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GPS网参数约束平差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参数约束平差的模型,与常规平差方法比较,参数约束平差数据处理简单,易于程序实现,以一GPS网为算例,用参数约束平差法获得了经典自由网平差、秩亏自由网平差、符合网平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经典平差模型之间等价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在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可作为概括平差模型的基础之上,推导了用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平差原理来解算经典平差模型的计算公式,得出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模型可作为经典平差模型的通用模型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最小权逆原理的两个法则,导出了各种平差方法的基本公式。包括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和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并且将这几种平差方法加以综合,得出了统一平差和平差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4.
三角网按方向平差的一般方法有:条件观测平差法、间接观测平差法和点联系平差法(如阿湼尔平差法)。总的混合平差法是在三角网中同时混合应用以上三种方法的严密平差法。本文阐述了总的混合平差法的原理,导出了这种方法的平差公式——基础方程,并着重讨论了根据基础方程平差的唯一解的问题,然后导出了精度估算公式。在总的混合平差法的基础上,还得出了点联系数平差法和三种不同的混合平差法:即条件与间接观测混合平差法、条件与点联系数的混合平差法、间接与点联系数的混合平差法。应用混合平差法的原理,可以解决大三角网按条件观测平差或点联系数平差法的分区问题,以及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方法平差的拼接问题。  相似文献   

5.
参加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的空间网与地面网,都经过了单独平差。获得了各自的坐标平差值及协方差;天文大地网平差后也形成坐标平差值及协方差。从理论上讲联合平差可采用坐标及协方差参与平差或观测值直接参与平差,前者平差模型比较简单。但由于二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了一个能概括各种平差方法的函数模型,即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详细推导了该平差法的计算公式和精度评定公式,证明了其平差结果的统计性质。该方法的计算公式和精度评定公式可以应用于所有经典平差法和广义平差法,因此,可以称为平差的通用公式。为了说明由通用公式可以很方便地引出其他各种方法的公式的具体形式,本文又以经典条件平差、经典间接平差和广义平差中的滤波推估为例,从通用公式引出了这些方法的相应公式。  相似文献   

7.
胡圣武 《测绘科学》2013,38(3):54-56,42
测量平差模型不仅包括函数模型还包括随机模型,因此要研究测量平差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就要研究函数模型误差和随机模型误差二者同时的影响。本文以间接平差模型为例,随机模型误差、函数模型误差和随机模型误差三个层次研究了测量平差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影响的公式,论证了不同平差模型误差情况下的平差结果,并推导和论证了同时考虑函数模型误差和随机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影响的公式。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利用普通间接平差和相关间接平差两种平差方法相结合,进行以坐标差作为观测值进行导线网相关平差的方法.在该平差方法中,利用普通的简介平差原理推求出坐标差观测值的相关协因数阵,并以此作为已知数据进行以坐标差观测值作为观测值的导线网的相关平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同一平差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平差方法(条件平差法和间接平差法)进行平差为例,对平差结果不因平差方法而异这一结论,给出了严密的数学证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揭示了航带法平差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提出了改善航带法平差的附有共线条件的航带法平差,并且对该平差方法的数学模型、法方程的结构及其解算等作了详细的分析。最后用这种平差方法对一组实测数据进行了试验,其结果表明,该平差方法不但具有运算简单,对计算机内存要求较少的优点,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平差精度。  相似文献   

11.
龚涛  赵国亮 《四川测绘》2001,24(1):32-34
本文给出了平差概括模型以及其它平差函数模型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概括平差模型编制了测量平差软件,该软件能完成,间接平差,条件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通过算例,证明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把不确定度作为参数融入到函数模型,建立了不确定性平差模型。依据残差中不确定性传播规律,确定了残差最大不确定度达到最小的平差准则,利用迭代算法得到了不确定性平差模型的解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最小二乘平差、整体最小二乘平差和不确定性平差准则下最优解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对经典平差模型中参数的估计,往往是一种模型进行一次公式推导,为了克服这种推导方法所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本文以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这两个经典测量平差的基本模型出发,推导了带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和附有约束条件的间接平差模型的参数估计公式,总结出经典测量平差的通用函数模型,推导出该模型的参数估计公式。利用某一水准网数据,进行了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结果一致性的检验。结果表明:经典测量平差模型是通用平差模型的特殊情况,而通用平差模型是经典平差模型的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广义逆矩阵基础知识出发,利用测量误差基本方程的特点,建立一套测量平差数学模型。用这套模型答解测量平差问题,作者将其称为广义逆平差法。此法与最小二乘平差法比较,其推导过程更简单、直观、易懂。文中讨论了各种平差方法的相互关系,给出了各种平差方法的统一模式,指出具有待估参数的平差方法,选择不同的参数近似值对平差结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文中算例作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推导了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分组平差的计算公式和精度评定公式,并由此引出其它各种分组平差——附有未知参数的条件分组平差,无参数的条件分组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分组平差和序贯平差——的计算公式和精度评定公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经典平差和秩亏自由网平差方法,以某核电站变形监测网为例,分析了稳定基准和不稳定基准的平差结果,探讨了核电变形监测网平差基准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GPS技术在公路勘测中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外业观测、平差计算及精度分析,重点讨论了平差计算中基线平差、三维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精度成果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测量平差知识的“三性”:系统性、应用性、创新性。系统性从7个方面归纳了不同平差方法的研究模块,搭建了平差方法的通用内容框架;应用性分析了测量平差的多学科属性,指出了不同平差方法在测绘科学与技术中的常规应用和扩展应用;创新性基于测量平差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测量平差从无到有的原始创新和对已有方法、实践进行的改进创新。以测量平差知识“三性”培养为指导,介绍了本科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近些年的建设情况,旨在使学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助力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variance-covariance component estimation,VCE)理论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间接平差的平差因子概念,定义并研究了基于概括平差模型的概括平差因子、概括闭合差及其方差阵,进而利用二次期望公式提出了基于概括平差因子的VCE新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概括平差模型所归纳的4种函数模型形式,并通过概括平差因子揭示了平差函数模型与VCE是否存在解析估计形式的关系。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现有迭代型VCE方法改变了LS估计量的统计性质,而VCE新方法解析估计具有LS统计性质,且无需初值。  相似文献   

20.
全国复测水准网的动态平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大规模复测水准网的动态平差问题,本文拟定了若干平差方案。通过实例计算,根据平差后高差和速率的平均误差、计算的收敛速度等,对各种平差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从而提出适合于我国情况的严密平差方法——“速率高差逐次平差法”由于参加平差的高差可能是采用不同等级的观测成果,因此,本文着重计论了平差时如何合理定权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定权的建议。此外,根据实例计算的结果,讨论了有关中心年代的选取以及观测路线的取舍等问题。为了计算某些点平差后速率的中误差,本文还给出了评定平差后速率值的权倒数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