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999-2018年鲁南地区地面逐日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了鲁南地区近20年暴雪天气过程,分析了四类影响系统的环流形势和主要特征。结果表明:近20年鲁南地区暴雪过程明显减少;产生鲁南地区暴雪天气的影响系统分为四类,按照发生频次从多到少依次为:回流形势、江淮气旋、切变线和低槽冷锋;回流暴雪灾害重、影响大,11月常出现大范围暴雪,根据500hPa环流形势特征分为高纬低压带型和两槽一脊型回流暴雪,建立了鲁南地区回流暴雪天气模型;江淮气旋暴雪主要发生在2月,影响系统复杂,通常先倒槽降雨,后转为回流形势降雪,揭示了江淮气旋降雪开始与结束时的环流特征;切变线暴雪降水量自南向北减少,以区域性暴雪为主;低槽冷锋暴雪500hPa以下各层低槽比较明显,地面为冷锋,影响系统过境时间短一般降雪量较小。  相似文献   

2.
1引言暴雪是黑龙江省常见灾害天气之一,黑龙江省暴雪天气最易出现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许多学者对暴雪天气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取得一定成果。袁美英等分析了造成黑龙江省大雪、暴雪的几种环流形势,并对每种环流形势给出了预报着眼点和指标;高玉中等采用温压结构的天气概念模型分析技术,研究了黑龙江省暴雪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暴雪在天山北坡暴雪天气中强度更强、频次更高,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文选取近些年来乌鲁木齐最强的3场暴雪天气过程,就大尺度环流形势、高低空天气系统配置和中尺度天气系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暴雪出现在经向环流转纬向或环流经向度减弱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主导系统欧洲高压脊东南衰退过程中乌拉尔山低槽东南下,均存在南支...  相似文献   

4.
一次全国性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MICAPS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演变、物理量诊断分析两个方面,对2003年2月7~11日出现的一次全国性寒潮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寒潮暴雪天气是典型的欧亚环流发展和东亚大槽建立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由纬向环流转变为经向环流的环流形势调整,且以冷空气堆积、加强并大举南下为背景条件.由此揭示此类天气系统的特点,为类似天气的预报提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03年3月14日大雪到暴雪天气过程从高空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高空500hPa有利于初春产生大雪到暴雪天气的环流背景,700hPa西南急流对此暴雪天气的影响以及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3年2月22日塔城市出现一次暴雪天气过程。文章着重分析了此次天气过程的高空环流形势、地面形势、T—Td等,指出暖湿气流是造成暴雪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治市2008年2月24日大~暴雪天气过程,从500hPa环流形势、700hPa影响系统、地面气压场、物理量场的相对湿度垂直空间分布、Fy-2c云图演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该次大~暴雪的主要成因,为今后强降雪预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一暴雪的个例分析,总结了形成大一暴雪的环流形势,天气系统配制:提出了预报大一暴雪的思路;为政府决策和经济部门服务,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盛环  张建 《黑龙江气象》1995,(4):17-18,32
通过大-暴雪的个例分析,总结了形成了大-暴雪的环流形势,天气系统配制;提出了预报大-暴雪的思路;为政府决策和经济部门服务,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近30a来春季出现的大一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大兴安岭地区春季大一暴雪天气的主要环流形势,同时以2004年3月10日大兴安岭的大一暴雪天气过程为例,将数值预报产品和传统的分析天气图为主的预报方法结合起来,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冬季阿勒泰区域性大-暴雪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形成2000年冬季阿勒泰地区出现的6场区域性大-暴雪天气过程的欧亚大尺度环流与天气尺度影响系统的特征、水汽条件及垂直运动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形成阿勒泰区域性大-暴雪天气的重要指标,从而进一步提高阿勒泰区域性大-暴雪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02年12月19日至24日华北地区的一次大暴雪伴特强降温天气过程从天气过程特点,大尺度环流形势特征,大暴雪及特强降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几个对该类天气的预报有指示意义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3.
王位德 《广西气象》1999,20(2):18-18,20
1997年夏季两季隆林县先后几次出现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是灾害性天气出现最高频繁、损失最重的一年。本文对这几次气象灾害及导致灾害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作初步分析,得到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前期天气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夏秋两季隆林县先后几次出现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是灾害性天气出现最频繁、损失最重的一年。本文对这几次气象灾害及导致灾害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作初步分析,得到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前期天气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平顶山2006-01-18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1月18~19日平顶山地区暴雪天气过程的高空环流形势、中低空低值系统的配置、近地层冷空气的配合及物理量场的分析,揭示了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寻找出暴雪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6年1月18~19日平顶山地区暴雪天气过程的高空环流形势、中低空低值系统的配置、近地层冷空气的配合及物理量场的分析,揭示了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寻找出暴雪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Micaps3.0资料,对2013年11月17-20日绥化市出现的一次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雪过程是由高空低涡的发展引起的,地面切变线是主要的影响系统,中低层较强的水汽辐合为暴雪提供充足水汽。暴雪产生于地面低压东风倒暖平流里。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61—2020年南疆西部16个气象站初雪资料、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南疆西部近60 a初雪的气候特征,以2020年11月20—22日典型强初雪天气为例分析了异常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暴雪高低空环流配置、水汽特征及雨雪转换机制。结果表明,近60 a南疆西部平原初雪变化稳定,山区初雪呈显著延迟趋势。强初雪发生在中高纬度大尺度环流呈现异常“+-+”的距平分布和500 hPa典型的“东西夹攻”形势下,深厚的中亚低涡为暴雪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和地形的动力抬升作用为暴雪提供动力条件。暴雪区中高层水汽主要来自偏西路径的欧洲大陆、西西伯利亚及黑海、里海、客拉海等洋面,低层水汽主要来自塔里木盆地内部回流的水汽。低层环境湿度、边界层温度平流及云层属性差异是造成此次暴雪相态差异的主要原因,云顶发展旺盛的冰晶云在干燥的低层环境下更有利于降雪。850 hPa气温<0℃可作为此次南疆西部暴雪天气雨雪相态转换指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灾害天气机理和预测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赵思雄  孙建华 《大气科学》2013,37(2):297-312
本文对近年来灾害天气机理和预测的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的概述,涉及致洪暴雨、登陆台风、寒潮暴雪、强沙尘暴、高温酷暑等,紧密结合一些重大的极端天气事件展开分析.近年灾害天气频发,影响依旧十分严重.灾害天气多涉及各种尺度的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上气候变化,环流异常,中尺度系统活跃,使灾害天气的情况更趋复杂.本文对此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与大家切磋.  相似文献   

20.
两次冬季寒潮、暴雪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ICAPS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演变、物理量诊断分析方面,对2002年1月15日至18日和2003年2月9日至11日发生在南京市的寒潮、暴雪天气过程作对比分析,以揭示此类天气主要天气系统的特点,为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