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及图形可视化表达方面的功能使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论述了GIS在石油行业专题制图、盆地模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管理及油气资源评价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GIS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展望了GIS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于GIS的BTEX油气化探数据仓地质专题图制作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基于自动化制图理念的数据流,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构架及基于国家标准的地质符号库,并根据油田地质成果图规范开发了BTEX油气化探数据仓数据挖掘成果图的制图模板。将该系统应用于渤中凹陷的BTEX数据综合评价图的制作,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性和扩展性,在满足BTEX油气化探数据仓的处理结果专题地图的制作与成果展示的基础上,能够提高BTEX油气化探地质专题图的制图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制图方法在动态制图、数据更新和地图服务等方面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非物质文化专题制图设计模式:引入建库与制图一体化思想,通过建立完整的非物质文化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入库、存储与管理的一体化控制;建库数据动态派生制图数据,不仅避免了数据冗余,而且达到了一库两用的目的;基于数据库设计,运用GIS地图表达功能,实现了非物质文化专题信息可视化,并总结了可视化过程中空间尺度变换时各类地图要素的选择或约束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斯坦为世界第十大油气资源国,为里海地区第二大油气资源国。油气工业为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其外汇收入的50%,占政府GDP的30%。哈萨克斯坦为中国在中亚地区重要的油气资源进口国。  相似文献   

5.
伊朗油气资源现状及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朗为世界第二大油气资源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油气工业为伊朗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石油,外汇收入大多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占政府税收收入的80%~90%,占政府GDP的40%~50%。国际市场高涨的油价和石油产量增长推动了伊朗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GDP增长6.1%,2006年增长5%,预计2007年增长7%。  相似文献   

6.
伊朗为世界重要的油气资源国,石油储量居世界第4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2位,为世界第3大石油出口国,为OPEC在中东地区的第2大石油生产国。油气工业为伊朗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石油,外汇收入大多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占政府税收收入的80%~90%,占政府GDP的40%~50%。  相似文献   

7.
以太原市地理编码基础库建设为例,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地理编码库建设中涉及的资料搜集、外业采集、内业整理及标准化编码入库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库将城市各类专题信息进行地理编码匹配和定位生成各类专题地理数据集,经过整合建库生成地理编码扩展库,二者统称地理编码库。地理编码库为城市资源信息"落地"和各类专题信息共享交换提供了空间定位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为世界第4大油气资源国,油气工业为伊拉克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石油,外汇收入大多都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占政府出口收入的94%,占政府GDP的75%。国际市场高涨的油价和石油产量增长推动了伊拉克经济的持续增长,2009年GDP增长4.3%。  相似文献   

9.
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地籍信息系统是利用GIS的理论与方法,在机助制图、机助制图基本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将各类地籍信息以数字化方式输入计算机,建立各类地籍信息数据库,实现城镇信息的传输、管理、更新及应用的数字化、自动化流程的技术系统。本文从系统的软硬件环境、总体结构、功能要求等方面阐述该系统的设计过程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当前公众用户及专业部门对地图制图的强烈需求,针对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现有地理信息资源,基于各种互联网地图服务孕育产生的丰富和多样化Web地图产品,不依赖于GIS平台软件进行网络地图制图以及如何解决专题信息共享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网络进行专题图定制的地图制图标记语言,阐述了制图标记语言的语言形式及语言内容,并基于此研发了网络地图制图模块,验证了网络制图语言的可用性及扩展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市南川区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例,对基于县级的矿产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如何建设与应用进行了论述。系统采用SuperMap平台,建立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标准统一、上下一致的国土资源数据采集、更新、传输与应用服务的机制与技术体系,形成了融数据更新与交换、电子政务与信息发布一体化的综合监管平台,有效提升了矿政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全国"矿政一张图"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就是服务与被服务、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因此,把测绘与国土管理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测绘的作用。本文提出利用GIS技术的空间信息管理、存储、表达、分析功能,高效地对各类测绘成果进行管理、维护和更新,并发挥GIS技术的专题制图功能,根据用户需要生成各种分析图件,便于土地系统的各种业务应用。论文基于ArcGIS平台,利用AE组件GIS模块,采用VS.net开发环境下的C#开发语言,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13.
自然资源监管是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延安市自然资源监管“一张图”系统为例,阐述了该系统的建设内容、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系统梳理并建立了延安市自然资源数据目录体系,集成了土地利用监测分析、水源涵养评估等专题监管分析模型,搭建了云环境,以满足潜在的计算和存储性能扩展需求。系统为延安市自然资源监管提供了信息化支撑,也为今后开展更为深入的监管服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多源时空数据的地表分类信息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土空间的发展,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等对于地表分类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如何采用数据挖掘手段高效准确地获取地表分类信息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对多源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天地图等多源时空数据为数据源,参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分类方案,综合采用多维度地表分类、语义规则映射、空间综合映射、多场景特征判断、分类权重判断、空间聚合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地表分类信息进行挖掘。提出了一种汇聚多源数据优势的地表分类信息挖掘方法,对于丰富地表分类数据产品类型和信息的维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数字丰县"建设情况为背景,分析了当前国土资源办公需求,根据业务的需求与特点,选择采用基于Flex的WebGIS系统框架。探讨在Flex平台环境中构建丰县国土资源应用平台的方法和技术,平台对多样专题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可视化管理。以丰县国土资源局为例,研究了国土资源应用平台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ES-OAIS系统的测绘资料档案系统的主要结构和系统主要特点,建立了管理各类测绘档案库,提高了档案的安全性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的地表覆盖成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空间数据,将发挥对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基础支撑作用,其成果质量水平将影响各类自然资源统计、分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测绘重大工程质量控制实践,为确保最终成果质量,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成果质量评价标准,并开展全面、高效、准确的成果质量检查。本文深入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调查等已开展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程中地表覆盖相关数据成果的质量特性,以及相关工程中地表覆盖成果质量评价标准、质量检查技术方法的现状及关键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定量化指标评定法的地表覆盖成果质量评价技术方法,应用面向对象、深度学习等遥感影像智能信息提取技术辅助的地表覆盖分类精度质量检查技术方法,以及应用新型远程化、增强化外业调绘核查技术辅助的地表覆盖成果外业质量检查技术方法,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地表覆盖成果质量控制的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然资源部要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登记的一体化管理,必须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及流域上下游,实现国土空间中各类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登记数据的融合衔接。但是传统二维GIS在全要素信息表达、多类型资源拓扑表达及资源资产监管分析等方面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短板。为弥补二维GIS的不足,新一代三维GIS技术体系逐渐形成,包括能够全空间表达自然资源与不动产对象的数据模型,面向多尺度、多源、异构三维数据的融合技术,以及三维空间分析与计算技术,实现了对自然资源与不动产信息管理的全面升维。本文在新一代三维GIS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自然资源与不动产信息管理平台,以全新视角认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升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管理系统的服务能力,实现自然资源和不动产信息的一体化管理、用途管制及辅助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formation on urban settlements is crucial for sustainabilit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While remote sensing has been used to derive such information, its applicability can be compromised due to the complexity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remote sensing method to map land cover types in a large Latin-American city, which is well known for its mushrooming unplanned and informal settlements. After carefully considering the landscape complexity there, we designed a data fusion method combining multispectral imagery and non-spectral data for urban and land mapping. Specifically, we acquired a cloud-free Landsat-8 image and two non-spectral datasets, i.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and road networks. Then, we implemented a set of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inputs to evaluate their merits in thematic mapping through a supervised protocol. We found that the map generated with the multispectral data alone had an overall accuracy of 73.3% but combining multispectral imagery and non-spectral data yielded a land cover map with 90.7% overall accuracy. Interestingly, the thermal infrared information helped substantially improve both the overall and categorical accuracies, particularly for the two urban classes. The two types of non-spectral data were critical in resolving several spectrally confused categories, thus considerably increasing the mapping accuracy. However, the panchromatic band with higher spatial resolution and its derived textural measurement only generated a marginal accuracy improvement. The novelties of our work are with the successful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wo major types of urban settlements in a complex environment using a carefully designed data fusion approach and the insight into the relative merits of the thermal infrared information and non-spectral data in helping resolve the issue of class ambiguity. These findings should be valuable in deriving accurate urban settlement information which can further advance the research on socio-ecological dynamics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20.
石油天然气管线信息可视化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GIS以其强大的分析功能应用于各类工程项目中。本文论述了怎样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陕京津石油天然气输配气二期工程管线信息的可视化,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图纸标绘方法,并通过运用直观形象、颜色逼真的立体地貌效果,提高了用户对石油天然气管线信息的了解与掌握,有助于决策者正确合理地进行管线维修、管理、设计等方面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