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 :2 0 0 0年的春天又来到了 ,祝愿你的心情与这春天一样美好 !一样亮丽 !谢谢你 ,这个时候翻开了《四川气象》。《四川气象》自 1 981年创刊以来 ,出版期刊 70期 ,刊载学术论文、气象技术报告、学术讨论、专题报道、气象科普等十几个栏目的文章 1 5 0 0多篇 ,为四川的气象业务发展 ,科技人材的培养和发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其中一定也有你的一份理解与支持。今天 ,面对着改革时期蓬勃发展的大千世界 ,《四川气象》也将以它新的面貌 ,新的改变开始新千年的旅程。这时候 ,我们将更加需要你的理解与支持。我们的打算是 :将《四川气…  相似文献   

2.
赵秀英  李晓东 《气象》2001,27(12):1-2
引 言《气象》杂志是中国气象局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 ,是气象类和国家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1] ,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 ,其发行量在气象类刊物中遥遥领先。为了更好地使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对《气象》刊载文章的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对 2 0 0 0年《气象》杂志的载文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气象》杂志的载文情况的分析 ,有助于编者、作者、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刊物的情况 ,以便共同努力办好刊物。载文情况分析可为主管部门和相关权威机构客观定量化地评价期刊提供参考。《气象》杂志 2 0 0 0年全年 (1 2期 )共刊载论文 1 90篇 ,这其中不包括书评…  相似文献   

3.
《四川气象》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里迎来了她二十岁生日。在这二十年的岁月里 ,有许许多多的编辑、作者为她的成长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使她走向了成熟。二十年来 ,《四川气象》已出版期刊 74期 ,刊载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 1 60 0余篇 ,起到了展示气象科学研究成果 ,交流气象预报、服务、管理经验 ,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的作用 ,成为了四川省气象科技人员与全国气象工作者交流气象技术的园地 ,是反映四川气象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窗口 ,是气象科技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气象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同时它也是政府和有关部门掌握气象科技信息 ,指导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4.
《山东气象》是由山东省气象局主管并与山东气象学会共同主办的 ,是我省唯一公开出版的气象科学技术刊物。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载着丰硕的成果 ,迎来了她的 2 0岁生日 ,特此表示衷心的祝贺 !《山东气象》是我省气象学会会员和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园地。 2 0年来 ,《山东气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 1 60 0余篇 ,内容涵盖大气监测、天气分析与预报、气候分析、气候评价、气候预测、应用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网络通讯、计算机应用、防雷工程和气象服务等各个领域中取得的成果 ,反映了我省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为气…  相似文献   

5.
在新世纪第一个收获的季节 ,《山东气象》编委会、编辑部及省局各直属单位、有关市气象局的代表在这里欢聚一堂 ,纪念《山东气象》创刊 2 0周年。值此机会 ,我谨代表山东省气象局、山东气象学会向《山东气象》2 0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关心、支持、爱护《山东气象》茁壮成长的各级领导、全省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辛勤耕耘、努力工作的《山东气象》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山东气象》顺应我省气象事业的发展而诞生 ,沭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成长 ,伴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进步 ,并带着新时代的气息 ,踏着坚实…  相似文献   

6.
《气象知识》从1983年第5期到1984年第2期连续刊载了史料摘录:《从中国近代气象学上的这些史事,能看出我国气象事业的一些什么特点与发展过程?》一文。其内容基本上是转载《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第2期的《中国近代气象学大事记》,但做了一些订正,并在文字上进行了修饰,因此比原文有了改进。这篇史料摘录对于我们增长知识、查证史实很有帮助。但其中可以商榷之处仍然不少,现我们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通过讨论,弄清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7.
致读者     
《四川气象》2001,21(1):62
亲爱的读者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到了 ,祝愿您的心情与这春天一样美好 !谢谢您 ,这个时候翻开了《四川气象》。《四川气象》自 1 981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成长道路。二十年来许许多多的编辑、作者、读者为她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投放了关注的目光。至今 ,《四川气象》出版了期刊 75期 ,刊载学术论文、气象技术报告、专题讨论、工作论谈、气象科普和文学小品等十几个栏目的文章 1 60 0多篇 ,为四川的气象业务发展 ,科技人材的培养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其中一定也有您的一份关注与支持。在这里《四川气象》对您…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已于 2 0 0 0年 1月 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气象活动的法律 ,它高度概括了党和国家发展气象事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建国以来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它的发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气象事业从此进入了一个依法发展气象事业的新的历史阶段 ,为促进气象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有力的法律保障。《气象法》规范了如下重要内容和主要法律制度 :1 明确了气象事业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  相似文献   

9.
《四川气象》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里迎来了她二十岁生日。在这二十年的岁月里,有许许多 多的编辑、作者为她的成长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使她走向了成熟。二十年来,《四川气象》 已出版期刊74期,刊载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1600余篇,起到了展示气象科学研究成果,交流 气象预报、服务、管理经验,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的作用,成为了四川省气象科技人员与全国 气象工作者交流气象技术的园地,是反映四川气象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窗口,是气象科技 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气象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同时它也是政府和有关部门掌握气象科技信 息,指导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工具。   随着气象事业的全面的发展,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的思维,抓住机遇,不断 进取,《四川气象》也应这样,要不断创新,不断进取!要有自己的独道之处,吸引读者。 读者的需求和喜爱是《四川气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过去的一年,《四川气象》已经 作了一些重大的创新,由原来的纯学术刊物改为以刊载学术论文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增 强了可读性,扩大了读者群。今后还需继续努力创新!   我们相信,在党的新闻政策指引下,有四川省气象局和四川省气象学会的正确领导,通过广 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四川气象》一定会越办越好,有越来越多的读者, 成为大家喜爱的刊物,为实现四川气象事业“全国争先进,西部创一流”的目标发挥积极的 作用。 二○○一年三月八日  相似文献   

10.
《四川气象》已走过 1 9个春秋。 1 9年来 ,她出版期刊 70期 ,刊载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 1 50 0余篇 ,为四川省气象管理的发展和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气象部门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川省气象专业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种新形势下 ,《四川气象》已逐渐显现出她不适应的方面 ,对其版面和刊载内容进行调整势在必行。借鉴我国部分省级优秀气象期刊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四川气象》从这期开始 ,已由纯学术性刊物改为以刊载学术论文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并新增工作论坛 ,气象科技产业和百花园等栏目 ,以增强…  相似文献   

1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科学春天来临的时候,《.江西气象科技》于1978年6月正式创刊。本期是《江西气象科技》总第IO0期,百期《江西气象科技》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二十年来,伴随着我们伟大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宏伟步伐,我省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都深深印刻在《江西气象科技》每一期浓郁的瀚墨芳香中。百期《江西气象科技》共发表科技及管理论文1700多篇,600余万字。在这里留下了老一辈气象工作者艰辛创业的历程,留下了新一代气象工作者茁壮成长的足迹。百期《江西气象科技》对外展示…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1月 12日在省局召开了《山东气象》第三届编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刘可先主任主持了会议 ,他首先对 2 0 0 0年《山东气象》从内容、形式和版面上的改革成效及在全省气象业务和文明系统创建中所起的导向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山东气象》在 2 0 0 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及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期刊表示祝贺 !对关心和支持《山东气象》的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感谢 !对编辑部同志开拓创新、艰苦努力 ,不断提高办刊质量所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山东气象》…  相似文献   

13.
改刊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双溪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6,29(1):I0001-I0002
春风又绿江南岸。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气象与减灾研究》第一期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可喜可贺!《气象与减灾研究》的前身是《江西气象科技》。《江西气象科技》自1978年创刊28年以来,始终以促进江西气象事业发展为宗旨,致力于展示江西气象科技水平,繁荣气象学术氛围,为一大批  相似文献   

14.
1990~1995年本刊刊登文章状况浅析《黑龙江气象》编辑部《黑龙江气象》作为省气象局主办的刊物,是全面促进我省气象事业发展、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宣传阵地。为了充分发挥刊物的这一功能,对过去6年中发表的文章作一简要统计和分析,供以后工作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贺楠 《气象知识》2010,(1):61-61
2009年12月22日,第26届《气象知识》编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编委对2009年第1期至6期《气象知识》的文章和四封进行了评选,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出了9篇优秀文章和一个优秀四封.  相似文献   

16.
国家气象局图书馆文献资料组,为加强国内气象科技情报交流,将所藏中文气象科技资料统一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编目,在每期《气象科技》上报导。分类有:综合气象、气象观测、气象基本要素和大气现象、动力气象学、天气学、天气预报、气候学、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等九类。一九八二年《气象科技》1—6期选用了陕西的论(译)著共29篇,其中天气学类4篇、天气预报类13篇、气象观测类3篇、气象基本要素4篇、气候学1篇,应用气象2篇、动力气象1篇、人工降水1篇,综合  相似文献   

17.
近日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张祖强博士被授予“2 0 0 3年世界气象组织 (WMO)青年科学家研究奖”。他获奖的论文是“ENSO发生前和发展初期西太平洋赤道西风爆发的研究” ,此论文发表在《气象学报》2 0 0 0年第 5 9卷第 1期上。在此我们表示热烈祝贺。这是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钟青研究员获 1998年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研究奖”(他的获奖论文也是发表于《气象学报》1997年 (第 6期 )后 ,第二位中国青年学者获得此奖。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年轻的气象工作者在世界气象科研领域 ,通过不断努力 ,勤奋工作 ,严谨求实 ,开拓进取 ,使中…  相似文献   

18.
蒋丙然老前辈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先行者,也是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75岁高龄时(1957年)撰写的《四十五年来我参加之中国观象事业》一文(以下简称“蒋文”),可以认为是一篇高度概括了他一生科学事业(主要是气象事业)的自传。它是欲知中国早期近代气象事业发展过程的人,不可不熟习的重要文献。但似有某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气象软科学》2010,(2):1-1
2010年的春天姗姗来迟,2010年第二期《气象软科学》如约而至。中央气象台是新中国气象事业面向民众的标志,而WMO也是全球气象服务的有力品牌。本期“专栏”的两篇文章对这两个标志性符号过去整整60年历程的梳理,让人们看到未来60年甚至更长时间气象事业的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祝小妮 《干旱气象》2000,18(3):52-5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 ,大力发展产业是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 998年 ,省局适时制定了《甘肃省气象事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1 998~ 2 0 0 0年 )》推动了全省气象事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作全面展开 ,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技服务和综合经营工作积极开拓 ,取得了可喜成绩。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现代气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马鹤年最近指出 ,气象产业可望成为知识经济重要成员。展望未来 ,气象科学技术正在酝酿着一些重大高新科技的突破 ,预示着即将开发出一些新的气象智力资源 ,为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