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用Fe^3+/Fe^2+探讨庐山地区第四纪古温度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诚 《地质论评》1994,40(3):216-220
本文认为用Fe^3+/Fe^2+值推算庐山地区第四纪古温度是可行的,但认为在推算方法上必须严谨合理,文中论证了用Fe2O3/FeO值代替Fe^3+/Fe^2+值推算古温度,且用少量样品的实验分析结果来划分庐山地区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地层是欠妥的,其计算结果误差达0.41-4.35。据笔者采用容量法对庐山大校场部面10个样品Fe^3+和Fe^2+含量的测试,发现这些样品反映的第四纪古温度值未有低达0℃  相似文献   

2.
华北平原滹沱河冲洪积扇第四纪地层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人对华北平原太行山前第四纪地层进行过广泛的研究,但由于研究侧重点不同以及受当时技术手段的限制,目前仍缺乏基于年代学与环境测试资料的详细系统研究,这不但影响了区域第四纪地层的详细划分和对比,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的精确划分、水资源准确评价、地下水调蓄以及地下水回灌等研究工作。为此,我们在太行山前地区、滹沱河冲洪积扇的顶部实施了一个第四纪科研钻孔(ZD08-1),孔深400m,涵盖了上新世晚期以来的地层。钻孔进行了全孔取芯,基于岩性特征、沉积旋回、古地磁、光释光以及孢粉测试数据,结合区域第四纪地层资料,对钻孔第四纪地层界线做出了详细划分,并建立了本区晚新生代以来的地层年代序列,为区域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对比、古气候环境重建以及区域地下水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翔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7,31(2):140-140
《国际地层表》(2004)中曾取消了第四纪,因而第四纪是否作为一个正式的年代地层单位继续存在、其在《国际地质年表》中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在地质学界引起激烈的争论。为此,“国际地层委员会”与“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于2005年成立“第四纪联合工作组”就第四纪的划分问题展开工作,目前“第四纪联合工作组”对第四纪归属问题提出以下两种划分方案:第四纪(系)是《国际地质年表》中的一个正式的地质年代、年代地层单位,其时间延限自晚更新世格拉斯期(Gelasian Age)起(2.59Ma)至今,格拉斯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为其地层划分起点,是新生代中的一个纪(工作组中获6/8赞成票)或亚代(获5/8赞成票)。  相似文献   

4.
渭南地区黄土台塬地层划分上以往采用的统一划分不能反映客观情况,第四纪下限长期争论不休。本文拟通过对渭南地区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气候地层特征的深入系统研究,对该区地层进行以岩石地层单位为主的多重地层划分,并认为M/G界限为第四纪下限,距今为2.48MaB·P。  相似文献   

5.
苏南地区前第四纪岩石地层主要特征及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鸿基 《江苏地质》1999,23(2):71-79
依据“苏南及沿江地区1∶5万区调片区总结”的成果,概述了苏南地区前第四纪岩石地层的划分、岩性、分布、古地理沉积环境及其演化等主要特征,并就埤城岩群的原岩恢复,大王山组、黄尖组的时代归属,西区中—上新世地层划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以气候变化为标志的中国第四纪地层对比表   总被引:80,自引:14,他引:66  
随着新技术方法的不断引入和地层学多元划分理论的提出,除了传统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又开拓了地貌地层、磁性地层、土壤地层、同位素地层、事件地层和旋回地层等新的分支。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的需要,促使我们去探索第四纪地层,特别是陆相地层新的划分方案。本文作者在各自对不同的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的研究中,都或多或少参照深海氧同位素阶段进行过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的尝试,自然就产生了以氧同位素阶段为参照的划分和对比第四纪地层的设想。我们“抛砖引玉”,提出了中国第四纪MIS地层表,只求“有”,尚不能求“准”,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推进我国第四纪地层的研究,对第四纪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甘肃的第四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全面系统分析、整理第四纪地层资料基础上,以岩石地层为基础,以古地磁、14C、热释光测年资料为依据,以化石资料为参考,对更新统及全新统进行了岩石地层、磁性地层单位的对比和划分;重新厘定了一些地层单位的名称和含义;统一了各地层区的地层系统;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了甘肃第四纪地层层序。确定了兰州、陇西及陇东地区黄土的开始沉积时间。对甘肃第四系的动物群及新构造运动的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对辽河油田地层划分和对比工作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油田的地层划分基本上是传统的地层划分方法,所以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采用多重地层划分方法,对牛心坨-曙北地区的代表性探井,作了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说明了多重地层划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苏州甪直地区SK03孔第四纪的岩性地层。岩性地层有更新世海门组、启东组、昆山组、滆湖组和全新世如东组;生物地层划分了7个有孔虫组合;磁性地层划分了2个极性世。并对地层进行了综合划分。  相似文献   

10.
关于1:5万组图中第四纪地层单位划分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现代地层学的概念,将第四纪地层单位划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特征地层单位,其中包括岩石、生物、磁性、土壤、考古、地貌6种;第二类为属性地层单位,包括年代,气候,成因3种。并认为在1:5万区调工作中应按测区第四系发育特点,合理选择地层单位划分的种类,一般均以特征地层单位为主。  相似文献   

11.
泥河湾盆地和黄土高原堆积着我国第四纪划分和对比的标准地层,同时也是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两者沉积环境不同,但都较为连续地记录了中国北方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和古人类活动的信息。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个重要地区的地层进行了对比,并列出了两个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地层序列。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苏州用直地区SK03孔第四纪的岩性地层.岩性地层有更新世海门组、启东组、昆山组、滆湖组和全新世如东组;生物地层划分了7个有孔虫组合;磁性地层划分了2个极性世.并对地层进行了综合划分.  相似文献   

13.
杜建国 《江苏地质》2003,27(1):19-24
通过对沭阳北部地区第四纪岩石地层、生物特征、重矿物组合及年代地层等分析成果的研究,恢复了该区第四纪岩相古地理环境,并对第四纪古地理环境的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长安 《地层学杂志》1999,23(4):287-290
当前我国第四纪地层研究中存在的不规范和地层混乱现象,主要表现是:长期忽视第四纪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和研究,将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混用,过分强调多重地层单位界线的一致性等等。当前的第四纪(系)划分方案存在不妥之处,建议:1)将第四纪(系)四分; 2)尽快制定《中国第四系地层规范》,以适应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同位素地层和土壤地层及其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家楙 《第四纪研究》2000,20(2):203-205
同位素地层和土壤地层是在多元地层划分理论的基础上,为适应第四纪高分辨率古环境研究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两种地层划分的方法。这两种地层划分方法在第四纪古环境的研究中显示了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青海黄河源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论述了青海黄河源地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依据和分布情况。对地层的划分主要利用同位素方法(~(14)C年龄)、动物化石、植物孢粉资料,以及地貌学、地层岩相学等来综合确定地层时代。文章还分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四个部分详细地论述了第四纪地层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7.
陈中强 《地层学杂志》1995,19(4):274-281
层序是层序地层学常用的且最重要的地层单位,它既是以客观不整合面为界面的岩石地层单位,又是有严格时间属性的年代地层单位,具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两重性,它具横向可预测、全盆地统一及时限短等特性。与传统的地层单位有严格的区别,克服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在划分与对比地层时的缺点,提高了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甘肃酒泉Q_(y1)钻孔磁性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兴山 《地层学杂志》1997,21(4):259-266,F003
甘肃第四纪地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因各家对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原则和依据不统一及其他原因,致使第四纪划分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无统一意见。为建立河西走廊地层层序,本文依据酒泉Qy1钻孔磁性地层特征、热释光测试成果、14C资料及岩石地层特征进行地层划分。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古地磁成果,确定第四纪下限为2.48Ma,中更新世下限为0.73Ma,晚更新世下限为0.20Ma,全新世下限为0.012Ma。  相似文献   

19.
根据岩石地层学、地貌地层学特征及年代学依据,划分了川西南雷波地区第四纪不同时期的洞外地层,并确定了其沉积类型,建立了第四纪地层系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区第四纪环境的演化过程,为研究、评价第四纪岩溶发育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提供了第四纪不同时段的古环境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