城市土地经营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充分吸取外国及台港地区土地经营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相吻合并融注现代营销学思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土地经营构想。该  相似文献   

4.
以"外部利润——产权界定——资源优化配置"为研究主线,对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行了制度经济学解析。研究发现,制度创新空间的形成、土地的增值收益、土地规模利用效应和土地集约利用效应构成了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外部利润。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规模和集约利用效应,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健全基层组织治理机制。要采取诸如放松法律限制、加强理论研究、规范机制建设等措施,从而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原始的生产资料,为农村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是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根本与关键都在于土地。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方法,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对促进统筹城乡综合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模式、困境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性分析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实践,梳理出现阶段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两种主要模式: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基于我国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现有模式,发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实际,构建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相关指标体系。依托该指标体系,借助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土地经营的规模进行剖析,继而将分析结论与土地经营规模的成本—效益曲线进行拟合,得出土地规模经营需注意的4个关键点。并根据在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某村的实地调研情况,对该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最佳规模和最大规模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对提出的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理论能够较好地与实际结合。依据分析结论及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为稳定农村社会,调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积极性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资格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村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  相似文献   

8.
即时新闻     
《西部资源》2012,(1):16-16
1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涉及到关于土地问题的有如下意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加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9.
农用土地价格初步研究--温州市农用地案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浮  彭补拙 《地理科学》2000,20(1):65-71
根据农用土地价格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评估的操作是研究重点,为此建立农用土地类型、等级、基准地价及变幅的价格体系,为农用土地流转、土地税收等提供依据,促进耕地保护和利用格局调整。并在温州市农用土地管理中的实践,有利于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市场,强化农用土地资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人员向城市集中,从而促使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但同时也引发了农村土地流转、宅基地转让等一系列的问题。被誉为"第三次土地革命"的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整治是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提出的一项政策创新,土地权属调整是土地整治工作的核心,是顺利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基础。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调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权属调整的模式,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内蒙古土地整治权属调查的成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加强权属调整工作的建议,以期为实际工作中解决权属调整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大量农访数据,检查了家庭承包制度下农业土地利用的重要方面,测算了样点村现有土地流转状况及其农户解释。结果表明:流转规模,总体呈渝西经济走廊快于都市发达圈,更快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流转模式,转包已逐渐被农民所接受和采用,而以现金兑换的出租和转让方式,也渐渐被部分农民所喜欢;流转用途,都市发达圈土地流转后土地利用主要向非农用转变,而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除小部分向非农用转变外,大部分土地流转后提高了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权属在总量上制约着土地流转的规模,但这一作用的区域差异不明显;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程度不仅影响区域土地流转的总体规模,而且是导致不同区域流转规模各异和流转方式演化差异的根本原因;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对农民是否愿意离土和采取何种方式离土具有决定性作用;土地流转管理包括权益保障管理和流转后土地用途管理,是规范土地流转主体行为,减少流转纠纷,保障土地流转依法展开的基础性力量。土地流转中,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农户心理及其对现有土地流转驱动因素的响应,对安排遵循市场规律和贯彻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土地流转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视域下加强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治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有力保障.运用法治的理念分析城市化视域下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由于现行农村土地征收法治的缺憾,导致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治存在法律制度规定上的冲突、农民集体利益代表的缺失、农村集体法定土地他项权利较少、农地产权价值分配错位等问题.因此,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治需要对现有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健全农地产权制度、公益性土地征收与非公益性土地征购制度、农地补偿制度、农地征收程序、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探索多样性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土地整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高效、集约利用的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城市土地利用,使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关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文章从分析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出发,提出了城市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并对城市土地整理的潜力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针对我国近几年城市土地整理的实践,提出了城市土地整理的程序及应用模式,探析城市土地整理对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等引起的效应,对于丰富城市土地整理理论,规范和指导城市土地整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智能体城市土地扩张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传统的城市土地扩张模型多为静态模型,无法呈现空间上每一时间点的土地利用状况,以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模型为代表的新型城市土地扩张模型虽然具有动态特性,但其无法描述影响城市土地扩张的智能体(Agent)之间所产生的多元变化结果。以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理论为基础,建立城市土地资源时间和空间配置规则,构建了动态且能描述影响城市土地扩张的智能体(Agent)间互动关系的城市土地扩张模型,并以长沙市区为例,应用所构建之模型进行了城市土地扩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反映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对于解释城市土地扩张的成因、理解智能体行为对城市土地扩张过程的影响是合适的。并且将模拟结果与遥感土地利用解译结果对比.1998年、2001年、2005年城市土地扩张模拟的点对点精度均达到68%以上,从而能够为政府和城市规划者制定用地政策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王智平 《西部资源》2022,(1):160-162
2017年9月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与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先建后补"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内国土资字〔2017〕441号),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土地整治"先建后补"项目."先建后补"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大力推动土地向种植大户、合作社有序流转,实现了土地经营模式的"五统一",最大限度发挥了高标准基本农...  相似文献   

17.
区域条件对土地制度的约束—以滇西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变革以来东西部经济变化存在差异这一现象,以滇西北地区为例,从区域条件与土地制度角度,分析了同一“家庭联产承包制”下,与其它地区的不同效应;滇西北地区区域内部差异,以及“草地承包”、“四荒有偿出让”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条件对土地制度的约束作用,指出该区域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耕地土地制度滞后性。  相似文献   

18.
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每个阶段的土地制度对于沙漠化扩展或逆转有什么影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使用土地制度变化与沙漠化扩展比较的分析方法,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沙漠化面积的扩展和逆转,都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紧密相联.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造成沙漠化土地的迅速蔓延.而农村土地使用权分配的制度设计,无法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沙漠化治理需要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钱凤文 《西部资源》2014,(1):181-182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给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承包制度带来了新的难题。有的人进城打工造成土地荒芜,有的人想对土地进行投资,可苦于缺少集中连片的土地。如何在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促进和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笔者在农村工作多年,对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集体土地流转进行了走访调查,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对土地搞集约化经营进行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更好地适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环境载体,对城市发展既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也会制约城市的盲目扩张。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总结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约束特征,初步测算了其城市空间的上限规模。一方面,分析了产业用地和生活居住用地等土地资源需求主导因素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基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效率情景,初步测算得出北京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规模区间为[1596 km2,2846 km2]。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北京地区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及其他用地空间的占用、消耗特征,测算得出不同情景下土地资源对北京城市发展的供给规模区间为[1673 km2,2821 km2]。可以看出,当前北京城市发展的土地需求明显大于供给。同时指出了未来北京城市拓展受到土地资源供给的总量约束、空间约束及城市功能定位决定的用地结构性约束等限制。最后尝试提出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和城市病等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