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在云南个旧矿区发现了斜方辉铅铋矿、硫锑铜银矿和含锌、银锑黝铜矿,并对矿物进行了显微鉴定,显微性质测定,电子探针分析以及线、面电子探针扫描分析等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广西五圩锑矿床中含银锑黝铜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圩锑矿中发现了含银锑黝铜矿,粒径1mm~3mm,与其共生的矿物有:脆硫锑铅矿、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和辉锑矿。含银锑黝铜矿呈银灰色,金属光泽,条痕暗灰色,无解理,H=4~4.5,ρ=1.86kg/cm^3,显微镜下含银锑黝铜矿呈灰色,其均质性和反射率采用改装MPV-3型显微光度计测定,仪器内标使用硅砂和(W,Ti)C;此外,分别采用X射线分析和电子探针确定了该矿物的物相和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3.
洪汉烈  彭长琪 《矿物学报》1997,17(2):169-174
富水金矿为风化型金矿床,本文报道了该矿床金的显微分析结果。运用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以及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手段,查明矿床中金的产出状态、颗粒大小以及金矿物的化学成分等特征。这些金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吸附于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的晶体边缘,或混杂于褐铁矿中的外铁矿晶体集合体之间;此外,部分以显微的粒间金形式产出。根据能谱成分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这些金均为独立的自然金矿物,具有极高的成色。  相似文献   

4.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黄铁矿中发现Au-Sb矿物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方法,对沃溪钨锑金矿床中产于(块状白钨矿-石英脉中的)黄铁矿微裂隙中的自然金和Au-Sb矿物相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中Au-Sb矿物相除了有前人已经鉴定出的方锑金矿(AuSb2.13)外,还新发现有锑金矿(Au1.02Sb)矿物相。二者以显微颗粒的形式存在于黄铁矿显微裂隙中。黄铁矿微裂隙中Au-Sb矿物相的存在,指示矿床成矿在黄铁矿形成之后存在Au-Sb混溶的成矿流体。自然金、方锑金矿、锑金矿等矿物的沉淀析出可能是Au-Sb混溶流体从高温(高于350℃)向低温(250℃)演变的结果。此外,Au-Sb矿物相的发现对改进矿石冶炼中Au、Sb的分离技术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云南兰坪富锶文石的发现及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发现于云南兰坪多金属矿床中的富锶文石进行了粉晶X光衍射、电子探针、显微硬度、折射率等测试,并通过电子探针成分和晶胞参数的变化分析,探讨了其晶胞参数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兰坪富锶文石的颜色成因进行了讨论,并对其作为宝玉石资源的利用优势及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继光学显微镜、X射线分析方法之后,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岩矿测试手段。这种方法主要包括: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简称电子探针分析)以及X射线能谱分析等。  相似文献   

7.
运用电子探针,透射电镜,粉晶衍射方法对广西大厂硫锑铅矿进行了综合研究,证实硫锑铅矿的晶体结构是单斜晶系,而且存在假晶胞。其分子式昌Pb5Sb4S11。  相似文献   

8.
冀东秦家峪锰矿赋存于中元古界蓟县系高于庄组二段底部含锰岩系内,其成因尚不明确.以秦家峪锰矿ZK58-2钻孔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薄片观察、电子探针分析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高于庄组锰矿的锰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对成矿的贡献.显微薄片观察、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原生矿带中含锰矿物主要为菱锰矿、铁镁菱锰矿、钙菱锰矿、锰方...  相似文献   

9.
辽宁金县寒武纪早期生物矿化迹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宋天锐  乔秀夫 《矿床地质》1992,11(4):359-366
从地质背景、沉积环境模式、矿化部位的宏观特征、显微特征研究,扫描电镜描述、电子探针分析和X-光衍射分析等数据,总结了生物矿化及其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电子探针全称为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它的问世,对地质学的某些领域,尤其是对矿物、岩石、矿床及矿产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电子探针分析与其他分析手段比较有如下优越性。 (一) 电子探针分析的优点 1.所需样品少:电子探针分析是微束分析的一种,只要样品直径大于1μm就可以进行分析,因而所需样品数量很少,这对很小的矿物颗粒或包裹体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 2.不破坏样品:经过电子探针分析的样品,并不受到任何破坏,还可以进行其它方面的测定;这对稀少珍贵的样品,如陨石、月岩及极难发现的新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是最理想的分析手段。 3.直观:电子探针除了能进行点分析外,还可以进行线扫描和面分析,这对了解样品中元素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吴俊奇  闵茂中 《矿物学报》1998,18(3):325-330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透射电镜和化学物相法,查明某古岩溶铀矿床中铀主要呈显微和超显微状沥青铀矿、铀石,其次呈分散吸附状和铀酰(次生)矿物形态存在;钼主要呈蓝钼矿、钼钙矿、钼华、钼铅矿等氧化物,其次呈胶硫钼矿等形态存在;铼主要呈吸附状,其次可能在黄铁矿中呈二硫化物包裹体形态产出。最后讨论了该三个元素赋存状态与该铀矿床形成地球化学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辉锑矿脉矿物学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指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彭渤  陈广浩 《矿物学报》2003,23(1):82-90
辉锑矿脉为沃溪钨锑金矿床最具工业价值的矿石类型。本文报道了近期对该型矿石的主要矿石矿物如自然金、自然锑、辉锑矿、白钨矿、黑钨矿等的观察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分析了矿石矿物微量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所揭示的矿床成因信息。研究表明,矿床成矿应与区域构造—岩浆作用有成因联系。从而建立了该矿床新的成矿机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萝卜纹是田黄的重要鉴定特征。本文通过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确定萝卜纹的组成矿物为伊利石;萝卜纹的成因为田黄的原岩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后产生了显微裂隙,次生的伊利石填充了显微裂隙;显微裂隙中的伊利石与岩石中的主要矿物迪开石光学性质差别较大而呈丝缕状(萝卜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对来自冲绳海槽的海底玄武岩的基质结构及基质矿物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电子探针下观察,海底玄武岩的基质只有在冷凝边处是纯玻璃质的,向内基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结晶作用。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基质矿物组成与斑晶矿物组成相同,均是由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组成;与斑晶矿物相比基质斜长石贫Ca、富Na,基质辉石、橄榄石贫Mg、富Fe。  相似文献   

15.
会泽铅锌矿床中自然锑的发现及伴生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会泽铅锌矿床的主要矿体进行了系统观察、采样,对其矿石进行了岩矿鉴定、化学分析(包括部分单矿物)和电子探针分析,并对其成矿作用做了探讨。首次在矿石中发现了自然锑,初步查明整个矿床中Ag,Cd,Ge,Cu,Sb等伴生元素的平均含量(wB/10^-6)分别为121.77、660.99、62.10、203.78和169.87,认为它们是晚成矿阶段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西南部两个金矿床的矿物成分,进行了考察,这两个金矿床含有全部是显微或次显微颗粒的金或包裹体金。它们含有难以提炼的或低品位矿石,与美国内华达州卡林型相似。对采自两个矿床的矿石样品的矿物成分研究(如质子探针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矿石显微镜研究)表明,最主要的含金矿物,在东北寨矿床是黄铁矿,在金牙矿床是毒砂和黄铁矿。两矿床中的金均与As、S和Fe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前缘之一的微束分析中,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是目前相当活跃的微区微量物质成份分析的设备.六十年代初期,电子探针开始被应用于地质领域进行矿物成份分析,至今它已成为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矿床综合评价及综合利用等众多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使用的JCXA-733型电子探针装配的是美国DEC公司PDF-11型电子计算机,RX02双软盘驱动装置、LA-36型宽行打字机,RT-1l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8.
陈永亨 Beni.  PH 《矿物学报》1996,16(3):284-289
运用电子探针和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了清镇和Bustee顽辉石无球粒陨石中含铬硫化物相的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正如早期的报告结果,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不足100%,表明有相当含量的轻元素(z〈10)存在。  相似文献   

19.
电子探针方法在煤岩学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技术)作为探测物质组成成分中元素特征的一种有效工具,已成功地应用于地质学研究的许多领域。近几年来,作者在任德贻副教授和金奎励教授的指导下,把电子探针作为煤岩组分研究的一种新手段,在煤岩显微组分识别、组成成分分析及成因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成果。本文仅是这些成果中的一小部分,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曾三红 《矿物岩石》1992,12(1):23-25
内蒙黄岗铁锡矿床中磁铁矿含锡0.11%,经X光衍射、电子探针和电镜扫描分析,以及溶矿试验,确定磁铁矿中锡存在形式以超显微锡石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