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杰 《海岸工程》2014,(2):45-51
小清河河口航道治理是当地港口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小清河河口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研究了小清河河口航道治理的措施和主要方案。研究表明,小清河河口航道治理必须采用整治与疏浚相结合的办法;整治防沙堤宜采用双导堤;航道轴线采用北槽与南槽方案技术差别不大,应结合环保、海域使用等非航运条件综合确定轴线方案。  相似文献   

2.
宁波具有北仑港这样一个天然的深水良港,可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多做贡献,应该说这是宁波人的幸运和骄傲。北仑港位于杭州湾金塘水道南岸的北仑岛附近,西起算山炼油厂码头,东至穿山港西口内延伸3公里处,可利用的深水岸线长约13公里,北有金塘岛,西有黄莽诸山遮蔽,东与东北面有舟山和大榭诸岛为屏障。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它的几大特点: 一是航道水深,岸线稳定。北仑这一带的金塘水道,历来是天然的深水航道,整个航道,水深在20米以上。港域宽阔,最窄水域3.5公里,12万吨级海轮可以畅行无阻,15万  相似文献   

3.
广利河口拦门沙航道水深较浅,用双导堤结合航道疏浚进行整治。通过潮流定床模型试验对航道走向、导堤间距、高程、水流流态和堤头布置等进行了方案优化,同时采用局部动床定性试验进行了验证。推荐方案沿程流速、流态分布合理,基本能维持航道水深并满足设计船型的航行条件,可供类似河口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科学工作者已在南黄海发现一个巨大的海底幅射沙洲,因此,我国南黄海的领海将向东推进20公里。据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任美锷教授透露,这个海底辐射沙洲在江苏省的北部沿海,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00公里,其外缘最大水深达20米,内缘则与苏北海岸相连。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河口学会于1983年6月14—18日在广州召开。第三届海岸河口学术年会,交流了在开展海岸带与海涂资源调查、港口航道工程、河口综合治理、新技术应用与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成果和动态。 在大会上报告交流的40多篇论文,涉及珠江、长江、黄河、闽江等河口及杭州弯、胶州湾等海岸、港湾发育、浅滩演变、沉积特征、水沙运动、泥沙回淤预估以及航道整  相似文献   

6.
长江河口入海航道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源远流长,江阔水深,历来被誉为“黄金水道”。长江河口不仅是我国第一大港——上海港的门户,也是长江流域六省的通海咽喉。 可是,长江河口的航道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自然状态,在口门的水下,有着象门槛一样突起的沙滩横亘着,滩顶最小水深只有6米左右(从海图深度基准面算起,下同)不足7米水深的滩长约有30公里,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拦  相似文献   

7.
泉州湾泥沙运移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泉州湾属于潮流、径流和波浪综合作用下的山地海湾,根据两次(1994年6月和2001年12月)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分析泉州湾悬浮泥沙和沉积物分布特征,研究其沉积物来源,并探讨北水道的沉积速率。悬浮泥沙含量自河口(湾顶)-湾口-外海逐渐降低。高值区出现在水道和河口,冬季高于夏季,大、中潮高于小潮。泉州湾沉积物分布与水动力强弱环境呈很好的对应关系。晋江携带入海的泥沙是研究区的主要物源:海岸侵蚀来沙与湾外来沙也提供了部分物源。南、北水道分别属于落潮槽与涨潮槽两种不同性质的水道。北水道沉积物较细,以沉积作用为主,其入口处淤积程度较轻,而在上游淤积程度相对较重;南水道流速较大,沉积物较粗,是泥沙输运主要通道,地形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铜鼓航道是连接大濠水道与深圳西部港口、在原有铜鼓水道的基础上疏浚挖深与拓宽的深水航道,其航道路线穿越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在对珠江河口水域进行生态环境与中华白海豚资源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中华白海豚的生理与生态特性,结合铜鼓航道工程建设内容、规模、施工方案、航道营运计划等情况,研究分析工程施工与营运分别可能对珠江河口中华白海豚种群及自然保护区生境造成的影响,并分别提出航道施工与营运期间对中华白海豚种群和保护区生境影响的缓解措施,以达到有效保存与保护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生境及该种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徐六泾-白茆沙河段治理工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长江口徐六泾节点河段宽度大于长度,对主流流向和下游河势的控制作用相当有限,上游南通河段主流摆动和河势变化直接造成白茆沙河段的主流摆动和南支河段滩槽演变;白茆沙河段江面迅速展宽,水流动力减弱,但潮流作用较强,白茆沙和扁担沙漫滩切滩分流以及北支分流是造成北水道上下口淤塞和南水道上口常年浅滩碍航的根本原因,而大洪水年代庞大的白茆沙沙体加速下泄往往会引起南支河段的河势变动。白茆沙河段目前出现的优良河势和南北水道优良的水深条件是百年来难得的机遇,应尽早采取治理措施,稳定河势,否则将贻误时机。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整治工程后,徐六泾节点将形成窄长控流通道,白茆沙滩面流速显著减小,南、北水道分流比稳定,上、下口浅滩流速坛大5%~10%,能有效地稳定白茆沙河段目前的优良河势和水深条件,确保长江口打通深水航道后5~10万吨级海轮通航。  相似文献   

10.
法国海岸的命名色彩斑斓,充满了诗情画意,极富浪漫色彩,如“银白海岸”、“蔚蓝海岸”、“翠绿海岸”、“朱红海岸”等。这些色彩斑斓的海岸,充分体现了法国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无不显示出法兰西民族的智慧和浪漫。“银白海岸”位于法国的大西洋沿岸,主要指加斯科涅湾南段海湾及其毗邻地带。这段海岸北起纪龙德河口,南到与西班牙交界的比达索阿河口,全长约250千米。在法国漫长的海岸线上,这段海岸地势平坦,银色的沙滩连绵不断,在阳光的映照下,不尽的沙滩闪闪发光,真是美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河海划界的可操作性的要求,探讨了海岸地貌学指标在河口区划分中的作用,并通过对河口区与河流、海洋之间的动态联系的阐述,提出河口区管理方式的建议.河口是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典型环境,具有物理、化学、地质、生物和环境等多种复杂动力学过程,每一个河口都是高度个性化的.在为数不多的体现河口共性的参数中,海岸地貌学指标可用来确定河口区的内、外边界.根据河流水力学特征和河口过程的可容空间范围特征,河口-河流的分界点可用B-L曲线(B为河岸宽度,L为距离原点沿河流轴线的累积长度)上的拐点位置来表示.而按照河口为"半封闭水域"的定义,河口-海洋分界线可采用围封河口水域的海岸线的包络线.河口水域受到河流和海洋的双重影响,且河口区的自然演化和人类开发活动也会影响河流和海洋.因此,在我国河口区管理上应建立海洋和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闽江河口沉积结构与沉积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已有的闽江河口航道整治研究成果,在该河口采集了130多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根据对沉积结构、河口沙坝类型和水动力条件的分析,探讨了闽江河口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和沉积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闽江河口可划分为砂质、混合和泥质3个沉积区,它们分别代表三角洲前缘、前缘斜坡和前三角洲沉积环境;2)闽江河口各汊道径、潮流强度对比不同,河口沉积过程有显著差异。径流在川石水道的发育中居主导作用,潮流是塑造梅花水道的主要因素;3)河口沙坝类型受制于输出水流的扩散形式,闽江河口有多种类型的河口沙坝,川石水道的河口沙坝为水下突堤型,乌猪水道北侧发育了水下突堤型沙坝,熨斗水道为拦门沙型河口沙坝,梅花水道则是潮流脊型的河口沙坝。  相似文献   

13.
强人类活动(如航道疏浚)和自然气候变化(如海平面上升)对近岸河口环境不同影响的辨识是目前河口海岸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地形概化和动力简化条件下, 解析模型能够快速辨识强人类活动和自然气候变化对河口环境的影响, 它是探讨河口动力过程对外界干扰的响应机制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前人对葡萄牙Guadiana河口不同分潮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研究, 采用一维水动力解析模型探讨河口不同分潮潮波传播过程对水深变化(模拟航道疏浚和河道淤积过程)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平均水深$\overline{h}$的变化影响无量纲河口地形参数γ和摩擦参数χ, 进一步影响河口动力参数包括潮波振幅参数ζ、流速振幅参数μ、波速参数λ、潮波振幅增大/衰减率参数δ以及流速与水位之间的相位差?等; 平均水深变化对河口中下游段(x=0~60km)的潮汐动力影响较大, 而对河口上游段(x=60~78km)影响较弱; 主要半日分潮(M2、S2、N2)对水深变化的响应略大于全日分潮(K1、O1); 航道疏浚幅度小于2m时, 对河口潮汐动力格局影响不大, 而当疏浚幅度大于2m时, 将对河口潮汐动力格局及水环境(如盐水入侵等)产生较大影响; 河道淤积将导致潮汐动力减弱, 流速振幅、潮波振幅及传播速度减小, 流速和水位之间的相位差也减小。  相似文献   

14.
切萨皮克湾是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湾,因萨斯奎哈纳河等河流的下游海岸沉降而形成,由南向北伸入内陆,将北部的马里兰州和南部的弗吉尼亚州一分为二。切萨皮克湾南北长320公里,东西宽6~60公里,海湾的出口处是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最北端在巴尔的摩以北48公里处,距宾夕法尼亚州界已不远。广阔的切萨皮克湾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但水很浅,平均水深仅6米。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滦河呈反S形,由于河水的长年冲刷和淤积,河的弯度逐渐变小,趋向平直。滦河口位于渤海西北海岸的中部,海岸线比较曲折,它的开口朝东北。该海区水深较浅,海底坡度很小,由于径流和其他动力条件的作用,致使河口不断淤积延伸和改道。我们对秦皇岛(滦河口北65公里)和王滩(滦河口南45公里)两验潮站1980年的水位资  相似文献   

16.
河口海岸环境变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河口海岸是地球四大圈层交汇,能流和物流的重要聚散地带,中国入海河流众多,河流挟带泥沙每年达20亿t,占全世界入海泥沙的10%,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人类对水资源的开以及跨流域调水都能影响流域来水来沙,地下水超采也可以使河口海岸沉降,这些都影响着河口海岸的环境,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开发程度高,导致严重的环境变异,资源破坏,对区域持续发展造重大影响,特别是我国流域高强度开发对河口和邻近海域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开展河口海岸环境变异的研究,为解决国家目标和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福姜沙水道是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重点治理河段。航道工程实施后,仍需进行疏浚维护保障航道畅通。为了探究航道工程作用下福姜沙水道的滩槽演变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对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采用基于Hybrid LTS/GMaTS方法的平面二维水—沙—床耦合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Hybrid LTS/GMaTS方法在不损失模型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计算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水动力作用是洲滩变形的主要动力,体现在洲滩整体冲淤和局部形态改变两方面;2)航道工程作用下,福中水道入口处水动力条件明显改善,各特征流量级下均呈现刷深趋势,航道中段呈现“洪冲枯淤”的冲淤特征,主流被归顺在深槽内,且随着流量增长深槽向南摆动;3)边心滩演变和水动力作用共同影响福北水道航道冲淤变化,航道工程作用下靖江边滩、双涧沙沙舌、福北水道的滩槽演变关系和对径流特征响应过程发生根本性变化。对水道整体而言,航槽回淤现象得到显著改善,然而受到洲滩演变和局部水动力减弱的不利影响,福北水道入口处航道条件发生恶化。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河口学会、中国海洋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首次河口海岸数学模型应用技术研讨会”于1990年11月10日至14日在无锡召开。到会的有27个单位66位代表,均为交通、航道、水利、海洋和工程专业方面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设计部门的专家,其中有著名的老专家,更多的是从事数模研究工作的年轻科技人员。 数学模拟技术在海岸河口领域中的应用,从无到有。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会议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海岸河口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所长陈吉余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9.
伶仃洋汇集虎门、蕉门、洪奇沥和横门等珠江水道的来水、来沙,使海区内淤积日甚,浅滩广袤。东、西两航道把浅滩分为东滩、中滩和西滩。 西滩位于伶仃洋西侧,在蕉门、洪奇沥和横门的口外,北起蕉门口的鸡婆沙,向南有万顷沙尾的沙仙尾滩,横门滩,进口浅滩,直到淇澳岛北端的滩地。南北延伸达30余公里,东西宽约10余公里。这片滩地至今尚在发展中,前缘已直逼西航道(即伶仃航道),使西航道变窄变浅,自然水深不足10米。  相似文献   

20.
河口海岸底部边界层和细颗粒泥沙过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时钟 《海洋科学》2000,24(11):26-30
水动力、细颗粒泥沙过程是淤泥质河口海岸变化的重要物理过程 ;并具有这样的特征 :强密度梯度、高度不稳定和非均匀流、高浓度泥沙、底床与流相互作用、难确定的底床/水界面。淤泥质河口海岸水动力、细颗粒泥沙过程的研究主要起因于:1)海洋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2)港口航道的建设、维持(整治、疏浚)、海岸防护工程实践等需要。就淤泥质河口海岸水动力、细颗粒泥沙过程而言 ,水流最重要的部分是底部边界层。为计算河口海岸水流中的底床切应力 ,必需考虑边界层。在淤泥质河口海岸底部边界层内 ,强劲的潮流、波致流可以引起淤泥底床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