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南岛南岸珊瑚礁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海南岛地跨北纬18°16′至20°18′,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常年平均气温为24℃左右,年温差小于10℃。沿岸断断续续地分布着一些岸(裾)礁,附近各小岛的周围和个别较大的泻湖中也局部地分布有珊瑚礁和活珊瑚。 海南岛沿岸的珊瑚礁,马廷英、颜京松、以及和颜京松、黄明显等,都作过一些研究。但上述作者都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海南岛近岸珊瑚的种属及其分布,很少或者完全没有论及本区珊瑚礁的地质学和地貌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面对北部湾的思考──关于环北部湾海岸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部湾位于我国南海西北部,是中越两国共同的海域,处于北纬17°-21°30′,东经105°40′-109°50′。东起广东雷州半岛、琼州海峡,东南为海南岛;北面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陆沿岸;西至越南陆地沿岸;南面紧接我国南海及越南南部海一部分,是三面陆地环绕的一个大海湾。根据1964年中越两国调查材料,全湾面积为1.28万平方千米。湾内海底地形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倾斜度一般在2度左右,水深一般为20-60米之间,平均水深度为38米,近湾口处,少数地方水深增到100米,属于浅海半封闭性大陆海域。北部湾连同我国南海,在汉代统称为涨…  相似文献   

3.
平头鱼科(Alepocephalidae)鱼类属典型的深海鱼类,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深海底层均有分布。本文报道的短颌平头鱼Alepocephalus longiceps Lloyd(图1)是本科鱼类在我国海区的首次记录。模式标本 1尾,体长262mm,1959年采自我国海南岛以东(113°30′E,19°N),水深1100m,底质为粉砂质粘土软泥海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厦门港海域1986年9月14—20日所取非扰动沉积岩芯的分析测定,标志出岩芯的沉积年代,进而追溯了厦门港海域DDT的污染历史。实验结果表明,DDT在该海域的污染水平呈波动变化,大约10年左右出现一个污染高峰。文中还估算了不同时间尺度由上覆水进入沉积物界面的沉积通量。估算得1985—1986年间本海域DDT的沉积通量在0.86×10~(-5)—6.13×10~(-5)g/(m~2·a)之间;而自DDT大量使用这40余年来,在该海域的年均沉积通量在1.84×10~(-5)—21.59×10~(-5)g/(m~2·a)之间。  相似文献   

5.
伍龙畅 《海洋科学》1986,10(4):61-64
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位于东经108°36′—119°00′、北纬18°09′—20°16′;西临北部湾、东部与南部濒临南海、北靠大陆和雷州半岛只有琼州海峡一水之隔;岸线长达1447千米、有大小港湾60多个和可供海水养殖的滩涂约20万亩。该岛气候温和,热带、亚热带性海藻生长繁茂,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的品种有凝花菜(Gelidiella)、江蓠(Gracilaria)、凤尾菜(G.eucheumoides)、马尾藻(Sarga-  相似文献   

6.
琅玡湾附着生物和钻孔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79年9月-1980年8月,在南海海南岛琅玡湾(18°15'N,109°40'E)进行附着生物和钻孔生物研究,用杉木板及塑料板在固定码头侧面逐月、逐季和年进行挂板。着重研究该湾附着生物和钻孔生物的群落结构、附着季节和数量的变动规律。将该湾附着生物和钻孔生物的生态特点与中国沿岸30多个港湾及部分外国港湾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西沙海槽位于我国南海西北边缘,西沙群岛以北,海南岛东南面.即北纬18°附近,其范国西起东经111°,东止东经114°,呈近东西向展布,海水深度1500-3300米.该海槽西北面为莺歌海盆地东部拗陷(即琼东南拗陷),东北面为珠江口盆地,东南与中沙海槽交会后与深海平原相连,南面为西沙隆起.(图1)  相似文献   

8.
从海南岛全新世孢粉研究看海滨红树林的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18°09'~21°10'N,108°03'~110°03'E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海岸线长达1500km,全岛面积为33900km2,四周地形低,中南部山地耸立,海拔100m以下的台地、平原占全岛面积的近2/3.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中锆的分布特点和迁移方式的研究,探讨南海北部锆石砂矿的形成过程和富集规律,及锆的地球化学分布与古海岸线的相互关系。 研究区的范围,东起台湾浅滩,西至雷州半岛东岸及海南岛东南沿岸的陆架、陆坡区(110°—120°E)及东沙群岛以南部分海域(17°50′N以北)。样品多数采自大陆架和陆坡区,少数采自海盆,最大的采样深度达3800m。全区共选出11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X光、萤光光谱分析、化学分析、矿物显微镜下鉴定等。  相似文献   

10.
兔一阑一个台风范围的风场模式及其应用计算……………………··。·,…………………·徐家隽、杨天鸿(1)南海发展与不发展低压的对比分析……………………………………·。…………·梁必骏、张秋庆(10)南海北部大陆架表层沉积物中的介形类………………………………………………………蔡慧梅(19)南海中、北部的浮游有孔虫………………………………………………涂 霞、郑 范、陈木宏(28)海南岛西北面海区晚第四纪沉积与环境……………………………………………陈锡东、范时清(39)深圳湾的演变与开发利用……………………………刘杏玲、赵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