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005年辽宁6~8月降水实况特征概况及趋势预测进行了回顾与评价,指出了预测成功与不足。并从气候背景、大气环流、海温、太阳黑子、积雪、副热带高压、QBO、热带对流活动等方面,初步分析了造成2005年夏季旱涝分布的可能成因,认为大气内部的动力过程和太阳黑子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1949~1998年资料,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太阳黑子与南海季风、北京地区降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太阳黑子的极值年与南海季风暴发的迟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太阳黑子数与北京地区降水量呈反相关。  相似文献   

3.
用交叉谱分析方法研究近地面大气折射指数N单位平均值、月降水总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多频振动特征。结果发现:初夏,N单位与太阳黑子(或降水量)在准5年及准2年(或准7年、准4年及准3年)周期附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初秋,N单位与太阳黑子在准5年、准2年周期附近密切相关;N单位与降水量除在短周期准3年、准2年附近有密切关系外,在长周期准35年附近亦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1951~1990年陕西41个测站夏季(6~8月)降水资料,对照太阳黑子极值年和厄尼诺年,用统计分析法对太阳黑子、厄尼诺及陕西夏季降水关系进行研究,得结论:太阳黑子极值年和厄尼诺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太阳黑子峰值年陕西降水偏多机率大,谷值年偏少机率大。厄尼诺当年陕西夏季易北旱南涝,次年以涝为主。预测1998年陕北夏季降水偏多,关中、陕南正常,全省汛期易发生暴雨洪涝。  相似文献   

5.
从大气环流,海温,太阳黑子,台风等方面分析了2000,2001两年河南汛期降水差异原因,结果表明,500hPa环流形势的差异是两年降水差异的原因之一;2001年登陆台风较多,且多位于水汽通道上,阻挡水汽向河南输送,这是2001年较2000年干旱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6.
厄尔尼诺的成因分析和影响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3~1995年资料,通过形成气候的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三大因子,研究了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出现规律和对辽宁旱涝灾害的影响。发现厄尔尼诺的出现与太阳辐射在太阳黑子11年周期中的平均变化波谷相一致,表明厄尔尼诺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减弱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大气、海洋耦合作用形成的。运用厄尔尼诺在太阳黑子活动11年周期中各位相的出现规律和影响就可以进行预测,并预测下一次厄尔尼诺将在2001年附近出现,辽宁2001或2002年将发生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7.
董谢琼  段旭等 《气象科学》2001,21(2):235-240
利用云南省125个气象站1961-1998年6-8月降水量资料,确定典型涝夏年,分析发生特点,并讨论其与大气环流、ENSO事件、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及太阳黑子相对数等因子的关系,以期为云南省夏季降水趋势预测提供有意义的指示因子。  相似文献   

8.
从大气环流、海温、太阳黑子、台风等方面分析了2000、20001两年河南汛期降水差异原因,结果表明500 hPa环流形势的差异是两年降水差异的原因之一;2001年登陆台风较多,且多位于水汽通道上,阻挡水汽向河南输送,这是2001年较2000年干旱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9.
太阳活动与黄河流域降水关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春晖  杨志峰 《气象》2005,31(11):42-44
太阳活动对黄河流域降水有一定影响.引用Morlet小波分析技术,对黄河流域近50年来的降水与太阳黑子的小波系数变化进行分析,表明在1951~1997年期间,黄河流域年降水与太阳黑子在9年时间尺度上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且降水有1~2年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吉林省夏季降水偏多,是建国以来和近几年中罕见的多水年。由于雨水充沛、土壤水分充足,使连年的干旱及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文对2005年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降雨日数和强对流天气等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2005年夏季多雨的成因从前期北太平洋海温分布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太阳黑子和前期的降水条件等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益处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1954-2005年太阳黑子数资料,把太阳活动作为地球气候的外强迫因子,采用小波分析和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太阳黑子数与江淮梅雨特征量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太阳活动与江淮梅雨的相关性存在南北差异,北部呈现正相关而南部呈现负相关,且正负相关性在时间序列上保持不变;江淮南部梅雨量与太阳黑子数有稳定的11年共振周期及0.5~1年的相位滞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与太阳黑子数也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说明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可能存在太阳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江淮梅雨这样一条过程链。  相似文献   

12.
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陕西月降水预测中的释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娜  方建刚 《气象科技》2009,37(5):520-522
应用1983-2005年国家动力气候模式产品,进行了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解释应用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对青藏高原东北侧的陕西地区月降水趋势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但夏、秋季PS评分较高,冬、春季PS评分较低,对大气环流季节突变月份预测的准确率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昆明近300年的旱涝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昆明近300年历史旱涝指数和近百年降雨观测资料,研究了旱涝历史气候演变、气候周期变化和年际变化的规律,探讨了厄尔尼诺、太阳黑子、大气环流因子对旱涝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昆明旱涝气候变化主要存在40年和11年的周期,40年变化周期受厄尔尼诺变化周期影响,11年变化周期受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影响,厄尔尼诺和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是昆明旱涝周期变化和两大影响因子。(2)昆明降雨年际变化与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14.
太阳黑子与毕节地区夏季降水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寿荣 《贵州气象》2004,28(2):13-15
利用1月份太阳黑子相对数与夏季降水的相互变化关系,制作第2年夏季降水趋势预报。通过绘制变化曲线进行分析,找出其变化规律,发现当太阳活动达到极值时,尤其是由极低值上升至第3年后的5年内,对第2年夏季降水趋势的短期气候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大气活动中心长期变化的阶段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1871—1970年全球一月、七月海平面的月平均气压,讨论了全球各大气活动中心长期变化的阶段性,同时还讨论了阶段性与太阳黑子数的关系及阶段性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我们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果: 1.大气活动中心的长期变化存在着阶段,这种阶段一般持续为40—60年. 2.本世纪30年代许多大气活动中心发生了较明显的阶段转折. 3.大气活动中心及气候要素的阶段转折与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临颍大气可降水量与降水转化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临颍站1970-1999年和2005年人工及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了临颍大气可降水量及降水转化率的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大气可降水量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夏秋两季降水转化率为6%~7%。因此,夏秋两季人工增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区域气候变化预测及其预测可信度。第一部分为现代气候变化,简要介绍了现代气候变化研究的历史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几种方法。第二部分分别说明了大气温度和降水的区域变化和预测情况,通过分析认为冬季温度的区域变化预测精度比夏季温度的情况要好,区域降水的预测在近期(廿一世纪初期)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时间较长时(60-70年以后)则可信度降低。最后,该文讨论了温室气体浓度对气候变化及其预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山东夏季降水与北太平洋SST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发现赤道东太平洋和北太平洋流区海温与山东夏季降水相关性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山东夏季旱涝年同期,前期SST异常的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相互关系,发现同期SST异常显著,前期赤道东太平洋SST负异常与500hPa,大气环流负WP相关型关系密切,北太平洋流区海温异常很可能受环流异常的调制,利用2-4月高相关区SSTA做当年夏季降水趋势预测的试验和利用赤道东太平洋区3月、北太平洋流区7月海温做长期夏季  相似文献   

19.
Downscaling法在贵州冬季气温和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GCM模式输出500 hPa位势高度场、NCEP/NCAR再分析500 hPa高度资料、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历史资料,利用降尺度法,对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预报的技巧和预测效果进行了预测试验和改进。结果表明,该方法从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角度,给出季尺度大气环流与局地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动力学背景和天气学意义。20年回算及两年回报试验证明了该关系的合理性;对贵州冬季降水的预测率约70%,而对气温的预测率为65%左右。另外,通过对气温反演方程订正后,其预测率达67%左右;在极端异常年,该方法对降水的预测率变幅不大,而对气温的预测效果影响极大。最后利用该方法对2005年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对1959—1998年巴彦淖尔市降雹成灾实况进行等级划分,分为1、2、3级即重灾年、中等灾年、轻灾年。利用1958—1997年太阳黑子数资料,找出前一年太阳黑子数年变化趋势与当年降雹等级对应关系的10年周期、12年周期及历年的变化规律,从而建立了3种预测降雹等级的方法。然后将前一年的太阳黑子数变化趋势代入3种预测方法中,得出当年降雹等级的3种预测结果,最后将3种预测结果进行集成处理,得出巴彦淖尔市降雹成灾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