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基于“三辨模式”运用苍附导痰汤加味治疗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 例脾虚痰湿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苍附导痰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水平、性激素指标水平,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指标水平均下降,卵巢体积缩小,HOMA-β、子宫内膜厚度值均升高,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苍附导痰汤加味治疗脾虚痰湿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脾虚痰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COS脾虚痰湿证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主要中医证候(月经周经、痤疮、多毛)积分及总积分,以及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值(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游离睾酮(T),卵巢体积、卵泡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与中医证候总积分、BMI、FPG、FINS、HOMA-IR、LH、LH/FSH、T、卵巢体积、卵泡数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与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脾虚痰湿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AM)痰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AM痰湿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超声聚焦联合常规西药及中药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主症(痛经程度、月经量),次症] 评分,子宫体积及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痛经程度、月经量、次症评分及子宫体积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0.34%(3/29),对照组为20.83%(5/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超声聚焦、常规西药及中药外敷治疗AM痰湿瘀阻证疗效较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辛缓释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PSS、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辛缓释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治疗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行全身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健脾消癌方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60.00%(18/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提高,CEA和CAl99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扶正消积法拟定的健脾消癌方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并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化浊汤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的各方面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肝脏彩超分级、血脂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祛痰通络方联合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早期ONFH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予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祛痰通络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影像学稳定率、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疗效优良率治疗组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69.05%(29/42);影像学稳定率治疗组为85.71%(36/42),高于对照组的61.90%(2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rris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76%(2/42),对照组为9.52%(4/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通络方联合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早期ONFH痰瘀阻络证可提高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稳定率,改善髋关节功能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UA)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子宫内膜组织中β-catenin、CD117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的重度IUA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人工周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补肾活血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宫腔粘连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β-catenin蛋白和CD117蛋白的表达变化,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30/35),对照组为77.14%(27/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宫腔粘连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β-catenin蛋白和CD117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有效改善重度IUA患者术后中医证候,减轻再粘连程度,预防宫腔再次粘连,并增加β-catenin蛋白和CD117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腰痛症状、腰椎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肾虚血瘀证患者8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口服及足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腰椎功能进行评定,通过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心理弹性量表(CD-RICS)对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对主要中医证候(腰痛、腿痛、烦躁易怒、倦怠乏力、失眠易醒、五心烦热)进行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VAS、ODI、HAMA评分,以及腰痛、腿痛、烦躁易怒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JOA、CD-RICS评分均升高,另治疗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以及倦怠乏力、失眠易醒、五心烦热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治疗组的JOA、ODI、PSQI、HAMA、CD-RICS评分以及烦躁易怒、倦怠乏力、失眠易醒、五心烦热证候评分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存在的腰腿痛、功能障碍、失眠及心理弹性差等症状,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精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6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精复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的59.37%(1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BMI、FBG、2h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H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精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可以缓解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心康片联合针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9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护心康片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炎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4.44%(3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NT-proBNP、hs-CRP、TNF-α、IL-8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心康片联合针刺可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NT-proBNP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动脉硬化指数,评定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C、LDL-C水平,动脉硬化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90.0%、76.7%,83.3%,对照组分别为66.7%、50.0%、6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对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 例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衰弱状况。结果:治疗组无脱落,对照组脱落3 例。治疗后,2组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衰弱率治疗组为36.36%(12/33),对照组为56.67%(1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AECOPD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衰弱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胡陷胸汤加减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行冠心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另加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陷胸汤加减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疗效优于单用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白术散联合度拉糖肽治疗气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 例气阴亏虚型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15 例予度拉糖肽治疗,治疗组18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白术散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功能指标[包括空腹C肽(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体质量指数(IBM)],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17/18),对照组为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FBG、2hBG、HbA1c、BMI、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C-P水平及HOMA-β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0,对照组为33.3%(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白术散联合度拉糖肽治疗气阴两虚型T2DM临床有效,可显著减轻患者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利于血糖平衡,并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后雷火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浊中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 例颈椎病痰浊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3 例。治疗组探寻出热敏化穴位后予雷火灸艾条悬灸治疗,对照组予雷火灸艾条直接悬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颈椎症状与功能、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根据中医证候的变化评定证候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4%(31/33),对照组为72.73%(24/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后雷火灸治疗颈椎病痰浊中阻证优于单纯雷火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外贴式药灸结合饮食调护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7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90例。对照1组采用饮食调护干预,对照2组采用改良外贴式药灸干预,观察组采用改良外贴式药灸联用饮食调护干预。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干预3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腰围、身体质量指数(BMI)、瘦素(LEP)、脂联素(ADP)、胰岛素(Ins)和中医证候总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44%(85/90),对照1组为71.11%(64/90),对照2组为84.44%(76/90),其中观察组与对照1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体质量、腰围、BMI、LEP、ADP、Ins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贴式药灸结合饮食调护能够有效降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BMI,改善其糖脂代谢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在髋关节外科脱位联合自体髂骨支撑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术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54 例ONF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 例(37髋)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联合自体髂骨支撑植骨治疗,治疗组27 例(36髋)在髋关节外科脱位联合自体髂骨支撑植骨术后予补肾活血汤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影像学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量表评分优良率、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脱落2 例(4髋),对照组脱落3 例(4髋),最终本研究共纳入49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5 例(32髋),对照组24 例(33髋)。2组治疗后及随访6、12个月影像疗效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治疗组髋关节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6、12个月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arris评分优良率治疗组为100.00%(32/32),对照组为90.91%(3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术后及随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1 例(1髋)术后12个月因髋关节严重塌陷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髋关节外科脱位与自体髂骨支撑植骨术后口服补肾活血汤可以进一步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及中医证候,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保髋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降糖补肾汤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115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62 例)与对照组(53 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糖补肾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综合疗效、肾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9%(57/62),高于对照组的75.5%(4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肾小球滤过率、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8%(3/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1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补肾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及中医证候,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