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1890年,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出版,对"海权"这一"邦国强大之术"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总结,明确提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马汉同时指出"发展海权所必需的民族特点是喜欢贸易。对于一个追求贸易获利的民族,海上的各种危险或对海洋的各种反感都不可能成为阻碍因素"。近代海洋国家起源  相似文献   

2.
高抒 《海洋世界》2010,(3):10-10
在近代史上,“海权”曾用来表示一个国家以军事力量对海洋区域进行控制的能力。经过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A.T.Mahan,1840—1914)等人的鼓吹,西方军事强国认为海权不仅体现了它们的海上实力,而且也是国与国之间战争走向的关键,因而纷纷把海军当作海权的砝码。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海权的理念在西方国家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如今,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我们常听到的说法是“海洋学即海权”。  相似文献   

3.
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也是一个古航海国家,中华民族曾在海洋上创造过举世无双的辉煌。“兴海军,振中华”,“富国强兵,中华腾飞”,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夙愿。但历史上相当长一个时期海洋没有成为中国振兴之路,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迈入新世纪,中国在海洋上再次面临历史的抉择,江泽民主席适时地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是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我们必须真正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审视海洋,以落实建设海洋强国的光荣历史使命。一、建设海洋强国应在国家战略上切实体现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海洋史上第一个海洋…  相似文献   

4.
中美双方作为太平洋两岸的国家,并没有直接的海洋领土争端,但海权问题何以产生并影响中美关系呢?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在本质上是中国海洋主权追求与美国海洋霸权诉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要有中国的海权,更要有现代海权。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能直观、现实地反映和说明中国海权的基本问题。它作为中国的海上国界以及对国家疆域范围合法延伸的国家海上利益和力量的筹划、指导和运用,是国家利益拓展的理论依据。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这一新的概念的提出,为创立中国特色的海洋权益理论打开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伴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后,国际海洋秩序及其斗争方式和手段的深刻变革,过去相对沉寂的中国海权问题研究成为近年来中国国际战略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出现了可喜的学术争鸣。有的学者从中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和安全战略的需要出发,疾呼中国需要发展海权,并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有的学者则从地缘政治制约性、综合国力的支撑能力与霸权国冲突的风险等角度,主张要避免进入“海权的误区”。这种思想分歧集中反映了关于中国海权战略所面临的深层次的思想困惑。  相似文献   

7.
一次,应几位湖南老乡之邀,我去了邻近国家海洋局的一位朋友家,“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正在我们相聚火热之时,我见到了老乡行列中的一位陌生人,据老乡介绍,他叫盖广生,中国海洋出版社社长,海洋报总编辑。我的家乡有句“见官三声哑”的老话,而我见官反而话语如河,总是滔滔不绝,要说原因有二:其一,我不知海洋,海洋是个谜,我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其二,盖社长熟知海洋,又有善拉海洋“顾客”之招。真是一个锅要补,一个要补锅,自然我的话闸子开而难收。我们聊起话来极为开心,然而开心之时又令人忧伤。国家的海洋应视为“国土”,而我不知我国有多大的海洋面积,我或众多的中国人只知道国土为960万平方千米,为什么其海洋“国土”不为大众所知?海洋国土,国人不知还能乐吗?幸有盖社长一解心病,他说:“按照1996年世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精神,邻近我国海岸线的约300万平方千米海域归我国管辖,这说明我国的国土面积还应包括海洋国土。现在其国土众人不知,主要是民众海洋国土观念淡薄,如日本本土只有37.7万平方千米,可今天的日本人总是众口一词,他们的国土面积是470万平方千米,其海洋国土早已成为日本人心中的国土。为此,开展国情教育,适时宣传和树立全民族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海上文明》一文和其他历史著作显示,顾准持守的史学立场是“追求真相、坚持真理”。基于这一立场,重视考古、尊重事实、遵循逻辑、讲求科学,成为顾准一个基本、朴素的史学方法。而这样的立场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海洋历史、海洋文化仍然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人要有中国的海权,更要有现代海权.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能直观、现实地反映和说明中国海权的基本问题.它作为中国的海上国界以及对国家疆域范围合法延伸的国家海上利益和力量的筹划、指导和运用,是国家利益拓展的理论依据.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这一新的概念的提出,为创立中国特色的海洋权益理论打开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黉门对话”是北京大学为创新研究生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学术思想对话以及启迪科学精神而设立的专家主题论坛。2019年10月26日,“21世纪的海权与海洋治理之涉海前沿技术:科学与政策”主题“黉门对话”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来自海洋战略和海洋环境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海洋治理领域的科学与政策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本刊摘登部分精彩内容,与广大海洋工作者分享。  相似文献   

11.
发展海洋工程技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海洋是这个家园保持生机的基本条件。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海洋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国家通过开发和经理海洋,先后成为发达国家。从西班牙、荷兰、瑞典、丹麦到英国和美国,这些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无一不证明了海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创。唐朝,沿海地区就出现了利用潮汐来推磨的小作坊。明朝初期郑和组织了近3万人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历时28年,使永乐年间成为明朝的鼎盛时期。此后400年,中国禁海闭关,日渐衰落,以至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新中国…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议程》明确地提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目前,海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沿海国家尤其是海洋大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海洋正在成为全球竞争的新舞台,发展海洋经济是一个世纪性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侯秀生 《海洋信息》2003,(3):6-8,18
通过“围海筑堤,使渤海为淡水湖”的话题引入了竞争情报,并介绍了竞争情报的定义、主要功能、特征及竞争情报研究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海洋战略,进行了国家海洋信息战略及其构成要素的思考。从海洋竞争情报的属性出发,初步论述了海洋竞争情报对制定国家海洋信息战略的影响和相互间的主要关系,并认为研究制定国家海洋信息发展战略势在必行。研究海洋竞争情报系统、发展海洋竞争情报工作,并成为国家海洋信息战略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国家海洋信息公益服务所面临的创新性课题。  相似文献   

14.
2001年8月28日,新华社授权宣布:将逐步对我国所属的无名岛命名。中国岛礁多而富饶,是国家主权和财富的象征,记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一部悲壮而不屈的历史。岛礁命名,是国家的千秋大业。长期闯荡大洋的人,心里聚积一个浓烈的感受:大海美,岛更靓。只有太阳、大海、岛礁融汇一起时,大自然才显绚烂多彩、完美无暇。海岛大则可为省(如台湾省海南省),小则仅几平方米,但无论大小同样价值无量,每一个岛礁都代表着祖国,孤伸海面,护卫着大门。岛礁是国家的海上支柱,支撑着国家的海洋领土,使我们祖国成为一个海陆兼备的…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12,(1):38-39
海洋问题是个世界性大问题,几乎涉及方方面面,从海洋权益入手,培养我国国民的现代海洋观,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的要求。 海洋权益是现代海洋观的主要内容。海权指的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其权力范围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很多发达国家把对世界的认识建立在对海洋的认识基础上,强调海洋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图们江特殊地理位置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际和国内区域发展,文章分析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对东北亚区域经济政治和我国东北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具有法理依据和现实需求;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对东北亚区域的能源和资源合作开发、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环日本海国家经济合作以及东北亚区域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有利于我国东北地区维护边境地区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打造海运通道和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应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借助国际组织力量、对接各国发展需求以及以经济发展取代政治分歧,尽快恢复图们江出海权,为国际和国内区域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树立新型海洋安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鹏 《海洋世界》2009,(9):62-66
胡锦涛主席指出:“海洋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海洋是国际交往的大通道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宝库。无论是推进发展还是维护国家安全,我国在海洋空间都拥有巨大的战略利益。”由此可见,国家安全利益已经走向海洋。树立新型海洋安全观,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已经成为维护我国海洋安全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青岛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重点综合大学。1999年11月,经国家批准,成为“九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重点学科建设是“211工程”的核心。青岛海洋大学按照“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致力于“211工程”建设,在物理海洋学、水产养殖学、海洋药物学和海洋化学学科四个重点学科建设中取得丰硕成果。同时将四个重点学科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个重点建设的学科中,物理海洋和水产养殖是国家重点学科,海洋药物学科则承建了国家唯一的海洋…  相似文献   

19.
海权之争就是海洋国土、海洋资源、海上通道的争夺,其中心是资源之争。 我国陆地边界,经过长期斗争努力,除了中印边界尚存较大争议外,都已签约和大部界定,从个上确立了睦邻友好关系。第一次不是用战争,而是用国际法的形式所完成的“世界土地中命”,提供了我国可以拥有近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的法律依据,明确了在其排它  相似文献   

20.
主编手记     
《海洋世界》2008,(9):11-11
从自然属性来讲,海洋是一个天然的资源宝藏,当陆地资源将被耗尽而变作各种人类生活的“必需”之物的时候,海洋就无可奈何地从“宝藏”变成了“保障”;海洋也是一个不可控制的潜在威胁,常常在鲜有预兆的情形下给人类制造出大麻烦;海洋更是一个天然的屏障,把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分隔出不同的国家和种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