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古生代珊瑚研究与理论古生物学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介绍了理论古生物学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演化程式方面的种系渐变论,间断平衡论和间断渐变论,宏演化演化,新灾变论和均一论;分类学方面的分支系统学,进化系统学和数值分类学;生物古地理学方面的扩散模式和隔离分化模式;还有生物结晶学和生物矿物学,然后简要回顾了珊瑚的研究历史,讨论了古生代珊瑚骨骼形成的基本形式,骨骼结构的基本单元和组合方式,系统分类与演化阶段及全球生物古地理,最后提出了古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三叠纪小嘴贝类(Rhynchonellids)的表型—分支系统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桂荣 《现代地质》1991,5(3):239-251
表型一分支系统学在方法上吸取数学系统学和分支系统学的优点,避免它们的缺点,是一种综合方法。本文以三叠纪小嘴贝类的47属为材料进行表型一分支系统学的研究。在性状状态分析的基础上,以距离量作为参数对47属作聚类分析,其主要结果获得各属之间总体相似程度,同时提出了对于分支分析十分有用语的信息,尤其关于祖一裔关系的信息。以近裔共性作为分支分析研究亲缘关系的主要标准,结合其它标准作出分支图。这种分支关系只是分类的一个依据,要作出合理的分类还必须研究各类间的性状状态的差异量,以确定分类的阶元。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古生物研究领域中引进先进的微机技术已势在必行.古生物资料的微机自动处理是古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实现古生物化石自动鉴定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传统的鉴定方法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我们在中国床板珊瑚形珊瑚总结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实现床板珊瑚形珊瑚化石微机自动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方泥盆纪珊瑚化石的分布和组合层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泥盆纪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溯源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古生物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也有近五十年的历史。前人的有关著述颇多,但都着重于地区性的珊瑚群的描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地质事业的蓬勃发展,在辽阔的中国南方,采集和积累了丰富的化石材料。尤其近年来,在泥盆纪生物地层学的研究方面更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就  相似文献   

5.
郭向博  任东 《地质论评》2022,68(5):1871-1880
二纺蛛总科包括5个现生科、5个化石科以及一些科级位置未定的化石物种,是蜘蛛目中较为古老的一个类群。目前已知最早的二纺蛛总科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早侏罗世,但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推测其起源时间为二叠纪。二纺蛛总科蜘蛛在中生代最为繁盛,化石物种相对较多,是蜘蛛化石类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生二纺蛛总科蜘蛛十分稀少,且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来的系统发育研究认为二纺蛛总科可能是复杂生殖器类的姐妹群,是蜘蛛演化研究的关键类群。因此,本文对二纺蛛总科分类系统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二纺蛛总科化石类群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组成和分布,统计了二纺蛛总科蜘蛛化石的名录。目前,二纺蛛总科蜘蛛化石分类研究基础薄弱,部分化石类群的系统位置存疑,二纺蛛总科内部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清晰。在将来的研究中,需要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获取化石材料的形态学信息,打好分类学基础;结合化石类群和现生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而联系古地理、古生态、生物学行为等研究,全方位分析二纺蛛总科的自然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6.
郭向博  任东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30-2022062030
二纺蛛总科包括5个现生科、5个化石科以及一些科级位置未定的化石物种,是蜘蛛目中较为古老的一个类群。目前已知最早的二纺蛛总科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早侏罗世,但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推测其起源时间为二叠纪。二纺蛛总科蜘蛛在中生代最为繁盛,化石物种相对较多,是蜘蛛化石类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生二纺蛛总科蜘蛛十分稀少,且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来的系统发育研究认为二纺蛛总科可能是复杂生殖器类的姐妹群,是蜘蛛演化研究的关键类群。因此,本文对二纺蛛总科分类系统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二纺蛛总科化石类群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组成和分布,统计了二纺蛛总科蜘蛛化石的名录。目前,二纺蛛总科蜘蛛化石分类研究基础薄弱,部分化石类群的系统位置存疑,二纺蛛总科内部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清晰。在将来的研究中,需要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获取化石材料的形态学信息,打好分类学基础;结合化石类群和现生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而联系古地理、古生态、生物学行为等研究,全方位分析二纺蛛总科的自然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7.
18S rRNA基因在节肢动物系统进化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平  张克云  杨群 《现代地质》2000,14(3):255-362
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 4 0种节肢动物的 1 8Sr RNA基因全序列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 ,结果表明 ,现生 4个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为 ( (多足类 +鳌肢类 ) (昆虫类 +甲壳类 ) ) ,且表现为辐射状 (爆发式 )分支形式 ;甲壳类的各个类群间也呈爆发式进化 ;介形类的速足介和丽足介两个类群是非单系起源的 ,它们的分化发生在甲壳纲各类群的分化之前 ;所有分析均显示速足介类支系中的金星介科的文杜维异壳介 ( H eterocypris vandouwei)、中华薄壳介 ( Dolerocyprissinensis)、Stenocyprismajor和 H eterocyprissp.组成一个单系类群。  相似文献   

8.
海相红层是红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前人地层学、古生物学等资料基础上,笔者在鄂尔多斯周缘露头区针对奥陶纪海相红层进行了专门研究,从中识别出7套奥陶纪海相红层。借助于对应地层中已报道的笔石、三叶虫、珊瑚等不同化石类别的特征分子、典型化石带或化石组合,基本确定了这7套海相红层的形成时代:自下而上分别为特马豆克期、弗洛期晚期(也许包括大坪期早期)、大坪期、达瑞威尔期、桑比期、凯迪期早期和凯迪期晚期。建立了鄂尔多斯周缘奥陶纪海相红层对比表,分析了奥陶纪海相红层形成环境和古地理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欧美古生物学的新理论(如分支系统学),新技术(数学方法,电镜、特种显影),新领域(前寒武纪化石、超微体、遗迹,生态地层学、微板块假设等)很多。本文只介绍一种新的演化理论——间断平衡论(Punctuated equilibria)。 一、含义 间断平衡论认为演化是突变(间断)与渐变(平衡)的结合。它与传统的演化论主要区别有三。 首先,传统学说认为演化是物种在自然选择作用下逐渐演变的过程,在时间——性状演变座标上呈斜线的形式(图1A)。间断平衡论认为演化有两种过程。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在地质上可以忽略不计的短时间内完成的,这个过程叫成种作用(Speciation)。成种作用以及种以上单位的迅速形成过程笼统地称为大演化(Macroevolution)。物种形成后在选择作  相似文献   

10.
纳赤台岩群是东昆仑造山带一套构造-沉积混杂堆积地层,由各时期外来岩块和基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以往曾依该岩群岩块中的珊瑚、腕足类、腹足类化石等划分为晚奥陶世或古生代。本文首次报道该岩群基质地层中发现的44属31种古近纪中-晚渐新世孢粉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厘定该岩群的地质时代、进一步确定该岩群为构造-沉积混杂堆积以及阐述东昆仑造山带形成演化机制等方面提供了有力证据,具有重要地质意义,而且在探讨古近纪生物地理区系和古环境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东昆仑纳赤台岩群混杂堆积的古生物学证据及其地质意义@郭宪璞$中国地…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Evolutionarysequencesystematicsisadisciplineinpale-ontologyandbiology,themainpurposeofwhichistostudyphylogeneticsystemoforganisms.Twojobsareincludedinthediscipline:(l)tounderstandkinshipamongspeciesortaxa,and(2)toshowtheirevolutionarysequence.Hennig(1966)definedtheconceptofphylogeneticrelationshipasthat:ThespeciesBandCcamefromasameancestor,butthespeciesAdidnotcomefromtheancestor,Theref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speciesBandCiscloserthanspeciesA.Thisdefinitioncontainsonlythef…  相似文献   

12.
近代分支系统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鸣 《第四纪研究》1994,14(4):307-315
本文简要介绍分支学近20年的存在和发展。生物系统学界对求得树系所用方法的讨论由于分支学的出现而变得活跃。广泛的辩论促进了系统学方法的严谨化。分支学已被越来越多的生物系统学家所接受。近年分支学界讨论的内容包括化石在系统学中的作用,简约法则的应用,衡量树系的统计方法,以及如何将分子与形态数据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Until recently, recovery and analysis of genetic information encoded in ancient DNA sequences from Pleistocene fossils were impossible. Recent advances in molecular biology offered technical tools to obtain ancient DNA sequences from well-preserved Quaternary fossils and opened the possibilities to directly study genetic changes in fossil species to address various biological and paleontological questions. Ancient DNA studies involving Pleistocene fossil material and ancient DNA degradation and preservation in Quaternary deposits are reviewed. The molecular technology applied to isolate, amplify, and sequence ancient DNA is also presented. Authentication of ancient DNA sequences and technic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modern and ancient DNA contamination are discussed. As illustrated in recent studies on ancient DNA from proboscideans, it is apparent that fossil DNA sequence data can shed light on many aspects of Quaternary research such as systematics and phylogeny. conservation biology, evolutionary theory, molecular taphonomy, and forensic sciences. Improvement of molecular techniques 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NA degradation during fossilization are likely to build on current strengths and to overcome existing problems, making fossil DNA data a unique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Quaternary scientists.  相似文献   

14.
刘欢  孙淑芬  朱士兴 《地质通报》2015,34(9):1715-1725
通过对河北宽城地区高于庄组微古植物进行系统采样,利用化学浸解法,获得了大量微古植物信息,在80件样品中发现微古植物个体5000余粒,共鉴定出41属108种(含1个新属,9个新种,38个未定种),其中包括丰富的多细胞植物化石及其碎片。根据微古植物化石的分布和特征,划分出4个化石组合。与下伏长城系微古植物相比,高于庄组微古植物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微古植物的发现为地球早期生物演化、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生物成矿和成油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江苏句容早三叠世鱼类化石之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江苏句容下三叠统青龙组下三叠统青龙组下部地层中发现的软骨硬鳞鱼类一新种-江苏裂齿鱼和半椎鱼类一新种-句容鳞齿鱼化石,并讨论了其分类特征、生存环境及化石埋藏状况。  相似文献   

16.
齐文同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0):1094-1098
石珊瑚目是中新生代的重要造礁生物。直到中三叠世才大量出现多种石珊瑚化石,距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古生代皱壁珊瑚和床板珊瑚灭亡14 Ma之久。石珊瑚的起源和早期系统发育,成为生物大灭绝及复苏的一个难题。文章目的是综述多学科研究石珊瑚早期系统发育的进展,以及多家系统分类,展望前景。研究方法有骨骼构造与微细构造及软体的对比,时空分布分析,寻找早期珊瑚化石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结果主要有石珊瑚可能起源于只有软体的海葵类,发现早期石珊瑚化石,以及石珊瑚在300 Ma之前已演化为两支,但还有不少空白和争议。结论是为了查明石珊瑚的早期系统演化和分类,需要加强古生物与今生物学者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努力寻找中间环节,填补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7.
Systematic extinctions can leave major morphological gaps between living crown-group clades. Such morphological gaps would be perceived, from a neontological point of view, as major evolutionary transitions. In order to fill these morphological gaps and to map the evolutionary steps toward major evolutionary transitions, we need to integrate extinct stem-group taxa in phylogenetic studies. However, the recognition of stem group has not been widely adopted in the study of early animal fossils, despite that all fossils are stem groups at one level or another. Part of the difficulty is that stem groups may not have all features that collectively diagnose the respective crown group, and they can have unique (autapomorphic) features, making them tantalizingly similar to and frustratingly different from the crown group (e.g., stem-group eukaryotes can be prokaryotic and stem-group animals can be protistan). The need to embrace stem groups and to implement the PhyloCode, in order to achieve phylogenetic clarity and to offer key paleontological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and early animal evolution, is illustrated in debates on several controversial Ediacaran and Cambrian foss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