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中国文献数据库,检索了页岩气相关文献,归纳分析1990—2013年中国发表的有关页岩气文献的总体分布情况,总结了中国页岩气发展历程,对中国页岩气开发利用中未来应关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页岩气尚未完全摸清家底,也未掌握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中国的页岩气开发理论技术体系,若希望依靠本土企业实现中国页岩气商业开发,仍需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为得出一套适合陆相页岩气储层岩石学研究方法,加快页岩气研究进展,解决页岩气测试技术、评价方法及参考标准的不统一性,采用野外岩心描述、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及X-衍射相结合的测试手段,参考DB61/577-2013《页岩气井岩样分析测试方法》标准,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下寺湾地区长7、长9段页岩岩石学进行分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下寺湾地区长7、长9段页岩气储层岩性复杂,黏土矿物含量高,石英、碳酸盐等脆性矿物含量少,常规测试方法难以进行精细研究,为此,增加了对测试样品的预处理以及设备的选用,形成一套陆相岩石学研究体系:岩心描述法,薄片鉴定法,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结合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正>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涉及到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工程学等多个方面(Montgomery等,2005),其中气体地球化学在页岩气成因和资源评价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人对该地区中生界烃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张文正等,2006,2008,2009,2010;邓南涛等,2013),对页岩气的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Wang X et al,2012,2014;刘岩等,2013;王凤琴等,2013;曾维特等,2014;姜呈馥等,2014)。但是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南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难度大。以滇东北彝良县DD1井页岩气调查井为例,利用钻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评价其页岩气地质条件。滇东北彝良县DD1井的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较小、有机质丰度低、热演化程度高、含气性差、N2含量高,其主要评价指标与盆地内JY1、N203等盆内页岩气高产井差异明显。在页岩气核心评价参数对比基础之上,对DD1井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失利的地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3个方面:1)五峰-龙马溪期距离黔中古隆起较近,五峰-龙马溪组下段为浅水潮坪相沉积,缺乏黑色富有机质页岩的物质基础;2)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热演化程度高,导致页岩孔隙度变差;3)五峰-龙马溪组埋深较浅,多种尺度裂缝发育,页岩气逸散严重,页岩气构造保存条件差。对滇东北彝良县DD1井页岩气钻探失利的分析,为盆外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提供了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2011,(4):27-27
国土资源网消息(2011-03-29)为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国家能源局近日设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突破核心技术,旨在加快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步伐。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为26万亿立方米,开发潜力巨大,目前页岩气专项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正在编制和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2014,(2):66-66
《中国矿业报》消息(2014-02-18)重庆市的页岩气年产能已突破7亿m3,成为全国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并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从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获悉,2014年,该市将把页岩气勘探开发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编制页岩气资源总体规划。 重庆属页岩气资源富集地区,分布面积约7.6万 km2,地质资源量约12.8万亿m3,可采资源量约2万亿m3,列全国第三位。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国内6家企业在渝开展页岩气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12,(5):80-80
《中国矿业报》消息(2012—05—22)中石化首个页岩气产能建设项目近日启动。据悉,该项目近期目标是,到2012年底在涪陵地区建成页岩气年产能3—5亿m3/年,2013年达到10亿m3/年。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2014,(2):73-73
《中国矿业报》消息(2014-01-17)云南省发改委日前批复了云南省煤田地质局关于云南省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云南页岩气勘探有望加速。 据初步预测,云南省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达10万亿m3,可采资源潜力在2万亿m3以上。《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以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为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工作目标区,将云南所处的滇黔北与南盘江地区列为开展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的重点地区,并将云南昭通纳入国家19个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与高产控制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学前缘》2016,(1):1-10
中美页岩气地质和地表条件的对比分析表明,中国南方海相页岩与北美典型页岩的主要评价指标相近,是页岩气勘探的主攻层系。其中,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是有利勘探地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以来,经历6年的研究与勘探探索,2012年在四川盆地涪陵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了涪陵页岩气田,取得了中国页岩气的首个商业发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与高产的地质因素包括原始沉积条件和后期保存条件,台内坳陷控制优质页岩的形成分布,页岩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是页岩气选区的首要评价指标。保存条件影响页岩气的富集程度,四川盆地内部总体保存条件较好,有三叠系膏盐岩分布的地区保存条件好,页岩气层段压力系数高,页岩气富集程度高。在选区评价中,原始沉积条件和后期保存条件均有利的地区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通过对典型探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条件的分析表明,有机质提供了页岩气富集的物质基础,有机质孔是页岩气富集的主要储集空间,层理(缝)是页岩气水平渗流的高效通道,高硅质含量具有良好的可压性,高压力系数指示页岩气富集程度高。有机质、有机质孔、层理(缝)、硅质含量和压力系数等表征页岩气富集与高产的5种关键参数具有成因联系和统计相关的特征,纵向上又具有"五性一体"的分布特征,从而决定了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富含有机质的优质页岩层段既可以富集页岩气,又有利于页岩气的开发,是开发页岩气的主要层段和水平井轨迹的关键目标层。  相似文献   

10.
页岩气作为非常规资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继北美页岩气后获得战略性突破,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热点领域。页岩中天然气储集和有机孔生成的成烃生物组合是页岩气成藏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要素。本文从成烃生物类型对页岩烃源岩品质的影响、有机孔的形成与演化机理等方面综述了成烃生物特征对成烃与成孔演化的控制作用以及对页岩气赋存、富集的影响,并提出将成烃生物-油气生成-孔隙形成演化-油气滞留过程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今后页岩气成藏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页岩气开采的相关实验、模型和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学  刘卫群 《岩土力学》2014,35(Z2):85-100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正在改变世界能源、经济和政治格局。渗透率是评价页岩气藏商业开采可行性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页岩的致密性,页岩气的流动机理不同于常规气藏,因此,页岩储层渗透率测试和页岩气流动模型已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在对页岩气开采技术简单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页岩储层渗透率测试的试验和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了气体吸附对页岩渗透率的影响。阐述了页岩气流动模型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双重孔隙模型描述气体迁移的准确性,提出了描述均匀储层中页岩气解吸-扩散-渗流多级运移模型。评述了页岩气开采的温室效应和对地下水的影响,并简单介绍了适合页岩气开采的新技术即无水压裂开采技术,即采用CO2对页岩气藏分段压裂,同时将CO2埋存于废弃井中。最后,对页岩储层渗透率测试和页岩气流动模型研究的新发展以及无水压裂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梁月华  张永春 《探矿工程》2012,39(12):20-24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定边-华池-富县”L形页岩气有利发育区,发育大套黑色页岩,有机质含量高、成熟度适中、构造破坏小。特别是富县探区除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外,还具有页岩气成藏条件,但其储集层物性差,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自然产能较低,开采难度大,页岩气的经济开采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针对目前中石化华北分公司在富县区块的工艺试验,在分析国外页岩气开发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富县探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煤系页岩气是未来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方向。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为例,对区内上古生界煤系太原组和山西组页岩气成藏的构造条件、储层特征和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区内构造简单,泥页岩储层埋藏浅,厚度大,泥页岩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有机碳含量较高,页岩气含量较高,页岩气成藏条件较优越,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位于府谷-神木-临县一带。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层发育,煤层气含量较高,局部层段存在砂岩气,页岩气可与煤层气、煤系砂岩气等综合勘查、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14.
《探矿工程》2014,(4):50-50
《中国矿业报》消息(2014-04-22)4月21日,全国页岩气勘查开发推进会在重庆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示范基地将在4年内建成。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2013,(11):31-31
《中国矿业报》消息(2013—11—11)在201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加矿产资源管理论坛上,双方代表就各自的矿产管理新政进行了深入交流。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车长波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完善页岩气的勘查开采管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在四川盆地率先实现了页岩气商业开发,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成为南方海相页岩气开发的主力层系.通过梳理页岩气沉积与分布特征、构造演化特征、构造样式及保存特征、页岩储层特征,提出了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深水陆棚相富有机质优质页岩是物质基础;构造抬升时间和构造样式是页岩气富集保存的关键因素,总结了构造保存完整型、残留型、破坏型3大类页岩气构造样式;地层超压是页岩气高产的必要条件.最终展望了页岩气发展前景,预测了我国南方几个古隆起的边缘和滇黔桂地区是未来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7.
正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近年来在宜昌地区积极部署实施页岩气勘查工作,先后在距今5.3亿年的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距今4.4亿年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地层中钻获页岩气工业气流,实现了南方页岩气勘探由盆地内向盆地外扩展的战略突破。宜昌有望成为我国继重庆焦石、四川长宁-威远之后第三个页岩气能源基地,从而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页岩气-能源新贵  相似文献   

18.
南川地区自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成气以来,遭受了强烈的构造改造作用,致使页岩气富集规律复杂。为揭示南川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对页岩气富集的制约,通过构造精细解析,以及对演化时序和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的分析,构建了结构模式,恢复了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厘定了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进而分析了构造样式与页岩气富集模式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南川地区整体构造变形自东向西逐渐减弱,存在北段强烈冲断褶皱-断展-断滑、南段强烈冲断褶皱-断滑两种前展式结构模式。中燕山期,主体NE向构造发育,平桥、东胜构造形成,至中燕山期末期,受金佛山隆起以及南川-遵义断层的作用,南段发生构造叠加与改造,早期NE向构造演化为北倾单斜,并在南川-遵义断层东侧发育近南北向阳春沟背斜。受差异构造变形作用,北段断褶带发育背斜型富页岩气构造样式,外缘带为单斜型构造样式,而南段构造叠加带则发育单斜型和背斜型构造样式。页岩气整体保存条件受构造变形方式制约,北段页岩气保存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好,而南段页岩气保存条件较为复杂,其中北段的低角度单斜、宽缓背斜、较宽缓背斜3类构造样式为有利的页岩气富集构造。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发育有三套富含有机碳的泥页岩地层,即中-上元古界渣尔泰山群和白云鄂博群的海相含炭页岩系:晚古生界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的海陆交互相含炭页岩系;中新生界的陆相含炭页岩系,页岩气主要赋存在陆相含炭页岩系中.根据煤、油气勘查成果以及页岩气评价资料,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含页岩气地层厚度大,有机质碳含量高,为好的烃源岩;在阿拉善盆地、二连-海拉尔盆地、通辽地区中生界炭质页岩、煤层及油页岩发育且厚度大,河套盆地中渐新统临河组和中新统五原组形成于潟湖相,富含有机质,为生油气的有利层位,推断这些盆地页岩气资源前景良好.依据页岩气形成条件和含页岩气地层的相关分析,提出页岩气勘查工作首先在鄂尔多斯盆地和二连-海拉尔盆地群展开,在获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再对阿拉善盆地和河套盆地进行勘查,对通辽盆地页岩气进行野外调查.  相似文献   

20.
页岩气生产井投产前,都要进行大规模分段压裂,生产套管必须能承受不低于90 MPa的施工压力。2013年涪陵工区试验井组相继出现2口井稳不住压现象,导致长水平段分段压裂的储层改造工艺受限,该问题一时成为制约涪陵页岩气田钻井生产和质量的一大“瓶颈”。为此,从生产套管设计、施工、治理3个方面进行了防漏堵漏技术措施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较好地满足了页岩气高效开发的需要。本文介绍了涪陵页岩气一期产建套管防漏堵漏对策与实践成果,为国内类似页岩气区块的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